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探讨具有科学依据、相对固定、操作性强、包容性广、具有指引性的适应体育理论与实践范式,以缓解当下适应体育理论与实践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通过对适应体育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及羁绊的梳理和对经典适应体育教材中适应体育理念学说的归纳统整与重释,认为:新时代背景下我国适应体育理论与实践范式的构建与创新,应关涉理性诉求和实然价值,坚持外源性和内生性的统一;追求个体的最佳适应状态是适应体育的宗旨,个体功能发挥的最大化和健康发展的最优化是适应体育的目标;功能联动·进阶发展是适应体育理论与实践的新范式。建议:应重视个体心理层面的自我实现和个体功能的发挥,强调社会生态环境对个体的影响,关注个体发展的动态化及障碍的社会化,平等地从整个生命周期看待发展和障碍。  相似文献   

2.
我国体育思想史书写形态形成了以社会精英体育思想研究为线索的循规性书写形态、以社会体育思潮研究为中心的话语性书写形态、以多元理论视角解读体育思想为路径的建构性书写形态3种逻辑脉络,构成了我国当代体育思想史研究的学术图景.我国体育思想史研究应进行逻辑重构,不断地扩张、分化和重组问题域,实现研究范式和理论自觉的自主性建构.  相似文献   

3.
为了适应新《指导纲要》的要求,在分析目前高校体育现状的基础上,通过问卷调查和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探讨了建构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育新体系的内容和途径,为深化高校体育改革和促进高校体育目标的实现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4.
体育旅游作为旅游学与体育学交叉、融合产生的新专业和新研究领域,其研究结构、层次的辨析和建构是明晰研究指向和目标之基础。在分析体育旅游研究体系的结构、层次与过程逻辑关系,及体育旅游概念体系逻辑关系的基础上,按照新学科“萌芽期”的研究范式,从母学科、“理论—实践”研究范畴、研究对象认识、结构—功能主义及不同研究视角等5个方面的理论套用和经验逻辑推演辨析和建构体育旅游的研究结构与层次,并在此基础上对体育旅游研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5.
通过梳理西方体育旅游研究中的四种理论范式,即功能主义理论范式、符号消费理论范式、主客体关系范式、旅游观光范式,阐述了不同范式所研究的不同区别所在;梳理了我国体育旅游研究中的理论范式。西方体育旅游研究理论的重构对于我国体育旅游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因此,需要积极审视和借鉴当代西方体育旅游的研究理论,希冀为我国体育旅游研究在理论方面产生新的切入视角,提出新的课题研究。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体育学科交叉融合承担了推动体育科技创新,从而助力体育强国建设的历史使命。研究认为:首先,根据知识生产模式理论,将体育学科交叉融合嬗变历程分为单学科、多学科、跨学科、超学科四个演化阶段。其次,体育学科交叉融合现实样态呈现在体育人文社会学和人文社会科学、体育教育训练学和运动人体科学、民族传统体育学和运动人体科学、运动人体科学和自然学科四方面的跨界整合。再次,体育学科交叉融合创新机制表现为建构服务体育强国导向的引领机制、建构问题牵引的体育学科动力机制、构建以理论为导向的实证研究范式、建构无学科边界的体育学科组织机制、建构“政产学研用”的协同治理机制、建构多元动态的体育学科评价机制六个方面。最后,基于超学科视角提出创新体育学科交叉融合研究新范式、确立体育学非学科化的“超学科”思维、架构“超学科”的体育交叉融合学科体系、探索“超学科”的体育交叉融合实践模式的未来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7.
“十四五”时期,我国高校体育智库面临着外部国内外体育发展新格局以及内部高校智库热进入冷却期的重大考验。高校体育智库作为体育治理的重要智力支撑,需要为体育发展提供新方案,为体育强国汇聚新智慧,为体育发展传播新思想,为体育外交建设新平台。从研究、管理和传播层面提出了“十四五”时期高校体育智库发展的现实路径:创新高校体育智库研究范式;保障行政、科研与人才管理差异有序;促进多元高校体育智库网路的建构。  相似文献   

