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盛雷 《湖北档案》2012,(1):46-47
时品三,1885年生,山东章丘人,于1930年出任著名的谦祥益绸布店青岛分号副经理。抗战爆发,青岛陷落后,面对日军的武力威胁,他同当时许多商人一样,结交了一批日伪官员,以便获取日伪势力的庇护。出于生计,时品三在1941年升任谦祥益商号经理,并相继出任青岛特别市绸缎呢绒布匹业同业公会会长、青岛特别市商会董事,并成为"官选职员"就任青岛特别市商会第二任会长。但是,时品三并未完全倒向日伪,当国民党势力与其接触时,经过一番犹豫,他又暗中依附于国民党青岛市政府。  相似文献   

2.
1937年7月底、8月初,为了研究与确立对日的方针与最高国策,沟通全国上层人物的思想,国民政府决定召集全国的党、政、军要人与各地军政首脑,包括曾长期对立的国民党内各派系首领以及中共领导人,来南京开会,共赴国难。  相似文献   

3.
杨飞 《湖北档案》2010,(3):42-43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稍后,为惩办卖国奸贼,整饬社会秩序,蒋介石在电台上发表演说,强调要以“不论职守,只问行为”方式来惩处汉奸,国民政府也公布惩治汉奸条例,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整肃汉奸。10月初.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北平行营主任李宗仁给国民党军统局局长戴笠发了一份绝密电报,命其立即逮捕华北高级汉奸。  相似文献   

4.
1945年8月15日中午,东京日本天皇通过广播宣布:"愿意接受波茨坦宣言无条件投降."中国终于结束了漫长的八年抗战.紧接着,由日本帝国主义一手扶植起来的汪伪汉奸政权于8月16日宣布解散.但是蒋介石政府对国民党统治区内的汉奸却迟迟不作惩处,激起全国人民的愤慨.在各界"严惩汉奸、快惩汉奸"的强烈要求下,蒋介石不得不下令查办,然而汪伪政府中一些炙手可热、为虎作伥、作恶多端的汉奸仍逍遥法外.这就是所谓惩治汉奸案鲜为人知的形形色色内幕.  相似文献   

5.
1923年底,为解决广东省政困局,甫从苏联返回国内的蒋介石向孙中山建言由资历深厚的川籍国民党人杨庶堪出任省长,这一建议在1924年国民党一大闭幕前夕得以实现。在得到实力派谭延闿的支持后,孙中山同意任命杨庶堪出任广东省长以推动财政统一,但杨氏的就职问题却引发了大本营内部的政治纷争。杨氏以外省人身份长粤,打破了长期以来“粤人治粤”的传统,受到了党内“元老派”胡汉民等人的抵制,蒋介石更是从杨氏的支持者转变为“倒杨”的急先锋,并直接促成杨氏的下台。杨庶堪的就职与离任既是1923年以来国民党内各派系势力互动博弈的结果,同时也是国共合作后新旧势力消长变化的历史缩影。  相似文献   

6.
北平无战事     
《全国新书目》2014,(12):43-44
1948年,太平洋战争结束后三年,北平经济崩溃、民生凋敝,看似平静的北平城内暗流汹涌。国共两党决战之际,以蒋经国为首的国民党少壮派,突然对涉嫌通共的国民党空军王牌飞行员方孟敖委以重任,将其飞行大队改编为国防部经济稽查大队,前往北平调查民食调配物资的贪腐案,藉此打击以方孟敖的父亲、国民党中央银行北平分行行长方步亭为核心的孔宋家族贪腐势力,真正目的其实是要执行国民党“币制改革”的惊天计划。此委任状一下,国民党内部清廉派和贪腐派斗争陷入白热化,特务、间谍、中统、军统齐聚北平,此时中共地下党、国民党贪腐势力和铁血救国会之间,一场惊心动魄的民国大戏揭开铁幕……  相似文献   

