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是“大思政”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混合式教学是融合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教学方式,两者一个引领思想,一个提供技术支撑。开展基于混合式教学的课程思政教学改革顺应了时代的要求。基于混合式教学的工程力学课程思政设计具体教学实践措施包括:通过“线上+课前”的案例故事唤醒学生、“线下+课中”的情境案例打动学生、“线下+课后+课中”的实践活动激活学生,并将课程思政评价贯穿教学全过程。  相似文献   

2.
通过分析“油气钻采工艺与设备概论”课程的特点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多维度阐述了在“油气钻采工艺与设备概论”课程教学过程中运用混合式教学的必要性,并开展了基于“MOOC+雨课堂”的“油气钻采工艺与设备概论”课程混合式教学设计与教学实践。通过教学效果评价发现,基于“MOOC+雨课堂”的混合式教学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对“油气钻采工艺与设备概论”课程的教学效果起到积极作用,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对提升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成效显著。该混合式教学模式能够为石油类高校机械工程专业“油气钻采工艺与设备概论”课程教学改革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AUTOCAD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是计算机网络应用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需要学生牢固掌握基本的CAD制图方法及相关知识。基于此,本文从相关概述入手,介绍了混合式教学与“AUTOCAD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混合式教学在线资源建设的重要性,阐述了混合式教学下的“AUTOCAD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在线资源建设的思路及有效措施,从而促进该课程教学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4.
为了提高Python课程教学效率和质量,帮助学生实现全面发展,文章首先分析了Python课程开展混合式教学的优势,然后论述了基于“Python123”平台的Python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5.
文章基于“健身气功”课程教学现状分析,首先论述了“健身气功”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实践,然后阐述了“健身气功”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成效,最后总结了“健身气功”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特色。  相似文献   

