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使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考察19位优秀博士生产出创新成果的经历,发现个人特质与人际环境对创新能力产生影响。促进创新的个人特质包括浓厚的好奇心、雄厚的心理资本、良好的专注力、经验的开放性和利他精神;促进创新的人际环境包括导师高要求、高支持、榜样示范和良好的团队氛围、团队支持。在个人特质与人际环境相互影响过程中产生的个人努力和学术情绪是影响创新的重要因素,个人努力和学术情绪相互影响,其良性互动能够促进科研创新。  相似文献   

2.
近30年来,美国博士生教育经常被视为"金标准",成为世界各国仿效的对象,人们把它的成功归因于对博士生的科研训练。美国博士生的科研训练以研讨班为主,通过实验室轮转实现博士生、导师、学术兴趣的互动,以科研项目研究为训练平台,积极开展学术交流与合作。相应地,我国的博士生教育应当充分发挥研讨班在博士生培养过程中的作用,积极为博士生提供科研实践机会,鼓励和资助博士生参加学术交流。  相似文献   

3.
基于情景特征与个体特质视角,结合特征激活理论,通过调查1 071位博士研究生,采用层级回归方法,探究主动性人格、组织创新氛围和知识分享对博士生科研绩效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显示,主动性人格特质不仅能直接影响博士生科研绩效,还能通过知识分享对创新型科研绩效产生间接影响,良好的组织创新氛围能够显著调节低主动性人格水平个体的知识分享水平和创新型科研绩效。为提升博士生培养质量,建议培养单位重视招生考试中主动性人格水平这一个体特质的考核,激发博士生个体知识分享意愿,提升知识分享能力,注重组织创新氛围的营造。  相似文献   

4.
研究探讨了诚信领导对中小学教师工作投入的影响及人际氛围在两者之间的作用。采用诚信领导量表、人际氛围量表和工作投入量表对收集到的330名中小学教师样本进行调查。结果表明:人际氛围在诚信领导对教师工作投入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诚信领导既可以直接对教师的工作投入产生影响,也可以通过人际氛围的间接作用对工作投入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5.
以全国博士质量调查结果为基础,借鉴国外师生互动关系研究、导师人际行为模型的思想,利用西安高校博士生调查数据,分析了博士生怎样看待导师对其的指导,并从学生的视角分析了体验到的不同师生互动关系对其科研创新能力的影响。结果显示:导师与博士生互动关系处于"高度合作+一定程度强势指导"和"高度合作+一定程度尊重学生观点和意见"时,更有利于博士生科研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推进博士生的科研和学位论文进展。  相似文献   

6.
博士生是知识生产的重要贡献者,在博士生知识生产的过程中,师生合作与互动的影响不可忽视。本文从博士生社会化和学生自我调节的理论出发,以一所"双一流"高校(以下简称M大学)化学学科的某实验室为例,采用案例分析法,并综合运用深度访谈、参与式观察、文献计量等方式进行数据收集,以分析博士生知识生产过程中的师生互动模式对知识生产所带来的影响。研究发现,化学实验室中的知识生产存在不确定性,不同的师生互动关系会带来四种差异化的知识产出结果,且学生的内在动力对于知识生产的结果起着更为关键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科研投入是评估研究生教育质量的过程性指标,受外部环境和个人内部特征的影响。已有研究较少从多元性外部组织环境和个体内部特征共同深入探讨科研投入如何被影响。本研究运用偏最小二乘法,通过多维度分析高校科研工作的整体性组织变量——学术氛围,对研究生科研投入的影响,并引入研究生个人内部特征变量——自我控制、认知需求,具体分析研究生自我控制在学术氛围和科研投入二者之间的中介作用以及研究生认知需求在中介路径中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学术氛围三维度中的教师支持、自主机会对研究生的科研投入有正向预测作用。自我控制在教师支持、自主机会与科研投入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在同伴支持与科研投入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与低认知需求的研究生相比,高认知需求研究生的自我控制对科研投入影响更积极。认知需求在学术氛围三维度与科研投入之间的调节作用也存在差异。为有效提高研究生的科研投入水平,应分主次营造积极的学术氛围、培养研究生自我控制能力、根据认知需求特征有针对性实施培养策略。  相似文献   