7.
王玉龙 《湖北档案》2010,(11):42-43
抗战爆发后。国民党军统局成立了一个密电组。聘请美国密码专家亚德雷任顾问。以日军密电为对象,进行研译。1940年4月,蒋介石把在重庆的国民党各派系从事密电接收和研译工作的7个机构合并。成立了军事委员会技术研究室,加强日军密电情报的侦译工作。  相似文献   

8.
1946年10月31日为蒋介石60岁生日.为了庆祝蒋介石的六秩寿辰,国民党中部分蒋介石的忠实信徒,特地自9月底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发动了一场持续月时间达一年之久的献校运动,即捐献国民学校运动,以资祝寿.通过这场在国统区几乎是全民参与的运动,各地纷纷兴建了数量众多的初、中级国民学校,抗战后国民党提出的"教育复兴"的口号,似乎已经付诸实践.但是,翻阅青岛市商会一宗有关献校运动的档案后可见,这场轰轰烈烈的运动,其出发点并非"教育复兴",而是为了借教育之名,提高蒋介石的声望,为达到对蒋介石的个人崇拜制造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一、中原大战与"客军"入晋 二次北伐后,南京政府以裁兵为先导削弱地方势力,以期统一全国军政,加强中央集权.此举引起阎、冯、桂等地方派系的强烈不满,山西也自此开始对南京政府保持相当的谨慎.  相似文献   

10.
1937年11月,国民党党、政、军各重要机构由南京迁至武汉后,武汉遂成为中国军事、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对全国的抗日战争发挥着中枢神经的作用。侵华日军为了消耗、削弱中国的军事、经济潜力,打击中国军民的士气,以军事机关、火车站、飞机场、平民密集地带为目标,对武汉进行了长时期疯狂、非人道的轰炸,企图达到“以炸迫降”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国民党接管台湾之后,由于长期执行高压政策所积累的矛盾,使得国民党党外势力形成对它强大的抗争和挑战,特别是“江南案”、“陈文成案”、“林义雄案”等一系列政治命案发生之后,国民党政府更是受到国际舆论的普遍批评指责,甚至受到美国禁售武器的警告。到了1985年前后,台湾的政权已经整体处于内外交困的状态。为了应对政权危机,  相似文献   

12.
悠蓝 《军事记者》2013,(12):60-61
1940年秋.战时重庆的物价犹如脱缰野马。一路狂涨,导致市场混乱,人心动荡。国民政府不设法稳定币值.却搞起节约储金运动来装点门面。一天.重庆的嘉陵宾馆里灯光辉煌.有关节约储金的集会在此举行,到会的有国民党的党、政、军各级官员.工商界人士及报社记者100多人。主持会议的孔祥熙在会上大谈所、  相似文献   

13.
吴杰 《档案时空》2005,(2):48-48
近年来,醴陵市档案馆通过多种途径收集到一批民国时期的党、政、军人物历史照片,计8300余张。湖南醴陵是国民党军政要员之乡。国民党时期湖南省政府主席程潜,蒋介石爱将陈明仁均出生醴陵。据初步考证,这批照片拍摄时间多为1924年至1949年之间,照片包括蒋介石、宋美龄、白崇禧、程潜、刘建绪等诸多军政要员的留影,  相似文献   

14.
王瑶 《兰台世界》2020,(4):138-140
淮海战役是解放战争时期,人民解放军与国民党军进行的一次规模巨大的战略决战。解放军以少胜多,创造了世界战争史上的奇迹。国民党军在兵力、装备均占优势的情况下,兵败淮海战场,战略失措、指挥不当、派系掣肘、经济腐败以及外交受困等多方面因素都是其失败的导火索,是其反人民战争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5.
1926年11月,由中共广东区委派回的滇籍党员李鑫成立了中共云南特别支部,揭开了党在云南有组织、有领导的革命斗争的序幕。1929年至1930年,云南地下党遭到严重破坏,党组织的一批创始人和领导人,如省委书记王德三、宣传部长张经辰、省委委员吴澄、李国柱和李鑫先后牺牲。1935年后云南地下党恢复重建,遵照中央指示,在工人、学生、农民等各个领域发展革命力量,并严格遵循党中央在国民党统治区"隐蔽精干、长期埋伏、积蓄力量、以待时机"的斗争方针。在养精蓄锐的蛰伏期,谨慎、稳妥地打入国民党及地方实力派党、政、军、宪、警、特等各部门,发展组织、搜集情报、培养基础、蓄备力量,极大了削弱了国民党对云南的政治统治,为后来促成云南和平解放创造了有力的条件。本期摘录云南省档案馆馆藏革命历史档案--1946年中共云南省工委书记郑伯克向中共西南局作的党组织报告,供党史研究者参考。  相似文献   

