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根据《观念史研究》全书的几大核心命题和理论的梳理以及对当代中国式的独特政治观念的进一步反思,我们发现其中暗含着一种中国现代性精神传统的价值理念,在其影响下才促成当代中国式的独特政治观念。故而本文试图以谱系学的角度来梳理中国现代性精神传统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演进并以现代性精神来反思观念史的历史价值,以期试图解决中国现代性文化向何处去的意识困惑。  相似文献   

2.
根据《观念史研究》全书的几大核心命题和理论的梳理以及对当代中国式的独特政治观念的进一步反思,我们发现其中暗含着一种中国现代性精神传统的价值理念,在其影响下才促成当代中国式的独特政治观念.故而本文试图以谱系学的角度来梳理中国现代性精神传统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演进并以现代性精神来反思观念史的历史价值,以期试图解决中国现代性文化向何处去的意识困惑.  相似文献   

3.
周琦 《继续教育研究》2011,(10):148-150
志愿精神是为了公益的或利他的目的而自愿且不为报酬的一种态度或观念,它和墨子的"兼爱"思想有相同之处。墨子的"兼爱"是指利他、互爱互利的一种思想。二者的相同之处是平等互爱、无私利他、不求回报;二者的不同之处在于义利观、实践与本质上。志愿精神和墨子"兼爱"思想的对比研究对于我们深化志愿精神的认识,挖掘志愿精神的传统文化资源,对指导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和谐社会建设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4.
学习风格测量工具与中国远程学习者学习风格类型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远程学习者的学习风格,是远程教育课程开发过程的重要工作,只有适合学习者学习风格的课程,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本文的研究目的是以“中国远程学习者学习风格特征三维模型”为基础。开发适合中国远程学习者的学习风格测量工具。研究采用因素分析方法。论文系统介绍了中国远程学习者学习风格测量工具的开发过程和结果,包括六个部分:一、介绍;二、初始设计与检验阶段;三、主体研究阶段;四、分析与发现;五、中国远程学习者学习风格测量工具的开发;六、结论。作者希望读者能够全面了解“中国远程学习者学习风格测量工具”的开发过程和结果,以及该研究中发现的中国远程学习者学习风格的独特类型因素。  相似文献   

5.
人类无限膨胀的"自我"意识覆盖了其整个活动领域,在教育活动中,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践踏师生和谐关系、侵犯学习者主体性的"过度教育",它是人类操控自然欲望在教育领域的"移情"式体现。"过度教育"主要表现为教育者教授行为的过度、理论知识强调的过度、学习动机外化的过度以及成人化观念的过度。"过度教育"容易导致学习者纯粹性认知片面发展,主体完整性丧失;内在主体性抽空,社会工具性畸形;独立品格萎缩,依赖品格形成;本源兴趣销蚀,质疑精神钝化。实现"过度教育"的回归,教育者就要关注学习者作为人的独特的生命体存在,关注学习者在实践生活中的亲身体验,以适度的教促成学的自然效果,生成学习者自我的主体感,达成学习者的自然需求、能力与意义,使教育真正成就人的自然性与本真性存在。  相似文献   

6.
相对于传统学校的学习者来说,远程教育院校的学习者们肩负工作、家庭的责任,业余时间远程学习,其经济、社会和文化背景,学习环境、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等,均具有明显的特殊性.这个比较特殊的学习群体,在同辈群体交往、师生关系、单位、家庭、校内外文化等多方面因素的浸染濡化下,具有独特的行为规范、言语表达和价值观念.在一般意义上,我们可以将远程学习者个体所独具的言语表达和群体共同的行为规范、价值观念的综合,称之为远程学习者文化.远程学习者文化的存在,对远程学习者有着直接的或潜移默化的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7.
精神是大学存在和发展的灵魂,开放大学的课堂文化奇特之处就在于它建构出了独特的课堂文化精神,培育出了学习者的独立探索精神、主动交往精神、群体协作精神、资源共享精神、技术理性精神、文化融合精神、爱岗敬业精神、质量保障精神、群体归属精神等多种健康文化人格,为学习者创造了一个学以致用、实现人生价值的人文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8.
现代性是指文艺复兴以来的现代价值特征。按照福科的意思,现代性是指与现实关联的时代特征,区别与传统。西方文化中的现代性是指一种在文化传统中内在生成的但又背叛传统的独特价值、意识特征或精神形式。  相似文献   

