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魏雪义:有一种青年叫博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雪义是一个普通的IT工作者,他每天都要在电脑前工作一整天,进行枯燥的编程工作。但他觉得很快乐,因为他有博客。  相似文献   

2.
“人人都来做博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新闻周刊:博客给人们带来的最明显的变化是什么?  相似文献   

3.
彭林接触博客是因为朋友的介绍,那时他考研没有成功,打算回家边复习边工作再考一次。因为临近毕业,彭林感到很伤感,便写了些文章发给朋友们。朋友介绍他到博客上去写,因为这样能把文章都放在一起,很多人看得到,互相交流也非常方便。于是彭林就有了自己的博客,感觉无聊时就在这上面待着。  相似文献   

4.
2002年8月,美国《新闻周刊》称,“到今天,全世界自觉实践的博客数量,已经达到50万到100万之众”,每40秒钟,就有一名新的博客诞生。而在中国,也是8月,IT界资深传播和媒体专家。王俊秀灵机一动,将英语“Blog”翻译成汉语“博客”,就此,博客来到中国。  相似文献   

5.
《新闻世界》2007,(11):6-9
博客,还是不博客,这是一个问题,这已经是许多网友面临的问题。[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说不清的“博客”及若干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知道“博客”这个名词的人,逐渐多起来了;但是如果追问什么是博客,不少人又说不清楚。“博客”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简单地说,它是一种网上传播样式,从本质上来说,它应算是一种网上信息筛选和分享服务。  相似文献   

7.
博客世界的发展与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博客(blog),作为继E-mail、BBS、ICQ(IM)之后的第四种网络交流方式,以其“每40秒钟就会产生一名新博客”①的强劲发展势头成为目前互联网上最热门的词语。这样一个发展态势明显的网络新形式,受到它的追随者极大的赞誉,如硅谷著名的IT专栏作家吉尔默曾提出:博客代表着“新闻媒体3.0”。1.0指的是传统媒体或就媒体,2.0指的是通常所说的新媒体或跨媒体,而3.0就是以博客为趋势的个人媒体或者叫自媒体。博客自2003年步入中国以来,以其迅猛的发展势态引起了业界和学界的极大关注,关于论述博客的研究型论文层出不穷。而2005年10月7日,发生在新…  相似文献   

8.
Blog(博客)与Blog出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Blog的历史及其发展 近两年来,Blog一词频繁出现于各种媒体,Blog及Blog文化正成为互联网的热点话题,作为一种新型的网络传播媒体,Blog正在全球范围迅速流传开来,并被认为是继E-mail、BBS和ICQ之后出现的第四种网络交流方式.  相似文献   

9.
<正>博客的意思是网络日志,它是一种简易的个人信息发布方式,让任何人都可以像利用免费电子邮件和论坛一样, 完成个人网页的创建、发布和更新。因此也可说博客是一种十分简易的个人信息发布方式。我们如果把论坛(BBS)说为开放的广场,那么博客就是开放的私人房间。  相似文献   

10.
曹光煜 《传媒》2008,(12):63-65
售卖出现在博客传播中 当今世界已进入“全民皆博”的阶段,博客以势不可挡之势渗透到每个网民的生活中,并借助于以技术为主的中介,以一种强势而让人无法拒绝的姿态实现了建立、确定、维持和加强主体之间的关系,并且完成了从BBS以事件为主体到博客以个人为主体的过渡,这一方面加强了人类传播的能力,另一方面也使得传播的内容变得庞杂而庸俗。  相似文献   

11.
“博客”可以说是继E-mail、BBS、ICQ之后出现的第四种网络交流方式,在《圣何塞水星报》专栏作家丹·吉尔摩(Dan-Gillmor)的眼里,博客代表着“新闻媒体3.0版”。  相似文献   

12.
据7月27日南方都市报报道,在26日起召开的美国民主党全国代表大会上,出现了一批特殊的记者,他们是写网络日记(BIog)的博客族(Blogger)。此次参加报道的博客共有36人;而共和党也准备在开全国代表大会时发10到20张采访证给博客族。  相似文献   

