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西汉王朝不断依据自身的实力调整对匈奴的政策:汉武帝元光二年(公元前133年)以前,实行"和亲政策",赢得了休养生息的机会,取得了经济的快速发展。从汉武帝元光二年到元狩四年(前119年),实行"征讨政策",不但没有征服匈奴,反而使汉朝国力衰退。元狩四年以后,对匈奴实行"绥抚政策",又使经济恢复发展起来。从西汉王朝对匈奴民族政策的演变过程看,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只有在和平的社会环境中,社会才能健康发展,人民才能安居乐业。  相似文献   

2.
解方彤 《历史学习》2003,(11):45-47
一、选择题人们在评价古代有作为很有影响的皇帝时往往首先想到“秦皇汉武”,回答1~5题1.秦始皇之所以被称为“千古一帝”,主要是因为A.他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国家B.他在全国推行郡县制C.他修筑了长城D.他焚书坑儒2.秦始皇时创立的郡县制适应了封建集权政治的需要,主要是因为A.郡县是地方行政管理机构B.郡县官吏与皇帝是君臣关系C.郡县长官必须对上一级负责D.郡县长官由皇帝任免3.汉武帝一改汉初“无为而治”为“有为而治”,主要原因是①各地流民暴动不断②匈奴对西汉边境的骚扰③休养生息政策使国力增强④王国严重威胁中…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西汉社会经济的发展》一节教材的讲解,使学生掌握:汉高祖的休养生息政策、文景之治、二牛一人的犁耕法耧车、白渠、六辅渠、编户制度等基础知识。要求学生认识:西汉社会经济恢复发展的原因是由于在秦末农民战争的推动下,汉初统治者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和人民辛勤劳动的结果,在封建社会里、农民生产的财富必然为地主阶级所占有,即使在剥削较轻的情况下,广大农民的生活也还是贫困的。  相似文献   

4.
休养 修养 〔休养〕①休息调养。 例:暑假里,工会组织教师到黄山去休养。②恢复并发展国家或人民的经济力量。例:必须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农村经济政策,让农民休养生息,让他们的生活富裕起来。  相似文献   

5.
周金华 《湘南学院学报》2006,27(6):14-19,58
汉初社会经济严重凋弊,再加上“重租税以困辱之”的抑商政策,商品经济基本萎缩。惠帝、文、景之时,实行“开关梁,驰山泽之禁”,大力推行“休养生息”政策,社会经济得到迅速恢复发展,商品经济亦迅速恢复发展起来,到汉武帝时出现了繁荣景象。汉代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的:一、社会生产力的进步是汉代社会经济(包括商品经济)快速发展的前提条件;二、汉初“黄老政治”与“休养生息”政策,为汉代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保障;三、社会消费需求的扩大,是汉代社会经济特别是商品经济快速发展的内在动力;四、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政治格局,为汉代商品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6.
一、中国古代的改革与变法史实 (1)春秋时期:①管仲改革:采取“相地而衰征”等政策使齐国成为东方强国;②鲁国实行“初税亩”,促使土地由国有制转向私有化。 (2)战国时期:①魏国李悝变法;②楚国吴起变法;③秦国商鞅变法。这些变法都是发展封建经济,  相似文献   

7.
一汉代经济政策在汉武帝时代发生重大变化的原因汉武帝时代①之前的汉代经济政策可以用八个字来概括:清净无为,轻徭薄赋。这既是秦末农民战争后社会经济极度凋敝的无奈之举,也是西汉初期的统治阶级以“黄老无为”之道为基本国策的结果。这一政策在汉高帝至景帝五代70多年中得以延续,成功地恢复和发展了社会经济,极大地充实了国力,为武帝时一系列重大改革奠定了物质基础。汉武帝时代,经济政策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从国家战略决策的高度看,变化发生的根本原因在于基本国策的转变,由“黄老无为”转向“外儒内法”,即在儒家思想外衣之下的法家之道。而经济政策转变的直接原因,在于国家财政开支急剧增长,国库频频告急。1.巨额军费开支是汉武帝时代国家财政支出的最大项目。从前135年闽越之战到前89年颁布“轮台罪己诏”的46年中,几乎无日不用兵,其对象从南方的南越、东南的闽越、西南的夷族、东北的朝鲜、西北的大宛到北方的匈奴,可谓八面出击。尤其是对匈奴的战争更是旷日持久,从前133年的马邑之战到前90年李广利出击匈奴,仅大规模的战争就有15次之多。其中,仅前123年、前119年的两次大胜后的赏赐就分别用去黄金20多万、50万斤②,前121年赏赐投降的匈奴部落...  相似文献   

