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田仲明 《大观周刊》2012,(32):216-216
美国面向21世纪数学新课标中指出;“数学教学应使用信息技术帮助所有学生理解数学,并为科技化的社会中应用数学作准备。”英国国家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提供适当机会来发展应用信息技术学习数学的能力。”我国2003年数学课程标准指出。“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正在对数学课程内容、敬学教学、数学学习等方面产生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王良忠 《大观周刊》2012,(28):326-326
本文就目前高校开设大学文科数学的状况,探讨大学开设文科数学课程的作用,分析了大学文科数学教学中存在的几个突出问题.并结合个人的教学实践提出亍解决问题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3.
陈丽 《大观周刊》2012,(28):324-325
本文就目前高校开设大学文科数学的状况,探讨大学开设文科数学课程的作用,分析了大学文科数学教学中存在的几个突出问题.并结合个人的教学实践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4.
崔潇 《大观周刊》2012,(47):312-312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学与教的方式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因此,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已成为新一轮数学教学改革的热点。在这种大环境下,数学教师必须进一步从自己学科的角度来研究如何使用计算机来帮助自己的教学,把计算机技术有机地融入到小学数学学科教学中——就象使用黑板、粉笔、纸和笔一样自然、流畅,才能更好地适应时代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刘小红 《大观周刊》2012,(21):209-209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极大的推动了教育教学的变革,《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重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这就要求我们广大的数学教师改变传统的灌输式的授课方式,运用现代的教育思想来教授我们的学生。本文从利用信息技术激起兴趣、突破重难.最与自主学习等几个方面进行阐述;以此来探索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方面的运用,真正实现新课程理念,从而实现信数学教学的腾飞。  相似文献   

6.
梁立格 《大观周刊》2011,(19):13-13,11
数学教学就是让学生学会怎样克服难以理解的公式,怎样去理解去攻克,灵活应用。在《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现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从而激发学生的数学探索兴趣。  相似文献   

7.
刘小红 《大观周刊》2012,(47):323-323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极大的推动了教育教学的变革,《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重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这就要求我们广大的数学教师改变传统的灌输式的授课方式,运用现代的教育思想来教授我们的学生。本文从利用信息技术激起兴趣、突破重难点与自主学习等几个方面进行阐述;以此来探索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方面的运用,真正实现新课程理念,从而实现信数学教学的腾飞。  相似文献   

8.
刘柳霞 《大观周刊》2012,(6):217-217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在“基本理念”中指出:“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重视运用现在信息技术,特别要充分考虑计算器、计算机对数学学习内容和方式的影响,大力开发并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从课程角度讲,要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生活世界、网络资源看成重要的课程资源。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网络化的教学能够“唤醒学生沉睡的潜能,激活学生封存的记忆,开启学生幽闭的心智,放飞学生囚禁的情愫”。下面我就自己平时的教学工作谈谈基于Internet网络环境下的数学教学。  相似文献   

9.
邓会霞 《大观周刊》2012,(32):281-281
小学新课标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然而,在小学数学教师教学和学生探究学习的过程中,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的教学一直在困扰着大家,成为教学中的一个难题,其主要表现为学生感到难学,教师感到难教。同时,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又是当前数学课程改革中的一个重点,这个问题如果解决的不好,久而久之.不仅学生对应用题产生了恐惧心理,而且还会引发对数学学科的畏惧,影响了学科质量的提升。对此,现在传统的方法,教师也只能采取某些常规的对策,比如题海战等来应对,其结果自然是问题得不到根本的解决。那么,如何让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走出以上困境呢?我结合自己教学经验,提出以下几点解困的方法。希望能和大家共同研讨。  相似文献   

10.
余朝阳 《大观周刊》2011,(20):262-262
高中新课程要求教师在课堂中创设一种利于发挥学生主体性的问题环境,通过课前精心设计与课堂中教师的恰当引导,构建一个流畅自然的教学过程。我国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强调:“应注意创设情境,从具体的实例出发,展现数学发生、发展过程,使学生能够从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经历数学的发现和创造过程,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故此,数学教育应该在学生身上重现这种建构过程.教师要创设一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数学情景,以开阔学生的心智空间,充分唤醒其情感体验.培养其探究欲望和具体问题的数学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11.
曾丽华 《大观周刊》2012,(21):117-118
提高职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质量一直以来备受关注。本文通过分析职高学生数学学习现状及成因,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提出数学课程的教学改革必须转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以专业为导向将教学内容与专业学习密切结合,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更好的学习数学,运用数学,又能为学生学习专业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宋守林 《大观周刊》2011,(34):208-208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着重体现了六个基本理念。进行课程标准理念下的教学研究,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思考:第一,如何更新我们小学数学教学观念,包括学列观和教学观等。第二,如何改善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学策略,如讨论、  相似文献   

13.
赵明艳 《大观周刊》2012,(6):220-220
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学中应加强对基本概念和基本思想的理解和掌握,对一些核心概念和基本思想要贯穿高数教学的始终。帮助学生逐步加深理解。由于数学高度抽象的特点,注重体现基本概念的来龙去脉。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经历从具体实例抽象出数学概念的过程,在初步运用中逐步理解概念的本质。  相似文献   

14.
金贻才 《大观周刊》2012,(47):326-326,280
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对学生加强养成教育,训练数感,当遇到可能与数学有关的具体问题时,数感较好的人就能自觉地、有意识地与数学联系起来,或者试图进一步用数学的思想方法来进行处理和解释。《数学课程标准》明确地把数感作为数学学习的内容之一提出来,要求初中生“建立初步的数感和符号感”。那么,作为一名初中数学教师,如何在教学中结合教材内容来帮助学生培养数感呢?以下是本人在工作实践中获得的一些初浅体会。  相似文献   

15.
2003年4月教育部颁发了《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把“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作为高中数学课程设计的十条基本理念之一,使数学文化正式进入中学数学教学中来。本文从下面两个问题对数学文化教育进行思考:数学文化内涵的理解问题;数学知识与数学观念在高中数学教育中的地位问题。  相似文献   

16.
余梦红 《大观周刊》2012,(45):350-350
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是数学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小学数学教学应该引导学生观察和认识周围世界,从具体的情境出发,组织观察、比较、分析、抽象、概括等数学思维活动,引导学生超越这些具体的情境,上升到抽象的数学认识,真正使数学知识成为学生积极开展数学思维活动的成果。  相似文献   

17.
张燕 《大观周刊》2013,(7):191-192
课堂教学,作为教学的一种基本形式,课堂都是学校教学的主阵地,数学教学的主要目标都必须在课堂中完成。《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  相似文献   

18.
杨志明 《大观周刊》2013,(7):185-185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因此, 新的数学课程标指出:“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使他们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数学中培养创新意识和能力主要指学生对社会中的现象具有好奇心,不断追求新知,独立思考,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和提出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马超敏 《大观周刊》2013,(11):279-279
《数学课程标准》的颁布实施掀起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数学教育改革浪潮。数学教师应在教学实践中科学把握数学教学改革的正确导向,努力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推动中国数学教育沿着健康、持续发展的方向前行。  相似文献   

20.
王宏 《大观周刊》2010,(46):178-178
《数学课程标准》在基础理念中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应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新理念下的教学是一种“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它不再以传授知识为唯一目标.而是致力于智力发展在内的学生整个个性、整体素质的教学,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大胆放手,相信学生能通过动脑、动眼、动手、动口主动地获取知识,并通过多种教学环节和手段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改变传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有效地券与教学活动.在探究未知转化为已知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