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究FMS功能性动作筛查手段与马拉松爱好者运动损伤的相关性。方法:采用FMS功能性动作筛查对30名马拉松爱好者进行基本动作模式测试,用数据统计软件对测试结果进行整理分析。结果:马拉松爱好者稳定性动作模式功能优于灵活性动作模式功能,肩部灵活性与主动直腿上抬的FMS评分为1.98±1.62与1.79±0.96,基础动作模式双臂上举深蹲FMS评分最低为2.07±0.51。结论:FMS功能性动作筛查可以准确发现导致马拉松爱好者动作模式不良或损伤概率高的不利因素。建议:马拉松爱好者需重点关注髋、膝、踝关节的灵活性与稳定性,提升上下肢的肌肉力量与延展性,根据FMS筛查结果提出的针对性纠正计划循序渐进地科学训练,从而实现强化身体功能、降低运动损伤风险、增加马拉松爱好者运动年限等目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本文通过FMS功能性动作筛查与功能性身体纠正训练,改善高校篮球特长生的身体功能。方法:使用FMS功能性动作筛查对随机选取的50名高校篮球特长生进行测试,从中选取分数较低的30名学生进行6周的功能性身体纠正训练,训练结束后在进行FMS筛查,将前后两次结果进行t检验。结果:随机选取的50名学生FMS评分为13.28±2.59,选取30名评分最低的学生评分为11.7±1.74;进行6周功能性身体纠正训练后30名学生的FMS评分为13.87±1.33,且两次评分具有明显的差异性(p<0.05);7个动作中,深蹲、跨栏步、肩部灵活性、直腿主动上抬以及躯干稳定性俯卧撑的FMS评分有明显的提升(p<0.05),直线弓箭步与旋转稳定测试评分虽有提升,但训练前后并没有明显的差异性(p>0.05)。结论:在测试中高校篮球特长生表现出肩部、腰部以及膝关节的问题,因此,在平日的训练中应根据FMS功能性动作筛查的不同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功能性身体纠正训练,同时以核心力量的训练为主导,强化踝关节、髋关节的灵活性以及膝关节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本研究以促进马拉松爱好者的身体机能与生理功能为主要目的,为我国普通的马拉松爱好者提供科学且系统的训练方案。方法:从某省市的马拉松协会中随机选取16名马拉松爱好者,将其平均分为实验组(进行12周的特定运动干预处方训练)与对照组(进行12周常规性训练)。结果:训练前对实验组与对照组分别进行了两项身体机能的生理指标测试(基础代谢率与最大摄氧量),结果显示并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经过12周的特定运动干预训练后,实验组的基础代谢率提升到1609.60±73.00kcal,最大摄氧量提升到67.90±6.31 ml/(kg.min),实验组与对照组的身体生理指标之间存在显著性的差异(p<0.05)。结论:针对马拉松运动项目的特定运动干预训练对于提高马拉松爱好者身体机能的生理指标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体育运动训练专业篮球专修学生进行功能性动作筛查(FMS)和伤病问卷调查,来了解学生目前的身体状态和伤病情况。根据FMS筛查结果,设计身体功能训练方法。通过为期16周的身体功能性训练,来对比实验前后学生的FMS筛查结果和伤病发生率。结果表明,经过16周的身体功能性训练,篮球专修学生的FMS分值和伤病发生率分别由平均14.51提高到16.72和由57%降低到28%,P<0.01。说明身体功能训练能够有效降低篮球专修学生的伤病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基于FMS评估游泳运动员的身体功能,并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功能性身体纠正训练计划,以研究身体纠正训练对于提升游泳运动员身体功能及水中专项素质的有效性。方法:随机选择42名辽宁省游泳队队员进行为期8周(每周3次、每次60min)的身体矫正训练干预,并在干预前后对运动员进行身体功能动作筛查评分和水上专项素质的测试。结果:8周干预后,游泳运动员FMS评分由13.33±1.47分提升到16.47±0.86分(P<0.05);水中专项素质各指标均有显著性提升(P<0.05)。