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炼字     
考点分析古人作诗填词都很讲究炼字,炼字就是推敲用字,使言辞准确恰当。在一首诗中,诗人反复锤炼推敲的某一字,也就是最能表达诗人思想情感,体现诗人独具匠心的字。所炼之字是为了提高通篇诗词的表达效果,因此,一首诗词往往会因一字,而意境全出。这样就必须要求炼字要切题、切情、切境。一般说来,炼字主要是锤炼诗词中的动词、形容词和虚词三类词。同时,古人还有炼句、炼意之说,炼字的目的就在于炼句、炼意。杜甫“语不惊人死不休”“新诗改罢自长吟”道的就是自己在写诗过程中,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典诗歌的意境结构中也存在"空白"。所谓"空白",是指由实境所诱发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意境"空白"传达了诗人终极的生命体验,也体现出诗人形而上的人生追求。因此,创造意境"空白"是诗人孜孜以求的艺术理想。古诗词作为一种人文教育和语言教育的重要内容,蕴含着丰富的精神和语言资源。领悟古诗词的意境,是学习古诗词的关键。而学生如何走入古诗词的意境,便在于"空白"留存的时空感与个性化的独特吟咏。  相似文献   

3.
意境是一首诗在思想感情上所能到达的最优美崇高的境界。诗人在创作童诗时往往对偏爱的色彩词汇进行挑选、妙用,使童诗的意境更加纯净、明朗、和谐、富有层次。童诗对色彩的妙用主要体现在:一是以单色勾勒画面来表现意境的纯净美;二是以巧妙的浓淡搭配来体现意境的层次美;三是以双色对比的效果来暗示意境的象征意味;四是以多色映照的方式来表达意境的情感倾向。诗人巧用色彩色调为儿童打造出五彩缤纷、妙趣横生的童诗世界。  相似文献   

4.
张杰亨 《海外英语》2016,(15):137-138
意境是古诗的灵魂,是诗人表情达意的重要载体。意境的解读自然成为理解、翻译古诗的关键。该文从维索尔伦语境适应论的视角解读王国维先生的"有我之境、无我之境"说,提出语境的动态解读与构建有助于诗人与读者的语言交际,翻译诗歌应保留原诗的意象,以意境再创设为要,从而在意境再创设中实现"化境"。  相似文献   

5.
袁行霈先生在《中国古典诗歌的意境》里说:"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情意和客观物象互相交融而形成的艺术境界。"所以,在古典诗词教学中进行意境分析,就是要求学生将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韵味无穷的意境,生动形象地描述出来,让学生感受到诗词的艺术美。  相似文献   

6.
正唐诗宋词以其精炼的语言、优美的意境、鲜明的形象、丰富的人文内涵熏陶、滋养着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成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中明确指出:"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其实古诗词的学习和欣赏,最关键之处莫过于感悟、品味其中意境,那么,什么是意境呢?所谓意境,"意"就是情感,指诗人主观的思想感情;"境",就是境界,指诗中所描绘的客观的艺术图  相似文献   

7.
诗歌主要通过意象和意境的创造来传达思想感情,因此要捕捉意象,体会意境,借助联想和想象,进入诗人所创造的无限丰富和广阔的艺术空间,聆听诗人最真切的诉说。准确把握意象的内涵,学会分析意境,不但能提高人们的文学审美情趣,而且能培养人们的良好文化涵养,从而提高文化修养。  相似文献   

8.
英国的安若德曾经说过:"一个时代最完美确切的解释,须向这个时代的诗中求得,因为诗人是人类心力的精华构成的."而诗言志,反映时代呼声,又不能直陈,须寄情于物,通过诗的意象、意境来表现,那么,什么是意象、意境呢?  相似文献   

9.
<正>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由此可见,意境是诗词的根本,进入意境方能体会其中蕴含的情感和情趣。而意象是诗词中浸染了作者感情的东西,是诗人用来兴寄思想感情的人、物、景、事等。诗歌的意境就是透过这样的意象浸润出来的。朱光潜在《诗论》中说:"一种境界是否能成为诗的境界,全靠见的作用如何。"在教学中我们也可以让学生见到这份意象,从而体会到  相似文献   

10.
在唐诗中,为达到“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效果,诗人们十分注重对字、句的锤炼,所以就有“两句三年得,一吟泪双流”、“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的感慨。由此可见,一首诗的形成是经历了重重推敲与考量的结果。在诗中讲究炼字,是使全诗意境上升的一种重要方法。王国维认为意境是诗词之本,“有境界则自成高格”。所以,  相似文献   