8.
基于范式理论揭示我国体育概念研究的现实样态,探寻30年来我国体育概念研究的症结,提出我国体育概念研究的新路向。第一,范式理论作为科学阐释的理论分析工具和研究方法论,能为当下学界同仁们理性反思体育概念研究的现状提供新的视野和方法论。第二,范式缺失使我国体育概念研究陷入困境,面临深刻危机。主要表现在:共识难达,虚假繁荣;界限模糊,标准丧失;规范缺失,无所是从。第三,超越困境,化"危"为"机"的良方在于重建体育概念研究的新范式。主要策略有:依托专业学会组建、充实研究团队;秉承和而不同的理念,在平等对话的原则上凝聚共识;恪守学术规范,提高研究质量,保障学术创新。  相似文献   

9.
政策执行是政策过程中的"阿基里斯之踵",是将政策目标转化为政策现实的核心环节。通过文本的梳理和阐释,本研究指出,我国学校体育领域存在严峻的政策执行问题,但政策执行研究尚未得到学界的足够关注,系统的、结构化的研究成果极其匮乏,不足以为学校体育政策执行实践提供持久而充分的理论指导。分析指出,我国学校体育政策执行问题的既有成果在研究范式上存在还原论、简单性思维的路径依赖;在研究内容上,理论基础比较薄弱,缺乏对政策执行问题的深度建构与解释;在研究方法上,存在着方法论基础薄弱的问题。认为,学界应展开对学校体育政策执行问题的进一步理论探索和认识架构,以适应我国学校体育政策执行实践的需要,并指出我国学校体育政策执行研究科学化的发展进路。加强基本理论研究,揭示学校体育政策执行的完整内涵和内在机制;直面政策执行问题的复杂性,实现学校体育政策执行研究的范式转换;优化研究方法,奠定学校体育政策执行研究的方法论基石;开阔研究视野,加强学校体育政策执行问题的跨学科、多视角的"广角"剖析等。以期能够促进知识积累,唤起范式转换,实现学术变革,推进理论创新,从而将我国学校体育政策执行研究推向精细和深入。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体育活动风险认知的理论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岩  范琳琳 《体育与科学》2011,32(1):102-107
采用心理测量范式探讨大学生体育活动风险认知,建构大学生体育活动风险认知理论模型。首先提出大学生体育活动风险认知特征包括灾难性、恐惧性与可变性等方面,然后分析个体差异、体育知识、体育活动经验、体育活动信息信任、风险态度、体育活动场所设施、体育活动特征和媒体影响等大学生体育活动风险认知影响因素以及各因素之间的关系,最后建构大学生体育活动风险认知的理论模型。  相似文献   

11.
体育公共服务的理论框架及系统结构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结合体育公共服务自身独特的范式、内部存在必要的结构和张力.从体育公共服务的定位,体育公共服务的模式、结构与政策,体育公共服务体制与机制,体育公共服务管理4个层面建构体育公共服务理论分析框架.体育公共服务实践系统为:体育公共服务管理、体育公共服务的规划、体育公共服务的融资、体育公共服务的提供和体育公共服务绩效评估5个系统结构.  相似文献   

12.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已经深刻影响人类社会文化的变革。大数据技术的运用促使竞技体育的训练方法与竞赛实践得到了拓展;推动了体育科学研究方法上的革新,使研究范式由"计量范式"向"计算范式"转变;推动了体育传播方式的变革,传播形式和传播方式呈现多元化发展的趋势,实现了受众群体精准预测,开创体育传播的"自媒体"时代;大数据时代催生了完整"模块"营销策略的诞生,最大限度提升体育产业的价值,提升了体育产业的科技化程度。传统的竞技体育选材、训练、竞赛等思维方式,数据的安全性及体育信息情报系统,传统的体育科学研究方法以及体育产业的创新思维和体育科技发展水平是大数据时代我国体育面临的新的主要挑战。倡导大数据在竞技体育选材、训练、竞赛中的应用,构建具有前瞻性的理论依据;建立适应大数据时代发展的体育信息情报收集系统并应用于体育实践;突破传统体育科学研究的"路径依赖",适应从"计量范式"向"计算范式"的演进;加强创新驱动,提高信息安全意识,增进大数据协同创新研究是大数据时代我国体育发展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3.
建构适应市场经济的体育法规体系的原则与方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构适应市场经济的体育法规体系的原则与方略宋和平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逐步建立,体育体制和运行机制也将以此为依据进行深化改革,越来越多的体育关系要纳入体育法的调整之中。为此,体育界须尽快建构一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体现新型体育关系的...  相似文献   