结论:FMS可以检测游泳运动员的身体功能,通过功能性身体纠正训练可以有效强化游泳运动员的身体功能,尤其是增强游泳运动员左右两侧的不对称性,提升游泳运动员的水上专项素质,同时降低运动员的损伤风险与损伤几率。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篮球爱好者进行功能性动作筛查,了解篮球爱好者的身体功能情况。根据功能性动作筛查结果设计功能性训练方案。经过12周功能训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和列联表分析法,对比功能训练前后篮球爱好者功能动作筛查得分和伤病变化。结果表明,篮球爱好者的身体功能动作筛查平均得分由13.27提高到15.47,伤病发生率显著下降,说明身体功能训练能够有效提高篮球爱好者的身体功能水平,降低篮球运动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功能性动作筛查(FMS)可以有效检测出高校网球运动员关节稳定性、灵活性,对预防运动损伤、改善身体功能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利用功能性动作筛查方法对高校网球运动员进行实验前检测,根据检测情况进行为期9周、每周训练3次、每次训练40min左右的三个阶段的功能性纠正实验训练。9周的纠正训练结束后再次进行功能性动作筛查,对两次筛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高校网球运动员肩部灵活性相对较好,核心的稳定性不足,各关节之间的肌肉柔韧性较差;左右两侧不对称性比较严重,主要表现在髋关节以及腿部肌肉力量不平衡等;纠正训练后可在缓解高校网球运动员肌肉紧张度、增强肌肉力量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训练9周后,FMS评分从14.08±2.12提升到17.75±0.54,使用t检验P<0.05;左右不对称性也得到了改善,增强了弱侧链的肌肉力量与柔韧性,动作质量得到了极大提升。  相似文献   

8.
李娜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22,(10):162-163+223
目的:研究高校足球运动员功能性训练与身体功能和身体素质的相关性。方法:通过FMS功能性动作筛查对高校足球运动员进行检测与分析,同时对其进行为期9周的功能性训练,训练结束后再次进行FMS功能性动作筛查,使用数据统计法对所得数据进行对比,分析试验前后身体功能以及身体素质变化。结果:通过9周的功能性训练,功能性动作中深蹲、跨栏步、直线弓箭步、主动直腿上抬以及躯干稳定俯卧撑的提升较大,表现为P<0.05,实验前后具有明显的差异性,肩部灵活性与旋转稳定实验前后没有明显的差异(P>0.05);身体素质测试中立定跳远与5×25米折返跑试验前后具有明显的差异性(P<0.05),然而30米直线跑试验前后没有显著性的差异(P>0.05)。结论:功能性训练对高校足球运动员身体功能的提升具有显著的效果。建议:进一步设计功能性训练方案,以便更好的满足高校足球运动员的需求;功能性训练对高校足球运动员身体素质的提升相对比较局限,后续需增加身体素质的测试指标,检验功能性训练对高校足球运动员身体素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湖北体育科技》2019,(10):896-899
目的通过对普通大学生基本动作模式测试,发现身体运动的局限性,为大学生制定有针对性的身体功能动作训练、减少运动损伤、提高体质健康水平提供有效途径。方法采用功能动作筛查(FMS),运用SPSS统计分析普通大学生FMS的7个单项动作得分和FMS总分。结果普通大学生躯干稳定性、核心力量和肌肉神经协调性有待提高,完成运动动作模式存在不对称性,表现为力量的不对称性比例高于身体活动范围的不对称性。结论功能性动作筛查可运用到日常体育教学和训练中,设计开发"身体运动功能筛查和训练"的体育课程,改善大学生功能动作弱链;加强教师队伍对FMS和身体运动功能训练的知识培训,建设大学生功能性训练实验室。