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历史客观题在设置题干情境信息时,应尽可能选用那些能够反映事件核心属性、揭示事件主旨特征的关键性史料,而力戒对史料进行片面的裁剪和择取那些枝蔓性、辅助性和偏颇性的史料,这是对史料信息做出准确解释和深刻认知的前提与重要保证,也是发挥史料实证功能的内在要求。唯有如此,才能发挥出历史客观题的正确导向功能。  相似文献   

2.
黄丽 《中学历史教学》2022,(7):67-69+57
<正>《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为《课程标准》)指出,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五个方面。这五个方面是一个整体,高考试题大都对其进行综合考查。其中,唯物史观在五大核心素养中起统领作用,对历史解释等核心素养具有指导意义。笔者以2021年广东卷18题所突出考查的唯物史观、历史解释素养为例,探讨基于唯物史观指导下的历史解释类题型的解题策略及培养方法。  相似文献   

3.
<正>历史上1937年12月发生的“南京保卫战”又被称作“南京战役”,是抗日战争时期正面战场发生的一场重要战役。1937年12月13日南京保卫战失败后,日寇铁蹄践踏金陵,进行了长达四十多天“南京大屠杀”。然而,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需要正确引导学生对南京大屠杀的相关历史事件进行分析,本文基于逆向思维,结合相关史料,从南京保卫战失利视角审视南京大屠杀的发生,从而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全面解析历史。  相似文献   

4.
涉及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物的回忆录,是进行历史研究的重要史料。丘吉尔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是研究相关历史的重要史料,从该回忆录的第一卷来看,其具有回忆录在史料方面通常具备的特点、价值和缺陷。为了在历史研究中更好地利用回忆录提供的史料,我们必须全面了解回忆录在史料方面的特点、价值和缺陷。  相似文献   

5.
历史研究中的具体和抽象从感性具体到抽象规定,再从抽象规定上升为思维具体。思维具体即认识对象作为有机的整体在思维中的再现。这个统一思维过程中既相区别又相联系的两个阶段,一般都用具体——抽象——具体的公式来表示。这也是人类认识世界,认识历史的一个重要方法。认识历史是一个环环相扣,层层深入,不断上升的发展过程。在考察史料后,研究者确定了一个个具体的史实。例如,研究中国封建社会农民战争史,我们读了“二十四史”等文献资料,对许多重要史料进行了考证,确定了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上存在过陈胜、张角、李自成……这样一些人物;存在过“诛暴秦、伐无道”,“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均田免粮”……这样一些口号,存在过秦末农民起义”、“黄巾起义”、“李自成起义”……这样一些历史事件。我们对历史  相似文献   

6.
朱惠文 《教学考试》2023,(35):36-38
<正>历史是过去的现实,是曾经存在过的社会现象。历史思维就是学会从历史的眼光出发,观察、分析历史现象,其核心是史证思维。史证思维不是简单地分析史料、得出结论,而是学生基于史料建构时空景域、官感世界和问题环境,培养观察、想象、分析和判断的历史思维。这一思维的养成对学生的现实生活有较大裨益。限于篇幅,笔者以《中外历史纲要(上)》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第三个子目中北魏孝文帝改革这一要点为例进行简要探讨。  相似文献   

7.
<正>随着《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颁行,中学历史课堂对师生深度阅读力的要求越来越高。整本书阅读既是一个热门话题,也是一种主要教学方式,对促进学生整体思考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本文以《饥饿的盛世:乾隆时代的得与失》一书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实践为例,整合教育研究者关于整本书阅读的教学方法,通过阅读前的导读课、阅读中的推进课、阅读后的交流课开展层层设计,引导学生从书中提取有效信息辅助解读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并通过多个视角辨析作者的意图,判断史料的真伪和价值,以此培养学生习得多重史料相互印证并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和能力,培养学生的“通感与通性”历史思维,进一步推动整本书阅读的课程化发展。  相似文献   

8.
王胜祥 《历史学习》2010,(11):22-27
学生做练习的过程中,碰到如下一道习题:(2007上海卷33题)历史学的基本要素是:史料、史料解释、历史叙述和历史评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相似文献   

9.
田宝翠 《家长》2023,(26):76-78
<正>随着新课标的实行,历史核心素养教学注重全面性的教学培养。开展大单元历史教学,能为教师提供全新的教学视角,促使学生在一个更为宽广的历史视野中理解历史事件和现象,站在整体的视角理解、分析实际的学习内容。教师将单元教学核心提炼出来,使课程内容结构化,能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基于此,本文探讨如何在大单元教学模式下设计和落实历史教学目标。一、大单元教学概念及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重要性(一)大单元教学概念大单元教学是一种学习单元,  相似文献   

10.
史料是对历史事件进行记载的一种形式,它为人们研究历史提供了有力依据,也成为高中生学习历史的最佳工具。让高中生从史料中分析、提炼出历史信息,学会如何运用历史思维认识问题、解决问题十分重要。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对如何在历史教学中恰当运用史料进行分析与研究。  相似文献   