9.
“新理性精神”是钱中文先生于1995年提出的一个新的文化和文学观念。由于其鲜明的现实针对性和巨大的理论指导意义,愈来愈受到国内知识分子的关注。本文在回顾西方理性发展历程的基础上,从人文精神、交往对话和开放性三个方面对其基本内涵作详细的学理阐释,进而彰显其独特的理论价值和深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主要通道和沟通中国与欧亚大陆的友谊之路。丝绸之路从形成、发展到衰落经历了一个长期的演变过程,其保留或延续至今的各类遗产形成一条无与伦比的文化线路,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作为世界遗产,丝绸之路的构成要素包括现存遗址、文化成果以及它赖以产生的独特生态环境和得以存在的物质与精神动力。丝绸之路的世界遗产项目提名工作将是根据其价值内涵确定其典型遗址实物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
沂蒙精神的形成有赖于地理环境禀赋与文化要素源流,更是独特政治资源集中之结晶。今人眼里的红色文化集聚区,恰恰是时人面前具有强大组织动员能力的政治核心区。中国近代化历程中,红色权力充当了下层自然社会组织化或政治化的一种动力形式,也构成了沂蒙精神形成的内在主线。特定时代背景下政治正确、权责统一的权力良知重构中国政权的合法性基础。沂蒙精神是沂蒙人民在特定历史与现实背景下对集体主义权力良知的自觉呼应和价值取向。沂蒙根据地的政治中心地位为沂蒙精神形成夯实了组织基础;中共战略选择的正确性为沂蒙精神形成指出了光明政治前景;党政军权力与责任的统一则为沂蒙精神形成凝聚了向心力量。  相似文献   

12.
亚文化又称集体文化或副文化,指与主文化相对的那些非主流的、局部的文化的现象.指在主文化和综合文化的背景下,属于某一个区域或集体所特有的观念和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3.
学校精神文化在市场经济等观念的冲击及各种社会形态的影响下,走向了迷失。其主要表现为:对教学规模与利益的盲目追求、对教育教学质量的无端忽视,学校精神的锻造逐渐缺失,学校精神的实质逐渐沦丧。针对迷失的学校精神,笔者认为应通过认识学校精神的重要性、确立学校的学校精神、将学校精神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各个层面及采用各种形式或仪式将学校精神贯彻等方面来重建学校精神文化。  相似文献   

14.
研究依据远程教育的相关理论,运用扎根理论、内容分析法对远程开放教育英语专业学习者完成学业的要素进行探讨。通过对访谈文本进行概念抽取、范畴归类和内容分析编码,研究分析了个人要素与机构要素的作用和关系以及各要素对学习者的学习准备、学习过程和完成学业三个阶段的影响,并对学业支持服务展开了进一步探讨,旨在引发更多的远程教育工作者参与讨论与探索之中,以高质量、全方位的学业支持服务帮助学习者顺利完成学业。  相似文献   

15.
自主学习能力是远程学习者学业成功的重要保障.本文对自主学习能力的研究文献以及民族地区远程学习者能力现状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影响民族地区远程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的四个要素:学习动机、信息素养、协作交流能力、以及自我学习管理,并围绕这些要素的协同培养问题提出了自主学习能力提升的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16.
流量文化以流量的获得和转化为主要表征,在流量逻辑主导下进行内容生产、传播推动以及价值变现。流量文化具有生产的即时性、互动的多元化以及变现的逐利性等特点。在流量文化境遇下,大学生的精神生活呈现出思想活动的肤浅、精神交往的被动以及价值追求的降格等问题。流量文化境遇下提升大学生精神生活的质量,需要从内容供给、认同建构以及价值引领等方面入手,促进他们思想活动的建构性、精神交往的能动性以及精神追求的超越性。  相似文献   

17.
西部文化作为一种独特的地域文化,其审美精神与文化特征相辅相成,不可偏废。建构西部文化,弘扬西部精神,是西部大开发中学术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8.
钱伟 《林区教学》2010,(11):74-75
以珠海和风中学为个案,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介绍和分析了和风中学以"和"的精神为核心的办学历史、办学理念,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以"和"的精神为核心的学校文化,并进一步解释了"和"的精神的价值和文化内涵,深入地阐释了"和"这一传统精神文化观念对于建设现代学校文化的要求与意义。  相似文献   

19.
作为现代远程教育的核心要素,学习支持服务水平会直接影响远程学习质量。成人学习者远程学习具有自身的特点,为了尽可能满足学习者的学习需求,提高成人学习者远程学习的质量,有必要进一步研究“以成人学习者为中心”的远程学习支持服务模式。为此,“北京市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发展网络研修”培训在此方面做了积极的探索,本文分析了“教师”成人学习群体的学习现状,着重介绍该培训是如何在实践中构建以成人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支持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20.
文章研究美国华文网络文学蕴含的文学新精神:“游戏精神”。结合文本分析,比较研究美国华文网络文学和中国文学的两种调侃,即流放的审视与流浪的游戏,以及两种娱乐:玩家精神与商家意识的同与异。论述美国华文网络文学融通东西文化精神,结合精英意识与大众写作,发掘出经典理想、商业追求之外的文学内驱力,即游戏精神的魅力与价值,为商业浪潮席卷之下的中国文学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