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民族自我认同的方式多种多样,其语言、历史、宗教等都可以成为民族自我认同的文化要素,在湘西苗族社会中,苗歌也成为苗族自我认同的一种方式。本文通过对湖南湘西古丈县翁草村湘西苗歌的研究,力图揭示湘西苗族是如何通过苗歌来实现民族认同的。主要从民族意识,认知结构,民族群体人格,民族社会化特点等方面进行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2.
伴随着社会对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需求量的不断增加,普通本科院校与高职院校联合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已成为一种重要形式.联合培养本科生的身份认同分为个体认同、归属群体认同、组织与管理认同以及社会认同四个维度.作为个体社会化的重要阶段,联合培养职教本科生在身份认同方面表现出自我身份否定和学校归属感缺失、自我角色冲突和理想信念模糊、未来认同不足和生涯规划迷茫等困境.面对身份认同危机,通过准确定位个体自我、探索自我归属、加强教育引导、规范社会舆论等方式重构身份认同.  相似文献   

3.
《考试周刊》2016,(24):152-153
"90后"青年群体有自己独特的价值取向,作者通过观察和接触技校"90后"学生,发现他们身上有别于前代国人的责任认同,就民族、国家和社会而言,他们更关注个体自我的幸福状况。本文的研究旨在强调指出"90后"技校生应树立大国小我命运一体的责任认同,并试图通过强化四个方向的责任,引导学生将潜在的责任意识上升到自觉自省的层面,成为有抱负、敢当担、负责任的新时代青年。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自我认同形成和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现代社会生活本身的变动、多变和多样容易导致大学生自我认同确立的困难,带来自我认同焦虑。本文主要从三个层面分析造成当代大学生自我认同焦虑的原因:现代原子式自我观对自我认同的解构;网络虚拟交往成为大学生自我认同建构的媒介;大学生自我认同的消费表达,并提出了引导大学生消除自我认同焦虑的策略方法。  相似文献   

5.
宗教问题历来是新闻报道中最为敏感和复杂的政治话题之一,近年来各种与宗教相关的社会突发事件、社会热点事件不断发生,使得这些事件中的舆论引导问题成了大众传媒、宗教媒体比较棘手、需要迫切解决的重要课题,当前学术界相应的研究也显现不足。本文认为,具有偏执和妄想特征的宗教情感是一种特殊的群体心理,在突发事件或一定刺激下表现得更加强烈,传播者在坚持宗教禁忌报道的"恪守"原则等基础上,可以从归属、认同、怂动、凝聚四个方面加大舆论的感性心理引导,在满足其心理慰藉和情感宣泄的同时,能更有效地化解矛盾,使其宗教情感朝着更为平和与高尚、和谐与积极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6.
华人华侨对中华民族传统宗教的认同其实就是一种文化认同,这种认同来自于宗教活动中所获得的"福报",集体归属感和心灵状况的改善。通过不同的宗教认同形式,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得以传承,人们疏离飘荡的心灵得到了慰籍与安宁。由此,由宗教认同所衍生出的自我认同,身份认同,价值认同成为华人华侨和谐共生的精神寄托。  相似文献   

7.
高校青年教师是推动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生力军,是现在和未来高校建设发展的重要力量。这一群体的生存状态成为教师研究的重要课题。基于身份认同理论的理解,从制度性权利的外部他者认同和心理性认同的内部自我认同的两个方面有助于解读高校青年教师的身份认同,发现高校青年教师群体具有的多重身份和自我迷失特征,以此来建构高校青年教师身份认同。  相似文献   

8.
双师型教师身份认同关注双师型教师对自我及职业的认知和诠释。身份认同是双师型教师价值判断的基础,能帮助双师型教师获得职业尊严感,赋予双师型教师职业生活价值,是教师实现主体性价值的前提。在职业教育中双师型教师的身份认同还赋予实践教学积极意义。双师型教师身份认同的内容框架包括三种类型和四个维度:专任教师、兼职教师、实训指导教师;自我认同、专业实践身份认同、他者认同和群体认同。  相似文献   

9.
双师型教师身份认同关注双师型教师对自我及职业的认知和诠释。身份认同是双师型教师价值判断的基础,能帮助双师型教师获得职业尊严感,赋予双师型教师职业生活价值,是教师实现主体性价值的前提。在职业教育中双师型教师的身份认同还赋予实践教学积极意义。双师型教师身份认同的内容框架包括三种类型和四个维度:专任教师、兼职教师、实训指导教师;自我认同、专业实践身份认同、他者认同和群体认同。  相似文献   