14.
主要概括了体育传播学作为学科兴起的传播学背景和体育传播研究历史演进体育传播理论的学术积淀;讨论了建构体育传播学的理论范式、基本观念、知识体系、学科方法、学术地位、现实价值等。认为体育传播学是体育理论的一个新兴研究领域,一个重要理论分支,也是传播学中文化传播中的一种重要类型,因此体育传播学具有鲜明的学科边沿性。  相似文献   

15.
新时代体育社会科学被赋予“学科交叉融合驱动中国体育强国科技创新”的新使命。以体育社会科学为研究对象,探讨其学科属性、发展回顾、问题反思、实践自觉、未来变革,发现体育社会科学呈现科学性、非独立性、交叉性等学科特点,现实发展具有理论体系初步构成、研究议题具有时代特征、研究方法日益复杂、学科交叉日益紧密等特征;从学科地位、研究范式、理论框架、研究方法、研究数据、学科交叉6方面对体育社会科学研究现状进行反思;体育社会科学需要实践自觉,其基本品格是重视实践、实践基础是根植中国、实践目标是理论创新;体育社会科学的未来变革要重新审视学科研究定位、建构中国实践意义的理论体系、加强与全球的交流互鉴。  相似文献   

16.
哲学意义上的身体,自古希腊开始就成了先哲们思考与研究的对象。身体理论已成为我们重新思考和认识体育现象及其本质的崭新的理论视角,基于身体视角的体育科学研究,成为了我国当前体育科学研究的一种重要范式。学校体育作为身体的教化场所,而身体又作为学校体育教育的重要载体,学校体育身体观具有丰富的内涵和研究价值。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文本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基于身体哲学视角对近代以来学制和课程标准中的身体观线索进行梳理和分析,挖掘和整理近现代以来学校体育身体观的历史变迁,探索其所蕴含的身体线索及身体观的内涵、本质、生成发展及演变的规律,找寻近代以来我国学校体育身体观的演进脉络和身体的建构路径,为我国现阶段的学校体育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高强  程一帆  陈昱彤 《体育科学》2021,(2):88-96,F0003
由于体育哲学诞生以来分析主义哲学的研究范式占据了主导性地位,概念化思维方式影响了当前中西体育哲学研究基本走向与研究内容,从而导致了体育哲学的生发一直处于与二元论的对峙之中。基于科学研究范式理论的视角转换,在现象学范式下二元论转变为积极推进体育哲学研究范式变革的反常现象。借助现象学的理论襄助,体育哲学在经过"普通现象学转化"与"普通现象学-知觉现象学""普通现象学-历史现象学"两条前后相继的思想通路后,形成了新式体育哲学研究范式的框架与研究范例,使体育与二元论紧张关系逐渐疏解,并在知觉与记忆两个层面进行重建,形成了体育哲学的现象学范式的理论核心、解释性原则与应用性方法,进而实现体育哲学在研究视角、研究路径上的变革,形成中西交融的体育哲学研究学脉基础。  相似文献   

18.
运用后现代课程理论和体育课程论的基本理论,分析体育课程范式的后现代转换思想,阐释了课程范式的转换对我国当前的体育课程改革产生的许多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9.
学生认知结构解读与体育教学策略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亮 《体育世界》2009,(9):63-65
体育教学过程就是学生建立稳定体育认知结构的过程。本文从明确认知结构的内涵,在对认知结构理论系统的解读基础上.将认知结构分为知识内容和知识结构两部分,进而根据学生原有知识内容、知识结构与新传授知识内容与新知识结构的内部联系为依据,并紧密结合体育的理论与实践建构相应的体育教学策略,以促进体育教学有效果、有效率地进行。  相似文献   

20.
中国体育管理学科范式转换:从体系建构到问题关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范式理论对学科建设具有巨大的阐释意义。研究发现中国体育管理学科建设过程中具有浓厚的体系取向情节。初始阶段的体育管理学以体系建设为取向,统筹了学科整体框架和内容体系。但作为致力于社会应用的学科,体育管理学科应实现学科范式的转换:以解决现实问题取代体系建构的思路,构建基于现实体育领域复杂性问题的学科框架,力争实现对社会中体育现实问题的仿真分析,同时明确以"世界体系中"和"中国本土化"的两种问题为学科的关注对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