8.
"心理学研究方法"经过基于问题的合作学习的教学改革与探索,发现有效学习的实现受以下因素影响:真实而有趣的研究问题;良好人际氛围的塑造;小组成员相关技能的训练;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的指导与帮助;过程性学习评价为主,总结性学习评价为辅。通过训练,能够有效强化心理学专业本科生合作、探究的科研意识。  相似文献   

9.
课题链能够通过课题任务把参与课题的教师联系在一起,使之能够合作互动,是教师科研共同体的重要载体。以课题链为载体的教师科研共同体建设在实践中要规定课题链目标,形成教师共同追求的研究目标;借助课题链内部互动,促进教师课题研究的交流与合作;对课题链进行整体管理,增强教师研究课题的组织意识;整体评价课题链,通过捆绑考核聚拢参与课题研究的教师。  相似文献   

10.
借助扎根理论的分析范式,详细揭示了博士生学术论文发表的主要影响因素与深层作用机理。研究发现,“个人学术投入”与“学术发表期望”是触发博士生学术论文发表的前置条件和转化动力;“学术组织规训”与“导师指导策略”是影响博士生学术论文发表的“硬要求”和“软约束”;“职业发展规则”与“论文发表市场”的现实博弈是作用于博士生学术论文发表的“刺激”因素与“反馈”机制;且个人“投入”与“获得”效益的“非对称性”体验、“导师策略”与“制度规训”的“二律背反”矛盾以及“刺激因素”与“结果反馈”的“不稳定性”结构,共同构成了“博士生学术论文发表影响机制”理论模型,并在“主体—组织—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与彼此影响下塑造了“博士生学术论文发表的影响机理”。为激励博士生坚持“以学术为志业”,必须在主体、组织与环境层面合力共为,通过端正读博动机与学术发表意识、树立“以学术为志业”的认知态度,优化博士生教育的组织管理模式、加强和谐导学关系的组织构建,纠偏学术劳动力市场的环境氛围和优化学术期刊市场的信息化建设等,从而为促进博士生教育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
级联指导模式在大科学时代的初级研究人才培养中日益盛行,我国主要研究型大学中超过三分之一的理工科博士生是在级联指导下成长.与传统认知学徒指导模式相比,级联指导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优越性,在学术志趣、知识深度理解、研究原创性和问题提出能力等核心科研素养上显著弱于认知学徒指导的效果.不过级联指导中的青年研究者与认知学徒指导中的导师在博士生科研生产力、部分科研认知能力和研究技能等的指导效果上不相上下,实验室合作教师可以有效弥补团队科学研究中导师指导精力稀缺的不足.作为科研后发型国家,博士生培养单位应构建以研究方向为纽带的级联指导模式;增强导师对博士生关键科研能力的直接指导;建立青年研究者参与博士生指导的激励机制;营造自由平等的科研互助文化.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选取了博士生论文的确定途径、博士生的研究与导师研究之间的关系、博士生跟导师探讨博士论文的频率和博士生对导师指导论文的认可程度这四个维度,比较分析了中日两国博士生学习与生活的数据。结果发现,我国博士生在学位论文指导过程中需要进一步提高科研自主性和独立性,加强导师与博士生之间的互动,更好地发挥导师的引导和决策作用,才能提高博士生创新能力,保证博士生培养的质量。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选取了博士生论文的确定途径、博士生的研究与导师研究之间的关系、博士生跟导师探讨博士论文的频率和博士生对导师指导论文的认可程度这四个维度,比较分析了中日两国博士生学习与生活的数据.结果发现,我国博士生在学位论文指导过程中需要进一步提高科研自主性和独立性,加强导师与博士生之间的互动,更好地发挥导师的引导和决策作用,才能提高博士生创新能力,保证博士生培养的质量.  相似文献   

