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同源信息做出独家,既是新闻媒体的不懈追求,也是广大受众所希望的。 “同源信息”,是指新闻信息资源相同。像全国“两会”,无论会议内容。程序、时间、与会人员,还是代表委员开会发言、审议讨论各种报告和法律文件,提出议案、提案、建议等,对媒体而言是完全一样的,可以说是很典型的同源信息,因而每年“两会”都成为媒体比排的主要战场之一。 “做出独家”,就是媒体结合各自定位,在同源信息中采编出独树一帜、与众不同的报道来。要是新闻媒体上千姿百态,异彩纷呈,群众必然爱看;倘若“面  相似文献   

2.
我国今年底将加入 WTO,这会使我国与国际接轨的步伐进一步加快。而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加剧,则更加缩短了中国人与世界各国的距离。世界愈来愈关注中国,中国也愈来愈走向世界。中国人急需了解世界信息,作为信息载体的报纸必须加大国际报道的力度与分量,调整国际版的办报思路,以适应读者  相似文献   

3.
在深度报道的各类型中,组合报道一直因为编辑手段、版面空间等因素的限制传播效果不及连续报道、系列报道等,但是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受众越来越依赖网络媒体来获取信息,组合报道借助网络技术手段迎来了发展机遇。在网络时代,网络媒体对信息的整合能力不断增强,组合报道拥有了信息及时、报道全面等优势,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汶川地震凸显广播价值——重大灾害报道之后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汶川地震后,在报纸、电视、互联网等媒体因技术等原因,信息发布、传输受阻的情况下,广播承担历史使命,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整合资源、并机直播,扩大了广播的覆盖率、影响力;发挥广播优势,筑起"爱心长城";思考广播在公共危机报道中的成功经验与不足,全面凸显广播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陈瑶  魏明革 《新闻世界》2009,(12):49-50
由于中西方政治体制、经济制度、文化背景的不同,中西方体育新闻报道存在比较大的差异。在报道理念上,中国体育新闻报道注重政治宣传与舆论引导,西方注重新闻报道客观化。在报道内容上,中国关注体育赛事本身,西方则关注赛事内外;中国注重赛事结果,西方注重赛事特点;中国注重表层信息,西方注重深度挖掘。在报道技巧上,中国对数据淡化处理,西方重视并超越数据;中国较少使用引语,西方较多直接引语;中国偏重激情性叙述语言,西方擅长客观性描写语言;中国善于宏观报道,西方则擅长微观切入。  相似文献   

6.
日本媒体在长期实践中,积累了大量对灾难性报道的经验和做法,体现在制定并遵循严格的规章制度、有健全的灾害报道法律体系和行业规范及完备的灾害信息传输系统等。借鉴日本NHK灾难报道的经验,可以从法律制度、行业自律、人才队伍和机制等方面构建中国的灾害报道体系。  相似文献   

7.
<正>客观事实,是新闻报道的第一要素,坚持新闻的真实性,是对新闻工作者和新闻媒体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要求。虚假报道、虚假信息通过不同渠道出现在不同媒体上。对于社会和受众,这是严重的伤害;而对于新闻界自身,这是致命的毒瘤。不但损害了媒体公信力,也给国家、社会带来危害。虚假新闻危害极大,尤其是法律类,医学类的  相似文献   

8.
坚持新闻报道的平衡原则是新闻真实性的要求,它有利于提升新闻报道的质量和媒体的公信力,维持舆论生态平衡。以"你幸福吗"、"我的小康"调查为例,此类调查做到了三方面的平衡:宏大叙事与质朴叙事的平衡;正面信息与负面信息的平衡;不同阶层与不同地区的平衡。同时提出在精确新闻的视角下如何做好此类调查报道。  相似文献   

9.
扶贫和消除贫困是一项世界性问题,由于复杂的历史文化原因,我国的贫困报道历经生产自救、虚假浮夸、讨薪维权和规模化报道几个阶段.在扶贫力度加大和媒介融合格局下,人民网创办扶贫频道专门报道扶贫信息,在报道实践中信息来源广泛、内容丰富、符号多元、官方视角鲜明.也存在自制信息少、栏目发展失衡等问题.需要进一步强化频道特色,构建多维的传播体系,增强信息的贴近性和有用性,加强对贫困群体、一线扶贫人员的报道.  相似文献   

10.
陈边 《新闻前哨》2000,(10):10-11
因特网的快速发展及其传播信息快速、实时、全面及大容量等特点,已经让每一位传统媒体的从业人员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压力。对于地方媒体来讲,地方报道的地域独特性和新闻的接近性或许还能吸引受众的注意力,而时事报道的传统优势则丧失殆尽。 因特同时代的到来,使国际传播出现了新的特点和情况,“信息传播的速度和范围得到了空前发展,国家对信息的控制能力大为降低”,“阻碍获取信息的障碍正在迅速地减少”。而仅仅在几年前,国内读者获取时事新闻的主要渠道还局限在报纸、广播、电视这些传统媒体上。显然不能简单地认为新形势下的信息…  相似文献   

