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少林拳     
少林拳:是长拳类的拳种之一,发端于嵩山少林寺,因而得名。少林拳是在中国古代健身术的基础上吸收各种拳艺之长而形成我国武术中一个最有影响的流派。它以其刚健有力、朴实无华和利于技击而在国内外流传甚广。久负盛名。其运动特点是:攻中有防,招势非打即防;力量的运用要求灵活而富有弹性;手眼身法步的要求是:手法曲而不曲,直而不直,滚出滚入运用自如,眼法以目注目,以审敌势;身法起横落顺,着重掌握重心,不失平衡;步法进低退高,轻灵稳固。在使用方法上要求:藏而不露.内静外猛,犯之若猛虎,守之如处女;快速进攻中则是:拳之有形,打之无形,不犯招架,只是一下,犯了招架就是十几下,善于声东击西,指上打下,虚实并用,刚柔相济,乘势飞击,出手无情,击其要害。正如拳谚所说:“秀如猫,抖如虎,行如龙,动如闪,声如雷”。少林拳主要突出一个“硬”字,发劲于四肢,爆  相似文献   

2.
严翰秀 《武当》2011,(2):33-35
(2)张三峰"精于少林"的个人主体认识基础。前面所引述的文字中说张三峰"精于少林",这是古人的概括认识,张三峰如何"精于少林"没有说明。因为"精于少林",对少林拳术有精深的认识,才能有突破和发展的基础。如果对少林拳术不了解,是不可能在少林拳术  相似文献   

3.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对少林拳美学特征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认为,少林拳具有独特的美学特征,主要体现在少林拳的技击、名称、风格、意境、武德美等方面。少林拳富含深厚的美学思想,具有独特的美学特征。通过对少林拳美学特征研究,使人们对少林拳有个更深的认识,从而为少林拳教学、训练及表演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并充实少林拳理论体系,为少林拳的发展提供一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4.
少林文化在历史发展中随着统治阶级对佛教文化的态度变化而兴衰,而少林拳作为少林文化的特色,也在这个过程中发生改变,但是,少林拳在这个过程中所蕴含的中国文化精神并没有发生改变。相反,随着历史的发展和寺院无数的动荡经历,这种精神逐渐得到巩固,形成为一种少林精神。文章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从少林拳的"禅武"结合的武德中,少林拳的动作设计中,少林拳的武医相依、武以文饰中,少林拳的练功技巧中几个方面论述了少林拳中所蕴含的中国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5.
  范克平 《中华武术》2005,(9):58-61
闯少林拳是目前发掘的一套存世于今且有图片、文字作著录的南派少林甘凤池拳法。据民国21年(1932年)上海中西书局正式出版的《少林拳图解》一书中介绍:“(闯少林拳)为甘凤池拳法。传于万邦才。邦才传鲍永福。永福传真州徐淦林。而笔者所整理的闯少林拳,则是根据旧时南京中央国术馆编审处、  相似文献   

6.
少林拳近年来得到迅速传播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其自身所携带的语言、习惯、习练场所等方面被人们忽视。文章以登封市少林拳为例,对少林拳传播过程中容易被人遗漏的文化空间进行阐述,提出在新形势下如何对少林拳文化空间实施"有效保护,合理利用",力求为少林拳文化体系的可持续性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7.
名家信箱     
《中华武术》2005,(5):56-57
本期出场名家:杨式太极拳名家崔仲三,国家武术高级教练、北派少林拳名家秦庆丰,跆拳道专家、国际级裁判赵磊山东济南王大海来信:在练习少林拳中,怎样理解有形和无形之说?秦庆丰答少林拳表现的形式有有形和无形两种。有形是以武术的套路为主,在长期的实践中,人们将少林拳中的踢、打、摔、拿等单式技法和战术动作,按照实战常规、经验和假设的战机的技术规律,有机地  相似文献   

8.
“要诀云:捶自心出,拳随意发,总要知己知彼,随机应变。”“心气一发,四肢皆动,足起有地,动转有位,或粘而游,或连而随,或腾而闪,或折而空,或拥而据,或挤而捺。”“拳打五尺以内,二尺以外,远不发财,近不发手,无论前后左右,一步一捶,遇故以得人为准,以不...  相似文献   

9.
武术小常识     
《精武》2003,(2):49-49
我现习少林拳。少林拳中有哪些功法可长功力?  相似文献   

10.
我是来自韩国的丁建荣,跟随姚承光老师学习意拳已经4年了。在学习意拳之前,我一直练习中国的形意拳,并在韩国开设有形意拳武馆。我非常的喜欢中国的武术,早在20多年前我就练习中国的少林拳。那个时候我的少林拳老师经常跟我说,中国武术很厉害。他说你在掌握了套路精华之后,一定要去掉套路,最厉害的武术应该是没有套路的。当时我还不太理解老师的话,认为少林拳学起  相似文献   