10.
《爱药》是印第安女性作家路易斯·厄德里克的代表作,其塑造的人物形象是印第安社会的一个缩影,在故事叙说中他们普遍找不到身份认同而产生身份认同焦虑.从文学心理学与文学社会学的视域,用发展心理学的身份认同理论从自我心理、文化、地域、社会等方面去探析新时代印第安人群体在美国社会主流文化大背景下身份认同的焦虑和困境,以期更好地理...  相似文献   

11.
This study begins by examining the way in which, in both England and Wales, Religious Education has become implicated in political discussion regarding the role of education in promoting community cohesi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aking Religious Education as an examination subject and attitude towards religious diversity (as an affective indicator of community cohesion) is then explored among 3052 14- to 15-year-old students. After controlling for contextual factors (school type and geographical location), personal factors (sex and age), psychological factors (psychoticism, neuroticism and extraversion) and religious factors (Christian affiliation, worship attendance, personal prayer and belief in God), a small but significant positive association was found between taking Religious Education as an examination subject and attitude towards religious diversity. This finding may be interpreted as supporting the view that Religious Education works to promote community cohesion, although the wider debate that the community cohesion agenda has generated among religious educators needs further exploration.  相似文献   

12.
13.
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小学生自身、家庭、学校和社会四方面,分析了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的诸多因素,说明了小学生心理问题的形成是社会、家庭、学校和小学生自身等诸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小学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只要我们从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入手,有的放矢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就能维护小学生的心理健康,促进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存在着这样一个弱势群体——农村留守儿童。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已成为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通过对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背景、现状分析,研究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农村留守儿童存在心理问题、品行问题、安全问题、学习问题和生活问题等诸多问题。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包括社会因素、政府因素、家庭因素和学校因素等,从家庭、学校、政府、社会4个层面提出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对策和建议,以期对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解决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Confessionality is a term which is seldom defined but often used. One of its meanings is enhancing the religiosity of pupils. In Finland, pupils are provided with religious education in their own religion. Does this produce more religious young people than a neutral or multi-religious education would produce? Interviews with 15–16-year-old Muslim pupils at three different Finnish comprehensive schools are examined in order to answer this question. The young Muslims themselves usually regarded their families as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 in their religious identity, although they also acknowledged and valued the impact of school. For them, knowledge of Islam was an important asset. Some peer group influence could also be detected, although the interviewees stressed the fact that their faith was a matter of individual choice. Islamic religious education certainly provides an arena for developing religious attitudes and models of behaviour, but other factors determine whether these models are received or not. The focus of defining the degree of confessionality should be shifted from the outcomes to the process of teaching, and in particular the question as to whether the religious education class can be seen as a safe space for every pupil.  相似文献   

16.
心理和谐是心理各种要素和关系相互融洽的状态,是一个复杂的多维度系统,它涉及自我、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然等多重关系。通过文献综述、开放式调查、专家咨询等提出了大学生心理和谐维度结构的理论构想,包括自我和谐与社会和谐、人际和谐与自然和谐四个二阶因素和积极性、适当性、敏锐性、认同性、和睦性、融洽性、亲近性和相融性八个一阶因素。以此为基础自编了大学生心理和谐问卷,并对调查结果进行了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进一步验证了大学生心理和谐维度结构,表明该结构可作为今后深入研究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冷门专业的贫困生已成为高校大学生中一个不可忽视的特殊群体。由于家庭、社会及个人因素,他们在心理上存在自卑、焦虑等心理问题,高校应该通过各种切实有效的措施,关注解决冷门专业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相似文献   

18.
对2000—2010年间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发现: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存在性别差异和年级差异,女生在躯体化、焦虑、人际关系敏感和抑郁因子上的得分显著高于男生,高中生在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精神病性和强迫因子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初中生。因此,学校应广泛开展心理教育工作,家长应合理调节自己的期望,学生应提高自己应对挫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作为一个正在走向成熟而又未完全成熟的特殊群体,面对社会的变革,加之心理素质比较脆弱,极易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有主客观因素的影响,面对这种状况,要大力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提高大学生的适应能力,培养其健全的心理素质,促进其人格完善,使其全面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对于证券投资行为心理机制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于两方面,一是将投资行为作为个体行为的角度进行研究和分析,重点研究一般投资者的共同心理活动和行为规律。例如投资者在投资过程中产生的感觉、知觉、情绪、态度、意志、认知过程的规律性以及投资者在投资决策过程中心理机制或行为反应模式以及投资行为和心态的变化历程的研究。二是对于投资行为的群体性心理学研究,研究包括群体心理形成机制、群体心理特征、思维模式以及投资群体在投资过程中的心理活动和行为规律。这里将投资行为的主体分开讨论,并不意味着两者之间是相互分离,独立存在的,相反两者是相互影响,不可分割的。因此,通过对投资行为心理机制的研究,可以指导行为人在投资决策过程中克服人性弱点和心理误区,规避不利因素做出更加理性、更加合理的决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