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正《长恨歌》是白居易诗作中的传世名篇,叙述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悲剧。画面左方突出人物,右方自上而下描绘故事的主要场景:唐玄宗宠爱杨贵妃的美貌娇媚,终日沉湎于歌舞酒色;安史之乱中杨贵妃被处死之后,唐玄宗追怀忆旧,寂寞哀伤。画家凸现了色与墨混合所产生的整体效果,激情奔放,意象丰富,给人以强烈的视觉震撼。  相似文献   

2.
关于“炙手可热”的典源,一般辞书都引杜甫的《丽人行》诗:“炙手可热势绝伦,慎莫近前丞相嗔。”唐玄宗时,李隆基宠爱杨玉环,杨玉环三姐妹俱受封赏,她的堂兄杨国忠还当上了宰相,杨家权势熏天。公元753年3月3日,杨贵妃等到曲江江边春游宴饮,轰动一时。大诗人杜甫对杨家兄妹只顾自己享乐,不管百姓死活的行为极为愤慨,  相似文献   

3.
杨贵妃是唐玄宗后期宫廷后妃中最为显赫的人物,她借着玄宗对她的专宠,结成以杨国忠为首的杨氏外戚集团,把持朝政、巧取豪夺、收受贿赂、淫乐腐化,直接参与高级官员的任命和军国重大政务的决策和执行,在政治上产生了严重的影响。本文以史实为依据,对近年来宣扬的"杨贵妃从不参与政治"、"杨贵妃是中国封建社会后妃中唯一不参与政治的一个"等说法,明确提出异议。  相似文献   

4.
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是广为人知的文学创作题材之一,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安禄山在杨贵妃与唐玄宗爱情故事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唐代至清代史书及笔记小说中对于杨贵妃与安禄山的关系描写,有从简单到复杂的倾向,在唐五代史书、笔记中,只强调了二人的"母子"关系;宋代逐渐开始将安禄山与杨贵妃私通情节加入其中,二人关系也从政治上的互相依附变为男女情感私欲上的宣泄、满足,艳情色彩越来越重,格调低下。  相似文献   

5.
杨贵妃作道士为何号"太真",一直是一个史学疑团.道家"真"与"仙"同义,"真人"有"半神半人"之意,具有某种"超人"的力量.唐玄宗夺儿妃为己妃,是中华传统文化之大忌,唐时皇帝并非无神论者,不可能不面对巨大的心理压力.场贵妃号为"太真",正是希望她既可陪侍唐玄宗,又可从道家获得超自然的力量,能摒去不道罪过.陈寅恪认为唐代"仙"用作指女性时,其中一义近于妓女,有研究者据以推断<长恨歌>暗示杨贵妃逃脱到滨海一带作了妓女,是以极端的特例进行一般的演绎,并不科学,也与实际不符.  相似文献   

6.
音乐之侣     
唐玄宗晚年骄奢淫逸,宠信奸臣,造成唐朝中期的祸乱。特别是宠爱杨贵妃一事,多为史家所诟病。但是,唐玄宗并非仅仅纵情声色而已,他确实喜爱音乐,是一位富于音乐才能的皇帝。《羯鼓录》中说唐玄宗“洞晓音律”,精通管弦,还会作曲,“若制作乐曲,随意即成,不立章度”,可见他是一位善于即兴作曲的能手,著名的唐代大曲《霓裳羽衣曲》就是他的代表作。  相似文献   

7.
《长恨歌传》与《长恨歌》并行于世,它们取材相同,都讲述了唐玄宗与杨贵妃之间的爱情故事,但二者在主题上又有明显的不同。白居易侧重于写"情",他从爱情悲剧的角度出发,表达的是一种"爱情"主题;陈鸿用史学家的眼光来解读这一历史现象,表达的是一种"政治主题"。《长恨歌》对杨贵妃形象做了美化处理,突出了她对爱情的坚贞;《长恨歌传》则将她视为害国害民的"尤物"。《长恨歌传》拓宽了李杨题材,把美人专宠与奸佞专权联系起来,把爱情题材上升为重大政治题材,借此表达了忧国忧时的政治思想。  相似文献   

8.
唐五代华清宫词及同题材诗共100多首,主要由拟古乐府、新题乐府与近体五七言律绝两大系统构成。无论是杨贵妃的"三千宠爱在一身",还是马嵬之变中的"宛转蛾眉马前死",亦或是与杨贵妃相关的唐王朝命运,都是诗人关注的焦点。唐诗人以华清宫、温泉宫、骊山、马嵬等为吟咏对象,主要表达对李杨的褒贬爱恨和盛世不再的怀古伤感等情绪。  相似文献   

9.
唐玄宗与杨贵妃传奇性的爱情故事在我国流传甚广,中国历史文人墨客以此为题创作,其中唐代的陈鸿用史学家的眼光写下了唐传奇《长恨歌传》。当代也有许多电影取材于唐玄宗与杨贵妃爱情的故事,感情基调基本上都体现了对唐玄宗后期荒淫乱政的批判,含有讽刺的喻义。本文将以电影《王朝的女人:杨贵妃》为中心从杨玉环人物形象、故事情节、主题三个方面与《长恨歌传》进行对比分析,探讨文学作品与相关电影之间的关系、电影对文学作品的影响以及对电影发展所带来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张中宇 《铜仁学院学报》2011,13(5):14-17,34
“隐事”说认为,马嵬事变时唐玄宗迫于形势,同意赐死杨贵妃,但参与其事的高力士和陈玄礼都是唐玄宗亲信,杨贵妃可能在夜间换装逃走,但已流落风尘,无颜回宫面见唐玄宗,因此“长恨歌》表达的不是死别之苦,而是生离之恨。但根据可信材料,陈玄礼、高力士固然有时间、也有条件让杨贵妃逃脱,问题在于二人是诛杀杨氏一族的具体策划者和执行者,结果又关系到自身将来的安危,所以必定要确认杨贵妃之死才会罢休,而不存在协助杨贵妃潜逃的可能性。臆测性很浓的“隐事”说产生于疑古之风盛行的学术环境中,往往拘于字句百般搜求、穿凿附会,仅属于大胆假设而非严肃的学术立说。  相似文献   