11.
现代意境理论的发展早已为我们确证,意境的构成远非"情景交融"的二元结构,王昌龄所提出的"诗有三境"("物境"、"情境"、"意境")已能够在颇多的诗歌中得到有机地融汇,呈示出由实到虚、由浅入深、逐层升华的动态意境结构。雨巷诗人戴望舒大胆吸收西方现代艺术精神,以纯主观的现代性物境,折射出多维的情境,深层次上则呈示出与天冥合、天人合一的最高意境。本文试以现代意识来解析,证明诗人对于东西方艺术的借鉴与融汇。  相似文献   

12.
诗歌语言凝练,跳跃性大;诗歌意境迷离朦胧,让初学者常如坠烟海,既难意会,又难言传,陷入了意境的迷宫.为此,教师应教会学生联系诗歌创作的背景,运用历史观和唯物观去评价诗人在作品中表现的思想感情,并认真分析诗人处理"景"和"情"的关系的技巧等,进而透彻地理解诗歌所描写的"意".抓住了意境,也就抓住了解答问题的关键,解答诗歌鉴赏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相似文献   

13.
正炼句,词典上解释为"写作时斟酌语句,使简洁优美"。古诗词中最讲究炼句,把一个句子或词炼好了,全诗为之生色不少。著名的"推敲"故事正说明了这个道理。"炼句"的"炼"在词典中取第三种意思:用心琢磨,使词句简洁完美。"炼"的目的是"简洁完美"。"炼"在词典中还有另有一种意思:用加热等办法使物质纯净或坚韧,如:炼钢、炼乳等。  相似文献   

14.
古诗词追求情景交融的美妙意境,如何让学生领略到这妙不可言的意境美,从而更好地体会诗中的言外意、弦外音、意外味,与诗人"相亲相近"呢?这既是现代小学生学习鉴赏古诗词的难点,也是语文考试复习的"硬骨头"。  相似文献   

15.
意象是指能独立表现情感的形象结构,是寄寓诗人的独特理解和特定感情的事物和景物,是诗人表达思想、抒发情感的载体。意境是文学作品中描绘的生活图画所形成的艺术境界。意境的概念比意象大,它由意象构成,意象包含在意境之中,但意象又不等于意境,二者是两个不同的而又密切联系的概念。  相似文献   

16.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古诗词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部分。通过古诗词的学习,可以让学生深入了解我国古代文化,并从古诗词中体会诗人的思想与写作时的意境,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古诗词教学,最重要的是要入情入境,引领学生徜徉于诗的意境中。本文从教学实际出发,着重从"了解历史背景,置身意境""细细品读诗词,感悟意境""善于寻找诗眼,把握意境""发挥学生想象,走进意境"以及"积极营造氛围,深悟意"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7.
张红 《湖南教育》2002,(24):48-48
诗,是文学之母,以其优美的意境,丰富的感情,凝炼的语言千百年来源远流长。初中语文新教材都不同程度地安排了诗歌内容,诗歌教学成了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诗是如何运用精炼的语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创造意境来抒情言志的。 一、分析意境,调动情感。“意”是经过物象化处理的情思,“境”是诗人主观情感体验过的景物。引导学生分析诗歌,就要引导学生分析诗人创造了什么意境,是如何创造的,进而深入地体味意境,再现意境。如教学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就要引导学生体会诗人创造的意境,并在头脑中想象诗人在  相似文献   

18.
杜甫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诗人,其诗多为颠簸流离之作,饱含生活的艰辛。但其中也包含着丰富的意境美和人情味。本文试图通过几首大家比较熟悉的杜诗来品析杜诗的意境美以及人情味。  相似文献   

19.
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意象综合而成的让人产生联想的艺术境界。意境型问答题是高考古诗鉴赏题中最常见的题型。  相似文献   

20.
古诗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的重要范畴,是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学生读古诗,不仅可以增长知识,发展思维,更可以通过感受古诗中的意境美,陶冶道德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古诗尤其以语言凝练见长,注重炼字,讲究一字传神,在极为短小的篇幅里表现尽可能丰富的内容,这也正是古诗的精髓所在。古人作诗,常常吟安一个字,捻断数根须,杜甫也有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名句。现今我们读其诗句,当然也应对其字词进行反复品味,再三推敲,让学生咬文嚼字的同时学习诗人严谨的态度,只有语语悟其神,朗读时才会句句出真情,从而深入古诗的意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