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木兰诗》记述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在战场上建立功勋,回朝后不愿做官但求回家团聚的故事。诗中热情赞扬了这位奇女子勤劳善良的品质,保家卫国的热情,英勇战斗的精神,以及端庄从容的风姿。它不仅反映出北方游牧民族普遍的尚武风气,更主要的是表现了北方人民憎恶长期割据战乱,渴望过和平、安定生活的意愿。它对木兰的讴歌,显然也冲击了封建社会重男轻女的偏见。它“事奇诗奇”(沈德潜《古诗源》),富有浪漫色彩,风格也比较刚健古朴。诗中用拟问作答来刻画心理活动,细致深刻;用铺张排比来描述行为情态,神气跃然;而运用精练的口语,不仅道出…  相似文献   

2.
《木兰诗》又名《木兰辞》,也称为《木兰歌》。它是我国南北朝时期北朝后期劳动人民创作的一首民间叙事诗,在长期流传过程中,曾经过文人的加工润色。这首诗生动地叙述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的事迹。诗中通过对女英雄木兰的形象的塑造,热情地赞颂了木兰勤劳、朴实、不慕荣利的美德、歌颂了木兰坚强的意志和勇敢的斗争精神。  相似文献   

3.
《木兰诗》中国北朝长篇叙事乐府民歌。又称《木兰辞》。记述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在战场上建立功勋,回朝后不愿做官,但求回家团聚的故事。诗中热情赞扬了这位奇女子勤劳善良的品质,保家卫国的热情,英勇战斗的精神,以及端庄从容的风姿。它不仅反映出北方  相似文献   

4.
李涛 《文学教育(上)》2010,(10):113-113
《木兰诗》中国北朝长篇叙事乐府民歌。又称《木兰辞》。记述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在战场上建立功勋,回朝后不愿做官,但求回家团聚的故事。诗中热情赞扬了这位奇女子勤劳善良的品质,保家卫国的热情,英勇战斗的精神,以及端庄从容的风姿。它不仅反映出北方游牧民族普遍的尚武风气,更主要的是表现了北方人民憎恶长期割据战乱,渴望过和平、安定生活的意愿。  相似文献   

5.
<正>《木兰诗》是乐府诗中的双璧之一,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盛誉。如张玉谷《古诗赏析》云:"木兰千古奇人,此诗亦千古杰作。《焦仲卿妻》后,罕有其俦。"沈德潜《古诗源》说:"事奇语奇,卑靡时得此,如凤凰鸣。庆云见,为之快绝。"张玉谷和沈德潜都提到了《木兰诗》的"奇",《木兰诗》中的"奇"集中体现在木兰作为一个女性却代父从军,并且军功卓绝的故事上,同时《木兰诗》  相似文献   

6.
我国传统的作画讲究虚实相生的手法,常在画面留下一些空白,使人品之,韵味无穷,古代诗歌创作也是如此。社会生活广阔无垠,诗人不可能把它全部写到作品中,常常借助于有限的文字、景象,激活欣赏者的想像,去填充诗人留下的空白,从而领略其无穷韵味。《木兰诗》是我国南北朝时期北方一首长篇叙事民歌,记述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征战沙场、凯旋回朝、建功受封、辞官还家的故事。它“事奇诗奇”,富有传奇色彩,风格刚健古朴。《木兰诗》采用的是顺叙手法。作品大致可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是替父从军,第二部分是从军生活,第三部分是凯旋而归,第…  相似文献   

7.
《木兰诗》记述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在战场上建立功勋,回朝后不愿做官,但求回家团聚的故事。诗中热情赞扬了这位奇女子勤劳善良的品质,保家卫国的热情,英勇战斗的精神,以及端庄从容的风姿。  相似文献   

8.
《木兰辞》是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民歌中最杰出的作品,与南方的《孔雀东南飞》合称为“乐府双璧”。这首诗格调明快,音韵和谐,语言质朴,读起来琅琅上口,不愧为流传千古、脍炙人口的佳作。但你可能还没注意到,它吸引我们的远不止木兰代父从军这一美丽  相似文献   

9.
《木兰诗》又名《木兰词》、《木兰歌》,最早著录于陈释智匠的《古今乐录》,宋人郭茂倩所编的《乐府诗集》也收有此诗,这首诗大约产生在北朝后期.当时我国北方各民族正混战割据,先后建立了十几个国家.北魏为同柔然族作战,在北边设镇御敌.频繁的战事、长期的战乱锻炼了人们的勇武性格.正是在这种历史条件下,产生了《木兰诗》这首杰出的民歌,出现了木兰这一千古流传的形象.  相似文献   

10.
《木兰诗》是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的一首古诗。这是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这首诗写的是花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充满传奇色彩。 教学中,学生从木兰辞官还乡概括出木兰不慕功名利禄的品质,教师给予了肯定,理由是参考书上是这样写的。我翻阅了学生的参考资料《新教材·完全解读》,第80页是这样写的:“第五段写木兰还朝不受封表现出她不图功名利禄的高贵品质。”  相似文献   

