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探讨女博士研究生在不同精神支持来源、内容对其群体心理健康水平影响。方法:使用SCL-90量表、精神支持问卷,共调查62名不同年级女博士研究生群体。结果:在SCL-90量表十项因子中,女博士研究生群体得分普遍高于常模组。从精神支持来源、内容上,同辈群体对女博士研究生个体情感支持作用较大,不同社会支持来源对女博士研究生精神健康影响存在显著相关性,同时得出该群体缺乏全面社会支持系统,非正式组织比正式组织支持程度高。  相似文献   

2.
陈闻  宋大伟 《高教论坛》2005,(4):160-163
研究生自我教育是研究生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而研究生干部在研究生群体自我教育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以研究生群体为研究对象,研究生干部为着眼点,着重探讨了以下几个问题:研究生自我教育的重要性;研究生干部在研究生群体自我教育中作用发挥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研究生干部在研究生群体自我教育中作用的具体表现;研究生干部在研究生群体自我教育中作用的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3.
方萍 《教书育人》2012,(6):26-27
博士研究生是高校学生群体中的一部分,但他们又是一个个独立体,要在各自导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和聪明才智进行科学研究,最终完成一份有价值的博士论文并通过答辩;从整个人生的角度看,博士研究生,又是一个特殊的阶段,它是人生在校求学阶段的最后一站。  相似文献   

4.
研究生个人的管理往往通过研究生群体的管理来实施,良好的研究生群体风气是教育管理工作的有力保障.勤奋、严谨、团结、活跃、文明等是良好群体风气的主要特征,影响良好风气形成的主要因素包括群体目标、成员间关系及管理部门工作作风等,管理者应该从自身建设、群体建设、成员群体荣誉感培养等方面着手,建立培养良好的研究生群体风气的长效机制,确保教育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5.
研究生是我国科学研究的重要后备力量,本文指出当代研究生不仅能独立从事科研工作,还应逐步养成包括探索精神、担当精神、创新精神、团队精神和道德精神的科研精神体系,并从环境舆论倡导、学校导师教育和研究生自觉养成三方面论述了研究生科研精神体系的培养。  相似文献   

6.
论当代大学精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精神是大学发展和兴盛的灵魂,明晰什么是当代大学精神并加以倡导和弘扬是当代高等教育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当今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已进入了关键的历史发展时期,在新的政治、经济、文化基础之上的大学精神尚在形成之中,它应是当代社会发展的主题和中心任务、全球大学发展的基本趋势和精神、本土文化情怀、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规模层次和管理模式、当今大学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的体现。因此,现今中国大学精神应表现为求真而拒伪、趋善而远名利、务实而戒浮躁、创新而不简单重复,并且它是变化的、确指的、具体的、实在的,是高等教育发展中除了建立和完善适应当代社会管理模式的严格的制度体系之外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7.
研究生群体文化及其功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鲁满新  刘彬 《文教资料》2007,(30):49-50
本文在分析研究生群体文化的内涵及其功能的基础上,对如何利用研究生群体文化为研究生培养和管理工作服务进行了积极的思考。  相似文献   

8.
从比较学的角度对省会城市、一般城市、县城和乡村不同地域群体、经常运动与非运动群体、不同上网时间群体、毕业班和非毕业班群体以不同性别、不同年龄分层对中学生精神疲劳状况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以此得出对中学生亚健康状况进行良好干预方法与手段.  相似文献   

9.
井冈山精神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培育的中国革命精神,其在当代中国仍闪耀着光芒,具有不可磨灭的价值,这种价值的当代性主要体现在:井冈山精神中蕴涵的中国革命道路的独创性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先导意义;井冈山精神中蕴涵的实事求是思想,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最本质内涵,它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客观基础;井冈山精神中体现的对理想信念的执著追求是引领当代人价值取向的一面旗帜;井冈山精神中体现的艰苦奋斗作风仍是当代人应发扬的优良作风,是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内容之一;井冈山精神中蕴涵的群众路线思想,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的基础,也是与“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息息相通的;井冈山精神浓缩了中华民族精神的精髓,是当代一系列精神的本源。  相似文献   

10.
一个民族从萌芽、成型到发展、壮大,总有与其相适应的民族精神相伴随.中华民族在长期实践中产生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民族精神.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并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当代中华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11.
平台的缺失使得大学生群体缺乏应有的公民技能训练,进而不能够把相应的“公民意识”升华为“公民精神情感”层次。这必然影响到我国公民社会的建立,减缓现代化进程。社团联合活动正好可以弥补这一缺失,为大学生提供一个广泛的实践平台。高校通过积极的价值引导,鼓励大学生踊跃地组建和参加各种社团,定能对其公民主体性精神、契约精神以及科学理性情感起到极大的增进作用,为社会培育合格的现代公民。  相似文献   

12.
复杂多变的现代社会给研究生带来了诸多压力。笔者根据研究生压力膨胀的现状,作出对压力及压力管理的界定,对研究生的主要压力源进行了具体分析,并且指出了进行压力管理的具体措施:学会确立目标和统筹时间,加强自我教育,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采用健康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3.
在全国积极加强地质工作的大背景下,切实加强和提高地学类研究生培养质量成为增强地质科技创新能力的重点环节。本文从设立研究生培养专项基金、加强野外和室内实践动手能力、加强地学类精品教材编写、强化导师教书育人意识、反对三"F"学风以及提高研究生综合素质等方面入手就地学类研究生培养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4.
研究生教育是高等教育的最高层次,科研能力的培养已成为我国研究生教育的核心之一,要从科研道德、科研兴趣、献身科学精神,查阅文献和撰写综述能力,科研实践能力,科研创新能力,学术论文写作能力五个方面入手,培养研究生的科研能力。  相似文献   

15.
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经过10余年的发展,已取得长足进步,但在非物质形态服务方面仍存在诸多不足。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医学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逐渐严峻,但基层医疗单位仍存在较大岗位缺口。因此,立足基层医疗岗位,培养具有医学人文精神的医学应用型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从就业市场的角度来看,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就业主要面临的困难是:就业空间狭窄、年龄歧视、性别歧视和第一学历歧视。加强教育学学科和专业建设、毕业生个人调整求职策略、用人单位正确发挥就业主体作用是解决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就业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论苏轼精神     
苏轼精神具体表现为好学精神、独立精神、爱民精神、创新精神和旷达精神等几个方面,它对我们今天的“先进化,,建设和精神明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就像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一样,值得弘扬。  相似文献   

18.
简论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在教育中的融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是人类精神的两个维度。教育也应做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二者相辅相成,不可或缺,借 此实现人和自然、社会的高度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9.
诗性精神与文学精神是两个重要的文学理论范畴。诗性精神是指出乎原始冲动的、自发的抒发情感的精神,文学精神是指为了艺术的与审美的,自觉为文的精神。诗性精神(抒情精神)与文学精神(艺术精神),两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其关系并非以对立为特征,两者往往表现出程度不等的重合。在界说范畴、描述特征、辨析关系的基础上,进一步以魏晋玄学思潮中士人心态异化的情形为实证.可以发现社会文化思潮加之于诗性精神与文学精神的渗透与影响。  相似文献   

20.
评判性思维能力乃研究生创新能力的重要基础,是其从事科学研究必备的基本能力。在历时一年的研究调查中发现,研究生教育的培养方式能够促进学生评判性思维的提高,同时,外语专业研究生与非外语专业研究生评判性思维能力培养过程的差异性导致了他们之间评判性能力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