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应该从孩子的实际出发,采用正确的方法,对孩子进行教育。为此,家长必须了解孩子生活自理能力形成的特点。那么,到底有哪些特点呢? 1.孩子想摆脱成人,尝试自己做事情。二岁左右的孩子,喜欢自己试着做事情,什么都想“我自已来”,这时他根本还不会考虑自己会不会做。能不能做和该不该做。例如成人用杯子喂他喝水,他  相似文献   

2.
正每天上学前都手忙脚乱;到了睡觉时间却发现作业还没有做;要弹钢琴了,但还在做别的事情……遇到这样的事情,该怎么办?对大多数孩子来说,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都是一件很具挑战性的事情。年幼的孩子由于自我控制能力尚不完善,自我管理及计划能力还有待发展,容易忘记自己应该要做什么或者沉迷于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中,最终导致时间被"浪费"。为了让孩子更加有效地完成自己每天的活动,你应该帮助孩子学会一些时间管理的小策略。  相似文献   

3.
不论是什么样的才艺班.是什么样的教育都不重要,真正重要的是。让孩子做他自己喜欢的,想要做的事情。  相似文献   

4.
家务劳动应该是每个孩子都要做的事情,但常常有父母认为孩子只要好好学习就可以了,是否做家务并不重要。其实,培养孩子的劳动观念是他们成长中重要的一部分,而孩子自己在年龄适当的时候也是喜欢参与一些家务劳动的。  相似文献   

5.
<正>生活自理能力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能力。如,小班幼儿会自己吃饭,自己大小便,睡觉前会把脱下的衣服折叠整齐等。幼儿期是个性形成的关键期,通过自我服务、自我锻炼,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自我服务能力。儿童心理学研究也表明,幼儿期心理活动的主动性明显增加,凡事喜欢说"我能""我自己来",喜欢自己动手操作。成人要珍惜孩子的这种独立愿望,并抓住这个关键,鼓励引导孩子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如吃饭、穿衣、叠被、系鞋带、整理图书等,  相似文献   

6.
正宝宝天生就爱学习,所以他很喜欢自己动手做事情,一切事情在宝宝的眼里都是新鲜的、有趣的、好玩的,充满挑战的,值得探索的。别拦着他哦!很多父母会认为,孩子的周围有这么多大人在照顾他,为什么还需要他亲自动手做事情呢?孩子才那么小,很多事情大人顺手做了,还不用担心弄得一团糟呢!殊不知,父母的这种图省事儿的做法实际上错过了宝宝身心发展的好机会呢。宝宝是在通过做事情发展认知,并从做事情当中获得各种体验和能力,比如思考能力、自我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7.
我自己来     
灵犀 《父母必读》2012,(12):119-119
2~3岁的孩子,正处于自我意识的萌芽阶段,“我”的意识在孩子的思维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凡事都自己来做的愿望就会越来越强烈。但是,因为孩子能力有限,很多事情不能自己完成,甚至会给成人增加麻烦。  相似文献   

8.
孩子到了2岁左右,会有一个喜欢说“不”的叛逆时期。随着孩子自我意识萌芽,事事都喜欢自己做主,其实有时候他们和父母对着干,只是在尝试自己在多大程度上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做。这时,聪明的妈妈就需要通过语言和行动让宝宝了解,哪些事情是坚决不可以做的,让宝宝明确他的自主边界,这也是宝宝学习社会规则的第一课哦。  相似文献   

9.
翁娅 《成才之路》2010,(9):36-37
日常生活中,很多幼儿都喜欢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吃饭、穿衣、洗澡。甚至成人烧饭、洗衣,幼儿都想插一手,他们跑来跑去,忙个不停,很多时候是在为成人“帮倒忙”。从心理角度讲,这是幼儿自主性的表现。有些家长尊重幼儿,让其发挥自主性,但也有些家长总是对幼儿强令禁止,这会对幼儿自主性的培养和今后的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多动、调皮的孩子往往都很特别,任性、好动、不喜欢和别的小朋友一起玩,或者是做一些让人出乎意料的事情。几乎每位老师都在为自己班的个别调皮孩子而感到头疼,都在想尽办法使那些调皮孩子能够变乖,可是收效却总是甚微。于是我有意识地记录了一部分的教师对所谓调皮孩子和优秀孩子的教育语言,  相似文献   

11.
当孩子能走路会说话以后,独立意识萌发,事事喜欢自己来做。成人开始感觉到孩子不那么听话了,心理学上称之为幼儿成长发展过程中的转折期,也称“反抗期”。之所以反抗彳艮重要的原因是成人限制了孩子独立能力的表现,适当的教育则可以使幼儿转折时期减少反抗表现,发展独立能力。  相似文献   

