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翠美 《幼儿教育》2008,(Z2):26-28
<正>"佳佳,吃饭了!快点,要不上学就迟到了!""青青,该睡觉了!快点脱衣服,不要这么磨蹭了!""航航,你这孩子穿衣服怎么这么慢!"…………你家的孩子是不是也像佳佳、青青、航航?早晨起来,穿衣、洗漱、吃饭都慢慢吞吞,让赶着要去上班的你、累得不想动弹的你急得头上冒烟。碰上这么个"小磨蹭",大人真是着急上火,没办法。  相似文献   

2.
正很多家长都有个非常头疼的问题:孩子总喜欢磨蹭,穿衣、洗漱、吃饭特别是做作业,不慌不忙的,半小时搞定的事情他非要拖几个小时。虽然很多人认为,磨蹭只是一个简单的行为问题,但从心理发展的角度看,磨蹭是一种不良的行为方式,它使人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中总处于落后的位置。所以,家长要  相似文献   

3.
我有一个爱唠叨的妈妈,不论是吃饭、穿衣,还是做功课,妈妈都要唠叨几句。比如吃饭时,她会说:快点吃,等一会儿饭就凉了。穿衣时她也要唠叨几句。天冷的时候,她总是提  相似文献   

4.
正现在,多数孩子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家长对孩子无微不至地照顾,使有些孩子无论是吃饭、穿衣、走路还是做事、学习,都表现得慢慢吞吞、拖拖拉拉、磨磨蹭蹭,让人很是着急上火。孩子磨蹭的性格如果不加以改变,必将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有些孩子之所以爱磨蹭,是因为神经的兴奋和抑制的强度不同。当神经抑制强于兴奋时,孩子的行为就表现为反应慢、不灵活、不敏捷;而当神经兴奋强于抑制时,孩子的行为  相似文献   

5.
我儿子刚开始学着拿碗吃饭的时候,他妈妈专为他买了一只袖珍小洋瓷碗.孩子几乎天天吃饭时都要把饭撒得四处都是,气得他妈老数落个不停.有次我在旁边吃饭,看见孩子吃饭时,他的小手一用勺子,碗就在小桌上乱转.我灵机一动,如果给孩子用大洋瓷碗,则稳定性增加,不就可以"稳稳"地吃完一顿饭了吗?第二天,我就叫他妈给儿子换了一只大碗,吃饭时,儿子端着饭,碗大人小,虽然样子可笑,可是从此撒饭的事就很少发生了.  相似文献   

6.
孩子不爱动脑筋,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日常生活,二是学习活动。二者均与家庭教育有着密切关系。父母一切都替孩子包办,“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孩子形成事事依赖大人的习惯,成为吃饭穿衣的“机器”,思维就会渐渐懒惰起来,遇事不爱动脑  相似文献   

7.
卫国 《家教指南》2009,(10):11-11
孩子吃饭磨蹭,家长就和他比赛谁吃饭快,故意输给他;孩子作业不认真,大人也和他比赛,看谁写字更工整、漂亮,同样也让他几招……越来越多的家长喜欢借助和孩子比赛,故意输给他们,激发他们做事的动力和自信。然而,凡事都有一个度——  相似文献   

8.
在有孩子的家庭,妈妈的一天通常是这样度过的:早晨,为孩子做早饭,哄爱睡懒觉的孩子赶快穿衣起床,送孩子上幼儿园。下午,把孩子接回来,做晚饭。孩子不肯好好吃饭,妈妈就得端着饭碗追着孩子到处跑,好不容易等孩子把饭一口一口吃到嘴里,接下去就要给他洗澡,陪他睡觉。妈妈抚养孩子就像上战场一样,忙得团团转。  相似文献   

9.
家长催一催,宝宝动一动,很多孩子做事总是慢吞吞的。早晨起床的时候,穿衣、洗漱、吃饭,样样慢条斯理,让急着上班的你头上冒烟。哎!碰上这样的小磨蹭,爸爸妈妈该怎么办呢?  相似文献   

