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江西图书馆学刊》2017,(5):107-112
近年来,高校图书馆为防治占座行为,纷纷引进座位管理系统。但如何基于座位管理系统数据进行相关研究,仍然是空白。基于江西师范大学图书馆座位管理系统数据,从自习位置选择偏好、选座行为偏好、释放座位偏好、自习时间、违规行为、访谈等六个方面分析读者自习行为,并从自习室建设和座位管理系统设计两个方面提出了可行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在对已有高校图书馆座位管理系统进行评述及分析的基础上,设计实现与门禁联动的高校图书馆座位管理系统。该系统充分考虑读者使用图书馆的各项需求,兼顾读者利益与图书馆座位科学管理,不仅避免巨大的硬件投入,而且能够科学有效地管理图书馆座位,杜绝占座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基于VB的图书馆阅览座位管理系统的开发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图书馆阅览及自习座位经常被占用,人工管理方式效率低、效果差的问题,华北电力大学图书馆开发了一套阅览座位计算机管理系统.系统开发以VB语言和Oracle数据库为基础,与图书馆门禁管理系统中的读者库相挂接,实现了读者身份验证与座位选取的同步管理.系统的应用使图书馆阅览座位管理的效率得到极大提高.  相似文献   

4.
为了维护图书馆阅览室座位的使用秩序,杜绝占座抢座的乱象,各高校图书馆陆续引进座位管理系统。该文对这类系统的使用现状进行网络调查,并对深圳大学图书馆的这项服务实行问卷调查,发现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5.
高校扩招以来,高校图书馆的座位矛盾日益突出,主要表现为优质座位的不足和高峰时段阅览座位的匮乏,因此高校图书馆应优化座位配置,合理布局,灵活设置馆内阅览空间,并辅以科学的管理系统,积极创造符合用户使用需求和心理需求的阅览空间。  相似文献   

6.
温红超 《图书情报工作》2019,63(17):110-117
[目的/意义]当前高校图书馆座位预约管理系统研究中默认系统会被广泛使用,然而实践中并非必然如此。针对座位预约管理系统的实际使用效果,分析其成因,并提出完善座位预约管理制度的思路。[方法/过程]采用实证分析和经济学分析方法,统计吉林大学鼎新图书馆座位预约管理系统的使用数据,描述其使用效果。通过讨论座位预约管理制度中的规则选择成本、分配成本、裁判成本、执行成本以及监督成本,分析座位预约管理系统使用现状的成因。[结果/结论]实践中座位预约管理系统使用人数偏少,这种现象是"先到先得"和"预约选座"两种座位资源分配规则博弈的结果。由于在规则选择、分配、裁判、执行以及监督过程中成本分配不合理,读者缺乏使用系统的激励机制。系统功能的实现程度也是影响读者使用的因素,高校图书馆引进座位预约管理系统主要为了解决占座问题。针对4种不同类型占座行为,系统功能实现程度不一。要完善座位预约管理制度,需要整体地、系统地采取措施,包括统一座位资源分配规则、完善制度设计、系统管理和人力管理相结合。  相似文献   

7.
大学图书馆学习空间的创新管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大学图书馆的环境吸引很多读者来馆学习,读者争抢座位资源的矛盾较为突出.对全国高校图书馆的空间资源进行抽样调查,分析大学生争抢座位的原因.高校图书馆需要科学规划馆藏布局,扩大学习空间,增设阅览座位,同时利用座位管理系统进行座位资源的管理,依靠各项制度措施的约束和学生的自律管理,营造有序的学习空间,实现座位资源的共享.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高校图书馆读者“占座”产生的消极影响,提出制定合理的招生计划,统筹使用经费,注重培养学生的公德意识以及利用“座位管理系统”加强座位管理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9.
图书馆自习室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温州医学院图书馆自习室管理系统的设计、开发和测试工作。该系统基于B/S结构,利用现有校园一卡通系统,通过Flash、ASP和数据库等软件技术,实现自动分发座位、选择交换座位、座位保留超时管理和图形动画显示座位位置及状态等功能,解决高校图书馆自习室普遍出现的由于抢座、占座而导致的座位利用率低等问题。  相似文献   