11.
应急报道,应该是一个系统工程。如果说前方记者是触角,那么媒体应急报道运行机制则是大脑。前方记者深入现场,时时掌握权威真实信息,与后方保持良好沟通、协作;后方热点引导调查监督板块在报社编委会领导下具体统筹,迅速组建由前方记者、应急报道组、编辑中心、客户端等各部门人员组成的报道群,研判报道重点、把握全局,提高预见性、前瞻性,让报道的重点更突出、节奏感更强。  相似文献   

12.
国际传播秩序是一个由来已久的话题,随着人类社会进入信息社会,越发显示出其重要地位。然而,目前在因特网上,占世界人口20%的发达国家拥有全世界信息量的80%;而80%的发展中国家,其中包括中国,却只拥有信息总量的20%。这种“信息差距”越来越大,未来国家的贫困不再指单一的经济贫困,还包括信息的贫乏;未  相似文献   

13.
社交媒体时代突发事件报道面临着社交媒体上信息过剩与优质信息匮乏并存;面临如何处理遇难者生前在网络上的信息的尴尬;传统媒体的突发事件报道如何在社交媒体时代更具竞争力;突发事件报道面临新闻专业主义和新闻伦理的冲突等新问题。今后突发事件新闻报道发展方向和可尝试的路径:媒体突发事件报道应该对社交媒体上的信息进行核实;谨慎公开遇难者生前的网络信息;传统媒体应该在内容和渠道两方面上努力,寻求突破困境之路;突发事件报道应更多地聚焦于突发事件本身。  相似文献   

14.
电视新闻的产生虽然晚于报纸、广播新闻,却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在现代社会传媒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它位于电视业发展的前沿,站在电视业改革的潮头,自觉不自觉地置身于一种飞速发展的状态。20世纪80年代,在中国新闻受众市场上,报纸、广播、电视三方基本上是三分天下。到了1999年,电视赢得的市场份额上升到近一半,独领传媒风骚。但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到本世纪初,随着我国复关尘埃落定,网络媒体诞生,广播、报纸等传统媒体的迅速发展全面挑战着电视新闻媒体,与电视争夺着观众。与此同时,现代社会信息高度聚积,人们对新闻的需求不断增…  相似文献   

15.
什么是政务新闻?笔者认为应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指党和政府发布的权威信息及其颁布的政策和法规;二是指党和政府安排和召开的领导活动和会议等。根据报道内容,政务新闻可分为领导活动类新闻、政务会议类新闻、政务权威信息类新闻、政策法规类新闻等。政务新闻具有以下特点:一是专有性。  相似文献   

16.
人物典型报道是党报的一大特色。焦裕禄、孔繁森、许振超、牛玉儒,等等,无一不是党报推出的影响全国的重大典型。而就报道形式而言,比之焦裕禄、王进喜等老一辈人物典型的报道,许振超、任长霞、牛玉儒等新时期的人物典型报道,更注重“互动”,让读广泛参与,而不再是一味地“我写你看”。在人们参与意识普遍增强、在信息多元化、电视普及率不断提高的今天,“互动”已是人物典型报道的弥足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一种信息传播,新闻是在人类的生产实践中为适应人们的需要而产生的,作为社会生活的一种反映形式,新闻的报道内容、报道方式、报道手段等必然要随着社会生活的变化和发展而不断推陈出新。  相似文献   

18.
孙成 《新闻世界》2014,(9):23-24
近年来,全国涌现出"最美妈妈"、"最美司机"、"最美教师"、"最美女孩"、"最美警察"等一大批影响全国、感动全社会的"最美人物",一个个最美故事正在社会上广为传颂。然而,在一些"最美"类新闻给社会带来满满的正能量的同时,此类新闻中也存在着泛滥化、标签化、惰性化、虚假化、报道不平衡等问题。媒体应从慎用"最美"、坚持平衡客观报道、提高媒体人自身素养等方面对"最美"类新闻报道加以规范。  相似文献   

19.
电视,作为一种视听双通道的大众传播媒介,是用构成视觉形象的各种因素和方式来传递思想、表达情感的,观众接受的所有信息都离不开镜头所提供的画面语言,同时也包括其他诸如声音、色彩、神态、表情等非语言符号所营造的氛围。电视新闻的传播魅力,除了在于对形象画面细节等语言符号的把握外,还可以通过非语言符号的运用,深化新闻报道主题,丰富新闻报道内涵,提高电视新闻的可视性。 非语言符号,是伴随着同期声讲话的神态、表情、动作、语气、语调,乃至空间环境氛围等构成的体态语言。体态语言都是具有潜信息的,即通过观众的联想而产生信息。现代电视新闻中,除了语言、画面外,大量非语言符号的运用,调动了观众联想的能力,使信息在观众大脑中以不断流动的方式转换。如人物的眼神、面部表情、手势、动作及空间语言等,这些元素形成综合的多方位立体信息传播,使新闻画面信息饱满丰富,观众能够从非语言符号中体会到新闻背后丰富的信息内含。  相似文献   

20.
张相春 《青年记者》2002,(11):24-25
在多种信息获知渠道激烈竞争的今天,受众希望知道发生了什么,而且需要媒介的分析和判断作为自己思考和判断的参照。财经报道要有自己的真知灼见。一是要主动发现,发现信息背后的本质;二是要敢于以独特的方式做所有人都认为“不可能完成的事”。《福布斯》杂志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