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小学生实验动手能力低由10个省、市参加的全国首次较大规模的学生能力抽样调查工作完成.这次调查结果得出的综合评价是:高中学生实验能力满分30分,及格分18分.实测平均分:物理16.77分,化学17.05分,生物17.70分,均低于及格线;初中实验能力...  相似文献   

2.
杨锦峰 《考试周刊》2012,(22):152-152
分纽实验是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分组实验不但可以让学生有机会亲自参与到实验操作中.培养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而且能够培养学生一定的探究能力、合作能力等。因此,我们一定要充分重视学生分组实验。本文阐述了高中化学学生分组实验教学的现状,并总结了几个有效开展学生分组实验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我们把实验教学作为开发学生智力的重要手段,分四步进行。1.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这一步要求学生能提出问题。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它包括观察实验仪器、实验现象和反应条件等。3.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这是教师答疑解难,综合提高学生能力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吴希 《云南教育》2008,(3):30-31
教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1元以内的人民币,知道元、角、分是人民币的单位;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相似文献   

5.
“伏安法测电阻”是一个重要的电学实验,教材在谈到这个实验时只介绍了内接、外接法的基本原则.但在大大小小的各类考试中,除了考查教材要求以外,重点还放在了控制电路的确定和器材的选择上.为此,学生对与该实验相关的电学实验深感头疼.本文就针对该实验控制电路的确定和器材的选择分项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6.
传统的实验教学通常以验证性实验为主,属于填鸭式教学.久而久之,大学生会丧失创新意识和自学能力.实验教学应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实验内容的多样性.该文提出有利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大电类”实验教学体系.该体系包括课内实验教学和课外科技创新活动两部分.在制定实验教学方案时,以实验中心为单位,按照“系列化、分层次、不断线”的原则和循序渐进、逐步深化的认识规律,从观察认知、综合设计上升到研究创新,创建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金字塔式实验教学体系.实践证明.分类分层次的实验教学体系完全适合电子与电气类实验课程教学.  相似文献   

7.
所谓“模块式”实验教学方法.就是根据物理实验教学的特点和目标.将实验内容分为基础性实验.综合应用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三分.分别采取分组式、半开放式和开放式方法进行教学.三个模块有机联系形成完整统一的实验教学体系以达到巩固基础训练.加强综合应用.注重设计能力培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之目的。  相似文献   

8.
现行高中数学教材(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A版)增加了离散型随机变量分布列(选修2—3)和柯西不等式(选修4—5)两部分内容.笔者在教学中发现两者的相似之处,因此,在教学柯西不等式(尤其是高三复习阶段)时,适当地渗透构造离散型随机变量分布列的解题作用,更能激发学生的解题兴趣,同时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随机变量分布列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是培养学生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的重要手段,也是学生将来从事科学研究的基础。因此,在历年的高考试题中都非常重视实验的考查,试卷中都安排有相当数量的实验问题,通常的分值有二十分左右。而作为教师也深知实验的重要性.在高考复习中也同样非常重视对实验部分的内容的复习。  相似文献   

10.
根据安徽省教育委员会文件(教基03号)(关于2000年初中升学考试改革有关问题的通知)规定:中考考试学科为7个,5张试卷.语文匕0分,数学150分,外语150分,政史150分(其中政治80分,历史70分),理化150分(其中物理90分,化学60分).2000年在部分市(地)进行实验操作能力考查,有条件的城市市区可以试行计算机学科考试.语文、历史学科严格控制客观题的比例;物理、化学学科加强实验能力的考查,适当加大实验题的比例;外语加强听说能力的考查.政治、历史学科加强对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从2001年开始,将试…  相似文献   

11.
病理生理学分层次实验教学的实施.改变了以往学生实验被动验证操作的模式,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创新研究为目的,以基础性、综合性、创新性实验的逐层推进相结合的方式,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了其学习热情,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2.
在小学科学的教学中,对比实验对于学生的发展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它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思维等能力。对比实验一般有两部分组成,前半部分是培养学生有效的思维辨别能力,后半部分完成学生有效的知识构建和操作能力的培养。在实验过程中,要让学生知道这两个实验的目的是比较,弄清楚比什么,怎样比,最后实验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高一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教案青岛十六中(266100)周礼伟教学目的:1.完成由初三到高中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知识、技能的过渡,2.理解并学习萃取与分液原理及操作技能.3.对学生进行较高层次·“组合”思维训练.教学难点:1.基本操作起点水平与学生实际水平...  相似文献   

14.
2001年全国初中学生化学素质和实验能力竞赛(第十一届天原杯)复赛试题,共有四道大题16道小题,赋分100分,其中考查有关实验方面的题目有5道小题,赋分33分,从题目及赋分来看,这次竞赛强化了对实验能力和素质的考查。本文仅对实验试题的特点作以评析。1考查观察能力2题是考查实验基本操作中一些测量的精确度问题,学生只有在平时的实验中留心观察,便容易确定出答案。2题某初中化学实验报告中有如下记录,其中实验数据合理的是()。A.用100mL量筒量取5.26mL稀H2SO4溶液B.用托盘天平称取11.7gCuO粉…  相似文献   

15.
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是微生物实验教学的教学目标之一。通过实验操作技能量化考核标准的制定和实施,结果表明:实验课平均成绩可达84.40分,促进学生重视操作技能的训练,较好地掌握实验技能,提高了实验教学的质量。通过对技能操作考核的整体和分项评价,教师能客观地了解教学效果,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有利于教学总结,进一步提高教学水平和质量.实验操作技能的量化考核与评价不失为一种可操作的实验课考核方案.  相似文献   

16.
在小学科学的教学中,对比实验对于学生的发展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它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思维等能力。对比实验一般有两部分组成,前半部分是培养学生有效的思维辨别能力,后半部分完成学生有效的知识构建和操作能力的培养。在实验过程中,要让学生知道这两个实验的目的是比较,弄清楚比什么,怎样比,最后实验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丁亚兵 《数理化解题研究》2005,(5):63-64,F003-F004
新动向一:重视对学生实验现象、操作过程分析能力的培养,注重对基本实验知识的考查化学基本实验操作是化学实验的基础,也是历年高考化学实验试题中考核的一个重点.在高考化学实验复习备考过程中,广大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对基本实验的复习给予高度重视,尤其是对教材中关于萃取、分液、过滤、蒸发等操作,托盘天平、容量瓶及滴定管的使用,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配制,  相似文献   

18.
高勇 《学周刊C版》2014,(7):104-105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就是以学生为中心.转变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以讲授为主,学生被动参与、机械接受的学习方式,构建以学生为中心、学生主体参与、积极思维、主动构建的教学模式。这对我们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生物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学科.实验是生物的重要特征.同时也是重要的学习方法与学习内容。实验分为验证性实验与探究性实验。验证性实验.学生带着特定的结论按照教师所制定的实验步骤进行操作.只是在重演.而根本谈上探究、发现与创造。探究性实验以学生的主体参与为主.突出学生参与实验的主体性.引导学生展开主动而积极的探究活动.在探究中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增强探究意识.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  相似文献   

19.
“分层次教学”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层次教学”的实验研究松花江地区教育学院李雨润我们地区于1994年秋开始进行了代数学科的“分层次教学”实验。实践证明这是大面积提高中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有效办法。现将实验与研究报告如下。一、课题的提出把同教学班的学生,按现有的知识水平分成几个.层次(同...  相似文献   

20.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59-61页,练习十四第1-3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1分、1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2.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数学思考与语言表达能力,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