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魏名臣奏议》作为一类优质化中国文学总集,主要作出以下突出成就,包括映射出当时人员对奏、议、表、疏等朝政文体的关注态度,彰显论说文专业、艺术化掌控特征,开创南朝总集编纂和文笔辩证特性,尤其是在阶段文体运动影响下,有关文以足言理论就此诞生发展。由此,笔者决定以此类著作作为关键突破点,进行文笔之辨、文笔并重阶段下的《文章流别集》和《文选》独特关联性逐层拆解,为后续魏晋文学造诣创新转变,提供丰富的指导线索。  相似文献   

2.
作为一部重要的有着深远影响的文学总集,《文选》不仅具有强烈的代表性,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这一时期的潜在的知识谱系。《文选》中收录了3类38种不同类型的文体。哀祭类收录了9种不同文体,这9种不同的文体之间形成了内在的文本秩序。这些文本秩序带有明显的时间维度、空间维度特征;蕴含着根植于中国古代尊卑亲疏的宗法观念、"重生"的伦理观念等。但最终也回归到确立君王话语权利的权威、建立完整的王朝政治秩序的出发点。  相似文献   

3.
《文选》特立“杂拟类”有三方面的原因:时代风气、《文选》的编辑宗旨和拟作本身的突出成就。江淹《杂体诗三十首》不仅在“杂拟”类中有特殊地位,而且与《文选》诗的分类也有很大关系。《隋志》将《江淹拟古》归入“总集类”乃因其兼具“总集”之形态与功能。  相似文献   

4.
语文教学的目的之一,便是通过文章的揣摩从而提高学生的鉴赏和作文能力。鲁迅指出过:“凡有文章,倘若分类,都有类可归”,“分类有益于揣摩文章”。要揣摩文章,分类就是其中便捷的门径。中国古代的文章选本,从梁萧统《文选》至清姚鼐《古文辞类纂》大都有文必类、按类选文,就起着指示各类文章的揣摩和写作的功能。唐代大诗人杜甫要他的儿子“熟精《文选》理”,这“理”包括了《文选》分类后所体现的各类文体的性质和风格。古谚云:“《文选》烂,秀才半”,这不仅把按类系文的《文选》看成了学文的门径,而且当成了莘莘学子仕途的阶梯。宋以后,古人对文章分类功能的认识更为自觉,反复有人讲到“文章以体制为先”,认为学文“各有入门处”,“体制”即是其一,可以促人早慧。  相似文献   

5.
《文苑英华》诗歌编纂体例有继承《文选》一面,但在诗歌编纂结构、类型、类目排序等方面新变明显,反映出宋初“缘情”与“体物”结合的诗歌题材意识及以教化为目的的诗歌编纂思想,对后世诗歌总集的编纂结构、类型排序、类目设置等都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章探讨了古代类书与言小说总集编纂之间的关系。古代言小说总集分层分类的编辑方法不是发端干《世说新语》,而是借鉴了类书的编辑经验,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分层分类”的编排体例和“标题隶事”的编辑方法。由于中国古代的小说概念太过宽泛,小说献资料数量太多,类书按类编排资料的方法无疑是一种很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7.
《文体明辨序说》是中国古代文体论集大成之作,在古代文体批评发展史中有着重要意义,但至今尚未得到深入研究。本文阐发了《文体明辨序说》中所表现出来的辨体观念,并认为《文体明辨序说》虽然不及刘勰议论文体之“体大而虑周”,但也确实做到了分体愈细,辨析愈严,并全面总结了自先秦迄于明初的古代文体类型,将中国古代的辨体批评再次推向了高峰,应该引起学界的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8.
从编纂实质性(或学术)的层面说,由于(文选》自身的特殊性,使编者一旦选定篇目及将之分类与对所选的某些作品稍事“加工”,便告完成了。而从这一角度看,编纂《文选》的“工程”还不如写《文心雕龙》论文体部分加《辨骚》与《才略》这22篇的大。即使计誊写全书在内,《文选》编纂“工程”的大小至多与撰写《文心雕龙》相似,而没有人们想像得那么大。刘勰花四、五年的“业余”时间撰成《文心雕龙》,以彼例此,昭明太子完全能够凭一己之力编纂好《文选》。  相似文献   