10.
鲍玲玲 《幼儿教育》2011,(10):16-17
家长催一催.宝宝动一动.很多孩子做事总是慢吞吞的。早晨起床的时候.穿衣、洗漱、吃饭,样样慢条斯理,让急着上班的你头上冒烟。哎!碰上这样的“小磨蹭”.爸爸妈妈该怎么办呢?  相似文献   

11.
我的儿子君君上小学了,性格偏内向,每天早晨起床很成问题。他没有时间概念,总是很磨蹭,在干别的事情时动作也慢,不知道该怎么办?河南开封李冰磨蹭在3 ̄6岁儿童身上很常见,是一个世界性的儿童行为问题,我在书本上看到过,也在国外好几个幼儿园亲自看到过。有的孩子真是磨蹭得惊人,一顿饭自己吃的话,比一般同龄儿童慢两三倍时间。磨蹭的表现很不同,有的早上起床慢,有的吃饭慢,有的走路慢,有的在集体游戏中慢,等等。造成这种磨蹭行为的原因有:1.家长的姑息。一开始让他自己吃饭、早上起床、一起走出去,他总是慢,家长认为他年龄小,慢一步没关系。…  相似文献   

12.
孩子不爱动脑筋,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日常生活,二是学习活动。二者均与家庭教育有着密切关系。 父母一切都替孩子包办,“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孩子形成事事依赖大人的习惯,成为吃饭穿衣的“机器”,思维就会渐渐懒惰起来,遇事不爱动脑筋。有些问题在成人看来很简单,而对孩子来说,则需要开动脑筋,认真思索。这类孩子一向不太动脑筋,一见问题自然就有畏难情绪,懒于思索,就简单地回答“不知道”了事。  相似文献   

13.
案例贝贝四岁了,在幼儿园里是个能干的孩子,不但自己独立穿衣、吃饭,还经常帮助别的小朋友。当贝贝的妈妈得知贝贝在幼儿园这么能干时,吃惊极了:“贝贝在家可是什么都要我们帮他干呀,每次吃饭我都要喂他才吃!并且还挺自私的,他的玩具基本上不让别的小朋友玩。这是怎么回事呀?”贝贝的妈妈迷惑不解。相信不少家长都会有贝贝妈妈这样的困惑。孩子在幼儿园里明明能干好多事情了,为什么到了家里就什么都不会,什么都依靠大人了呢?为什么在幼儿园里表现出来的一些“分享”行为在家就基本看不到呢?真是人小鬼大呀!的确,孩子虽然很小,但心却不小!他…  相似文献   

14.
王震 《家长》2004,(10)
儿童到了六七岁时,一坐到饭桌前,就喜欢开始他的“演讲”,讲他和小朋友之间发生的故事,讲他在周围世界看到的、想到的,甚至把大人给他讲的故事再讲给大人听。有时讲得兴致勃勃、眉飞色舞,忘记了吃饭。遇到这种情形,许多家长总是冷着面孔,制止孩子,“有话吃完饭再说”。但到吃完饭后,孩子又不想讲了,就连家长叫他复述吃饭时讲的故事,也讲不下去了。其实,六七岁的儿童,智力开始飞速发展,饭桌上的演讲,是儿童身心发展的必然结果。作为父母,不应该对这种现象予以简单、粗暴的制止。相反,应该给以适当的引导,并将这种自发的“饭桌演讲”发展成为…  相似文献   

15.
问:我女儿妮妮今年刚上幼儿园,别的都好,就是做事磨蹭。每天早上,我要费很大劲才能让她起床,然后帮她刷牙、洗脸、扎小辫,喂她吃早饭。平时吃饭时她一口饭在嘴里怎么也咽不下去。每天我就是不停地跟她说“快点、快点”,还骂过打过她,但似乎都不见效。我女儿到底怎么了?一位头痛的妈妈”答:许多爸爸妈妈或许都有过同样的烦恼:一家人时常在“磨蹭”中浪费时间,爸爸妈妈磨破了嘴皮,在一声声“快点、快点”中变得唠叨起来。的确,在现实生活中,爱磨蹭的孩子还是很常见的,而且屡教不改。那么孩子为什么会磨蹭呢?孩子磨蹭原因分析有些孩子无论在什…  相似文献   