11.
一、2012年高考历史试题浅析通过对2012年高考课标全国卷、大纲全国卷、北京卷、天津卷、上海卷、重庆卷、江苏卷、山东卷、浙江卷、安徽卷、福建卷、广东卷、海南卷、四川卷等14套历史试卷的所有试题的逐一分析和归类比较.我们认为2012年高考历史试题具有以下特点。(一)立足基础,突出主干。2012年历史试题依据考试大纲及各省考试说明,重视基础知识、主干知识,同时紧扣长效考点,突出考查学科能力。1.考查历史时间、重要人物、重要事件、重要概念及历史结论和基于阶段特征分析的背景原因、与特定历史结点连接的历史发展等基础知识与主干知识。考查分封制(浙江文综13题);考查南昌起义及中共领导的武装力量在民主革命不同时期的称谓(北京文综18题);考查皇帝名称的由来(海南单科第3题);考查中国古代君权与相权的矛盾运动和君主专制的加强(课标全国28题.天津文综第2题,江苏单科第4题):考查中国传统文化及主流思想(山东文综第9题,上海单科31题,课标全国第27题);考查理性精神和启蒙运动(福建文综20题,江苏单科13题,安徽文综37题);考查近代西方的代议制的民主政治(安徽文综21题,北京文综37题(3)问,天津文综第9题,浙江文综39题(1)问)。凡此种种,不一而足,考查的都是学科基础和主干知识。  相似文献   

12.
胡剑 《文教资料》2014,(28):175-176
历史学科一个很重要的特点是:学习者对学习对象不能发生直接的接触和观察。必须不断通过中介——“史料”正确、客观地认识历史,“史料”是学习和研究历史的基础。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更是将史料教学的重要性与要求落实到具体必修模块的内容标准之中。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辨析史料、提高史料题解题能力,成为应对高考、提高能力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相似文献   

13.
一、整体思维方法 所谓整体思维方法是将所涉及到的若干物体(或过程)合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运用物理基本规律解决问题的方法.整体思维方法把对象(或过程)作为一个整体看待,立足于整体分析其部分以及部分与部分、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并通过对部分的分析达到对整体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为目标,从关键事件、差异事件、史料事件与生活事件4个视角,探索批判性思维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融合方式,提出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培养批判性思维的策略,为改变思维结构、提升思维品质,有效发展科学思维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正>微观史学作为西方史学主要流派发轫于20世纪70年代,该流派的研究特点是以微观视角,依托可信史料进行精细探究和微观考察,以多元、丰富、可靠、新颖的细节性史料映射历史发展的规律或者脉络。微观史学侧重于以“缩小”的视角对焦普通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细微到百姓的衣着、举止、言辞、表情、交往、兴趣等等。在微观史学视角下,现代历史研究突破常规历史思维,突破史料的形式及其内容框架,  相似文献   

16.
当前,史料教学法已被广大中学历史教师普遍采用。大家在史料的选择、史料的鉴别和史料的运用等方面,已总结出许多经验。但学生史学思维意识的养成却并不如教师预期的那么乐观,究其原因,学习训练的滞后是重要因素之一。上海市教育考试院公布的2007年中学历史高考试卷的考试报告显示,学生对于第36题的答题状况非常不理想。题目的原貌是这样的:  相似文献   

17.
在高中阶段的历史教学中,由于涉及国家、事件、历史人物较多,在课堂教学中单靠教材内容已无法满足学生学习所需。并且教材内容并不全面,学生无法从中了解真实的历史事件。所以教师需要通过不同途径寻找相关史料,提升历史学习乐趣,使学生了解更多真实历史。本文深入分析历史教学当中史料的重要作用,阐述其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8.
随着社会发展与教育水平提升,素质教育占据越来越大的比重,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传统教学形式已经不能适应当前学生学习需求。教师要能够根据学生兴趣、思维方式创新教学形式,加强图像史料运用、图文互证、剖析历史细节,提高历史事件真实性,减少图像史料运用误区,注重培养学生历史思维,增强学生综合能力。基于此,本文就初中历史课堂中图像史料运用的原则、价值以及误区进行分析研究,并给出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9.
在对传统史学的反思中,社会史学者大都在整体史的旗帜下力图将社会史研究推向纵深,但整体史的具体内涵只有在不断的史学实践中得到充实。在近几年的社会史研究实践中,人们可以通过否定性思维确定整体史非"普遍史"、整体史不能"碎片化",接着人们还需要通过肯定性思维确立整体史的学术使命,即思维方式的更新,包括历史理念、知识结构、观察视角、史料样式,等等。以社会史的史料发掘与考证为例,我们可以清楚地知道,整体史的构建是在不断改变内部要素以适应整体的结构性更新,许多人们并不陌生的传统和其他领域的方法则是借以更新的基本资源。  相似文献   

20.
<正>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教师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开始为学生开辟更广阔的学习空间,立足亲历者视角的历史解释教学理念应运而生。历史解释是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培育学生的历史解释能力,就必须注重史料的全面性和完整性,引导学生站在史事亲历者的角度对历史事件作出客观、理性的评议和分析。现以统编教科书“唐代藩镇”内容为例,尝试从亲历者视角接近历史本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