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以后,随着大片国土的沦陷,许多学校被迫内迁,国民政府迁都重庆以后,遵义成为相对安宁的大后方,浙江大学、海军学校等相继迁至于此。在中华民族最危险的时刻,这些内迁高校在遵义得以继续生存和发展。  相似文献   

2.
留学生大多学贯中西,深知图书资料对于一个民族的重大意义。因此,在高校内迁时,他们以"惟念图书文献,保持之责在人;精神粮食,供应之任在我"的责任感,主张妥善保存并全力保护图书资料,为高校图书馆内迁作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3.
凌富亚 《编辑之友》2017,(7):88-91,98
全面抗战爆发后,我国报人面临着失业、忠诚不足、职业素养缺失三个方面的危机.为此,新闻界通过成立统一组织、发展后方报业、强化爱国意识、组织专业训练等策略和措施,成功化解了危机.并在此基础上,提升了报人的从业能力,维护了新闻职业的尊严,推动了我国新闻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西南联合大学的使命与抗日战争相始终.抗战背景下联大人的阅读特点表现为独特的阅读形态,丰富的阅读类型,崇高的阅读目标.读书与救国关系的思考及时代特征影响到联大人的阅读视野和对学术使命的认识.抗战烽火下西南联大得以弦歌不辍跟联大人的阅读坚守有重要关系.  相似文献   

5.
赵新利 《新闻大学》2021,(6):90-102
全面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积极开展对敌宣传.但在全面抗战初期,对敌宣传面临语言文化隔阂等现实困难.随着抗战局势发展和日俘增多,中国共产党通过日本工农学校积极转化、教育日俘,并使用日俘开展对敌宣传,对敌宣传策略和宣传口号不断优化,对敌宣传取得积极效果.  相似文献   

6.
<正>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组织实施的中国兵工企业向西南、西北地区的大迁徙,一方面可以说是抗日战争局势持续恶化下的"无奈之举",另一方面则可谓是中华民族坚持全民持久抗战的"战略创举"。一、兵工内迁的历史语境抗战形势的持续恶化1931年,日军在辽宁沈阳悍然发动了蓄谋已久的"九一八事变",中日局部战争爆发。在不足两个月的时间内,东北三省的主要城市旋即被日军侵占。1932年1月,日本海军陆战队进攻上海闸北的  相似文献   

7.
王肖珠女士先后毕业于福州华南女子大学和燕京大学教育系,在岭南大学图书馆工作长达15年,1945-1948年间担任图书馆馆长,是该馆历史上首位女性华人图书馆馆长。担任馆长期间,王肖珠主持岭南大学图书馆战后藏书的清点与追回工作,竭尽全力将图书馆因战争而产生的损失降至最低。1948年,王肖珠赴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图书馆学院攻读硕士学位,此后一直服务于美国图书馆界。论文从岭南大学档案入手,探究王肖珠在该校图书馆工作时期的史实及其为图书馆做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8.
全面抗战时期,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各根据地军民紧密团结,通过组建地方武装开展抗日救亡运动。以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为骨干而组建起来的桐城抗日学兵队,肩负着宣传抗战政策、动员组织群众、抵抗日军侵略及打倒反动势力的重任。桐城学兵队是一支听党指挥、纪律严明、英勇无畏而又富有战斗力的抗日武装力量,为桐城抗战事业做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9.
杨思信 《档案》2024,(2):28-35
以全面抗战爆发后动员民众需要及话剧力量的西移为契机,战前几乎没有话剧演出的兰州,亦在战时兴起了热烈的话剧运动。战时兰州话剧运动,可略分为“抗战话剧兴起与独幕剧演出的高潮”“新西北剧团、青年剧社的成立及其演出”“抗宣八队、外来演剧力量与第二次演剧的高潮”“断续中的的兰州话剧演出”共四个时期。八年中,兰州共出现话剧团体41个,上演独幕剧87种,多幕剧75种,另有一批著名剧人在此活动。战时兰州的话剧运动,对本地抗战宣传与民众民族国家意识的激发、各种款项的募集及民众平时的休闲娱乐等,均做出比较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本文综合利用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图书馆和广东省档案馆收藏的岭南大学档案,研究岭南大学图书馆在抗日战争各个阶段内的藏书建设活动,分析比较战争前后藏书数量的变化,再现了藏书从散佚到清点、召回的历史。透过岭南大学图书馆在抗战期间的藏书建设活动,可知在抗日战争时期,尤其是珍珠港事件发生前,国内各图书馆的藏书工作并非只是消极地转移文献,寻找安全的保存地点,同时也积极地开展文献购求、筹募和接管工作,注重收藏抗战文献、国学文献以及西文中国学研究文献,共建共享文献资源,并通过与外国学术机构的合作获得了大批重要的外文书籍。  相似文献   

