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我们睡眠不足、或者感到疲劳时,都会忍不住地连打几个哈欠。可就在我们张开嘴巴打哈欠时,却突然感觉听不清别人讲话的声音了,这是为什么呢?可能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答案。给我们来信吧!答案正确的前10名小读者,都将获得本刊赠送的精美礼品一份。  相似文献   

2.
杨旎 《百科知识》2012,(4):21-22
正声音本身就是一种听觉面孔大脑在听到声音时让人无需看到说话者本人就能仅仅通过声音判断出这个人的外貌特征。这是为什么?科学家解释说,人的声音是语言的载体,但同时本身就是一种听觉面孔,能够传达重要的情感和身份信息。  相似文献   

3.
声音     
来源鼓声震耳,琴声悠扬,这是由于鼓皮和琴弦的振动迫使周围的空气也振动起来,空气把振动送到我们的耳朵里,我们就听到了声音。没有振动就没有声音,振动是声音的来源。声速、频率和波长俗话说:“耳听八方。”这说明声音可以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一个地方。声音每秒传播的距离叫声速。介质不同,声速  相似文献   

4.
克隆声音     
正我们知道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人类是靠喉腔内两块肌肉声带振动发出声音的。因为音色、音调、振幅等区别,几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专属声音。靠着这种独特性,在很多方面我们都可以用声音代表自己的身份,比如,声音密码锁。比起输入又长又难记的密码,用一句话解锁显然要容易得多。但现在,这种用声音代言的方法可能要行不通了。最近,加拿大一家名叫Lyrebird的公司开发了一种可以模仿人类声音的新技术。也许,在不久的将来,你那独一无二的声音会消失,你可以清晰地听到自己的声音从别的"嘴"里说出来。  相似文献   

5.
声音的力量     
高坳 《百科知识》2004,(6):20-21
声音是物体振动时产生的具有不同频率、并通过听觉反应的波。现在,经过科学家的努力,利用声音控制技术为人类服务的途径竞相而生。从而使声音资源在各个领域大显身手。  相似文献   

6.
奇异的声音     
众所周知,我们听到的声音由空气传播。一般说来,离声源越近的地方,听到的声音越大;离声源远的地方,声音越小。因为声音在传播过程中,其能量随距离增大而衰减。至于声音在传播过程中,是否会出现反常现象呢?2005年12月11日拂晓前,伦敦附近的一个油库发生连环爆炸,橘红色的火焰和滚滚浓烟升腾到数百米的天空,60公里以内的居民都感受到爆炸产生的冲击波,比这更远的地方,人们则是从电视等媒体上了解这一事件的。一个奇怪的声学现象很快曝光。远在300多公里外的荷兰人,居然听到了这次油库爆炸的声音,尽管爆炸声并不大,但是毕竟让人听见了。气象学…  相似文献   

7.
声音     
难忘那朗朗书声,几许高昂——这声音蕴含着一份无比兴奋的拼劲。 难忘那喃喃问候,几许温馨——这声音藏匿着亲人无比真挚的关心。  相似文献   

8.
太空的声音     
当你坐在电影院或家中观看科幻大片时,片中激烈的星际战争场面和各种太空飞船爆炸、新式武器相互攻击的声音在你耳边此起彼伏,使你相信如果真的置身于星际战场中时,一定会被那些震耳欲聋的声音闹得无法安宁。但是,人类真的能听到来自太空的声音吗?真的能够听得见行星大爆炸的巨大响声和外星人的声音吗?  相似文献   

9.
你想知道海洋深处会有什么声音吗?也许你要说.肯定会有海底动物的窃窃私语声,那么除此之外呢?美国俄勒冈州纽波特太平洋环境实验室的声学监测小组发现.海洋深处的声音频率通常很低.有的借助特殊声学仪器才听得见。研究者们已经可以分辨各种鲸类、船只发出的声音.以及地震的声音.但是还有些声音却难以确定来历。  相似文献   