14.
影响博士生科研能力培养的课程因素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就课程现状对278名博士生进行问卷调查,分析了课程在博士生科研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课程设置与科研能力的需求有偏差,与科研过程脱节严重;课程结构比例不合理,跨学科选修课程比重小;前沿性知识缺乏,组织形式单一,课程资源不足,教学环境封闭;课程学习观念淡薄;课程考核评价标准模糊.并从目标定位、结构优化、内容整合等方面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5.
教研室是一个专业机构,应以"研究"为"根基"、以"支持"与"服务"为两个"抓手",在新课改中继续发挥功效。为新课改提供业务支持与服务的目的要求有其相适应的组织结构体系,教研室组织结构应从三方面进行架构:组织性质方面由行政性组织向专业性组织转变,以研究为根基,服务于新课程改革;架构理念方面倡导民主、发展与协商取向的价值引领,营造教研室作为专业性组织发展的氛围;组织运行方面实施领导层和执行层双向互动的运行模式,切实有效地发挥教研室的专业领导功效。  相似文献   

16.
基于我国38所研究生院高校1729名学术型博士生的调查数据,探讨了学术型博士生抱负与科研能力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在博士生教育规模扩张及就业多元化的背景下,博士生的抱负呈现多元化、异质化的特征。自我承认和人际归属抱负、社群贡献抱负、社会认可抱负对三类科研能力均有显著的正影响,财务自足抱负对三类科研能力并无显著影响。自我承认和人际归属抱负、社群贡献抱负对三类科研能力的促进作用较大;社会认可抱负对构想与实践能力、专业表达与管理能力的提升促进作用较大,对前期准备能力的促进作用有限。  相似文献   

17.
增加科技资源投入是提升实验室产出的有效途径。然而,目前鲜有实证研究以国家重点实验室为对象进行科研资源投入与产出的关系探讨。现基于2009—2018年15个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数据样本,探讨实验室的科研资源投入与产出的关系,并分别构建了多元线性回归方程模型。研究表明,科研资源投入对于科技论文产出与科研项目产出具有不同的影响。其中,学术对外交流及实验室开放程度对科技论文产出具有显著影响;而实验室人力资源投入、学术对外交流、研究经费投入、基础设施投入及实验室开放程度均对科研项目产出有显著影响;且实验室人力资源投入、学术对外交流与基础设施投入对科研项目产出的影响较大,呈现出线行的正相关关系。且可为实验室运行管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我国某研究型大学自然科学领域的博士生为研究对象,分析博士生在读期间的学术产出状况;构造了以学术研究投入时间、国内国际会议报告、与导师交流频率为维度的学术活跃度概念,并利用负二项分布的回归模型,证实了学术活跃度与博士生学术产出之间的关系。本研究认为,应努力创造良好的博士生教育环境和氛围,通过提高博士生的学术活跃度,进而提高其学术产出,这对提高我国博士生教育培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面对日趋激烈的“学术内卷”,博士生的科研压力逐渐增大,学术激情是其在科研压力下保持对科研工作孜孜不怠的追求与恒久坚持的内在动力。本文基于538份在校博士生的调查问卷数据构建了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探讨不同性质的科研压力源对博士生学术激情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发现:挑战性科研压力源正向预测博士生学术激情,阻碍性科研压力源则负向预测博士生学术激情;科研角色认同在挑战性-阻碍性科研压力源与学术激情之间发挥中介作用;包容型导师风格负向调节科研角色认同在阻碍性科研压力源与学术激情之间的中介作用。基于此,制定个性化的激励机制与支持机制、健全有组织的科研训练体系、营造宽松自主的科研氛围是帮助博士生缓解科研压力、增强学术激情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0.
博士生课程学习成效是博士生课程质量评价的重要标准,从博士生视角反观并审思其课程学习经历,考察影响博士生课程学习成效的关键因素,有助于强化对博士生成长的关注,完善博士生课程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基于A大学分布于16所学院9大学科门类的32位博士生深度访谈质性分析,博士生课程学习成效深受博士生学习心理与行为、教师角色及教学风格、课程制度安排与学习氛围的交互影响。为充分发挥上述因素之间积极交互作用,提升课程学习成效,有必要强化课程的科研服务功能与教师的引导作用,建立常态化课程学习需求分析机制及弹性选课制度,营造师生同伴间积极对话与良性互动的学习氛围,以激发博士生课程学习内生动力,促进博士生自我发展与博士生课程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