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生物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当前5G智能新时代各项技术带来的多维感官体验、人机高效交互等新特性,这既为生物实验教学带来新机遇,也形成一些现实困境,包括教学形式、学习支持、学习环境、教学评价等方面都面临机遇与挑战。针对5G、人工智能等新媒体新技术在生物教学中的典型应用场景,对5G智能新时代的生物实验教学的数字化新路径进行了积极探索,并具体介绍几种新技术在高校生物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相似文献   

2.
着5G时代的逐步来临,5G网络技术在改变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同时,也催生了智慧教育新的生态,为高中地理教育教学带来了新的机遇。但5G背景下高中地理教育教学也面临诸多挑战,如地理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方式有待转变,交叉时空中师生的情感互动,学生的学习观、学习方式有待转变。基于此,高中地理教师需与时俱进,摆脱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不断创新教学模式,通过5G技术构建高效、有活力的高中地理课堂。  相似文献   

3.
新媒体的出现为对诸多领域的发展变革提供了创新思路。以互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为驱动背景,新媒体给教学领域也带来了新的优化机遇。在面向少数民族的汉语教学中,文化教学是为学生搭建汉语学习和语用实践的桥梁。通过基于新媒体开展文化教学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可提升传统教学中少数民族学生对汉语学习的理解与认知,从而激发学生对汉语文化的热爱。基于新媒体环境下的课堂可以将优化教学环境、智能体验、情景融合、交互学习等形式全新呈现在师生面前。  相似文献   

4.
语言类学科的教学过程都是主动交流信息的过程,合理地运用新媒体技术可以使教学过程更加有效。在教学中积极地引入新媒体设备、运用新媒体技术,使传统教学中的许多问题都得到了解决,同时也为英语教学创造了适应现代社会需求的学习和教育模式。本文主要介绍了如何借力新媒体设备,提升高中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刘岩 《海外英语》2010,(2X):38-39
进入21世纪,在建构主义理论的指导下以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新媒体教学手段获得突飞猛进发展的同时传统英语教学中的弊端日益凸显出来,而只有新媒体教学手段才能改善其弊端,提高教学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所以今后我们要建立一种既区别于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又不脱离传统的以新媒体为手段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从而推进大学英语教学的改革。  相似文献   

6.
新媒体下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创新的机遇与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英语教学模式存在各种弊端,以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新媒体教学手段使得大学英语传统教学的弊端得以改善,新媒体教学手段为学生提供了更多样性的信息渠道、更充分自由的学习时间和空间、更丰富的学习内容,但同时也对教师的素养提出更高的要求,即应具有更广泛的知识结构、更高的教学科研技能水平、能构建创新的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社会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网络时代的快速发展对传统社会运行发展模式产生了较大影响.新媒体时代,高等教育要注重展开课程改革,分析教学活动各项要求,积极转变传统教学理念,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探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大学语文教学实践活动中应用新媒体技术,全面拓宽学生学习视野,积极创新教学方式,为大学语文教学提供充足的动力.  相似文献   

8.
随着新媒体在传播领域的迅速发展,传统的封闭式环境下对大学生进行思想灌输的模式已经被打破。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推动着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改革。在新媒体时代,教师应从自身做起,掌握新媒体技术,了解新媒体教学的优势,接受新媒体教学的理念,构建课上和课下两个平台,加强师生间的互动,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技能与方法,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帮助学生自主完成教学任务,使学生全面发展,师生共同进步。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课程教学中,新媒体的使用已经成为广泛的趋势.在课程讲授方面,新媒体的介入给传统的教学行为带来了显著的变化:从“听讲”到“看讲”,大量视觉资源的引入,要求将其与文学史知识的教学合理结合.同时,新媒体的使用对学习方式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新媒体语境下的自主性学习是培养和促进学生专业问题意识的开始.  相似文献   