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FMS功能性动作筛查检测高中校园足球运动员身体功能的不足之处,使用ROC曲线图以及Youden指数确定高中校园足球运动员损伤阈值,分析其与运动损伤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文献资料法、测试法以及数据统计分析法对所选取的30名足球运动员进行FMS功能性动作筛查,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结果:高中足球运动员FMS评分最多的学生是15分,共9人,最低分仅9分,其中深蹲、直线弓箭步、主动直腿上抬以及旋转稳定动作的评分最低;使用ROC曲线图分析得知曲线下面积为0.784,通过Youden指数确定高中足球运动员FMS功能性动作筛查的损伤阈值为14分。建议:在日后的训练中要将FMS功能性动作筛查使用到日常训练,结合测试结果,对高中足球运动员尤其是14分以下的运动员进行具有针对性的功能性训练,增强学生身体的功能,降低运动损伤的风险,提高运动表现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采用功能性动作筛查系统评价普通大学生在完成不同功能动作模式时身体各部分的稳定性、灵活性和对称性,探求大学生的身体功能特征和运动损伤风险因素。方法选取200名普通大学生为研究对象,运用功能性动作筛查对所有受试者进行测试和评分,功能性动作筛查包括深蹲、跨栏架、直线弓箭步、肩关节灵活性、主动直膝抬腿、躯干稳定性俯卧撑和旋转稳定性;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不同性别大学生的FMS测试结果,使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对普通大学生的FMS总分与FMS运动能力、FMS灵活性和FMS稳定性进行分析;使用非参数检验方法中的曼-惠特尼U(Mann-Whitney U)检验对不同性别大学生差异进行分析。结果 FMS总分数中,肩关节灵活性分数最高,旋转稳定性分数最低,且各个项目的总分数与男、女大学生分数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男大学生的主动直膝抬腿分数明显低于女大学生,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且躯干稳定性俯卧撑分数明显高于女大学生,也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普通大学生不对称人数为111名,占55%,其中男生不对称人数为65名,占男生人数的65%,女生不对称人数为46名,占女生人数的46%。结论普通大学生的功能性动作筛查分数较低,身体的稳定性和灵活性明显不足,身体不对称性现象非常普遍,从事体育锻炼存在较大的运动损伤风险隐患。此外,应该加强男生的髋关节灵活性和女生躯干的稳定性锻炼。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对备战2016年里约奥运会的国家赛艇队12名公开级女子双桨组运动员6周功能性力量训练前后功能动作筛查测试(FMS)成绩进行动作质量的比较,探讨功能性力量训练对运动员身体功能动作质量的影响,以便为今后备战比赛过程中制定提高运动员动作质量和运动技巧的功能性力量训练计划提供参考;方法:选取12名优秀女子赛艇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对研究对象在云南会泽高原训练基地训练期间进行6周功能性力量训练干预,并在实验前后对运动员FMS 测试的7个评价身体功能动作的得分进行比较;结果:6周功能性力量训练后,运动员各指标得分平均提高为深蹲0.7分、跨栏架步1.3分、直线弓箭步0.9分和躯干稳定性俯卧撑1.1分,4个动作得分较实验前都显著提高(P<0.05),而肩关节灵活性、主动直膝抬腿、旋转稳定性3个动作的得分较实验前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6周的功能性力量训练有效地改善了运动员做深蹲、跨栏架步、直线弓箭步和躯干稳定性俯卧撑功能动作等的动作模式,表明采用的功能性力量训练计划科学合理,可为今后备战比赛过程中运动员功能性力量训练计划的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现如今FMS功能性动作筛查越来越被广泛应用在各个领域,用来评估人的不同身体部位的受伤程度,根据测试结果再纠正训练,可以降低受伤的风险.本文以江苏省无锡市建筑路消防救援站的消防指战员为研究对象,目的是让消防员进行更科学的训练,减少不必要的损伤.实验为12周的体能训练,在训练周期的最初,采用FMS功能性动作筛查对每位消防员...  相似文献   

14.
