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治理"是指公共或私人领域内个人和机构管理其共同事务的诸多方式总和.国家治理现代化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党的建设等诸多领域,其目的是使之更加科学、文明和进步.高校教育舆情是社会文化重要组成部分,事关国计民生、社会稳定与国家治理.高校教育舆情引导工作要把握好"时、度、效";舆情危机治理要积极干预舆情演化每一阶...  相似文献   

2.
浅论高校网络舆情引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校网络舆情是一定数量的大学生对某一“焦点”、“热点”问题或个人压力等问题在网络上聚集起来,进行意见和言论的表达,具有一定的影响力,有一定的倾向性。它不仅形成迅速,而且对校园的管理产生重大影响。本文着重探讨对高校网络舆情引导的几点对策,以期为高校校园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谐发展提供一些可行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在新形势下,"互联网+"视域下高校的网络舆情值得重视。互联网在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存在着风险,"互联网+"视域下高校网络舆情具有突发性、情绪性、反复性等特点,充分利用其叠加扩散性、聚焦性、涨落性等发展规律,提出完善高校网络监督机制、建设网络平台、建立高校网络舆情制度体系、优化高校网络舆情引导机制等相关对策,以此促进高校学生健康成长成才,形成健全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相似文献   

4.
网络的快速发展和应用,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的学习、生活和思维方式。高校大学生在即时通讯、博客、微博客、论坛、校园BBS等应用中成为最活跃的群体。一个新的高校大学生自由舆论空间已经形成,在新形势下,如何对高校的网络舆情进行管理和引导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一个新的课题。  相似文献   

5.
信息化时代高校网络舆情的影响力不容小觎,本文引入优势视角,分析了优势视角下高校网络舆情的积极作用,从优化高校网络舆情生成环境、加强媒介建设、健全引导机制、加强舆情主体引导四个方面探讨高校网络舆情的引导策略。  相似文献   

6.
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知识创新、服务经济发展的高地,更承担着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使命,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深入发展,高校与地方社会发生的关系越来越多,高校网络舆情关注的话题也日益突破校内范围,因此高校网络舆情无论是舆情信息发布的主体,还是舆情关注的话题,都在不断地扩大。因此,高校网络管理工作越来越引起高校管理者的重视。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高校网络舆情事件呈现出新的变化与特征,具体表现为“群体极化”倾向突出,舆情内容涉及较广,舆情传播风险较大,舆情发生频次密集等特点。高校在网络舆情引导工作中存在管理部门缺乏协同,引导平台建设滞后,工作队伍建设不足等问题,加之网络新媒体在舆情信息传播中的推动作用,致使高校在处理网络舆情事件过程中常常陷入困境。由此,高校要高度重视网络舆情管理,强化网络舆情引导措施,维护高校乃至全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相似文献   

8.
在信息化大力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信息的传播媒介广泛、多元,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意识.新媒体强大的传播机制还有社交媒体的即时分享、沟通、社群功能使得高校的管理力不从心.本文将分析目前高校网络舆情的传播机制,并提出转变传统思路,变被动管控为主动引导、培养高校自己的媒体发言者、加强师生网络齐发展的步伐这几条引导路径.在新时代背景...  相似文献   

9.
高校如何应对网络形势下的思想政治工作中的新问题,如何加强对高校网络舆情的及时监测分析、有效引导,以及对网络舆情危机的积极化解,已成为当务之急。为此,我们要全面构建高校网络舆情分析与引导的各项机制,以求有效化解高校各种舆情危机,维护高校和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10.
伴随新媒体行业的快速发展,社会逐渐走入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群体作为具有主观能动性、广泛知识面、先进思想活动的新一代主力军,当突发事件到来时,如何进行网络舆情引导,是当前高校最应关注的热点问题。高校应从突发事件的类型及内在因素着手,全面了解突发事件的特征,以意识形态教育为核心,维护校园和谐稳定为抓手,明确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引导的必要性,提高对网络舆情引导的重视程度,建立规范的网络舆情管理的监督预警机制,完善网络舆情引导的应急处理机制,推动网络舆情引导的“V团体”队伍建设,积极建立网络舆情处理的反馈引导机制,切实做好高校突发事件的网络舆情引导工作。  相似文献   