6.
邱菡 《大学教育》2023,(23):100-104
大数据人工智能正在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高等教育已全面进入提质创新的新阶段。文章基于OBE成果导向、学生为中心、持续改进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核心理念,对高校混合式教学设计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基于OBE的“七段式”(M-O-G-D-S-E-R)混合式教学策略,力求打造在线教学与课堂教学相融合的混合式一流课程,同时也为高校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教学改革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7.
针对传统线下教学模式在“物理化学实验”课程开展中所存在的难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理论课程和实验课程教学进度不一致及单一教材难以满足多元化的教学需求等问题,结合“雨课堂”应用于教学中的优势,该文探讨了一种基于“雨课堂”的线上线下混合式的教学模式在“物理化学实验”课程中的应用模式,并将该模式引入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结合具体的教学实例对教学效果进行多维度的分析。研究表明,基于“雨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引入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对“物理化学实验”的教学改革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8.
混合式学习的分层教学模式是针对学生存在的差异,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促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较好的发展,分层教学充分体现面向全体,因材施教的教学特点。本文立足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实践,对分层教学模式在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应用必要性进行了简要的分析论述,在此基础上对教学活动中混合式学习分层教学模式的应用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9.
针对“工程图学”课程教学,基于云班课平台功能设计了混合式教学模式教学活动流程。聚焦教学活动组织、教学内容重组和教学内容呈现等三个方面进行“工程图学”混合教学的实施。在教学实践中,采用线下教师主导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学生走上讲台翻转课堂,针对不同教学内容和反馈结果调整不同的授课方法,使得知识能够有效传递和共享。通过“工程图学”混合式教学的探索和实践,可以看到创新的教学方法融合现代信息技术是现代教学的发展趋势,混合式教学模式给“工程图学”教学的深化改革和创新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10.
围绕一流本科课程建设要求,在材料科学基础课程中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与实施研究。以“两个混合”为理念,构建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混合式课程。对课程的前端设计、资源设计、教学组织实施、教学评价以及课程思政实施途径进行了研究和实践,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五位一体”混合式课程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1.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应用,基于翻转课堂下微生物分层教学的研究,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有效的合理分层。体现了个性化的教育方式,科学合理的分层教学能够真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效率,为其他领域的教育工作者提供教学参考与理论指导,从中打造微生物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混合式教学设计与实践,进一步提高分子生物学课程的教学效果。方法:对比基于OBE理念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与传统教学两种不同模式下学生成绩的差异,分析各种题型的得分率,用主成分分析法获得影响成绩差异的主要因子。结果:两种模式下学生的学习成绩变化差异显著(P<0.001),混合式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平均成绩显著高于传统教学;混合式教学模式下“能力因子”类题型的分值高于传统教学。结论: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下,学生的成绩以及对“能力因子”掌握的人数均高于传统教学,此结论对指导教师进行更有效的教育教学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控制工程基础”是机械类专业学生学习自动控制技术的基础课。课程内容相对抽象,“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的问题一直困扰着教师和学生。分析了“控制工程基础”课程的特点、教学现状和亟待解决的问题,提出以学生为中心,融入思政元素,构建基于成果导向的“控制工程基础”混合式课程教学体系,以期通过混合式教学实践,实现课程教学、能力培养及课程育人的有机融合。所提出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可有效提升“控制工程基础”课程“教的水平、学的收获、用的能力”,为机械类专业学生更好地学习并掌握自动控制技术,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激发学生科技报国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提供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医学影像诊断学”是医学影像学本科专业的主干课程,行课时间长、教学任务重,为跨学期课程。“医学影像诊断学”课程进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是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结合成都医学院某年级“医学影像诊断学”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开展,依托学生成绩反馈实施教学评价,对混合式教学实施(包括课程平台建设、教学模式构建、教学实施细节、教学效果、存在问题等)进行讨论。结果显示: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医学影像诊断学”中的应用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效能,设计不同频次的教学评价环节能增强学生的学习频率、提高学生的课终成绩(低、中等成绩组成绩提高更明显),改善了教学效果,提升了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5.
基于OBE教育理念及混合式教学的教学模式,以地理科学类专业核心课程人文地理学为例,从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主体、教学资源、教学形式、考核评价等方面着手,进行教学改革。课程教学改革围绕“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导向”这一核心思想,强调学习的自主构建性和教学的情景互动性,通过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围绕“五个结合”对课程教学改革路径进行探究,力求让学生“会学能思”,享受学习的过程。最后通过教学总结,不断完善课程建设、持续改进,提高混合式教学质量,以课程改革推动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以期向社会输送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16.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课程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打破了传统的授课方式,基于石河子大学网络教学平台,构建课程知识单元,将课程知识单元的目标明确化,课程内容重难点突出,重视师生交流互动。此外,将思政内容融入课堂中,深受学生的喜爱,学生对专业的认同感增强。通过课程教学改革效果调查,70%以上的学生对于本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感到满意,80%以上的学生认为本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对于综合能力提升有较大帮助。  相似文献   

17.
职业教育发展需要互联网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混合式教学模式基于互联网技术将线上学习和课堂教学相互结合。病理学课程是笔者所在学校高职护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基于“雨课堂+智慧职教云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被引入到该课程教学中。该混合式教学模式不仅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而且提升了学生多种能力,最终提高了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8.
针对数字电子技术课程存在的问题,基于“以学生学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整合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流程,改革考核方式,形成基于雨课堂智慧教学工具的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教学模式。实践表明,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自主学习能力,学习效果得到了改善。  相似文献   

19.
为了提高课程教学效率和质量,文章首先阐述了相关概念,然后分析了基于微课的“建筑手绘表现”课程混合式教学的优势,最后提出了基于微课的“建筑手绘表现”课程混合式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20.
陈芸 《教师》2023,(6):6-8
使用混合式教学模式旨在提高学生的学习成效,而课程思政旨在育人,两者虽然目的不同,但具有互补性。文章阐述了混合式教学模式下课程思政教学的现状,并针对目前混合式教学模式下高校课程思政教学的困境的成因进行了分析。同时文章作者以高校“资产评估学”课程为例,从混合式教学模式下课程思政教学目标的确立、课程思政内容的开发、课程思政教学资源库的建设、课程思政教学活动的组织和课程思政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等方面探讨混合式教学模式下的课程思政教学实践,以期为各大高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