16.
由卫立煌主导的中条山抗日根据地坚守三年有余,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在根据地创建诸多举措中,由牺盟会、国民党等多方倡导的民众运动即是生动一例,其由盛转衰的演变轨迹无疑成为了根据地兴亡的直接影射。前期,牺盟会及国军多方并举使民众运动高潮迭起,其对抗击日军更是助益良多。但晋西事变事起后,国民党势力渐取代牺盟会职权,加之根据地军政内部弊端丛生,且日伪方面顺势加以分化,致使民众运动日渐沉寂。  相似文献   

17.
<正>抗日战争时期,"汉奸们横行无忌:在战区则援助敌人,在后方则肆行捣乱"[1]376,给中华民族的抗战造成极大的破坏。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之所以达八年之久,是与汉奸、伪军的罪恶行径分不开的。汉奸是中华民族肌体内的怪胎和毒瘤,不肃奸,就会导致民族覆亡。国共两党深谙其危害,采取多样有效的肃奸策略,开展了声势浩大的肃奸运动。一、中国共产党对汉奸的惩治1.清醒认识到肃奸的紧迫性,从战略高  相似文献   

18.
正国共两党的体质不同郝柏村不仅与蒋有最贴身亲近的接触,而且亲历亲闻大陆变色前历史中翻天覆地的5年。郝柏村解读国民党当时之所以"剿共"未能克尽全功,原因之一是自北伐起,国民党就是军事为主,军队与党共同发展,但军事胜利,党却未能深入基层,与共产党相较,军配合党、党掩护军,最终导致国民党不能到基层,党就成为军的重大包袱。  相似文献   

19.
1924年,北京政府内阁总理孙宝琦向总统曹锟提出辞职。他辞职后,内阁总理继任人选迟迟未能敲定。曹锟提出由颜惠庆组阁,但遭反对派阻挠,而表面支持颜惠庆的各方亦怀有异心,暗中掣肘。各方势力围绕颜惠庆组阁案展开角逐。舆论也高度关注此事,对同意案的来龙去脉有颇多报道。江浙战争的爆发,成为颜惠庆内阁得以通过的契机,颜内阁终于艰难组成。北京政变发生后,颜惠庆又黯然下台。颜惠庆组阁案背后,交织着派系斗争、私人利益与政见冲突。颜惠庆组阁案的坎坷历程,折射出当时政府畸形的政治生态,政府议会的宪政形象也因此遭到损害。  相似文献   

20.
于右任先生既是国民党元老,也是一位元老记者。民初,于右任响应孙中山“护法运动”,于1918年1月25日在三原成立陕西靖国军,同年8月8日,陕西靖国军各路代表在三原会事,推选于右任为总司令。现将陕西靖国军时期创办的几种报纸简介如下: 一、《战事日刊》。1918年由于鹤九(淳化县人)主编,编辑有姚养吾、李春堂、成柏仁、李健堂等。宗旨是:灵通国内外消息,介绍新思想学说,欲促醒献身革命诸人知有国家,知有世界,为革命事业作贡献,以克服扩充个人势力之野心。因该刊持论严正,引起军人的憎恨与反对。主编于鹤九1920年被岳维峻部属暗杀于三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