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教师心理疲劳,不只影响着个人的身心健康和学校的教育质量,还直接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和健全人格形成。教师只有重视身心保健,加强自身修养,才能预防心理疲劳,保证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2.
心理表征 还有十几天就要中考了,一位初三的同学来心理咨询室向我倾诉:他上课无精打采,经常分心;看书头昏脑胀,不易记住;平时心烦意乱、焦躁不安。他极其担心自己这样持续下去会严重影响自己的中考,怕考不上高中,而去读职校。  相似文献   

3.
疲劳是指人在连续工作或学习后,效率逐渐降低的现象。按照其产生的原因,分为生理疲劳和心理疲劳两种。所谓生理疲劳,是我们所熟悉的肌肉与神经系统的疲劳[1]。而心理疲劳则常常被人们所忽略。其实,在物质文明高度发展、体力运动和劳动日益减少的今天,心理疲劳已比生理疲劳更为常见,其造成的危害也更加严重。尤其是在以脑力劳动为主、心理压力较大的职业教师队伍中,心理疲劳更为普遍。因此,研究心理疲劳的表现、成因和应对方式,是目前职业教师心理健康工作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4.
唐毅 《教育导刊》2002,(10):44-45
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教师在实现目标过程中,常常会碰一些复杂而又棘手的问题.如果这些问题处理不当,往往会使教师产生忧虑、不安甚至沮丧等心理,从而影响教师身心健康.因此,正确分析新时期教师心理挫折的成因,努力探索处理的办法,对维护教师身心健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本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了大学教师心理挫折的成因,外在表现和如何自我疏导与调节,以及作为高校的管理和领导,如何正确对待和理解大学教师的心理挫折。  相似文献   

6.
7.
社会的飞速发展,特别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和中国进入WTO,使我国基础教育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震撼和冲击,许多教师一时间难以适应,内心产生了一定的危机感,从心理学角的角度,分析教师心理危机的表现,特点,成因,危害及应对的策略,将会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心理是人的内心世界 ,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它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情感、性格、能力等活动形式。心理发展的水平以及对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构成一个人的心理品质。当心理发展水平无法与社会的发展变化相适应时便会出现心理失衡现象。如不及时对心理失衡加以调节就会导致心理疾病 ,破坏人的身心健康。妨碍事业发展。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历史教师心理失衡的原因是什么 ?危害有哪些 ?怎样调节 ?是值得探讨的现实问题。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 ,社会发生了全方位的变化 ,体制的变革、利益的调整使人们的观…  相似文献   

9.
黄静 《时代教育》2010,(9):293-293
自我接纳是自我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自我接纳有利于更好地认识自我。大学生正处于自我意识形成的关键期,针对大学生自我认识水平有限,设计团体心理辅导方案,从而促进大学生自我认识与接纳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所谓心理疲劳,就是人们在长期思维或者在和别人激烈争吵,陷入“心力衰竭”状态的疲劳。心理疲劳的一般表现是:但你长期继续不断地从事力不从心的脑力劳动后,你会干的哦精力不支,而且劳动效率显著下降。在日常生活中,如果你有如下症状表现,可以断定你的心理已经十分疲劳了。如:早晨起床后,感到全身发懒,四肢沉重,心情不好;平时工作中差错多,效率也低;容易神经过敏,芝麻大一点不顺心的事,也会大动干戈;因为眩晕、头痛、头重、背酸、恶心等等,感到很不舒服;眼睛容易疲劳,视力迟钝;犯困,可是躺到床上有睡不着;便秘火车腹泻;没食欲,挑食,口味变化快,等等。心理学家认为,这九项症状是心理疲劳的先兆,而这些心理疾病的先兆,都是由于心理疲劳所引起的。  相似文献   

11.
12.
目前高校的心理咨询员多由其他学科的教师兼职担任,在咨询工作中难免进入角色误区和导致心理疲劳。高校兼职心理咨询员应注重提升自身心理支持的资源,充分认识自我,客观地认识和评价咨询工作,确立切实可行的目标和期望值。  相似文献   

13.
赵三萍 《江西教育》2002,(18):28-28
有些孩子在放学回家后,常常对父母说“累了”,“累得不想动弹了”。孩子们所说的“累”是孩子在紧张学习之后产生的一种疲劳感,而这种疲劳,一种是属于生理性疲劳,另一种则属于心理上的疲劳。生理性疲劳,一般是由于生理上的超负荷而引起的。比如,孩子参加了比较消耗体力的劳动,或参加了一场球赛,都会使平时缺乏锻炼的孩子感到疲劳。不过,由于孩子精力旺盛,能在短暂的较充分的休息之后,即会很快消除疲劳,恢复体力。心理性疲劳,是由于心理上的弦绷得太紧而导致的,而且还会导致孩子对学习的厌倦情绪。要想消除孩子的心理疲劳,光…  相似文献   

14.
本文阐述了如何认识教师的工作压力,如何正确对待别人对自己工作的评价,要重视教师心理保健。  相似文献   

15.
散打运动员运动性心理疲劳的心理反应表明:情绪应激能使情绪和体力耗竭、运动负评价达到显著正向预测作用,自我调节可以使成就感降低、运动负评价达到显著负向预测作用,心理反应对散打运动员情绪耗竭和体力耗竭的预测效果大于对成就感降低和运动负评价的预测效果。  相似文献   

16.
本文就导致图书馆馆员的心理疲劳的原因进行了初步探析,并分析了以人文关怀调理馆员心理疲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18.
试论教师心理障碍的成因及自我心理调适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当前,教师心理健康不良问题十分令人担忧,据国家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组对辽宁省的168所城乡中小学的2292名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的检测结果显示,中小学教师心理障碍发生率高达50%。心理障碍的症状主要为抑郁、精神不振、焦虑、过分担心、有说不出的不安感和无法入睡等。 一、教师心理障碍的成因 1.应试教育的巨大压力与教师有限的承受能力之间的矛盾。目前,在中小学,片面追求升学率现象很严重,上级主管部门用升学率评价一所学校的办学质量,学校用升学率评价教师的教学效果,教师的晋级、奖金、评优和职称评定自然与升学率挂钩,每位教师都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2.素质教育的高要求与教师素质偏低之间的矛盾。综观国内师资现状,不得不承认,教师素质不高的状况仍然比较严重。2001年,全国普通高中、职业高中、初中、小学教师的学历合格率分别为70.71%、49.15%、88.72%、96.81%。这与小学教师专科化,初、高中教师本科化(部分高中教师研究生化)的新要求还相差甚远。因此,一些教师在教书育人工作中常常感到力不从心,有些教师为此产生  相似文献   

19.
通过阅读文献,界定心理疲劳的涵义和性质,并归纳有关的影响因素、表现及干预方法.区别于运动心理学领域所盛行的心理耗竭概念,心理疲劳是长期伴随运动员的、由多种因素决定的、渐进发展的可预测现象,它在不同阶段呈现不同特点.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将心理疲劳区分为真性心理疲劳和假性心理疲劳,并据此分析高水平运动员的心理训练,对心理疲劳的预防和干预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