11.
<正>《木兰诗》记述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在战场上建立功勋,回朝后不愿做官,但求回家团聚的故事。诗中热情赞扬了这位奇女子勤劳善良的品质,保家卫国的热情,英勇战斗的精神,以及端庄从容的风姿。  相似文献   

12.
《木兰诗》作为中国古代北方民歌的代表作,入选各类教材已很久了。诗中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之行字,到底该读háng还是xíng,教科书对该字的读音没有标出  相似文献   

13.
《教学参考书》对《木兰诗》的说明及注解中出现了几处错误,现列举如下:一、木兰的精神境界到底有多高《教参》认为《木兰诗》对学生的思想情感教育是“感受木兰代父从军,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精神”,课文说明也说该诗“热烈赞颂了她热爱家乡,保卫祖国的爱国主义精神”,木兰还朝辞赏这一节“表明她勇敢作战是为了保家卫国”。这不免让人怀疑,《木兰诗》难道应当作为爱国主义名篇来教学吗?其实,木兰身上是歪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是值得商榷的。从全诗来看,木兰最  相似文献   

14.
《木兰诗》是南北朝时期的代表作,它将木兰这个女子形象置于战争的环境中,置于个人、家庭和国家利益的矛盾交织中来展现其性格以及这种性格所包含的文化内涵。北魏的战争环境所导致的经济破坏、人口男女比例失调是《木兰诗》产生的社会背景;北方诸民族的尚武粗犷的民风民俗是《木兰诗》产生的文化环境;"木兰无长兄的实际情况导致了木兰具体的出征行为。然而,当时的人们并没有认识到木兰形象所可能包含的新的人生价值观,最终将其纳入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行为规范之中。  相似文献   

15.
诵读提示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以后,艾青“满怀热情从中国东部到中部,从中部到北部,从北部到南部到西北部———延安”,这段流徙生活,使他看到了北方广大农民生活的苦难,于是写了《北方》《乞丐》《手推车》《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等一组以北方生活为题材的优秀诗篇,《手推车》《我爱这土地》便是诗人“北方组诗”中有名的诗篇。北方人民的悲哀充塞天地,诗人捕捉住“手推车”这一农民的常用工具,通过描绘它的尖音、它的辙迹,形象地再现了农民的苦难与悲哀,引人思索。而《我爱这土地》中的“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  相似文献   

16.
《木兰诗》是我国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长篇叙事民歌,记述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征战沙场、凯旋回朝、建功受封、辞官还家的故事,充满传奇色彩。《木兰诗》采用的是顺叙手法。《木兰诗》紧紧围绕着木兰的形象着  相似文献   

17.
关于《木兰诗》的主题意义,教学参考书中是这样定位的:“《木兰诗》塑造了木兰这个不朽的人物形象。木兰是一个少女.又是一个金戈铁马的英雄。在国家需要的时侯。她挺身而出。驰骋沙场,立下汗马功劳;胜利归来以后。又谢绝高官。返回家园,重新从事和平劳动。她爱亲人也爱国家.把对国家对亲人的责任感融合到了一起。木兰的形象。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勤劳、善良、机智、勇敢、刚毅、淳朴的优秀品质。”“诗的重点不在于讴歌主人公驰骋沙场、建功立业的英雄行为,[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木兰诗》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它是一首南北朝时期的北朝民歌。《木兰诗》自从产生起至今,花木兰的动人事迹,以及她的光辉形象便广为世人代代流传称颂。在漫长的文学历史长河中,由于时代的不同,对木兰形象的看法也有所不同。然而值得注意的是,现行初中语文教材及教参关于木兰形象的定位,以为木兰是个保家卫国的巾帼英雄,笔者对此不能苟同。笔者认为:与其说木兰是个保家卫国的巾帼英雄,还不如说是个具有中国传统美德的孝女。  相似文献   

19.
<正>时间:2013年4月10日地点: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红星海学校学生:大连红星海学校七年级六班开课:生齐读课文。师:读得好听,下面我们就进入课文学习。大家把屏幕上的材料读一读,《木兰诗》,读——(屏幕显示,全班齐读。)《木兰诗》,我国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长篇叙事民歌,是乐府民歌中流传最广的名篇之一。这首诗,写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充满传奇色彩,千百年来,木兰这一巾帼英雄的形象,家喻户晓,深受  相似文献   

20.
《周易》这部书很有自己的特点.韩愈曾说:“《易》奇而法,《诗》正而葩”.《周易》奇,奇就奇在它用筮和卦说明问题.西方人对此也刮目相看,把《周易》称之为东方神秘之书.西方人不明白它,有情可原,因为他们不太了解中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作为华夏后裔,身置伟大祖国的文化氛围之中,对《周易》有所了解是必要的.笔者试就自己所了解到的点滴罗列出来,以期得到方家的指点与斧正.一、天行健所谓“天行健”就是说,上天德行刚健.《说文》:“乾,上出也.从乙.乙,物之达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