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伟大抗战中产生的抗战精神“是中国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其具有丰厚的文化内涵,是新形势下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思想资源.特别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宏观背景下,应该充分弘扬抗战精神,加强大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理想信念以及艰苦奋斗教育.将抗战精神寓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要有效利用把抗战精神寓于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把抗战精神寓于高校校园文化环境建设以及把抗战精神寓于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开展中的“三位一体”路径.  相似文献   

2.
江东 《林区教学》2023,(1):11-15
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砥砺前行的不竭动力,具有“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丰富内涵。伟大建党精神对于大学生成长成才具有独特的价值,具体表现在激发新时代大学生的理想追求、引领大学生的奋斗目标、锤炼大学生的顽强意志、塑造大学生的崇高品德。高校应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指引,从课程育人、文化引领、实践养成、载体拓展等方面入手,综合采取有效措施,加强伟大建党精神教育,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相似文献   

3.
徐坚 《广西教育》2022,(9):30-33
本文论述伟大建党精神的内涵及以伟大建党精神引领广西大学生理想信念的意义,提出以伟大建党精神引领广西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三融”路径: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思政课+专业课”全课程,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党史学习教育,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大学生实践教学。  相似文献   

4.
中国人民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伟大战斗中所孕育的伟大抗疫精神是新时代中国精神的生动体现.伟大抗疫精神对青年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意蕴,不仅丰富了青年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时代内容,坚定了青年大学生的"四个自信",还强化了青年大学生爱国主义的认同教育,创新了青年大学生爱国主义的实践教育.  相似文献   

5.
伟大建党精神中蕴含着深厚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如何将其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转化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能成为高校立德树人工作的一大课题。在深挖其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之前,我们必须明确将其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意蕴“。坚持真理、坚守理想”可以筑牢大学生的信仰之基“;践行初心、担当使命”可以引导大学生肩负时代重任“;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可以锤炼大学生的精神意志“;对党忠诚、不负人民”可以培育大学生的价值追求。伟大建党精神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目标上具有同构性,在内容上具有同义性,在路径上具有同向性。我们要善于抓住两者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的同时达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在路径遵循上,坚持价值引领与情怀培养相统一,坚持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统一,坚持针对性和生动性相统一。  相似文献   

6.
陈嘉庚的人生观是形成陈嘉庚精神的思想源头和促使陈嘉庚成为一位伟大的爱国华侨的内生动力.陈嘉庚人生观所包含的人民利益至上、国家利益至上的人生目的,先义后利、公而忘私的人生价值观,诚信果毅、开拓进取的人生态度,有助于大学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有助于大学生确立正确的社会价值观;有助于大学生铸就“诚毅”的品格.  相似文献   

7.
伟大建党精神立足于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进程,是伟大民族精神的重要精神标识。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引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行稳致远,必须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整体遵循,系统勘察伟大建党精神与伟大民族精神的耦合共生关系。深刻认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根植于伟大梦想精神,引领伟大梦想精神;“践行初心、担当使命”根植于伟大创造精神,引领伟大创造精神;“不怕牺牲、英勇斗争”根植于伟大奋斗精神,引领伟大奋斗精神“;对党忠诚、不负人民”根植于伟大团结精神,引领伟大团结精神。  相似文献   

8.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提出“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建党精神”和“时代青年”之间存在着内在逻辑关系:革命年代的青年是铸就伟大“建党精神”的核心力量;“建党精神”领航各时代青年的成长与发展。高职大学生党员政治品格的具体表现为:笃定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信仰、积极践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彰显工匠精神为核心的职业素质及充分发挥学生党员先锋示范作用;以“建党精神”塑造高职大学生政治品格,可以从四个方面推进具体实施:政治信心力培塑、政治自觉性养成、政治战斗力打造、政治价值感充盈。  相似文献   

9.
伟大的诗人杜甫一生忧虑人民,同情人民,歌唱人民,用他所作的诗为那个时代的人民呼喊、抱不平,用他的诗写出了百姓的苦难,尤其是他在安史之乱之后的创作,以“三吏”、“三别”为代表生动地描绘出了多灾多难的人民的痛苦的画面,反映了广大人民忍受的一切痛苦并表现了他们高度的爱国精神.杜甫以积极的入世精神,勇敢、忠实、深刻地反映了极为广泛的社会现实,杜甫的诗歌在文学史上有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文章首先阐述了“国之大者”的科学内涵,然后分析了伟大建党精神对大学生“国之大者”意识培育的引领作用,最后论述了以伟大建党精神引领大学生“国之大者”意识的培育路径。  相似文献   