11.
在推进教育治理现代化的时代背景下,高校网络舆情治理已成为提高高校治理效能的重要组成部分.近些年,政府部门颁布了一系列相关政策来加强对高校网络舆情治理.立足于相关政策文本,从实施原因、对象以及措施对高校网络舆情政策内容进行梳理,依据完整性、科学性和创新性对政策内容进行规范分析.发现高校网络舆情治理的政策内容在全面性方面还有所欠缺,政策内容逻辑性欠佳,政策理念创新性不够.为此,需要从明确高校网络舆情政策的目标、规范高校网络舆情政策的对象、提高高校网络舆情可操作性三方面进一步优化.  相似文献   

12.
13.
高校网络舆情的特点和引导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熊孜 《考试周刊》2011,(53):175-176
当前,互联网已成为高校重要的舆论发源地,面对错综复杂的高校网络舆情,校方可以根据其特点采取不同的引导策略,如对建议类舆情多采纳、早落实;对宣泄类舆情多关注、早干预;对诉求类舆情多疏导、早反馈。通过有的放矢、多管齐下的应对措施,将高校网络舆论可能带来的不稳定因素转化、消除于萌芽状态,从而更好地促进和谐校园建设。  相似文献   

14.
高校网络舆情现状及其引导机制的构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以问卷调查的方法切入高校网络舆情的研究,从高校网络舆情的内涵、高校网络舆情的管理现状以及高校网络舆情的引导策略等三个大的方面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总结,并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15.
高校网络舆情是大学生思想表达的晴雨表,如何有效引导高校网络舆情是一个既现实又紧迫的课题。本文在归纳高校网络舆情特点的基础上,分析了高校网络舆情引导的可能性,重点从领导协调机制、队伍建设、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遵守法律及道德自律等方面对高校网络舆情引导策略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6.
网络舆情对高校师生的思想和行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网络舆情的汹涌与激荡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情况,提出了新要求,拓展了新领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积极介入,主动作为,引导高校网络舆情向着符合主流意识形态的方向发展。文章在分析了网络舆情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与挑战的基础之上,着眼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视角对高校网络舆情引导应遵循的原则进行了尝试性探讨。  相似文献   

17.
由于高校网络的高度普及和大学生群体利用网络和新媒体自由表达言论观点的强烈意识,高校网络舆情的监管已经成为国内各大高校的常态化工作。如何引导大学生正确对待网络舆情成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一大重点、难点和关键点。在提升高校网络舆情监管的能力与技术的同时,应该构建有效的网络舆情分析与思政教育引导机制,以求有效化解齐发性、多发性、复发性的舆情危机,营造和谐稳定的高校网络氛围。  相似文献   

18.
随着微博客、社交网站、视频分享网站等新媒体的迅速崛起,高校网络舆论环境进一步社会化,成为反映大学生思想动态的风向标和晴雨表。然而,当前高校共青团对网络舆情的引导能力仍十分薄弱,存在着引导观念滞后、管理形式单一、应急准备不足、处置方式被动、舆情监控系统不完善、干预机制不健全等诸多问题。提高高校团干部对网络舆情的引导和处置能力,构建和谐的校园网络文化环境和科学的网络舆情引导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新时期加强高校网络舆情引导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校网络舆情引导工作是高校宣传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维护高校与社会的和谐稳定发挥重要作用。网络舆情具有突发性、多元性、随意性、多样性、无序性等特征,与高校这一特定环境相结合,使网络舆情引导工作复杂化。当前,加强高校网络舆情引导工作首先要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高校网络舆情引导的体制机制,其次要定期开展网络舆情分析,有针对性地进行舆情引导,最后要强化主导声音和上下联动,寓舆情引导于教育服务之中。  相似文献   

20.
随着大数据和微传播的发展,网络圈群正以其便捷、相对隐私、安全的特点受到大学生的青睐。高校网络圈群呈现交流方式多样、信息传播面相对集中、成员关系相对私密、话题范围广泛等特征。不断兴起的网络圈群在给大学生网络社交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高校的舆情安全带来了新的隐患,圈群舆情监管、研判、处理、引导都面临着挑战。高校要完善圈群舆情的管理机制,创新网络圈群管理的技术手段,加强网络圈群舆情的积极引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