16.
“小亢,妈帮你穿上这件新毛衣。”“哎呀,去幼儿园要迟到了。来,妈帮你洗脸!”“快吃饭!唉,你总是这么磨磨蹭蹭的,算了算了,还是我来喂你!”如此这般,重复了若干次以后,不知从哪一天开始,我突然发现孩子变了:长胖了,干净了,而且又成了我的影子,走一步,跟一步,把我缠得叫苦不迭。起床要我给他穿衣,起床后不肯自己洗脸吃饭,送他上幼儿园,还非要一直送到教室里面不可。有心让他自己动手,可是早上时间多紧张啊,老是僵持着,大人孩子都得迟到,只好又妥协。前两年小亢可不是这样的。我在外求学,家里大人早早上班去了,没人管孩子,他总是自己起来穿衣洗脸吃饭,然后趿拉着鞋子上幼儿园,邻居都夸他独立生活能力强。谁知我回来后,这孩子会前后判若两人。爱人怪我:“你不在他好好的,  相似文献   

17.
在一次小班家长会上,李老师播放了孩子在园一日生活的录像。家长看着小宝贝们自己吃饭穿衣、洗脸洗手、收发碗筷,都觉得不可思议,他们纷纷向老师历数宝贝在家的种种“劣迹”:吃饭要喂,穿衣要帮,从来不收拾自己的玩具……听了家长们的抱怨,李老师提了几个问题,和家长一起讨论并达成了某些共识。孩子做事,你放手了吗?阳阳妈妈:阳阳在家从来不自己动手吃饭,每次吃饭时嘴翘得能挂上油瓶,拒绝拿勺子或筷子,非让大人喂着吃不可。我们想,为了保证孩子的营养,喂就喂吧。李老师:阳阳小时候是否对筷子、勺子产生过兴趣?你们放手让孩子尝试了吗?阳阳妈…  相似文献   

18.
杨丽玲 《班主任》2014,(12):40-41
在工作中,我遇到过许多做事磨蹭的孩子。我发现,孩子磨蹭往往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先天气质+心理暗示我教过一个叫帅的孩子,浓眉大眼、帅气十足,但做起事来却一点也不"帅",总是磨磨蹭蹭比大家慢一拍:吃个简单的早点,至少半小时才能解决;做作业,别人都写两行了,他的本子还没拿出来;放学时,队伍都整好了,他的文具还没收拾完……询问家长,母亲回答:"帅跟他爸一样,做啥事都慢,没办法——天生的慢性子。我们也一直不停地催,快点!快点!快点!但他就是快不了!  相似文献   

19.
<正>我的爸爸30多岁了,但做起事来就像个不懂事的孩子。奶奶常责备他:“已经是一个有孩子的人了,还像个长不大的孩子,以后怎么能教育好自己的孩子!”爸爸总是乐呵呵地回应道:“长不大有人宠着,有人疼着,又不用操心,我在您老面前永远是个孩子,我才不想长大呢!”这不,又该吃饭了,爸爸还没回来,我们不知道他何时回来,没再等他,大家围坐在桌前吃着饭。  相似文献   

20.
一日三餐是全家聚会的时间,小小的饭桌上,往往也是教育子女的好课堂。唐太宗李世民见太子“临食将饭”,便问“:当知饭乎?”太子回答“:不知。”他便教诲太子“:凡稼艰难,皆出人力;不夺其时,常有此饭。”在孩子吃饭时告诉他种庄稼的艰难、百姓的疾苦,只有给百姓休养生息的机会,才能保证永远有饭吃。这样的教育自然给孩子留下了较深的印象。我国著名的文学翻译家傅雷,每天与孩子同桌进餐时,总是注意观察孩子吃饭的姿势是否妨碍别人,咀嚼饭菜是否发出有失礼貌的声音,一旦发现孩子有什么不文雅的举止,他或是示范正确的做法,或是和颜悦色地予以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