11.
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与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内在契合,二者互为精神指引和现实依托,同处落实教育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客观进程。把伟大建党精神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要遵循“知—情—意—信—行”的逻辑规律,围绕党史学习教育、红色文化熏陶、网络阵地建设、课程教育教学、社会实践育人重点展开,引导青年大学生将伟大建党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最终实现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建设目标。  相似文献   

12.
编辑手记     
<正>弹指间,恢复高考已经30年了。30年,对于当年“金77,银78”的大学生来说,决不仅仅只是一段相对漫长的岁月,更是一段大展宏图的岁月;30年间,他们以优异的成绩回报了祖国和人民的殷殷期待,并证明了恢复高考政策的伟大。  相似文献   

13.
张俊萍  于薇 《成人教育》2012,32(6):126-127
一个伟大的、有深刻思想的人,不是通过自学就可以成就“伟大”,他必须由附有伟大精神的人引领,才能成就“一切”.歌德被无数艺术家视为永恒的精神航标,贝多芬的艺术作品也接受歌德文学作品的滋养.海顿、莫扎特成就贝多芬,贝多芬成就舒伯特…….所以,“伟大”通过精神的传承得以延续,艺术需要物质的文明才能得以繁荣,真正的艺术家却在匮乏的物质世界里才能诞生.他通过贵族的资助实现了与大师精神碰撞的机会,但在他的世界里精神是高于物质的,也正因为这一观点贝多芬反而赢得了更多贵族的推崇和资助.  相似文献   

14.
长征精神永放光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英勇革命的壮丽史诗.在长征中,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领导的英勇红军,以对党无比坚定的信念和对革命事业的无限忠诚,不怕牺牲、前仆后继、勇往直前,敢于克服一切困难,压倒一切敌人,最终完成了两万五千里长征.伟大的长征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光荣革命传统和伟大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反映.它不仅是党领导人民取得革命胜利的重要精神武器,而且是我们今天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动力,是人类历史上一笔重要的永不过时的精神财富.伟大的长征精神将与山河同在,与日月同辉.  相似文献   

15.
中国人民的抗疫斗争实践,充分展现了中国精神、中国力量、中国担当,抗疫实践中铸就的伟大抗疫精神是培育新时代青年大学生责任担当的重要价值遵循,抗疫精神视域下探讨青年大学生责任担当教育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对促进新时期高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也是新时期高校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育能够担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使命的现实需要。  相似文献   

16.
一、对大学生进行艰苦创业教育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指出:“在全民族树立艰苦创业精神,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思想保证.我国是发展中国家,经济文化比较落后,处在创业时期.伟大的创业实践,需要伟大的创业精神”.并把树立艰苦创业精神作为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内容之一.艰苦创业是我们党和国家的优良传统,毛泽东同志在全国解放后曾强调:“我并且希望,全国一切革命工作人员永远保持过去十余年间在延安和陕甘宁边区的工作人员所具有的艰苦奋斗的作风”.要求  相似文献   

1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要为中国人民谋幸福,并且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那么作为大学生,我们也要不忘自己的初心,能够牢记使命,深刻地领会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历史使命的要求,能够自律,坚持科学的态度和求实的精神。本文将探讨大学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教育意义以及策略路径的分析。  相似文献   

18.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源于中国建设和发展的伟大实践,是中国人民的共同价值追求,是凝聚全体人民力量、团结一致地推动社会发展的精神源泉。大学生党员作为优秀大学生必然要成为党和国家建设的中坚力量。大学生党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要从入党积极分子抓起,做好分层次有重点的培养。大学生党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实践任务是服务同学、服务大局。高校党组织要为大学生党员搭建科学的责任践行载体,实施任务驱动,让他们有事可做,有事必做,有事会做;要对大学生党员作奉献、发挥作用的效果进行实践检验,激励他们主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19.
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是事关党和国家发展大业的重要命题。作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大学生实践伟大建党精神具有重要现实意义。调查表明,部分大学生存在理论认知不足、社会历练少、斗志不强、担当奉献意识不够等问题,高校助推大学生实践伟大建党精神的“大思政”格局尚未健全。新形势下,应发挥高校各思政主体的引导、推动作用,增强协同育人实效;同时激发大学生主体能动性,做到践行伟大建党精神知、情、意、行相统一。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一切为人民”的价值观,主要在于它强调价值的目标是“一切着眼于为人民谋利益”,价值的主体是人民群众,价值的标准是“人民高兴”、“人民赞成”、“人民拥护”,价值的实践是以人为本。他特别强调人民物质利益的满足,坚持了物质和精神的统一,克服了以往只讲牺牲精神,不讲物质利益的唯心主义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