10.
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是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后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大学生作为最能接受新事物的青年群体,新媒体的普及无疑在他们之中更加广泛和充分。传统教学存在一定的弊端,把新媒体应用于大学英语教学能够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充分做到在教学活动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1.
在新媒体背景下,信息化技术为高职英语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满堂灌的学习模式不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且讲授理念与实践脱节,其教学手段面临着新的挑战和困境。高职英语教师借助新媒体平台,可发展多元化信息教学模式,建立立体化教学资源,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开发学生实践动手能力,达到高职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在高职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利用新媒体时代下的信息化平台,打破常规教学方式,以信息科技促进教学水平的提升,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为现代化教学模式奠定良好的基础,从整体上提升高职英语课堂的教学成效。  相似文献   

12.
《考试周刊》2020,(6):93-94
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所应用的领域也越来越广。在教育方面,新媒体技术也开始得到广泛的应用,在很多的基础课程中都运用新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小学数学是一门重要的课程,传统的教学方式也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开始改变,新媒体技术进入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提高了课堂学习效率,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本文从多个方面探讨多媒体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人们的生活与学习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媒体在教育和教学领域的应用日渐广泛,在优化教学模式和提高教学质量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古诗词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恰当合理地运用新媒体辅助教学,发挥新媒体的优势,利用创新的教学方式提升广大中小学教师古诗词教学能力,打造高效课堂。本文分析了新媒体在小学语文古诗词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意义,研究了新媒体背景下小学语文古诗词课堂教学模式,希望通过笔者的探讨为相关教师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经济和科技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新媒体在我国各大院校得到了广泛应用。高职院校在传统的体育教学中,主要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被动学习,不利于学生学习效果的提升。新媒体视域下高职体育教学发生了一定转变,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也推动了教学方法的改革。本文重点分析了新媒体视域下高职体育教学的发展,旨在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15.
新媒体环境下高职院校学生普遍存在线上线下混合学习的情况,探索新媒体赋能下的混合学习路径,对新时代教育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介绍了新媒体和混合学习的概念与特点,分析了新媒体对高职学生混合学习的影响及提升混合学习适应性的可行性,并从转变教学理念、提高教学能力、强化自主学习和营造良好环境四个方面阐述了新媒体环境下提升高职学生混合学习适应性的路径,以期为提升新媒体环境下的混合学习效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应用新媒体展开教学设计和组织,能够为学科教学提供更多的辅助手段。学生对新媒体有较高的接受度,教师可借助新媒体整合教学内容、创设教学情境、开展教学活动、拓展教学实践,为学生带来更多的学习机会,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赢得课堂教学的主动权。  相似文献   

17.
夏衍 《英语广场》2024,(10):104-107
在新媒体时代,高校英语翻译教学作为培养翻译人才的主要途径,应与时俱进,利用新媒体技术提升教学效果与学生学习体验。新媒体技术的快速普及和应用为教学创新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因此,本文探讨了新媒体技术在高校英语翻译教学中的创新路径,通过构建在线互动教学平台、开发个性化学习系统、应用多媒体教学资源以及利用社交媒体和微课程等方式,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体验和教学效果,旨在为高校英语翻译教学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8.
王媛 《海外英语》2022,(15):110-112
随着新媒体在教学的广泛运用,不仅为英语语言学课程教学提供了先进的技术支撑,更为传统的英语语言学课程教学带来了新的挑战与机遇。文章先介绍了英语语言学课程的主要内容,通过分析英语语言学课程教学的现状问题,探究了新媒体背景下英语语言学课程的教学新思路,望能丰富英语语言学课程的内容,促进学生对英语语言学这门课程能更好地学习和掌握。  相似文献   

19.
在新的时代,大学语文教学受到新媒体的极大影响,形成学生浅层阅读、心态浮躁等方面存在很多弊端,伴随着新媒体兴起的网络教学也对传统教学形成冲击,因此,我们不但要充分利用新媒体教学,还要在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考核等方面进行改革,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要切实加强教师素质,从形象、专业知识、人格魅力等方面来影响和引导学生,完成大学语文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20.
水远璇 《现代教育技术》2012,22(12):84-86,95
为探索提高大学文科教学有效性的途径,文章以情境学习理论为支撑,探讨依托新媒体平台构建学习共同体以履行大学文科有效教学原则的可能性和现实性,并进而提出如何利用新媒体平台构建学习共同体的设计原则以有效地提高大学文科教学的效果,为大学文科教学改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