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采用自编的高校教师职业压力问卷和Maslach职业倦怠量表(MBI),对北京大学等十所高校教师的职业压力和职业倦怠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得出如下结论:高校教师的职业倦怠受到职业压力的影响显著,且高校教师的职业倦怠及其各个维度主要受到职业压力中的教学工作直接压力、自我提升压力、职业环境负面评价的压力、信息快速更替的压力影响,而人际关系与机会竞争的压力以及管理机制的压力对职业倦怠没有显著性影响。  相似文献   

2.
高校教师是职业倦怠的高发群体。职业倦怠严重影响了高校教师的身心健康和人际关系,降低了工作成效。高校教师职业倦怠一般是在社会支持不良的情况下,由不切实际的社会期望、过高的职业和角色压力以及较低的工作自由度引起的。因此,只有全社会形成对教师职业的合理期待,提高教师管理参与度,提升教师素质,发挥社会支持系统的积极作用,才能有效地缓解高校教师的职业倦怠。  相似文献   

3.
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现象日趋严重。对教师的身心健康、教学效果和整个社会的教育质量都产生了负面影响.通过分析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表现和成因,从社会、学校、教师自身几个方面提出解决对策,以期预防和缓解高校教师的职业倦怠,并希望引起社会各方面对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现象的关注。  相似文献   

4.
高校教师职业倦怠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主要介绍新建本科院校教师职业倦怠的表现、类型、影响因素,并提出缓解和预防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王敏  陶永进 《教师》2012,(36):120-121
教师作为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重点。高校教师职业倦怠主要表现在生理、情绪和行为方面,职业倦怠产生的原因主要来源于社会评价低、自我认同感低、任职要求高和职称评定压力大,缓解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倦怠需要社会的支持、学校的重视和个人的努力。  相似文献   

6.
由于经济、社会、心理和管理体制等方面的原因,地方性高校教师职业倦怠问题日趋严重。地方性高校教师产生职业倦怠主要是受职业压力、角色模糊、职业认同感的消减、管理体制的欠缺及个人因素的影响等。通过外部环境及自身调节,可以预防和缓解职业倦怠。帮助地方性高校教师摆脱职业倦怠,对于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高校教师工作幸福感、职业倦怠、工作压力的现状,采用总体工作幸福感量表、Maslach倦怠量表和教师职业压力量表对271名在职教师进行调查。通过调查数据分析结果可以得出:目前高校教师总体工作幸福感不强,存在一定程度的职业倦怠,有一半以上的被调查教师认为工作压力较大或很大;高校教师的工作幸福感与职业倦怠、工作压力呈负相关性,职业倦怠与工作压力呈正相关性,而且正负相关性都较强。通过进一步归因分析之后,进而从社会层面、学校层面和个人层面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与高校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现象日益普遍。本研究为探寻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深层次影响因素,调查获取227份有效问卷,了解了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普遍情况和严重程度,然后测度了高校教师职业倦怠分值,最后,运用回归分析方法进行了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文化程度、职称、科研压力满意度、月收入和高校制度公平性对高校教师职业倦怠有显著影响。文化程度越低、科研压力越大、月收入越低以及高校制度越不公平,将导致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程度加剧;职称越高,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程度越高。建议高校合理安排科研工作量和考核制度,提高高校教师待遇并完善高校管理制度,提高制度公平性,从而解决高校教师职业倦怠问题,促进高校教师高效工作。  相似文献   

9.
职业倦怠是当前心理学界普遍关注的一个问题,是由于压力长期积累而形成的紧张状态。文章探讨了职业倦怠对高校教师的影响,并进一步阐述了引发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压力源,通过员工援助计划、职业生涯计划、改革高校管理体制提升教师公平感、自我调节等措施,可以预防和缓解职业倦怠,在一定程度上将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腾 《当代教育论坛》2007,(12):102-104
我国现阶段,高校教师表现出较明显的职业倦怠症状。从经济学角度分析,高校教师的职业倦怠源于教师数量的严重短缺性、教师收入的相对不足性、群体内部竞争的过度性和教学科研评价的市场性,要缓解其职业倦怠,就必须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加大高等教育投入,完善高校教师评价机制。  相似文献   