13.
博客选萃     
王波 《新世纪图书馆》2007,(5):98-101,97
身在高校的图书馆学教授和图书馆员,每年都有一个悠长的带薪暑假,这使图书馆工作这份职业平添了一份魅力,试想一想,有饭吃、有书读、有闲休,这是人生多么大的福分啊!本辑博文我们不谈工作,不谈学问,而是收录了三篇暑假游记,以此启发同行,我们的生活不局限在书架之间、电脑之前,请趁着假期的美好时光,到大自然中去,到远方去,舒展身体,放飞心情。 首先推荐的是书香领袖秋禾老师暑假杭州行的一篇日记。此文记录的是秋禾老师日程密集的暑假巡讲式出游中的普通一天,展示了他书香人生的一个十分典型生动的横切面:作演讲、会书友、淘书店、搞策划……。就像从一滴水可以看见海洋,从这篇日记里,我们可以看见秋禾老师为书繁忙为书闲的奇异博雅的生活方式,可以看到“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现代典范。秋禾老师丰富多彩的一天,他文字间传达的读书至乐的情感,自然而然地令我们对他倡导的“万物皆书卷,天地阅览室”的大阅读状态,产生无限的向往和神往、心动和冲动,或许早晚有一天,我们也会像他那样,走向播撒书香的旅程。 其次推荐的是今年从图情博客圈中脱颖而出的才女云影流光的丽江游记。云老师的文笔温雅清丽,把丽江的古意和韵味写得魅力无穷,令人遐想连篇,非亲临无以为快。建议有条件的女图书馆员们,不妨学习一下云影老师,挑一个“柔软的时光”,“游走在时间的反面”,让帅哥护驾,让江山养眼,那美容的效果,可比一打面膜强多了。 最后推荐书骨精游拉萨的随笔,向大家描绘高原明珠——布达拉宫的风采,究竞写得怎么样,请大家评判吧。[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博客最初只是一种用于纪录个人日常生活琐事的网络日记.当用户和企业越来越多地倚靠网络资源寻找所需信息时,网上的博客数量也在激增。2008年1月.美国皮尤公众和新闻研究中心开展的“互联网在2008年大选中的广泛作用”研究结果显示,  相似文献   

15.
博客自2002年首次被引入中国之后,以极快的速度得到了普及,成为继E-mail、BBS、ICQ(IM)之后的第四种网络交流方式,但同时由于其自身发布的匿名性和传播的自由化使它也存在侵犯他人合法权益的可能性,由此引出了一系列的法律问题。  相似文献   

16.
博客传播,以个人为主体,以相对清晰的身份定义面向他人,依托独立的个人主页空间展开交往互动,并借助链接和引用通告等技术特质建立文本关联和社区人际关系,必将深刻地改变网络空间的信息传播格局,给虚拟空间的社会交往带来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董乐铄 《传媒观察》2006,(11):44-45
互联网在飞速发展,作为网络媒体的新锐元素,博客在不知不觉中渗透在网络交往的每一个角落。博客时代的到来给网络交往方式带来了新的渠道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当前在我国,几千万人用博客作为自己的身份名片,博客已成为他们的一种社会生活方式或交往习惯。随着博客如雨后春笋般出现,阅读博客也成为了一种习惯。与勤劳的博客写手相比,看客们会忠卖地等待博客“地主”更新网络日志,他们发表评论或保持沉默,即所谓的“灌水”和“潜水”,并以第一个发表评论为荣,美其名曰“沙发”。  相似文献   

18.
博客是英文“Blog”的音译,源于“WebLog(网络日志)”的缩写,是继E-mail、BBS、ICQ之后出现的第四种网络交流方式,它是以网络为载体,简易迅速便捷地发布自己的心得,及时有效轻松地与他人进行交流,再集丰富多彩的个性化展示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  相似文献   

19.
胡忠青 《新闻知识》2007,(11):79-81
近年来,博客的发展突飞猛进。博客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继E-mail、ICQ、BBS之后为广大网民所熟悉并拥有使用的一种新的网络形式,其社会影响力越来越大。博客迅速发展和网民广泛参与,使博客种类多元化、内容多样化。在众多的博客中,有一类博客异军突起,它们的主人是记者,博客里发布、传播的大多是新闻信息,这就是记者博客。记者博客不仅是一种记者表达个人思想的空间,而且成为记者们新闻报道的辅助性手段。  相似文献   

20.
王琴 《报刊之友》2008,(9):63-64
博客自2002年首次被引入中国之后,以极快的速度得到了普及,成为继E-mail、BBS、ICQ(IM)之后的第四种网络交流方式,但同时由于其自身发布的匿名性和传播的自由化使它也存在侵犯他人合法权益的可能性,由此引出了一系列的法律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