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作为一种对社会有相当危害的人格障碍,青少年反社会人格问题应该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关注。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有其独特的临床表现,其形成的原因有来自家庭与社会环境的,也有来自个体心理方面的因素。尽管反社会型人格障碍不易矫治,但学校教育对其进行认知与行为的适当干预有助于人格的转化。  相似文献   

2.
当前青少年犯罪心理分析及教育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青少年违法犯罪是一个严重且复杂的社会现象,其原因是多重的,但心理问题是青少年犯罪的起点,青少年犯罪从心理角度而言,主要产生于不平衡心理、逆反性心理和孤独及空虚心理。基于此,作为“三位一体”教育模式中的学校教育应真正的实现“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强化德育、法制教育及挫折教育,以达到预防青少年犯罪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反社会人格是反社会人格异常的简称,意思是指个体在社会上具有违反社会道德规范的倾向,具有为了利己的目的而伤害别人时永不感到愧疚的异常性格。反社会人格一般具有两个显特点:一是缺乏对他人的同情与关心;二是缺乏羞耻心与罪恶感。更有人进一步丰富补充进诸如情绪既少焦虑,也少激动;对人对事,无论轻重缓急,既无责任心也无责任感;极端自我中心;虽有关心别人之心却强烈要求别人的关心与信赖等。习惯上,人们用心理困扰、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分别指称严重程度由低到高的几类心理健康问题,所以,反社会人格一语作为疾病主要适用于成人,在未成年人多以人格障碍或偏差的程度存在。它的主要特征都是在青年早期就出现了,最晚不迟于25岁。因此,加强对青少年反社会人格障碍的预防与矫治就十分关键。  相似文献   

4.
王海敏 《学周刊C版》2011,(11):207-207
犯罪心理学把人的一生分成一系列的阶段。犯罪行为作为人在参与社会生活过程中出现的一种违反社会活动规则的现象,在不同的人生阶段是有所不同的。青少年犯罪心理与中老年犯罪心理的差异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未成年人犯罪因关乎社会稳定、家庭幸福、个体成长,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在社会、学校、家庭合力做好有效预防的同时,如何对已经构成犯罪的未成年人进行引导、帮扶、教育,不仅是司法检察院等机关的重要关切,也是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学校以及心理学工作者十分关心的问题.本文描述了对构成犯罪的12名未成年人进行心理干预与辅导的过程、效果,...  相似文献   

6.
为探索犯罪青少年心理状态特点及社会支持对其的影响作用,采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和自编青少年心理状态自评量表对71名犯罪青少年进行调查,并与81名大学生进行比较.结果发现:犯罪青少年消极心理状态明显,犯罪青少年对社会支持的领悟程度显著低于大学生,社会支持与犯罪青少年心理状态呈显著负相关;家庭内支持对犯罪青少年的应对方式有预测作用;其他支持对犯罪青少年的未来期望和自我评价有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7.
犯罪青少年攻击行为的认知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未成年人的犯罪数量不断上升,这对社会安定造成了极大的影响。认真分析研究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并找出对策,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青少年犯罪研究主要集中于青少年犯罪的特点、原因和对策等方面。特点研究,理论界和实际管理部门存在差异,研究者根据自身研究的需要也存在差异。原因研究主要表现为常规性犯罪因素的研究,即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的研究。对策研究主要集中于对青少年犯罪搞好预防,依法对青少年犯罪予以刑事制裁,以及做好违法青少年的帮教工作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青少年犯罪研究主要集中于青少年犯罪的特点、原因和对策等方面。特点研究,理论界和实际管理部门存在差异,研究者根据自身研究的需要也存在差异。原因研究主要表现为常规性犯罪因素的研究.即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的研究。对策研究主要集中于对青少年犯罪搞好预防,依法对青少年犯罪予以刑事制裁,以及做好违法青少年的帮教工作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本文粗浅地探析了当前社会未成年人犯罪的大致成因,概略地总结了当前社会未成年人犯罪的基本特点,简单地阐述了当前社会未成年人犯罪的预防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12.
观点随着电子技术的广泛运用,上网已经成为人们工作、生活的组成部分,同时它也成为了青少年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的一部分。随着网络的普及,特别是青少年上网日趋增多,因特网对青少年心理健康与发展的“双刃剑”作用日趋明显。一方面,青少年利用网络的多元性和开放性了解外面多彩的世界,学习知识:另一方面,很多青少年逃课上网、彻夜不归上网,过度沉湎于虚拟网络中不能自拔,成为“网络成瘾”患者。目前,关于“网络成瘾”的相关心理学研究已成为心理学应用领域的一大热点。  相似文献   

13.
人类发展到今天,“未成年人犯罪”在世界范围内被列为吸毒贩毒、环境污染之后的第三大公害。未成年人的犯罪数量呈现逐年增多,并且向低龄化、团伙化、恶性化发展的态势,对社会稳定造成了严重的危害。据统计,我国2.2亿青少年学生中,平均每分钟就发生一起刑事案件。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的统计资料表明,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总数已经占到了全国刑事犯罪总数的70%以上,其中十五六岁的少年犯罪案件又占到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总数的70%以上。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形:从不良行为、恶作剧发展到违法犯罪;从“学困生”发展到思想品德和功…  相似文献   

14.
本文运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法,了解少年犯与在校学生在家庭及文化背景、人格应对方式和社会支持评定方面存在的差异,分析少年犯罪的诱因,并探讨预防和控制未成年人犯罪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5.
我国青少年犯罪日益严重,导致青少年犯罪的原因极其复杂,其中心理因素在引发青少年犯罪方面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本文试图从分析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心理原因入手,进而找到积极有效的防止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李丽梅 《宁夏教育》2007,(12):71-72
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从家庭、学校、社会的不良影响去看待未成年人的犯罪。往往会认为他们的犯罪是因受了社会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腐朽生活方式的影响。他们的犯罪是处于人生观、世界观形成阶段,经受不住各种物质享乐的诱惑,缺乏社会经验和明辨是非能力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调查显示,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有上升趋势并呈现出一些新特点。未成年人犯罪是家庭教育、学校因素、社会因素和个体因素等多方面影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对未成年人犯罪的矫治和防范,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手段。  相似文献   

18.
从目前社会上出现的犯罪状况来看,青少年犯罪的问题越来越严重。这一切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一、未成年人犯罪的特征及原因  1、侵财型犯罪突出。近几年来,各种盗窃犯罪一直处于犯罪率之首。抢劫犯罪发展速度快,未成年人侵财犯罪无论是盗窃还是抢劫,比以往小偷小摸状况发生了变化,作案目标逐步向高档化发展,案值日益增高。如有的中学生需要钱就偷自行车,由几辆到十几辆,造成犯罪。有的少年犯因偷自行车不够刺激就伙同其他青少年偷盗汽车、绑票、撕票……  2、抢劫作案出现团伙化、集群化的现象。这些人出于哥们义气,成…  相似文献   

19.
青少年犯罪是一个较为突出的社会问题,它同社会、学校、家庭、个人性格、心理变化等因素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减少和防止青少年犯罪需要形成社会、学校、家庭的合力教育体系,有机协调,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从宏观上达到抑制犯罪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在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下,未成年人犯罪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各国都在积极采取措施加以预防。针对诱发未成年人犯罪的各种厚因,只有政府、家庭、学校、社会等多方面共同努力,才能有效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