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化的发展是社会进步的必然要求,是信息时代职业教育改革的需要。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一个与时俱进的过程,它贯穿于教师个人的职业生涯,并受到社会上多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其中学校制定的有关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各种机制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因此,构建有效的促进教师本人专业化发展的平台和多元机制,成为学校建设的工作重点之一。在这些有效机制的激励下,教师个体才能尽其所能地发挥潜能,为学校和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相似文献   

2.
"双高"建设背景下,国家对高职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出了新的要求,但高职学校教师绩效评价仍存在诸多问题,具体表现为高职学校行政权力强化影响教师绩效评价的民主性、评价主体单一影响教师绩效评价的公平性、以奖惩为目的的教师绩效评价制约教师的专业发展。基于多元共治的高职学校教师绩效评价需充分认识高职学校组织特性及教师特点,树立以教师发展为目标的绩效评价导向,建立由学校、教师、学生、行业企业等多元主体参与的教师绩效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3.
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是提升高职院校办学综合实力的必要手段。文章分析了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改的必要性,梳理了高职评估与诊改的关系,以南京科技职业学院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为例,阐述了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构的一般规律和方法。  相似文献   

4.
从研究内部质量保证的内涵和特征出发,分析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现况与实施困境,指出需应对价值取向模糊、质量指标泛化和建设实践乏力等现实问题。探讨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构建的新思路、新策略,提出在顶层设计、体系结构化、诊断与改进、制度保障上进行系统的优化设计,推动内部质量保证工作的高效开展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持续改进与提升。  相似文献   

5.
费建明 《考试周刊》2009,(28):202-203
在青年大学生中发展党员,是高职院校党建的一项基础性工作。高职院校各级党组织应重在培养,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入党动机,规范程序,把好党员入口关,完善制度,确保大学生党员的质量。  相似文献   

6.
民主行政社会构建中的多元共治,是我国公共行政发展的必然结果和社会发展的自然归属。政府中心主义治理模式根植较深、社会组织自治能力尚且不足、公民参与精神与参与理性欠缺和行政文化建设较为落后,是我国民主行政社会构建存在的主要问题。为了促进我国公共行政化民主改革深入发展,实现民主行政社会构建的多元共治,必须不断提升政府治理能力,推进社会组织的建设和发展,调动公民参与的积极性,加强行政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7.
8.
高职院校与企业互动合作机制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促进校企互动合作机制形成的主要举措包括:树立新型合作观,为校企互动合作奠定观念基础;面向市场,建立互利互惠的利益分配机制;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建立互动合作保障机制;建立信息资源服务机制;建立面向市场的实施机制;建立校企文化的契合机制.  相似文献   

9.
高职院校产学研结合动力机制构建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职院校产学研结合要持续和卓有成效地进行下去,就必须要解决动力机制问题,因为动力不足已成为目前制约高职院校开展产学研结合的主要因素。本文对如何构建高职院校产学研结合动力机制问题,在提出主要思路的基础上,较详细地分析了需要实施的策略,这些策略主要为:必须以调动企业积极性为主要努力方向,以突破高职院校开展产学研结合的瓶颈制约;要加强高职院校内部相关问题的管理,以强化学校在产学研结合中的原动力作用;要充分发挥政府、行业组织、行业协会等力量对这类结合的支持与促进作用,以增强全社会对这类结合的推动力。  相似文献   

10.
生态修复责任作为一种新型环境责任形式,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在生态修复制度中,"人的工作"是促使相关措施实施最为基础的元素,也是环境责任形式实现中最根本的力量.政府、 企业、 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构成生态修复制度中多元主体协同共治的基本格局.在这一格局中,不同主体均面临不同程度的实践困境,为解决现存的制度困境,可从厘清主体责...  相似文献   

11.
职业教育多元共治是推动加快实现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举措,是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物质与精神支撑的重要手段。多元共治是强调服务为本、在多方协作下回归发展目标的系统科学治理模式,与职业教育“以人为本”的教育本质、多元化的办学模式相契合。通过重构治理运行体系、完善治理结构体系、深化治理研究体系、变革治理制度体系,可不断增进公共利益,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实现职业教育培育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目标。  相似文献   

