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才是乡村振兴的第一资源,也是目前农业农村发展的短板。通过问卷调查,了解高职学生到农村就业的意愿,发现高职学生到农村就业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为就业理想与农村就业基础相差甚远、对大学生到农村就业相关政策和项目了解较少等。要通过开展农村发展前景普及教育、开展高职学生到农村就业辅导、运用农村优势吸引高职学生到农村就业、将乡村振兴理念融入课程教学等措施,引导高职学生到农村就业,补齐农业农村发展的人才短板。  相似文献   

2.
全面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强化“大国三农”思政教育,培育具有“三农”情怀的“一懂两爱”高素质农业专业人才是新时代农林高校的重要任务。本研究以某农林高校在读研究生为例,调研和分析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研究生就业存在的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并针对农林高校研究生面对的就业形势提出解决对策,探索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林高校研究生就业教育的新路径和新方法,推动农林高校人才培养教育与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  相似文献   

3.
4.
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需要更多优秀人才的强大支撑。如何吸引更多大学生返乡创业,成为新时代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亟须解决的重要课题。通过采用文献研究和调查问卷等方法,对张家口5所高校的80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分析大学生返乡创业意愿的影响因素,并从政府、高校、学生三个维度提出大学生返乡创业意愿的提升建议,以助力乡村振兴获得强大发展动能。  相似文献   

5.
“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三农”工作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人才振兴关系着国家社会整体发展。高校作为高素质人才的集散地,具有丰富的科教资源,起着科研创新和人才培养的社会功能。高校助力乡村人才振兴具有天然优势,这对乡村高质量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然而目前,乡村振兴面临着高素质人才持续流失、剩余劳动力内生动力不足,以及基础教育发展的问题,亟待解决。对此,高校可发挥自身优势,一定程度上满足当地乡村的发展需求,利用自身丰富的教育资源,有针对性地为乡村人才振兴建设培养输送相关人才,对乡村现有劳动力进行培训和优化乡村基础教育体系。这将有利于加快推进我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  相似文献   

6.
文章通过对我国民宿发展现状和乡村民宿人才困境进行分析,运用扎根理论法深入南京市溧水区乡村民宿进行访谈调查,找出造成乡村民宿人才困境的原因。经过差异比对,从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输出、村民终身教育机制、应届生就业政策引导、星级酒店岗位帮扶四个方面提出了人才发展前景的解决方案,致力于提高乡村民宿质量。  相似文献   

7.
8.
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就业困境与出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9年招收全日制农业推广专业学位研究生是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进步。从农推的职业设置背景与我国基层农业科技推广和发展等领域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来看,二者理论上是吻合的.但是现实的基层环境对全日制农推研究生到基层就业的支持度低,尤其是保障、激励等制度性障碍.加上研究生就业取向“功利化”,使得他们不主动愿意到基层就业,二者目标难以达成一致。所以要制订有弹性的培养方案,制定到基层就业的基本制度,通过迂回方法,加强就业指导与服务,最终引导他们到基层就业。  相似文献   

9.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就业能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桂云 《时代教育》2012,(7):134-135
文章根据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的生源特点和培养特点,全面分析了其在就业竞争中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为就业指导和就业服务工作提供基础依据。  相似文献   