10.
跳跃的声音     
声音还会跳跃吗?按人们的常识推理,声音都应该是由近及远传播的。然而,事实并非总是这样,在欧洲的阿尔卑斯山就曾经发生过这样奇怪的事。在一个  相似文献   

11.
龙海波 《百科知识》2012,(24):12-13
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离不开声音。好的声音给我们带来美妙的享受,但坏的声音却使我们无法忍受,过大的噪音会损坏人的健康。人们害怕什么声音呢?如果世界上没有声音,人类会怎样呢?人类可以忍受的最大声音?  相似文献   

12.
尽管在20世纪以前,人们还没有开展对水下声音的科学研究,但水下声音的存在早已为人们所知。南太平洋和西非的原始渔民采用自己发明的方法,只要将耳朵紧贴桨柄,水下声音产生的振动就能传递到木头上,被人耳听到。直到20世纪40年代以后“,静寂的”海洋世界里的动物们可以用叫声传递信息这一事实才广为科学家们接受。水下声音只所以这么长时间都没有被发现,主要是水面所造成的障碍:空气振动产生的声波碰到水面时,99%的声音不是被反射,就是被吸收;水下声波的振动也同样被“囚禁”了。轻装潜水员几乎听不到经由耳朵里残留的空气所传递的水下声音。…  相似文献   

13.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多媒体电脑逐渐进入了千家万户,视觉和听觉效果是多媒体技术所不断追求的两大性能指标,因此多媒体系统中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的声音卡的名声也是越来越大。声音卡(简称声卡)的基本功能是把来自话筒、磁带、光盘的原始声音信号加以转换,输出到耳机、扬声器、扩音器、录音机等声响设备,或通过音乐设备数字接口(MIDI)使乐器发出美妙的声音。  相似文献   

14.
正朗读课文或唱歌时,如果用录音机把声音录下来再播放,常常会觉得录下来的声音不像是自己的声音。而别人的录音听起来却与他本人说话的声音没什么区别。这是为什么?说话或唱歌时,我们通过两个途径听到自己的声音:一是声音由空气传到自己的耳朵,二是从口腔由骨头传到自己的耳朵,由于这一传播途径含有较多的低音成分,因此导致听到的声音有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15.
创意来源:我们生活在有声世界,能听到声音却无法"看到"声音。为了能够直观地"看到"声音,我们设计了智能音量指示器,让声音可视化。研究过程:在信息技术课上学习Scraino时,老师教我们用画笔根据音量绘制小猫移动声音曲线,于是我们想到把这个知识运用到这次创意智造中。  相似文献   

16.
潘渊 《金秋科苑》2010,(22):113-113
声音转换就是将一个人的声音信号进行转换,使其听起来像另一个人说话的声音。声音转换的用途很广泛;声音转换需要训练阶段和转换阶段两大步骤;对于每种声音转换都可以从客观和主观上评价其性能。  相似文献   

17.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知道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声音也就停止。  相似文献   

18.
辛永姝 《科教文汇》2008,(3):200-200
音乐是声音的艺术,而声音又是钢琴演奏者最主要的手段。声音质量的好坏则主要取决于科学的触键,只要触键是正确的,声音出来才是好的。  相似文献   

19.
用声音竟然可以烧水,而且声音加热器的热效率是2000%,就是说,它消耗1焦耳的能量,却能够释放20焦耳的热量,太不可思议了!  相似文献   

20.
世界上有许多有趣的声音。有些声音我们听着不舒服,而另一些却非常悦耳。你在一天里能听到几百种不同的声音,所有的这些声音是不同的:有些柔和,有些喧闹;有些高、有些低;有些声音是有用的。没有声音我们就不能相互交谈了。闹钟的铃声把我们唤醒,汽车的鸣鸣声警告人们有危险。有些声音是有害的。飞机在陆地上低飞时、其剧烈的响声会引起房屋损坏,甚至使人耳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