11.
少林武术是中华武术中的一朵奇葩,历史悠久,内容丰富,特点明显,体系完整,既有拳术、器械、对练,又有实战散打、技击功法等内容,其中少林拳又被誉为中国武坛四大名拳之一,而少林五花连环拳便是少林拳种的优秀代表。  相似文献   

12.
少林文化在历史发展中随着统治阶级对佛教文化的态度变化而兴衰,而少林拳作为少林文化中的特色,也在这个过程中发生改变,但是,少林拳在这个过程中所蕴含的中国文化精神并没有发生改变。相反,随着历史的发展和寺院无数的动荡经历,这种精神逐渐得到巩固,逐渐形成了一种少林精神。本篇论文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从少林拳'禅武'结合的武德中,...  相似文献   

13.
武兵 《武当》2004,(9):36-39
少林武术是中华武术中的一朵奇葩,历史悠久,内容丰富,特点明显,体系完整,既有拳术、器械、对练,又有实战散打、技击功法等内容,其中少林拳又被誉为中国武坛四大名拳之一,而少林五花连环拳便是少林拳种的优秀代表。  相似文献   

14.
由于传授保守与历史因素导致少林寺的几度废兴,真正的原传少林拳今日已难得一见。目前寺内寺外形形色色、光怪陆离的少林拳,其实只是流行于中原地区的各种民间土拳而已,与真正意义上的少林拳风马牛不相及也。世事无常,人生如梦,在沧海桑田的历史变迁中,我中华民族不知有多少文化瑰宝被无情的现实所吞噬和湮没。万幸  相似文献   

15.
张金涛 《武当》2023,(1):27-28
<正>形意拳是中国的四大名拳之一,和少林拳、八卦掌、太极拳在武术界并驾齐驱。近代形意拳技击高手人才辈出,如“半步崩拳打遍天下”郭云深先生、“单刀”李存义先生、“铁脚佛”尚云祥先生等。尚云祥先生从学于李存义先生,得郭云深先生衣钵,继承了郭先生的“半步崩拳”“大杆子”“丹田气打”三绝技,在河北派形意拳基础上悟而有化,其教授的形意拳源于河北派形意拳,而又不同于河北派和山西派的练法,被武术界尊称为“尚派形意拳”。民国初年,李存义先生在天津创办中华武士会,曾设下百天擂台,邀请天下英雄豪杰参加打擂,  相似文献   

16.
少林拳虎形为单把练习的象形功夫,通过左右式反复练习,有强腰健肾、通达督脉的养生作用。用于实战以猛虎扑食之勇制敌于刹那!虎扑即前扑后翘,阴阳平衡。前扑是以钩脚、提膝、拧身盘肘、捣肘加前蹬脚、劈把发劲攻击对方,翘尾以尾骶骨上翘,刺激肾脏及督脉以达内壮之效。少林拳虎形的  相似文献   

17.
韩起  赵斌  刘晓彤 《精武》2010,(5):50-51
技击中的摔法训练——像你们俩这样摔,就变成纯摔跤了,我让你们练的摔,不是纯粹的摔跤,是武术里的摔法,是混在拳打脚踢里的摔。像对方拳打过来你钻进去抱腿摔,这样的场面在摔跤里不可能出现,摔跤不允许拿拳打,冒着拳打危险的抱腿摔只会出现在武术里,而且是武术里的一种主要摔法。  相似文献   

18.
中国少林武术有南北之分,长江流域以北多练北少林拳,长江流域以南多练南少林拳,福建是南少 林拳的发祥 地,福建南少 林拳在全国有 重要的地位 和影响力,且 福建南少林拳 拳种繁多,各 流派风格特点 突出,少林地 术犬法又称少 林狗拳,地术 拳是南少林武 术一支流源, 是福建七大 拳种之一。  相似文献   

19.
《精武》2010,(11):I0003-I0003
宋维海,男.汉族,1947年生,吉林省怀德人,中华武术七段,国家一级武术裁判员,全国武术之乡——长春市南关区少林拳研究会会长,长春市少林拳研究会会长,吉林省武术协会委员。1988年毕业于长春大学。1960年拜师姜瑞习练少林拳、1969年拜沧州市田冶华为师习练少林拳、器械、散打及中国式捧跤。  相似文献   

20.
连洋 《精武》2005,(10):9-13
少林五形拳概说:相传,少林拳法是以禅宗初祖菩提达摩所创的罗汉十八手为初始,后经白玉峰,觉远上人,李叟等人整理,将罗汉十八手发展为七十二手,以后又增至一百七十三手,成为少林拳中的重要拳术。这一百七十三手的少林拳,亦即本文所述的少林五形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