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周青松 《物理教师》2008,29(5):66-67
物理奥赛和物理高考都有设计性的实验题。高考不要求学生当场进行实验操作,此外,两者在难度上有所不同.设计性实验题要求学生运用学过的测量仪器和实验方法,根据题目的条件和要求,自行设计实验方案.相对分组实验和演示实验的考查。灵活性较大。学生感到困难.  相似文献   

2.
张定而 《物理教学》2012,(12):35-36,49
所谓设计型实验就是根据实验要求,运用掌握的物理概念和规律、实验方法,选择仪器设计实验方案,达到相应的实验目的。设计型实验题,考查内容涉及设计实验原理,选择实验器材,安排实验步骤,分析实验数据或由实验现象得出结论等。近几年,各地的中考试卷中出现了一些设计型实验题.这类实验题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较好题型和有效途径。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这种题型仍是今后中考的热点,但学生对设计型实验题的答题能力还比较薄弱。因此,平时要加强实验教学,包括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和  相似文献   

3.
“设计型”实验要求学生运用已掌握的知识、技能,独立设计实验方案去探索物理规律。“设计型”实验题是近年高考的热点之一。要提高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教学中应抓住以下几个环节:一、演示实验要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二、放手让学生参与实验设计;三、培养学生选择仪器的能力;四、提高学生处理实验数据及误差分析的能力;五、注重“设计型”实验题的研讨。  相似文献   

4.
基本实验方法包括:实验原理的设计方法、实验误差的控制方法和实验数据的处理方法。高考历来重视对实验方法的考查,考试大纲中有“设计和完成实验的能力”的要求,但设计的前提是掌握基本的实验方法和实验原理。在中学物理的学生分组实验、演示实验中,渗透着许多重要的带有普遍意义的实验方法,在复习中,只有领悟了这些实验方法的精髓,才能灵活地迁移应用到新情境中去解决相关的实验问题。高考对实验方法的考查通常有两种方式:一是以教材中的学生分组或演示实验为背景,考查对这些实验方法的理解迁移能力;二是以全新的材料为背景,考查灵活运用学过的实验方法来设计新的实验方案的能力。随着高考对能力要求的逐步提高,  相似文献   

5.
一、命题趋势 近几年,高考实验题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已经从课本的分组实验,延伸到课本的演示实验,并且出现了设计型实验.对于实验能力也有明确的要求,“能灵活地运用已学过的物理理论、实验方法和实验仪器去处理问题”.在理科综合《考试说明》中,也把“设计和完成实验的能力”作为重要的考试目标之一.  相似文献   

6.
《物理课程标准》把科学探究作为学习目标与重要的教学方式,给演示实验注入了新的活力.拓展演示实验的功能,使学生由被动地接受知识向主动地获取知识转化.依据知识构建的规律和演示实验的功能,教学中的演示实验包括:为导入新课而设计的演示,为构建知识而设计的演示,为运用巩固深化知识而设计的演示等,在演示实验中突出科学探究,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就要在各类不同的演示实验中充分  相似文献   

7.
设计性物理实验是依据课本已经出现过的物理实验的基本原理、所使用的基本器材、学过的实验方法等,根据题目提出的目的和要求以及所给的器材来设计实验方案,并按要求完成实验有关内容的过程.设计性实验要求学生对课本中分组实验、演示实验的原理与方法要有透彻的理解并能迁移到新的情景中,正确运用这些实验方法综合分析解决新的实验问题,实现创新性的应用.在复习备考中,要提高学生的设计性实验能力,应从下列几方面努力:  相似文献   

8.
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各地中考历来重视对实验的考查,特别是近几年,除了所占分值逐年增加外,考查的内容也越来越丰富、不仅有学生分组实验、演示实验,还有利用我们身边器材做的小实验以及观察身边物理现象等、有关实验试题不仅在实验大题中出现,还渗透在填空、选择、计算、综合应用等题型中、另外,由于设计型实验和开放型实验能很好地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9.
演示实验,是教师为了配合教学的内容,在课堂上对学生所做的表演示范实验。成功的演示实验可以通过刺激学生的感官,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造活跃的课堂气氛,从而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通过论述物理演示实验的重要性,探讨选择设计演示实验的基本原则及做好演示实验的几个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0.
中学物理演示实验是教师表演示范、学生观察思考的教学实验,它可以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但是往往难以体现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缺乏学生主动性的发挥。拓展演示实验的功能,使学生由被动地接受知识向主动地获取知识转化,必须突出科学探究。依据知识结构的规律和演示实验的功能,教学中的演示实验分为:为导入新课而设计的演示、为构建知识而设计的演示、为运用知识巩固与深化知识而设计的演示等。  相似文献   