8.
苏联职业技术教育遵循着三条基本原则:①密切联系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政策和实际,②密切结合智育、思想教育来进行;③和普通教育、综合技术教育保持统一和协调。职业技术学校除受职业训练外,还要接受中等教育,毕业生既可就业,也可升学。各类职业技术学校自成体系,主要类型有三种:①初等职业技术学校,培养普通熟练工人。招收八年制学校毕业生,学制1—2年,不授予中等学校毕业文凭。②中等职业技术学  相似文献   

9.
人们对《盐铁论》的研究,大多集中在西汉政府盐铁官营专卖的经济思想和经济政策、桑弘羊与贤良文学们的“义利之辩”、汉武帝的内外政策之争、王道与霸道之论、以及对历史人物的品评等方面。实际上,《盐铁论》可以称得上是西汉中期的一部有关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反映出西汉中期人们日常社会生活的全景。我们从《盐铁论》一书中既可以看到西汉中期人们衣、食、住、行、用、玩等各种日常生活物品,也可以看到西汉中期人们的日常社会生活状况和社会风气:物质文明的高度发展;社会生活的奢侈腐化;社会风气的江河日下;贫富两极的严重分化。  相似文献   

10.
简论汉惠帝     
西汉“宽仁之主”惠帝在位时.以其温柔敦厚的个性.积极推行黄老学说,注重国家的休养生息和无为而治,放松文化专制政策,为巩固西汉政权,安定社会,促进经济文化的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相似文献   

11.
西汉前期,商品经济在战国已有的基础上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积累大量货币财富的所有者,把大量资金投资于土地,形成了土地买卖、兼并的高潮,从而加剧了国有土地的私有化.但到中期,汉武帝的抑商政策严重地阻碍了当时经济的发展,与之相适应,西汉国有土地私有化进程也得到了减缓,从而揭示了西汉商品经济的发展与当时的国有土地私有化成正比例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钱国旗:今天我们交流讨论的主题是“汉代文化政策”。汉承秦制,但在刑法和文化统治方面,则吸取秦亡教训,采取简约宽松的政策。汉立国之初,采用黄老之学无为而治的指导思想,以休养生息,恢复百姓与国家的元气。随着经济的复苏及社会发展的需要,汉武帝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文化政策,确立儒家思想为国家统治思想,为儒家在此后二千年历史长河中成为中国文化的主导力量奠定了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3.
西汉中期,汉武帝进行了一系列的战争,为筹集军费,保证战争能持久进行,汉武帝采取了增加铸钱、统一币制、重捐税、算缗、告缗、卖官鬻爵、盐铁官营、均输平准等一系列新经济政策,同时还加大军事交通运输工程建设和实行屯田和仓储,大力发展养马业等.这些经济政策的实行,为战争供给提供了一定的保障,也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技术的改进.  相似文献   

