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题目 不查表求sin^2 20°+cos^2 80°+√3 sin20°cos80°.  相似文献   

2.
题目 求sin^340°+sin^380°-sin40°sin80°的值.[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题目:求证:sin15°·sin30°·sin75°=1/8.该题是现行高.中课本《代数》上册(必修)第229页上的例3.粗看这不过是一个小题,但细究之,该题却闪耀着数学方法的熠熠光辉,它不但涵盖了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的诸多公式,而且从不同角度审视解法亦灵活多变.试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题目:如图1,有两个形状完全相同的直角三角形ABC和EFG叠放在一起(点A与点E重合),已知AC=8cm,BC=6cm,∠C=90°.EG=4cm,∠EGF=90°.O是△EFG斜边上的中点.[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我们知道,时针、分针转动一周要经过12大格或60小格,每小格6°,每大格30°.因此,时针每小时走30°,每分钟走0.5°;分针每小时走360°,每分钟走6°.在同一时间段内时针转过的角度是分针转过角度的击.下面谈一谈与钟表有关的数学问题.[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我们知道特殊角30°,45°,60°的三角函数值.15°也是一个比较特殊的角,怎样去求呢?本文以求正弦函数值为例来说明如何运用几何的方法求出15°的三角函数值.[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解sin210°=sin(180°+30°)=-sin30°=-1/2,故应选(D).本题考察诱导公式.[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由正方形的特殊性,使45°成为活跃在正方形中的特殊音符,对其进行认真分析,可以引发学生对正方形特点的深入思考,现在就下面题目及变式,引导学生发现如何用对称或旋转处理正方形中的45°,享受45°在正方形中的特殊美感.  相似文献   

9.
章末小结     
点拨根据条件过B作AC的垂线交AC于D,如图所示,在Rt△BCD中.∠BCD=25°+20°=45°.BD=CD=15√2km.在Rt△ABD中,  相似文献   

10.
数学与生活紧密相连.请看下面例题. 题目某学习小组的同学在小河岸边测量对岸楼上电信信号塔的高(如图1),已知在E点测得塔顶A的仰角为30°,前进50m到D点,再测塔顶A的仰角为45°,已知楼高BC为10m,求塔仙的高.(√3=1.732,精确到1m.)[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一副三角板是同学们学习数学不可缺少的工具。我们使用的三角板是两个特殊的直角三角形.其中一个是等腰三角形,它的三个内角分别是45°,45°,90°;另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分别是30°,60°,90°.学习了直角三角形的有关概念和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后,将一副三角板拼在一起,构成某一图形,进行角度计算,不仅能提高我们的计算能力,而且有助于培养我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及空间想象能力.现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12.
例1如图1,已知AD与BC相交于点0,AB∥CD,如果∠B=40°,∠D=30°,则∠AOC的大小为( ).A.60°B.70°C.80°D.120°  相似文献   

13.
题目 如图所示,将一支正六棱柱形铅笔放在斜面上,斜面倾角α=40°,铅笔与斜面上的水平线成θ角,铅笔静止.试问:[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课本第77页习题7.2中第8题原题如下: 如图1,D是AB上一点,E是4C上一点,BE、CD相交于点F,∠A=62°,∠ACD=35°,∠ABE=20°.求∠BDC和∠BFD的度数.  相似文献   

15.
三角板是同学们学习数学时必不可少的工具,一副三角板包括两个直角三角板:其中一个是等腰的,它的_三个内角分别是45°、45°、90°;另一个三角板的内角分别是30°、60°、90°.利用一副三角板就能编出许多有关角的问题.下面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16.
2007年高考山东卷第20题为: 题目如图1,甲船以每小时30√2海里的速度向正北方向航行,乙船按固定方向匀速直线航行.当甲船位于A1处时,乙船位于甲船的北偏西105°方向的B。处,此时两船相距20海里[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题目(2008全国理综21题)一束由红、蓝两单色光组成的光线从一平板玻璃砖的上表面以人射角口射人,穿过玻璃砖自下表面射出。已知该玻璃对红光的折射率为1.5。设红光与蓝光穿过玻璃砖所用的时间分别为t1和t2,则在θ从0°逐渐增大至90°的过程中( )  相似文献   

18.
1由一道题的解答引发的思考 题目有两光滑斜面在水平面上的投影长度相等,倾角分别为30°和70°,有甲、乙两个小物体分别从两个斜面的顶端由静止开始下滑,则到达水平面的先后情况是( )[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题目 求与A(-1,0)、B(1,0)连线成60°角的动点P的轨迹方程.[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在几何题中当出现15°、75°、105°和165°这些特殊角时要考虑两个特殊三角形的组合来完成计算和证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