12.
星期天的早晨,含含的妈妈急着出门办事,可5岁的含含就是不起床,一会儿要妈妈给穿衣服,一会儿又要妈妈给拿《启蒙》。妈妈觉得很奇怪,含含最近怎么了,原来自己能做的事情,现在却都要大人帮忙。有些孩子到了五六岁,会突然出现“行为能力的倒退”,原本很多事情已经自己会做的孩子又变成了凡事依赖大人的小宝宝,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突然间退步了很多。这种行为能力倒退的现象在五六岁的孩子当中是比较普遍的,也是很正常的。通常,五六岁的孩子喜欢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以表明自己已经长大,是“大人”了,老师和家长也会拿这个标准去要求、衡量他。但事…  相似文献   

13.
《考试周刊》2016,(59):171-172
凡是孩子自己能做的事,让他自己去做。不仅对培养孩子独立性、自理能力很重要,同时培养孩子的责任感,使孩子对自己的生活、行为负责。学习和生活中发现孩子凡事都喜欢说"我会做"、"我行",喜欢自己尝试、体验。既然孩子有这种愿望,为什么不放手让孩子自己做呢?  相似文献   

14.
自理是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让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使他们逐步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会的事情学着做,会做的事情经常做。如让孩子自己吃饭、喝水,自己洗手、洗脸,自己大小便,自己穿脱衣服,自己收拾玩具、整理图书等等。生活自理能力是人生存与发展的基本能力,是孩子走向社会的必备能力。学会自理,终生受益1.自理是孩子身心发展的需要新生儿吃喝拉撒睡都需要大人的护理。随着年龄的增大,生活经验的丰富,孩子产生强烈的“我自己来”的愿望,他们试图摆脱大人的帮助,反对大人对他们的干涉,迫切要求表现自己,做自己力所…  相似文献   

15.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2岁左右正是孩子“第一反抗期”形成的阶段。由于身体的发育和动作的发展,孩子探索周围世界的范围在逐渐扩大,他开始意识到“我”的存在,开始尝试按照自己的方式做事情,同时,他发现能用说话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要求和愿望,这些能力的增长给了孩子极大的自信。于是,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不再把自己看成是大人的附属品,不愿听从家长的要求,急于表现自己“我长大了,我能行”。2岁的孩子开始喜欢对爸爸妈妈说“不”,他会经常做一些家长不让他做的事情。伴随着行为上的异常,孩子的情绪也常常走极端,一会儿高兴,一会儿暴躁,尤其喜…  相似文献   

16.
学习成绩不太好的孩子,一般对自己的学习没有兴趣和要求,他们往往把精力投入在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上,例如,看卡通书、动画片、武打电影和听磁带等。他们做这些事情的时候,神情专注而愉快。我的  相似文献   

17.
调查显示,我国市民最关心的问题是孩子的教育。家长普遍认为:现在社会竞争激烈,找个好工作难,自己就这么一个孩子,怎能不为孩子着急。这一方面有社会的原因,更重要的是一些父母想让孩子来圆自己的梦:父母没能上大学,孩子一定要上大学;父母工资收入低,孩子一定要成大款;父母想当医生没当成,孩子一定要成为名医……凡此种种,看似为孩子着想,其实都是不应该的,甚至可以说是不人道的。孩子有孩子自己的梦,他要为他的梦想去发展和奋斗,这在一定意义上是他生命意义的体现。每个孩子都有着自己特有的个性和潜能,有些事情他喜欢去做;而有些事情他一…  相似文献   

18.
博客锐评     
《上海教育》2013,(28):5-5
不以孩子为敌,平等对待孩子,根据孩子的认知能力尊重他们的意愿和选择,并适时引导他们做自己该做的事情,才是成人理智的行为。不要总认为孩子就是无知的,要怎么对他就怎么对他。孩子也有自己的情感诉求和满足指数,当你为了自己的所谓进步而忽视了孩子的需求,特别是精神需求时,孩子就会以你为敌。——摘自唐金龙的博客  相似文献   

19.
王晓芬 《幼儿教育》2008,(11):36-36
孩子的成长需要一个过程。在成长的过程中,孩子以自己的思考和方式处理着身边的事情。在成长的过程中,成人和孩子不免有矛盾、冲突,而有时是因为我们做父母的没有读懂孩子。  相似文献   

20.
王晓芬 《幼儿教育》2008,(12):35-35
孩子的成长需要一个过程。在成长的过程中,孩子以自己的思考和方式处理着身边的事情。在成长的过程中,成人和孩子不免有矛盾、冲突,而有时是因为我们做父母的没有读懂孩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