该研究对40名自愿参与的男性大学生施加8周的功能性力量和传统力量训练,以期通过基于下肢运动生物力学、FMS和运动能力测试,探究功能性力量与传统力量的训练效果,进而为大学生进行功能性和传统力量训练提供理论依据与参考建议。研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实验组进行了8周的功能性力量训练,对照组进行了8周的传统抗阻力量训练,并在训练前后分别进行了下肢内外翻力矩、FMS和运动能力测试。研究结论:(1)持续8周的功能性力量训练可以显著提高大学生的功能动作质量(FMS),但与传统力量训练相比,并没有对功能动作质量的提高带来更显著的效果;然而对下肢运动生物力学的影响要显著优于传统力量训练。(2)持续8周的功能性力量训练与传统力量训练相比,更能提高大学生的速度能力、协调能力以及灵敏素质,然而其对下肢的弹跳能力的影响却远不如传统力量训练,弹跳能力仍需要进行大的抗阻力量训练才能得到显著提高。(3)功能性力量训练不能替代传统力量训练对于肌肉的力量、爆发力以及平衡能力的影响,因此,在力量训练时,应当考虑传统抗阻力量训练和功能性力量训练对运动能力的不同影响,有选择地进行训练。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消防员群体功能性动作筛查的应用情况。方法;采用实验测试法与统计分析法对随机抽取的21名消防员进行FMS功能性动作筛查的测试,利用标准差与独立样本t检验等方式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消防员FMS评分最高为19分,大部分消防员的评分集中在11-15分之间;消防员左右两侧存在明显的差别如:跨栏步、直线弓箭步以及肩部灵活性(p<0.05),主动直腿上抬虽有区别,但p>0.05表明左右两侧没有明显的区别;消防员的受伤部位主要是膝关节(43%)、腰部(29%)以及肩关节(19%)的损伤。结论:FMS功能性动作筛查可应用于消防员群体的日常训练中,需重点关注14分以下易受伤的人群以及左右两侧存在明显差异的人群,建立功能性身体纠正策略,强化消防员的关节灵活性与稳定性,可以有效降低消防员损失风险,从而提高消防队员的即战力,更好地保障人民的生活。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18名散打运动员进行FMS以及力量素质测试,采用SPSS分析软件对测试结果进行偏相关系数分析.探讨散打运动员FMS功能性动作筛查与力量素质之间的内在联系,从专项角度研究散打运动项目力量素质的训练理念并提出建议.得出结论:FMS功能性动作筛查对于运动员力量素质的体现并不具有前瞻性,只能作为运动员功能性动作筛查的...  相似文献   

17.
本文采用动作功能性筛查(Functional Movement Screen,简称FMS)对北方民族大学体育教育专业男生功能动作进行筛查,分析测试结果,提出身体功能训练纠正的训练方法。以53名北方民族大学体育教育专业2018级男生为研究对象,通过FMS测试方法对被测试者的身体灵活性、对称性和稳定性进行分析。FMS测试最高得分是19分,最低得分是11.5分,平均得分15.4分,34%的学生存在较高的受伤的风险,平均得分较低的动作有旋转稳定性、主动直膝抬腿、躯干稳定性俯卧撑和深蹲。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大学生身体素质普遍呈现下降趋势,如何通过科学训练提高大学生的身体素质成为目前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功能性训练是一种在竞技体育中广泛使用的训练方式,是一种针对参与者特点制定的有目的性的训练。近年来,为了提高大学生的身体素质,针对普通学生的功能性训练方案越来越得到重视。本文以目前最主流的功能性动作筛查(Functional Movement Screen, FMS)作为测试评估手段,自主设计了适用于普通大学生的功能性训练方案,并且通过设置实验组和对照组研究本方案对普通大学生FMS测试结果的影响。相对于采用传统训练方法的对照组,实验组结果显示功能性训练不仅能对普通大学生的FMS测试结果有显著提升,还可以对参训者的非对称性动作得分提升明显,能够增强大学生的身体素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功能性动态拉伸训练对男子足球运动员FMS测试和运动损伤患病率的影响。方法:选择上海U16全运男子足球队队员20名,在男足运动员准备活动中增加为期六周功能性动态拉伸训练计划,前后用FMS测试和评估,并对损伤患病率进行调查。结果:功能性动态拉伸训练计划执行前后FMS测试评分深蹲、跨栏、分蹲、俯卧撑和体旋比较,训练后功能性非常显著改善(P〈0.01),主动举腿功能性显著改善(P〈0.05),但肩部柔韧功能未见显著性差异;全队运动损伤患病率由40%降低到24%,未见显著性差异,急性损伤患病率由20%降低到8%,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用FMS测试对运动员进行功能性测试和评估比较简便科学,由测试结果设计的功能性训练方案在实践应用中可有效降低男子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急性运动损伤。  相似文献   

20.
江桦 《安徽体育科技》2018,(1):41-43,47
采用功能性动作筛查的方法,对福州市网球俱乐部网球爱好者进行功能性动作筛查和运动损伤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福州市网球爱好者的运动损伤部位主要发生在肩部、膝关节和肘关节;FMS平均得分为15.82分;FMS得分与运动损伤r=-0.398,具有统计学意义上负相关;FMS平均分截断点为16,验前概率为0.530,验后概率为0.545.即当福州市网球爱好者FMS得分低于16分时,发生运动损伤的概率从53.0%上升到54.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