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问题意识是指思维的问题性心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并产生一种困惑、探究的心理状态,这种状态促使学生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使学生对事物的认识,达到一个质的飞跃。在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相似文献   

2.
<正> 一、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培养创新意识 21世纪呼唤创造型人才,而创造型人才的培养、创造思维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堂学生主体作用的充分发挥。现代的中学生已不满足于你教我学的传统教学方式,这就要求教师创造新的适应学生发展的课堂教学模式,营造一种创新的氛围,从根本上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状况,让学生真正成为主体,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变一言堂为多言堂,为学生提供比较多的回答问题、讨论问题的机会。如讲《拉丁美洲独立革命》一节时,采取直观  相似文献   

3.
通过提出问题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不仅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也是学生获得终生学习的基础和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在历史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历史思维能力,"问题"是起点与关键。  相似文献   

4.
文体意识,就是对各种各样的文章体裁的认定和辨析,判断一个人写作能力的高低有很多衡量标准,而文体意识应是重要的一项。大学写作教学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文体意识,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5.
学科课程标准明确规定,要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句话给我们提出了三个要求:一是我们的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二是要让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这说明问题必须来自生活实际;三是问题必须在老师的指导下让学生自己分析和解决。怎样才能激起学生的  相似文献   

6.
郑恩林 《考试周刊》2009,(15):204-205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引领学生科学思维,是科学课程教育的中心任务,也是实现全面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的课程改革目标的重中之重。本文从激发学生思维的兴趣、结合实验进行思维训练和教给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等方面探讨了在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作者通过创设学习历史环境,激发学生的参与动机、激发学习历史兴趣,激活学生参与的意识、设计历史学习问题,培养学生的参与能力等方面,阐述了如何培养学生历史课堂参与意识。  相似文献   

8.
我们不仅要在经济、科技等领域积极应对“全球化”的挑战,尤其要适应“全球化”的需要,培养具有世界意识的人才。  相似文献   

9.
课堂小辩论是能很好体现学生主体的一种教学方式。教师可以在历史课堂小辩论的辩论准备、课堂辩论、教师点拨和总结的各个环节中循序渐进地帮助学生形成历史意识。  相似文献   

10.
探究教学应根据学生已有的经验,组织学生通过史料观察、思考,引导学生的历史思维,进行体验、辨析、感悟,从而形成他们自己的历史意识。  相似文献   

11.
2 0 0 1年 7月 ,教育部在大连召开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会议 ,确定全国 2 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 3 8个县市区为国家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山东省的高密市即为其中一个实验区。高密市立新中学是高密市实验区内的一个实验点 ,该校自 2 0 0 1年 9月起 ,在初中一年级开始全面实施新课程改革实验。这里编发的一组短篇论文 ,就是来自立新中学初中一年级教学一线的教师们写的文章 ,这组文章主要论述了他们实施新课程、使用新教材所获得的认识和体会。将这些文章发表出来 ,以供新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的研究者及参与课程改革实验教学的教师们参考。  相似文献   

12.
《历史新课标》明确规定:“历史课程改革应倡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过程,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鼓励教师创造性地探索新的教学途径,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历史课改的核心就是学习方式的转变,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鼓励学生勇于质疑,积极竞争,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为此,我在历史教学中作了一些尝试和努力。  相似文献   

13.
14.
培养学生的世界意识是中学历史课程的重要目标,本丈力图从世界意识的涵义,培养的重要性和培养策略等方面入手来探讨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世界意识,期望寻找到培养学生世界意识的正确途径.  相似文献   

15.
教师角色从教师所从事的职业特点考察,有其共性化的特征,但也因学科性质不同,教学内容的差异及教师的个性心理特征,又呈现其个性化的内容。历史教师不仅应具备共性化的教师角色特征,还必须形成相应的历史学科的个性化心理角色,即在历史教学情境中,依据历史教学任务和内容,面对不同的教学对象而扮演的角色。如果说,教师社会角色具有共性,反映了教师群体在特定的社会关系中所处的地位与身份,那么,历史教师心理角色往往突出学科的特殊性,反映了他们在历史教学中所扮演的角色特征。  相似文献   

16.
孙泓 《甘肃教育》2014,(6):48-48
决定教学效果的一个关键因素就是学生能否参与到教学中来,成为学习的主体。只有通过积极地参与,才会促使学生积极思维,大胆质疑,勇于创新,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笔者结合历史教学实践谈谈如何诱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7.
一、强化知识发现过程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传统的”注入式”的教学方法,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过分重视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把教师当作知识的负载者,把学生当作盛装知识的容器,把教学过程看作教师把知识注入学生大脑的过程。这种教学方法严重抑制了学生的创造思维。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就要变注入式教学为创新教学,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和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探索式教学强调知识的发现过程,它有助于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探索精神,是培养学生创造思维的良好途径。这  相似文献   

18.
谈历史课堂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人们的认识活动中 ,经常会遇到一些难以解决的实际问题和理论问题 ,并由此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促使人们积极思维 ,认真探究 ,不断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对于思维的这种问题性心理品质 ,心理学上称之为“问题意识”。古今中外一些杰出的学者 ,都十分重视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陶行知说 :“发明千千万 ,起点是一问。”问题是除旧布新的桥梁 ,是认识深化的阶梯 ,是创造发明的先导。由不知到知之 ,需要问题 ;由知之不多到知之甚多 ,需要问题 ;由认识片面到认识全面 ,也需要问题。当前 ,在大力提倡创新教育和研究性学…  相似文献   

19.
20.
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应创设新情境,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引发新争论,激发思维火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