14.
中国历史上,每当封建王朝初建之时,统治阶级大都实行过休养生息政策,如较为典型的有西汉初、唐初。这是因为国家初建,经济残破,政局未稳,人心动荡之故。宋初也同样面临这一局面。所以,宋太祖、太宗二朝在某种程度上也实行过休养生息的政策,但是由于历史条件的不同,使这一政策与汉、唐有别,显示出自己的独特之处。宋初统治者的休生养息政策与强化中央集权的措施相辅相成,构成了宋初四十年励精图治的主要内容。一、宋初休养生息政策提出的历史前提宋承五代乱局,立国之初,政治、经济形势均不安稳。五代时,藩镇割据,军阀混战,武人骄横,兵士拥立或废黜皇帝之风颇盛。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正是这一特殊时代的特殊产物。赵匡胤当上皇帝,建立宋朝,与汉高祖、唐太宗是大不相同的。后者靠的是南征北战的赫赫武功,统国治民  相似文献   

15.
张芳 《小学生》2013,(2):9-9
汉文帝刘恒是刘邦的第四子,他是我国"文景之治"的开创者,他开启了"以德治国"的先河,大力推行"黄老无为政治",顺应民心,还权于民,加强了中央集权与分权的权力结构,保持了社会稳定。他在加强中央集权的同时,也不忘进行经济与军事建设,促进经济发展,文化繁荣,人民安居乐业。西汉建立之初,汉高帝制订休养生息的政策。汉文帝即位以后,社会"衣食滋殖"。随着西汉经济的恢复和初步发展,当时社会滋长了淫侈趋利之风。受此风影响,农民"背本  相似文献   

16.
西汉自立国之初至汉武帝年间,面对来自西北边境的匈奴族的时常入侵,其国防政策前后有重大变化。高祖至景帝之时采取防御性的和亲政策;武帝时期,使用进攻性的武力征伐政策。然而不论是和是战,都与当时的经济政治状况息息相关,即国弱则取和亲政策,国强则用武力征伐。  相似文献   

17.
西汉初期,匈奴达到了历史上的鼎盛时期,西汉王朝在与匈奴打交道的二百多年的历史中,不断依据自身的实力调整对匈奴的政策:早期的"和亲政策"、汉武帝时期的"征讨政策"、汉武帝后期的"绥抚政策"虽终武帝之世,匈奴问题未能彻底解决,但为以后最终解决匈奴问题打下了基础。也对促进民族交往和融合、形成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今天的社会主义建设仍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汉统一政权建立后,承袭秦朝的制度,废除其苛政酷法,以"黄老"无为而论作为指导思想,给民"休养生息",恢复和发展经济.汉武帝时,对内继续壮大经济、军事文化实力,对外实行强硬政策,征伐匈奴、南越,扩大疆域,同时弃"黄老思想","独尊儒术,罢黜百家",文武之道并用.但是,由于战国"七雄"连年征战,形成南北不同的文化价值观,大...  相似文献   

19.
试论汉武帝的敛财政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汉武帝在位期间,实行了一系列重大的经济政策。这些政策的实施,究其目的与效果并非是抑商重农,或农商并重。这些政策是为了迅速聚敛社会财富,以支持西汉对匈奴的战争并巩固大一统的帝国,同时也满足皇室的奢华生活。这些政策可统称之为敛财政策,它分为三个阶段:与民协商,互为换利;以法治商,与民争利;极尽物欲,不计后果。汉武帝敛财政策既给西汉社会带来抗击匈奴的胜利、巩固国家统一的正面效应,又为西汉走向衰落埋下了诸多隐患,其负面影响不可小视  相似文献   

20.
西汉初年,统治阶级崇黄老,行休养生息,使得地主政权得以巩固,封建经济得以发展,文化教育逐渐繁荣。为了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加强精神统治,元朔五年(公元前124年),汉武帝刘彻采纳了董仲舒和公孙弘的建议,积极推行罢百家、尊儒术、兴太学、举贤良的文教政策,“立五经博士,开弟子员,设科射策,劝以官禄”,兴办了中国封建教育史上第一所官立的太学。尊儒产生了太学,太学发展了尊儒。西汉太学以儒学为正宗,以《五经》为国教,培养地主阶级的统治人才,培养纲常道德观念和净化社会风气,以利其统治和发展,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太学作为地主阶级成熟阶段中兴起的这一历史事物,对此进行探讨,是有其积极意义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