11.
从女权批评的角度对比分析了麦克白夫人在盲目地爱着麦克白时的疯狂举动和失去麦克白的爱后的不同表现,论证了麦克白夫人并非天性邪恶之人。而是麦克白的政治野心和自己盲目爱情的牺牲品。  相似文献   

12.
格雷戈里夫人(Lady Gregory)所创作的《库楚雷恩》开启了19世纪末的爱尔兰文艺复兴运动。她通过“跨性别”的叙述方式,以女性作者用男性作者的“声音”说话,对基督教话语的解构以及一种崭新叙述语言的创造,复活了库楚雷恩这个爱尔兰古代传奇英雄,恢复了殖民地人民的自信。同时,格雷戈里夫人本人也通过人物的塑造完成了她作为一个女性特权阶层的自我超越。  相似文献   

13.
晴雯之死是红楼梦中的一件大事。小说中叙述晴雯为大观园中最聪明、漂亮的女孩儿,其死因表面看是由王夫人所致,而邢夫人、凤姐儿、王善保家的、碎碎骂骂的婆子们及大观园中的告密者,是这些人形成的合力害死了晴雯。她那疾恶如仇,不屑爬高枝,又不低眉顺眼地谄媚主子,对别人干的事一看就察而且脱口而出地揭露、反奴性、反抗性的人格特质是其死的本质原因。她的悲剧是社会的悲剧、是不被社会见容的悲剧,是人性的悲剧、是全社会人性被异化后的悲剧。她被一股巨大的毁灭力量所操纵与玩弄,只有将人格的价值意义留给"将有价值的东西撕破给人看"的悲剧。  相似文献   

14.
D.H.劳伦斯拥有一颗百折不挠的可贵心灵.他的一生,始终萦绕着一层神秘传奇的光环,令世人唏嘘不已:被公认为时代叛逆者的他,遭际了难以计数的误解和诘难;而且劳伦斯幼年即身染恶疾,终生深为死亡的阴影所扰.但是,尽管如此饱受非议、痛苦难当,劳伦斯从未放弃希望;相反地,他通过激情洋溢地笔耕不辍,在几乎所有的作品中都不遗余力地赞美生命,播种希望,尤其是在他的最后一部小说<查泰莱夫人的情人>中,所有的主要人物--查泰菜夫人康妮、守林人梅乐斯,甚至包括在战争中深受重创并因此身体已支离破碎的旧贵族克利福德--虽然都曾因冷酷无情的现实而失落和彷徨,却仍旧笃信生命的强大力量,并且通过和谐的性爱、执着的热情和不懈的奋斗,成功地实现了各自的救赎.就这一点而言,<查泰莱夫人的情人>无疑是一首激情澎湃的生命赞歌.  相似文献   

15.
黄作则对于自已的诗才怀有十足的自信,而对那个所谓“盛世”的黑暗现实则充满了绝望感。他把自己的不遇与广大寒士的共同命运联系在一起,由此而产生了对知识分子群体命运的幻灭感;而细察“天人之际”及自己的经历、遭遇、情感活动等,又必然地在诗人内心引发出双重的孤独感。所有这些,都成了两当轩诗伤感情绪产生的主观方面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祥林嫂是鲁迅笔下女性弱势群体中的最不幸的人,由于当时社会环境的压迫,以及她扭曲的性格和精神缺陷,因此她与命运的抗争、挣扎都无济于事。由此看来,妇女人性的解放离不开社会的进步,也离不开自身的进步。  相似文献   

17.
"衣服是一种语言,是表达人生的一种袖珍戏剧"(张爱玲语),于是,她将各种色彩斑斓、款式多变的服饰展示,这成为作者和小说人物身份、心理、性格与命运的外化,成为诠释人物存在的方式,也使她的小说风味迥异,绚丽多姿.  相似文献   

18.
李亮 《安顺学院学报》2010,(2):13-14,65
斯佳丽是玛格丽特.米切尔的名作《飘》中的女主人公,她虽历经磨难却毫不气馁,凭借着智慧和勇敢最终走出困境,把握了自己的命运,表现出具有一定程度的觉醒了的女性自我意识。文章试图从斯佳丽对待生活和爱情的态度上来探究她的女性自我意识及其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宗国倾覆,女子思归,《载驰》一诗的解说历来众说纷纭。《毛序》认为:夫人并未归卫,诗为设想之辞。然从东汉经学家服虔开始,诗坛有了别样的声音,他认为夫人"竟往卫也"。此后,朱熹、王先谦等学者都遵循服说而驳斥《毛序》。我们通过对字词新解——奠定感情基调;史料分析——驳"我所之";社会背景——礼制与情感的冲突这三个方面的分析,重申《毛序》说法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20.
斯佳丽是玛格丽特·米切尔的名作《飘》中的女主人公,她虽历经磨难却毫不气馁,凭借着智慧和勇敢最终走出困境,把握了自己的命运,表现出具有一定程度的觉醒了的女性自我意识。文章试图从斯佳丽对待生活和爱情的态度上来探究她的女性自我意识及其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