11.
刘莹 《高中数理化》2014,(20):52-52
高中化学实验可以分为演示性实验和验证性实验两大类型,具有探索性、创造性、直观性、趣味性以及安全性等特点,而在要求上则更加注重实验的安全问题.如何有效地激发学生参与化学实验的积极性,如何安全地组织学生完成实验,这些都是教师在做教学设计时所认真思考的问题.笔者通过3个相关实验的教学设计分析,阐述自己对此的理解与认识.  相似文献   

12.
<正>一、教师演示,学生感知。刚接触物理的学生对物理仪器和实验基本操作都不了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先为学生设计好探究性实验报告,然后老师做演示实验,学生通过实验报告和老师的演示实验,感知进行探究性实验的一般方法。要求学生一边观察老师的演示实验,一边填写实验报告,在观察、模仿与体验的过程中,来感知  相似文献   

13.
韩冰 《化学教学》2005,(12):19-20,13
中考实验设计题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实验方案、选择实验药品和仪器、安排实验步骤、解一个实际问题.其要求已远远高出了课本中“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的目的和要求.这类试题主要考查学生是否已经熟练掌握基础知识和实验原理、是否具备熟练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知识的迁移能力、转化能力、评价能力和实验能力等.现对这类试题的常见题型和求解方法作如下归纳.  相似文献   

14.
一、命题趋势 近几年,高考实验题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已经从课本的分组实验,延伸到课本的演示实验,并且出现了设计性实验,对于实验能力也有明确的要求:“能灵活地运用已学过的物理理论、实验方法和实验仪器去处理问题”.在理科综合《考试说明》中,也把“设计和完成实验的能力”作为重要的考查目标之一.  相似文献   

15.
一、高中物理教学中创新实验的设计(一)演示实验的设计演示实验是指以教师为主要实验操作者在课堂中对实验过程进行示范演示,将要研究的物理现象通过实验生动地展现到学生眼前,通过引导学生对实验过程的仔细观察,对实验结果的认真思考,之后配合讨论、讲解等形式,让学生认识到自然的规律。  相似文献   

16.
庄红娣 《考试周刊》2013,(13):146-147
近年来,研究型学习在初中教育教学中如火如荼地开展着.研究型学习则以探究性学习为主。笔者从初三化学实验着手.进行探究性教学的尝试,开放演示实验,大胆地把课堂演示实验让予学生。激发他们的情,调动他们的思,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创新精神。在学生实验课上渗透探究性教学。如:设计一个用两种固体加热制取一种密度比空气轻的.易溶于水的气体的装置:思考改进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装置,从而更严密、科学地证实此反应中有水生成;  相似文献   

17.
本文围绕渗透作用演示实验。设计了多个探究问题,从不同侧面分析卵膜、鱼鳔、小肠、鸡嗦囊等材料的优缺点,探索不同装置对实验材料的要求,以及实验材料的选取、保鲜、加工、组装、应用,以期找到渗透作用演示实验的最佳材料、最适宜的仪器配置和实验条件,达到演示的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18.
赵红 《化学教学》2003,(9):11-11
初中化学教材中证明可燃物燃烧条件的演示实验,因白磷燃烧是在开放装置中进行,燃烧产物五氧化二磷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所以要求教师在实验室的通风橱中进行操作、演示该实验.这样,既不利于知识内容的讲解,也很难让每位学生都看到实验过程中的现象.笔者通过实践摸索,对该实验进行了改进,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王小英 《考试周刊》2013,(71):138-139
演示实验是实验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初中学生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演示实验教学能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知,便于学生理解抽象的物理原理,因此做好初中物理的演示实验教学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从注重情境化导入,设计必要的问题,设计学生参与演示实验的环节,将演示实验设计为探究式实验等方面阐释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做好演示实验教学的设计.  相似文献   

20.
科学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科学规律都是在观察和实验的基础上,认真总结和思考得来的。课堂演示实验能直观形象地为学生提供感性认识,是学生形成概念、理解规律的基础。科学的核心是探究,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初中科学课中落实实验教学,通过活用演示实验,优化课堂教学,创新实验形式,穿插生活小实验,让学生擦出思维之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