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关于残疾人高等教育形式之探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前,残疾人接受高等教育已经受到全社会的普遍重视.但是,采取何种形式、设置何种专业才能使残疾人获得符合他们身心特点的知识与技能,得到真正的发展,这是实施残疾人高等教育过程中,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本文试从安置形式和专业设置两方面对残疾人高等教育形式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
残疾人高等教育的产生和发展是社会前进和教育事业发展的必然规律.国外研究者将残疾人高等教育界定为:障碍个体在中等教育后继续接受的教育,包括进入高等院校接受的教育及建立在中等教育基础上的各类职业和技术教育.茅艳雯等在<中国特殊教育>2010年第3期上介绍了发达国家残疾人高等教育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发达国家高等教育收费和资助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等教育投资的改革主要是向大学生及其家长收费和资助方面的改革。美、德、英、日、澳和俄等国的改革各有特色,本对此进行了比较全面的综述。  相似文献   

4.
残疾人高等教育公平是教育公平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通过分析残疾人高等教育中存在的教育管理体制不健全、教育投入不足、考试招生和资助政策不完善、专业和课程设置单一、无障碍环境建设薄弱、残疾毕业生就业或继续深造困难较多等问题,提出调整残疾人高等教育政策价值取向、健全教育管理体制、加大教育投入、加快专业课程和无障碍建设、落实就业优惠政策等对策建议,希望能促进我国残疾人高等教育公平的真正实现.  相似文献   

5.
残疾人高等教育的高校支持延伸对于残障大学生更好地融入大学学习生活、提升残疾人高等教育质量具有显著意义。可从重视学前教育的准备支持、完善\"中等—高等教育\"的过渡支持、补充\"高校毕业—就业\"的后续支持、健全制度与政策及财政保障支持等方面采取措施,完善残疾人高等教育支持体系。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长春大学7年全纳教育实践基础上,提出了残疾人大学生公平共享高等教育的三种教学模式及保障残疾人大学生公平共享高等教育资源的五项措施。  相似文献   

7.
我国残疾人高等教育的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残疾人高等教育随班就读是实现高等教育和谐发展和残疾人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必然途径.社会理念支持、法律依据、技术支持、大众观念的演变和基础教育随班就读的启示为残疾人高等教育随班就读的发展提供了可能.而和谐校园的建立则是残疾人高等教育随班就读得以实现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8.
建设和发展首都的应用型残疾人高等教育的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按照首都教育的特殊地位,特别是残疾人教育的需求,积极地开拓、发展首都特色的残疾人高等教育,办出高水平、高质量的残疾人高等教育院校,就必须要把建设和发展应用型残疾人高等教育作为学校的办学定位,建立适应残疾人教育的应用型专业,培养残疾大学生成为应用性人才。同时,利用首都丰富的办学资源,开展与社会和行业的合作办学;加强国际交流,促进应用型残疾人高等教育的开放办学;不断进行应用型教育的研究、实践与创新,推动应用型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教育公平视野下残疾人高等教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平正义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指标之一,教育公平直接关系到公平正义的实现.残疾人高等教育发展的滞后影响了教育公平目标的实现,合理有序地发展残疾人高等教育有利于实现教育公平和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10.
发展残疾人高等教育的目的追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残疾人高等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应该按照高等教育目的的要求来培养残疾人。但是 ,由于残疾人身心发展的特点 ,要求在具体制定残疾人高等教育目的时 ,必须考虑其特殊性 ,真正使残疾人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地开发  相似文献   

11.
国外学习障碍儿童的非标签化教育取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从标签理论出发,提出了非标签化的教育取向,从诊断和安置两个环节介绍了国外学习障碍儿童非标签化教育的实施现状,总结了非标签化教育的实施过程中的有关争论,并结合我国的学习障碍儿童教育实践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本文根据残疾大学生的生理、心理和认知特点,总结17年的办学经验,提出了残疾人高等教育本科人才培养体系的几个要点。全面、系统、深入地论述了残疾人大学生的培养方案、专业设置、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设备,探索、开辟残疾人高等教育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势必导致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因此我国有必要借鉴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模式,进行教育体制改革创新。系统地分析和总结了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内部机制和外部体制的模式、经验以及对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创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我国高等特殊教育研究综述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我国高等特殊教育的发展已有20年的历史。在教育实践发展的同时,教育理论研究也不断涌现和深入。本文将对这些研究进行阶段性总结与分析,把握研究的现状与发展动向,了解已取得的成就及其存在的问题,从而更好地为促进我国高等特殊教育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15.
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发展历程,验证了高等教育从精英到大众阶段的普遍趋势与规律,同时也显示了具有本国特色的高教大众化发展道路.成人高等教育是在二战后伴随各国高等教育的迅猛发展,并在推进大众化进程中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高等教育形式.本文试对美国、英国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成人高教的发展状态、作用、个性特征进行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6.
Resource allocation and funding in higher education is crucial to the success of reform and transformation of our higher education system. With a view to identifying trends and best practices in the area, utilizing a method of systematic literature review, we have critically reviewed relevant theories and practices from developed counties that are covered in the scholarly literature published in English in the past 10 years. Our review has revealed: (1) Several universal trends have exerted a decisive impact on resource alloc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 for example, funding reduction and tuition fee increases, performancebased funding, privatization, corporatization, and internationalization; (2) Several theories underpin key research in the area, for example, new institutional economics, resource dependence theory, and political economy; (3) Several controversial issues have made their way into public debate, for example, higher education as a public good or private good, academic capitalism, educational equity, and the role of econometrics.  相似文献   

17.
普惠、公平与效益是形成教育强国政策框架的三条主线。通过对教育指标的国际比较和对教育强国政策框架的分析可以看出,教育强国政策框架包括四类增长模块——高中阶段毛入学率、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新型教育经费资助政策及每万人口拥有的科学家和工程师数。这四类增长模块是我国迈向教育强国和人力资源强国所不可或缺的基础支撑和发展驱动力。  相似文献   

18.
部分发达国家幼儿照看和教育体制及其新政策概述   总被引:2,自引:5,他引:2  
随着社会观念的变革与经济的发展,法国、英国、德国、美国、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日益重视本国的幼儿教育,不仅免费的公立教育向3岁以下幼儿延伸,而且政府加大了对托幼机构的财政投入,以期促进社会公平、性别平等与国家人力资源的储备。这对我国幼教事业改革有着重要启示,我国政府应加强对幼教体制的宏观调控与财政支持。  相似文献   

19.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本市场有效地连接着资金的供求双方,其强大的筹资功能可以为高等教育发展募集大量资金,同时高等教育的发展也将为资本市场带来新的利润增长点。通过借鉴欧美发达国家利用股票、债券、基金等途径筹资的经验和成功模式,力求对创建适合我国国情的高等教育筹资体制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0.
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许多发达国家都掀起了院校合并的热潮。本文介绍了国外院校合并的发展经验:院校合并采取的形式多样;院校合并主要是在非大学里进行或者是非大学被大学所吸收;院校领导在院校合并后采取措施来整合和重建学术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