11.
考察高校教师工作家庭冲突与职业倦怠两者间的关系,为预防和减少高校教师职业倦怠提供依据。采用工作家庭冲突问卷和职业倦怠量表对525名高校教师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不同性别的高校教师在职业倦怠和工作家庭冲突上存在显著差异,职业倦怠总分与工作家庭冲突各维度存在显著的正相关,进一步回归分析显示,工作家庭冲突对职业倦怠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工作家庭冲突是影响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农村小学教师的职业压力与工作倦怠及其相互作用较少受到关注,基于职业发展的视角,采用职业压力与工作倦怠问卷开展调查研究,探讨骨干和普通教师的职业压力对工作倦怠的不同影响。结果发现:(1)农村小学教师职业压力感较大,压力主要来自社会、职业发展和教学方面,工作倦怠已达中等程度,职业压力和工作倦怠之间存在着非常显著的正相关;(2)农村小学教师的职业压力和工作倦怠存在一定的群体差异;(3)骨干教师与普通教师职业压力的不同方面正向预测了工作倦怠,并产生不同效应。  相似文献   

13.
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态势与调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是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目前教师职业倦怠现象出现了一些新的态势,对教师自身的成长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产生了消极影响.本文通过对西部地区一中小城市的中小学教师的调查了解,探讨教师职业倦怠现象的发展态势,寻求预防、减少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调适方法.  相似文献   

14.
探讨新课程背景下中小学教师职业压力与职业倦怠之间的关系。采用中小学教师职业压力和职业倦怠问卷,对913名初中和小学教师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职业压力和职业倦怠存在显著正相关,职业压力对职业倦怠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教师的职业压力越大,职业倦怠越严重,不同来源的职业压力对职业倦怠的3个维度具有不同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5.
对安徽省395名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压力、社会支持和职业倦怠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3.5%的教师有严重职业压力,43.8%的教师有轻度职业压力;有轻度、中度和重度职业倦怠的教师比例分别为18.2%,7.8%和2.8%.教师的职业压力、社会支持与职业倦怠3个维度均呈显著负相关.应采取有效措施,减轻教师的职业压力,建立和完善社会支持系统,减少教师的职业倦怠感.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问卷结果的分析发现高等职业院校教师存在着中等水平的职业倦怠。倦怠主要是由职业压力大、工作满意度不高、发展机会少、社会角色冲突以及自我期望过高等因素造成的。困惑和压力已经影响了教师的身心健康和工作质量,但要走出困惑、减缓压力却不是教师个人能解决的,需要社会、学校和教师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7.
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影响及缓解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职业倦怠已经成为当前不可忽视的问题。教师职业倦怠受社会、学校、教师本人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它给学校、教师自身和学生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教师职业倦怠的缓解可以从社会、学校和教师本人采取相应的策略。  相似文献   

18.
民族的振兴靠教育,教育的振兴靠教师,教师是知识、文明、真理的传播者。职业倦怠不仅影响教师的心理健康,还影响工作,影响到人才培养。文章通过分析教师职业倦怠的表现形式、倦怠形成的原因,提出了避免职业倦怠的方法和措施,以引起社会对教师职业倦怠的关注。  相似文献   

19.
教师职业倦怠是教师不能顺利应对工作压力时的一种极端反应,是教师在长期压力体验下所产生的情绪、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通过调查,黔南民族师范学院的教师工作5—10年是职业倦怠表现最严重的阶段,压力是导致职业倦怠的原因,职称与学历是影响职业倦怠产生的重要因素。解决教师职业倦怠问题,必须从学校和教师个人这两方面出发,采取各种措施,防止和克服职业倦怠。  相似文献   

20.
采用(Maslach)职业倦怠问卷对351名聋校教师进行了职业倦怠状况的测查.结果表明:聋校教师的总体职业倦怠不严重;聋校教师职业倦怠随着整体感觉压力的增大越加严重;是否担任其他职务、每周不同课时数、不同省市、不同教龄、不同职称和不同学历的聋校教师职业倦怠存在显著性差异;不同性别、是否结婚和是否班主任的聋校教师职业倦怠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