10.
高校图书馆自习座位管理系统设计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设计了一套功能较为完善的自习座位管理系统,以解决高校图书馆学生占座问题。首先对系统的功能模块进行了分析,然后介绍了系统的流程设计及其优点和缺点。  相似文献   

11.
本文基于竞争与公平视角分析了高校图书馆占座与座位管理现状。提出了座位管理应体现共享性和有限性,座位使用权应具有时间和空间二维属性,座位使用权的获得与行使分别实施等管理理念,辅之以进出双向登记、远期预约等管理方法,实现竞争条件下更加公平的座位资源分配。  相似文献   

12.
高校图书馆座位资源实施计算机管理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图书馆藏书资源、目录资源、干部资源、劳动成果资源都已经实现计算机管理,唯有座位资源处于无序使用状态,座位资源实行计算机管理,就是要从根本上解决座位被占被抢现象.  相似文献   

13.
随着民众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面向读者的人性化服务环境建设逐渐成为公共图书馆的重要任务,作为读者感受最直接的阅览座位,它的设计和排布方法也应贴近各类型读者的需求。文章通过社会学研究中的参与式观察法、设计学研究中的参与式调查等研究方法,以长沙图书馆为例,对读者的座位需求进行研究。公共图书馆应进行读者分类,找到每一类读者的座位需求,匹配相应的座位排布方法和座位设计。  相似文献   

14.
高校图书馆座位资源配置的帕累托优化解决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照高校学期天数及图书馆座位数量,计算出本学期图书馆能够提供的座位次数。根据读者身份的不同,为每位读者分配一个公平的初始预约次数,所有读者的初始预约次数之和等于图书馆在既定时间内所能提供的座位次数。基于不同读者对座位的偏好不同,通过建立图书馆座位交易平台以实现交易双方效用的帕累托改进。交易双方基于图书馆拟定的价格使用虚拟货币进行座位预约次数交易,交易过程在网络平台上进行且受到图书馆的监督。当理性的读者做出符合自己利益的决策时,市场机制中看不见的手也会使这种改变符合其他读者的利益,并降低图书馆的管理成本。  相似文献   

15.
[目的/意义]如何高效地实现图书馆座位资源的监控和管理是多年来各高校致力于解决的难题之一。现有的方法主要是通过部署相关软硬件系统来实现,此类方法成本高、维护困难、且用户体验欠佳。本研究提出一种低成本且易维护的图书馆座位资源监控和管理的新技术。[方法/过程]使用移动群智感知理念,借助室内定位和上下文感知技术,研究开发出一套低成本又好用的座位资源监控技术,并以微信小程序为载体,实现了一套演示系统。[结果/结论]研究结果表明:该技术成本低,易部署,能够高效地实现图书馆座位资源的监控和管理。  相似文献   

16.
The present study used the notion of personal space from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and wall-hugging from evolutionary biology to understand student seat preference in a university library's reading room. Recent years have seen an increase in requests for individual study space in academic libraries. To adequately provide such spaces, we require keen observation of human psychology and spatial behavior in the microenvironment of an individual study room. Therefore, we analyzed space-choice behavior and check-in data logs at an academic library rather than subjective self-report surveys, to investigate actual student seat selections through a reservation process. Regardless of increased digital media use in the reading room, the need for personal space and wall-hugging traits were still exhibited. With an increased demand for individual electrical outlets and lighting, study carrels were highly preferred. We found that corner seats were significantly favored, while aisle seats were significantly avoided and prevented extended stays. The presence of walls was favored; however, furniture type significantly affected a preference for the location of walls. Specifically, students in study carrels preferred walls on both sides, while those seated at open tables preferred a wall behind the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