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式英语是中国的英语学习者受母语影响,按照中文表达方式和语言规则及习惯行文而导致的不符合英文表达习惯的畸形英语。本文利用学生写作中的若干中式英语例句,探讨了中式英语的成因以及提出了如何避免中式英语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考试周刊》2015,(71):86-87
中式英语是以汉语为母语的英语学习者在母语负迁移影响下产生的一种语言形式,母语负迁移是出现中式英语的重要原因。本文主要综述国内外母语负迁移视角下英语写作中的中式英语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3.
许多中国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受母语的影响产生了不符合规范和规律的"中式英语",阻碍了理解和交流,文章对最常见的七种中式英语的表现进行了详细例析,并给出解决的对策,旨在帮助学习者了解中英两种语言的差异,并逐渐减少在日常交际和写作中出现的中式英语。  相似文献   

4.
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母语负迁移现象一直是困扰学习者和教师的主要问题之一,中式英语大多源于母语的负迁移作用。通过对学生作文中所犯的中式英语错误,包括对词汇、句法、语篇等层面的分析,通过比较汉语和英语的不同语言特性,提出母语负迁移现象的不同表现形式和一些解决问题的办法。  相似文献   

5.
陈锐  高迟 《现代企业教育》2014,(12):323-324
受母语迁移影响,学生英语写作常常出现中式英语,本文总结出中式英语在词法层面,句法层面和语篇层面的表现并提出了相应的几种对策。  相似文献   

6.
朱悦 《考试周刊》2011,(8):82-83
任何一门新的语言学习中都会受到母语的干扰。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经常见到学生在写作中出现一些中式表达,这是母语干扰的负面影响。本文结合实例来讨论母语干扰对英语写作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在英语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写出有“英语味”的作文,是教师一直在探求的问题。学生在进行英语写作时,最大的困难是他们的思维能力和思维习惯远远超出了运用英语语言的能力。学生在用英语写作时,难以摆脱母语的思维方式,总是首先用汉语理解,然后才去找恰当的英文单词和结构把它表达出来,因此往往导致作文中出现中式英语表达。  相似文献   

8.
母语迁移在外语教学中式长期存有争议的问题。本文尝试从语言的“标记性”、情感过滤因素和认知策略三个不同的角度,探讨和分析了英语写作中的母语迁移现象的成因,并认为英语写作中可以合理地运用母语来促进写作。由此,在写作教学中我们可以得到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9.
在全球化和信息化的今天,英语作为一种国际性的通用语言。对于中国的英语学习者而言,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必然会发生英语和汉语的不同思维方式的碰撞、调和、融合,最后以汉语的独特思维方式进行转换输出。写作作为语言的基本输出形式,反映了英汉两种不同思维方式的相互作用。写作中出现中式英语表达主要是由于受到母语思维方式的干扰而产生负迁移。旨在通过分析中西方思维方式差异对中式英语的影响及其几个表现,帮助学生在写作中尽可能减少使用中式英语,提高英语写作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10.
解析中式英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语、英语这两种语言源于不同文化,它们在思维模式和表达习惯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这就造成许多中国学生在英语表达中出现偏差或失误从而产生了中式英语。中式英语是中国英语学习者受母语干扰和影响,套用汉语规则和习惯而导致的不符合英语语言文化习惯的畸形英语。本文试从词汇、句子层面分析归纳中式英语的成因及对策,帮助英语学习者摆脱母语对英语的干扰,使之更有效地学习运用英语。  相似文献   

11.
中式英语普遍存在于中国学生的英语学习过程中。它受母语的影响,既不同于母语,又区别于英语,是一种过渡性语言。母语的迁移是中式英语的最重要成因。母语作为学习者已经掌握的语言系统必定对目的语产生很大的影响,而过渡语是“母语一过渡语一目的语”系统中的一个必然过程,它具有必然性、系统性、渗透性和过渡性等特点。因此,英语教学中应客观看待,重点在于制造语言环境,培养英语思维。  相似文献   

12.
中式英语是指中国的英语学习者受母语干扰和影响,在使用英语时把汉语的语言规则应用于英语的语言规则之中,受汉语思维方式或文化影响,说出或写出不合乎英语文化习惯的畸形语言。在一定程度上中式英语会损害交际的有效性甚至导致交际失败。  相似文献   

13.
母语负迁移是影响高职英语写作的一个重要因素,带来的问题主要包括词汇、句子层面的语用失误以及带中式思维的谋篇布局。采用英汉对比教学法,增加英语阅读量,以及培养学生勤查字典的良好习惯均有助于减少母语的负迁移。与此同时,教师应努力探索母语在高职英语写作中的积极作用,有效促进母语正迁移。  相似文献   

14.
中式英语是英语学习中一只拦路虎。其形成原因可从四个方面分析:学习环境及目的的影响;母语文化及思维的影响;母语语言现象的影响;学习者心理因素的影响。针对中式英语的成因,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条件帮助学生克服中式英语,是英语教师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5.
《考试周刊》2016,(50):73-74
英语写作过程中的中式英语问题普遍存在,影响高职高专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提高。本文从中式英语产生的主要原因出发,探讨了在教学过程中如何避免学生出现中式英语的策略,以期帮助学生减少英语写作中中式英语问题的出现。  相似文献   

16.
翻译视角中的中式英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式英语是影响中国学生汉英翻译译文质量的主要问题之一。中式英语是中国英语学习者受母语干扰和影响,套用汉语规则和习惯而导致的不符合英语语言文化习惯的畸形英语。本文尝试着从翻译角度分析归纳学生练习中出现的“中式英语”的表现特点。  相似文献   

17.
戴素敏 《成才之路》2011,(23):35-36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学生不能准确、地道地表达自己的思想,会说出许多中式英语(Chinglish)。中式英语是中国英语学习者受到母语的负迁移影响,在语言交际中出现的不符合规范英语或英语文化的"特殊"英语。本文分析了中式英语产生的原因及在汉英翻译中的表现和解决的策略。  相似文献   

18.
中国学生在学习英语过程中受母语影响产生了不合规范及规律的中式英语,阻碍了理解和交流。本文从英语词汇与句法两方面分析了种种中式英语的表现并予以纠正,并提出克服中式英语的方法和途径,旨在帮助学习者真正掌握英语的语言规律及表达习惯。  相似文献   

19.
英语写作一直是中国学生的薄弱环节.受母语思维的干扰,学生很容易写出中式英语.本文试从思维模式的角度出发,在用词、句式、语篇三个层面进行英汉对比,旨在找出中式英语现象的成因及提出有效对策来提高中国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20.
中式英语泛滥是中国大学生英语习作中一个十分普遍的问题,这一问题的产生与母语思维负迁移的影响有关,也与学生缺乏跨文化交际意识有关.为了使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更有针对性,更好地帮助学生克服中式英语,文章将从汉语与英语的跨文化表达差异入手,提出从汉语模式到英语模式的转换策略,从而为教师们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的讲授、练习、评改的各个环节上帮助学生树立跨文化交际意识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