9.
《艺文类聚》基本继承了《文选》"以类相分"的诗歌分类方式,但在诗歌类目的处理、诗歌类文体的排序、诗歌的立类选文等方面,又表现出较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10.
“义利之辨”是中国古代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关于它的讨论在中国延续了两千年。中国古代文化中“义利之辨”中的“利”并非是指我们现在所讲的权利;中国古代的特殊的社会结构导致权利主体的缺失;和谐的价值追求阻碍了权利观念的萌发;强烈的道德主义倾向扼杀了权利观念。  相似文献   

11.
创新精神是词典编纂的生命所在。鉴于此,本文主要从三方面——创新的前提、创新的方法以及创新的范畴来探讨创新精神对于双语词典编纂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教育年鉴是逐年出版的以记述一年内事物发展情况为主要内容的历史资料工具书。年鉴具有时间性,在内容选取上有比较严格的时间要求,原则上既不追溯历史,也不展望未来,只记述出版年上一年的新情况。年鉴从出版类型上讲是一种工具书,应具有工具书的基本特征,全面、系统、准确、精炼,还要讲究编排方法,合理分类,有利于读者浏览查阅。  相似文献   

13.
黄龙胜 《培训与研究》2007,24(9):122-124
教材作为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一环,是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的风向标。文章从我国大学英语教材的发展历程着手,探讨了我国大学英语教材编撰与出版发行中存在的问题,并就大学英语教材的编撰提供了具体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本文叙述了编纂高校志的必要性与紧迫性,指出了现代高校志架构编法与技巧中的先合后分、先分后合、独立成志的三种方法,主张按先合后分法编纂一所高校志,并给出了编目顺序。  相似文献   

15.
结合《船舶建造》教材编写的成功案例,总结分析了基于工作过程编写教材的思考与实现过程,主要阐述了教材编写的一些经验:要有工作艰辛的思想准备,广而全的知识准备,充足的素材资料准备,同时要注重成果转化以及在教材编写中的注意事项等。这些都为编写高质量的教材方案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笔者认为循环扩展的教材编排模式符合图式理论的要求,符合人类认知和记忆规律,有助于学生对第二语言的习得,《新编英语教程》正是这样编排的,因此,笔者选取《新编英语教程》(修订版一、二册)的口语设计作为调查的对象来探析循环扩展编排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7.
敦煌变文是敦煌文献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写卷特征上,往往同一变文有多份抄本,这些抄本的残阙情况与命名纷繁复杂;写卷中存在大量的俗字、讹字、假借字、避讳字;同一个变文故事,有时候会出现两套写作模式。敦煌变文追求喜闻乐见,导民向善的编纂效果,具体表现为丰富多样的撰写形式、方言俚语俗语的大量应用、将众多人物的事迹集中于一人、因果报应教导人们向善戒恶、图文并茂。  相似文献   

18.
闻一多先生1925年自美返华前致梁实秋函中所录一组旧诗,对于研究其新诗创作从《红烛》到《死水》的发展,亦即从当时流行的自由体到格律体的转变,对于了解他的以建立新诗格律为中心、为旨归的崭新诗学理论,以至对于今天研究新诗现状、思考新诗发展,都具有宝贵价值。  相似文献   

19.
教材是"教"之本,更是"学"之本.教材的体例、结构及呈现方式是教科书的外显标志,它不仅仅是一个技术上、设计上的问题,而且集中、突出地反映了教材编写的指导理念.我国传统的语文教材或为选文型,或以主题、文体、技能组元:从组合方式来说,或分编,或混编,都没有真正体现语文科的性质.为贯彻新课标理念,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从培养学生语言应用能力考虑,建议高中语文教材按语体编写.  相似文献   

20.
长期以来,我国语文教科书通常根据"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等来编排,而"议论文"、"说明文"、"记叙文"并不是真实的文体分类,只是文体的"教学分类"。按照"议论文"、"说明文"、"记叙文"来编制教科书选文,导致的首要问题是将文类混同于文体,疏离了语文课程目标;文学和文章误认,偏离了文本特性;阅读教学等同于纯粹的知识教学,背离了语文课程性质;对教学实践带来的最直接影响是套路化的教学模式,降低了语文课堂教学效率。语文教科书的文体编制急亟改善"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的"文类结构",回归语文生活的真实文体,并基于不同文体特征建构合宜的语文教科书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