10.
赵欣 《学周刊C版》2010,(4):189-189
中职汽修专业教育培养目标是.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具有一定的专业理论、扎实的基本技能、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沟通能力的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11.
乡村振兴的关键是人才,人才资源是乡村发展的第一要素,高职院校学生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推动力量。通过对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意愿进行问卷调查发现,学生参与乡村振兴的就业意愿总体处于低位,而期望为乡村振兴做出贡献的意愿却很高。文章分析了影响高职院校学生参与乡村振兴的因素,提出采取应用场景分析、不同激励措施,为高职院校学生参与乡村振兴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和制度环境的策略,从而有效引导和促进学生积极参与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2.
人才作为首要资源,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基础。宁波地方应用型高校以智力、科技、培训、人才等资源优势帮扶合力陆续成立乡村振兴产业学院、研究院、实践基地等多种模式,在鄞州区乡村人才振兴中发挥重要作用。聚焦宁波市域地方应用型高校赋能鄞州乡村人才振兴的发展现状,结合“三螺旋”理论分析地方应用型高校在个人发展、高校建设及政策方针方面存在的困境,在现有发展的基础上提出赋能鄞州乡村人才振兴的优化措施,以期对高校尤其是应用型高校赋能乡村人才振兴提供借鉴,培养“知农、爱农、兴农”的现代“三农”工作人才。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是乡村人才振兴的重要力量,深入探究影响大学生返乡就业创业意愿的相关因素对于乡村人才振兴具有重要意义。对420名大学生进行抽样调查和实证分析,深入探讨大学生返乡就业创业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返乡就业创业意愿存在显著的个体差异;发展环境的三个维度,即政策环境、教育环境和基础设施环境对大学生返乡就业创业意愿都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为进一步验证分析结果,对50名大学生进行个案研究和深度访谈。根据研究结论,从完善大学生返乡就业创业发展环境和加强大学生乡土情怀建设两个层面,分别从政府、高校、家庭和个人层面提出管理建议和策略。  相似文献   

14.
文章首先阐述了农村籍大学生返乡创业就业的优势,然后针对农村特殊的人才需求和农村籍大学生的现状进行调研,分析了农村籍大学生回乡就业创业面临的困境,最后提出了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籍大学生返乡就业创业解决对策,具体包括加强服务系统建设、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大学生个人方面的努力。  相似文献   

15.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大学生就业引导问题已经深刻影响到社会个体的生涯定位与发展。文章对广西几所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硕士生近4年就业状况进行纵向维度分析,对在校生就业意向进行横向维度调研。分析表明,该专业硕士生就业领域存在窄化现象,择业思维比较单一固化,职业期待度普遍偏高,基层就业意愿不强,需要从课程教学、社会实践以及日常教育方面融入基层就业思想教育引导。  相似文献   

16.
17.
培养顺应时代发展的现代农业多元人才是农业院校的历史使命。本文从农业双创人才培养的特点入手,分析了培养农业双创人才的必要性,探讨了农业双创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培养农业双创人才的创新路径,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实现农业现代化提供人才支撑。  相似文献   

18.
乡村振兴战略为农村籍大学生未来发展提供历史机遇和发展空间,研究此类大学生就业问题对高校为国家战略进行人才培养、提供智力支持及针对性就业指导等方面意义重大。本文通过对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物理学类专业近5届农村籍大学生就业数据进行分析,针对毕业生就业动力不足、能力提升不够、返乡意愿不强等就业弱项,从就业指导体系、实践教学创新及乡村政府引导等方面提出具体建议,为地球物理学类专业及非农专业农村籍大学生返乡就业创业的教育实践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加快培养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农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举措。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作为全国性的农民教育培训专门机构,是培养高素质农民的主力军。农业企业在农业生产技术、经营管理、市场营销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是培养高素质农民的重要力量。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与农业企业可以进一步发挥各自优势,在遴选培养对象、制订培养方案、开发课程体系和教学资源、选用和培训师资、建设农民田间学校、提供跟踪技术服务、开展科学评价、落实扶持政策、推进教学条件和信息化建设、开展模式研究等十个方面开展深入合作,完善校企合作培养模式,加快构建一支高素质农业生产经营者队伍,为乡村振兴提供更加有力的人才支撑。  相似文献   

20.
发挥大学自身特色与优势,加强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与应用能力培养,是提高培养质量的重要保障。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以大学农业推广体系为依托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以强化研究生的实践教学为突破口,调整课程体系,创新教学内容与方法,推进实践教学改革,建立以大学农业推广体系为依托的实践教学运作机制,促进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