11.
全面抗战时期,中共中央高度重视民生宣传工作,在宣传实践中采取了多种策略.民生宣传策略的有效贯彻,充分发挥了中共中央党刊的"喉舌"和向导作用,为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和夺取抗日战争胜利作出了卓越贡献.  相似文献   

12.
在某政府部门信息系统迁云过程中,论文总结出了2阶段15步迁云法,并从分层、纵深防御思想出发解决上云后的安全问题.然后介绍了迁云流程及取得的成效,分享了迁云的典型案例及迁云经验,为同行提供迁云参考经验.  相似文献   

13.
1937年7月,日本军国主义者在北平郊外的卢沟桥畔疯狂挑衅,揭开了全面侵华战争的序幕,然而至年底,距开战不到半年,浙江省杭嘉湖地区就全部沦陷了。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一段悲痛的历史-笔者谨作小文予以论述,以此纪念全面抗战爆发暨杭嘉湖地区沦陷七十周年,并提请国人: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相似文献   

14.
15.
以抗日战争时期厦门大学图书馆的危机应对事例为研讨对象,通过搬迁历程、在汀发展以及胜利复员三个方面的回顾,追溯厦门大学图书馆内迁长汀这一历史事件,归纳分析与此紧密关联的一系列举措,探寻其中蕴含的应急管理之道.厦门大学图书馆内迁长汀是危机应对的成功案例,给当下新冠疫情的应对提供诸多启益,无论是应急预案的制定、应急服务的开展,还是应急人文关怀的关注,都可以溯本求源,同时也为高校图书馆未来的应急管理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6.
抗战期间由于日军的侵略及同伙膨胀等原因,导致了教育经费的短期,致使校园房舍、仪器设备、图书短缺,影响了教育品质的提升。  相似文献   

17.
全面抗战时期,加强对外宣传是中国共产党一项十分重要而紧迫的任务。《新华日报》作为党的新闻宣传走向世界的"桥头堡",深度参与和见证了中国共产党早期的对外宣传,为改善和提升中国共产党的国际形象和国际地位做出了重要贡献。《新华日报》的对外宣传,注重以全人类共同价值为依托建构话语体系,以生动事实为基础讲好中国故事,以"借口说话"为策略拓展传播渠道,以内外协同为原则强化议程设置,冲破了国民党的重重封锁,把握了外宣舆论话语权。《新华日报》不仅开创了革命战争年代对外宣传的崭新局面,而且集中展示了"胸怀天下"这一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史经验,也为当前的外宣工作提供了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8.
19.
孟晖 《中国编辑》2018,(5):85-90
全面抗战时期,我国著名出版家、新闻记者邹韬奋以极大的爱国热忱从事进步新闻出版活动,有力地推动了抗日民主运动的发展。这一时期他受到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的影响,强调新闻出版以正确舆论发动群众、团结抗战的重要作用;基于民众立场的新闻出版工作应将服务精神与战斗性相结合;倡导民主和新闻出版自由,坚决反对国民党的新闻统制制度,并将这些思想贯彻在自己的新闻实践中。文章对之进行梳理研究,对探讨邹韬奋的思想发展轨迹、文化事业的成功经验,尤其是对当今新闻出版工作的启示,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在全面抗战初中期,《新华日报》《中央日报》响应政府号召,动员工厂、学校以及广大难民向内迁移。在内迁动员中,两家报纸所生成的难民动员文本,分别将难民自身和党国/政府作为其主要受惠对象,体现了不同的主体性策略:《新华日报》着眼于难民个体和群体,注重为其遭遇解困,体现了一贯的团结普通民众抗战的立场;《中央日报》基于党国号令,劝诫、批评难民以及各种受动主体的行为,呈现了内迁过程中的复杂面相,也表征了其应时应势的动员策略与技巧上的诸种缺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