12.
改变单一的学历教育模式,实施多元发展战略,不失为高职院校拓宽投资渠道、降低办学风险、增强学院竞争力、促使自身稳步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就多元发展战略的内容,各单元之间的关系和管理模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高职院校与企业互动合作机制的构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校企双向互动合作模式已经成为高职院校高级技能人才培养的一种常态模式.文章分析了高职院校与企业互动合作机制的内涵及构成要素,提出了促进校企互动合作机制形成的主要举措.  相似文献   

14.
新时代乡村治理正处于"解构—重建"的多重挑战与结构性矛盾之中,客观上要求政府与社会构建"多元共治"新范式。文章基于组织行为学、建构主义理论和经济社会学的综合性理论视角,探析农民合作社参与乡村治理带来的影响,发现新时代乡村治理正经历一系列结构性变化:民主政治——由认识关联走向利益趋同;经济发展——由小农经济转向市场经济;文化认同——乡土文化日渐解体,"乡风文明"正在重塑;治理格局——治理主体多元化与差序化共存。农民合作社与乡村自身不仅在治理特征、治理手段和治理目标上具有高度契合性,而且农村合作社在盘活生产要素——推动农业产业化、盘活参与动力——重建乡村治理权威、盘活治理资源——重构多元共治模式等方面具有特殊的作用,为乡村治理增添了新的活力。针对"多元共治"模式的现实约束,通过以人为本——夯实治理基础,主体建设——提高治理能力,赋权组织——寻求法律制度支撑,外部资源——拓展发展空间等策略,建构合作社参与乡村治理形成有效的"多元共治"格局助推乡村振兴战略下"治理有效"目标的顺利实现。  相似文献   

15.
在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面新的挑战,高校图书馆应关注读者需求、丰富馆藏资源、开展“称心”“放心”“欢心”服务、把图书馆建成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坚持“以人为本”、强化馆员主动服务意识、不断提升馆员的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16.
王坚  吴朦朦 《大学教育》2023,(18):18-22
为提升民办高校治理水平,探索多元主体共治体系,文章在“共建共治共享”治理理念的指导下,运用利益相关者理论分析民办高校的各利益相关者并对其进行分类,探究内外部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民办高校治理的机制。相关研究发现,民办高校的多元主体共治体系往往存在外部治理主体多以政府为主、其他利益相关者为辅且现实中容易被其自身及高校管理者所忽视,内部治理机构不完善和权益诉求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基于此,民办高校应更好地发挥政府政策引导、管理、监督、评估、支持等职能;社会团体参与治理需制度保障、高校认可及增强自身权益意识;民办高校要完善内部组织机构,合理分配内部责权利,完善内部治理主体的权益诉求机制。  相似文献   

17.
高等职业教育飞速发展之际,高质量内涵式发展已成为当前职业教育研究的重要命题。从高质量建设内涵出发,厘清质量建设与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关系。通过回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评估的发展历程,梳理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建设的发展逻辑。根据高职教育质量建设的目标导向性、动力内生性、教育主体性、评价多元性、架构系统性的特点,提出“双高”背景下高职院校内部质量诊断与改进保证体系构建的路径:高位统筹质量保证体系总体架构;引擎驱动激发内生动力;规划先行形成完整目标链;成果导向打造精细标准链;深挖特色营造质量文化氛围;平台保障构建智慧校园。  相似文献   

18.
建立行之有效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运行机制,是高职院校强化内涵建设,促进质量管理向质量治理转变,有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手段。通过明确管理职责,健全与完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质量保证制度与标准,建设目标引领、实施运行、监控反馈、持续改进的质量保证运行机制,形成多方参与、多元评价、自我保证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为促进教学形态转变,保障教学质量提供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9.
20.
基于治理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高职院校可构建党委与校长、党政管理部门、二级院系教学单位、教师、学生等利益相关主体构成的内部质量保证治理体系的基本框架,以及由决策指导、沟通协商、自主自治、质量监管、质量评价等构成的主要治理机制,据此提出对策建议:健全质量保证治理责任体系,增强质量保证治理一致化水平;健全质量保证治理关系体系,增强质量保证治理协同化水平;健全质量保证治理制度体系,增强质量保证治理程序化水平;健全质量治理文化体系,增强质量保证治理过程化水平;健全质量保证治理平台体系,增强质量保证治理信息化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