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生活化的思想政治课教学简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凤龙 《教育探索》2008,5(6):48-50
思想政治课回归生活是新课程标准提出的核心理念之一,其实质是将教学与现实生活融为一体,实现教育过程与生活过程的统一。生活化的思想政治课教学融社会生活、情感生活、审美生活和道德生活为一体。  相似文献   

2.
思想品德课的教育和教学,是学生受教育生活中的一个特殊的组成部分,是引导学生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践行的重要内容。为了帮助学生学习道德知识,激发学生的道德需要,培养学生的道德生命活力,产生做有道德人的强烈愿望,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和探究,我体会到思想品德课教学一定要做到如下几点。  相似文献   

3.
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存在"被道德"现象。教育只有和生活结合才能产生其应有的作用。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提高,关键在于基于社会生活过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的设置,做到教学内容生活化、教学方法情景化、教学过程实践化、教学评价平时化。  相似文献   

4.
《课程标准》指出:道德寓于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没有能与生活分离的“纯道德的生活”。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的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知。良好品德的形成必须在儿童的生活过程之中,而非在生活之外进行。“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品德教育同样也必须通过生活发出力量才能成为真正的品德教育。”基于对课程标准的理解和专家理论的指导,我认识到密切联系生活在品德教育上的重要性,注意改进教学方法、教学措施和教学内容,在《品德与生活》的教学中,从而切实有效地提高了教学效率,逐步树立了生活即课堂的思想。  相似文献   

5.
鲍国利  郭鸣 《教书育人》2001,(14):35-36
个体道德和制度道德是根据机制的运作方式不同而区分得到的体系。个体道德依附于社会个体,是指依靠道德良心使一定规范转化为个体实际行为的道德运行机制,即依靠思想教育、社会舆论和文明氛围等途径,提高个体道德素质,从而形成个体道德行为的道德运行机制。和制度道德相比,个体道德在依靠力量、评价方式以及最终行为等方面具有自身的特点。就体育教学的三个任务看,进行思想品质教育是体育教学的任务之一。如何在体育教学中进行良好的道德教育是体育工作者必须研究的问题。一、个体道德在体育课中的作用由于社会生活的多样性、复杂性,…  相似文献   

6.
《考试周刊》2021,(8):8-9
新课改以来,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尝试用生活化教学来改革教学课堂,以期望加强理论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但是,在这一改革发展的过程中,教师侧重于把生活引入课堂,却忽略了走出课堂,走进生活的实践性意义。文章在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引领下,尝试探寻初中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真正走出课堂的实践途径,努力让道德与法治教学走出传统课堂,走进学生生活。  相似文献   

7.
中学思想品德课堂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生活、学会审美打下良好的基础。所以我们进行思想品德课教育不但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还要导之以行,使学生在实践中逐步把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教学。下面我就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明理、激情和导行三个环节及其之间的相互关系谈一下认识。  相似文献   

8.
杜威德育思想的核心可以概括为以“道德的教育”培养“道德的人”。“道德的人”就是民主社会中的“有用的好人”,“道德的教育”就是培养个体有效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的教育,是承担学校社会责任的教育。杜威德育思想对我国德育原理的启示就是在“充分承担各种社会关系所赋予的责任”意义上重新阐释“道德人”概念,在“德育即教育的道德维度”意义上对既有的德育实体性概念进行批判与重构,将“德育首位”看作“将教育的社会属性放在学校教育规划的首位”,将“学科德育”理解为“通过学科教学增强学生理解和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智慧和情感”,从而在整体上反思学校教育的德性基础。杜威思想也提示了我国德育实践变革的学校教育整体德性改造路径。  相似文献   

9.
杜威德育思想与我国德育变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长海 《教育学报》2007,3(4):69-76
杜威德育思想的核心可以概括为以“道德的教育”培养“道德的人”。“道德的人”就是民主社会中的“有用的好人”,“道德的教育”就是培养个体有效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的教育,是承担学校社会责任的教育。杜威德育思想对我国德育原理的启示就是在“充分承担各种社会关系所赋予的责任”意义上重新阐释“道德人”概念,在“德育即教育的道德维度”意义上对既有的德育实体性概念进行批判与重构,将“德育首位”看作“将教育的社会属性放在学校教育规划的首位”,将“学科德育”理解为“通过学科教学增强学生理解和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智慧和情感”,从而在整体上反思学校教育的德性基础。并且,杜威思想也提示了我国德育实践变革的学校教育整体德性改造路径。  相似文献   

10.
陶行知说:"生活即教育。"怎样做才能让思想品德课教学贴近学生的生活呢?一、设计生活化的教学目标思想品德课的教学目标,不能只让学生了解一些基本的概念和常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和健全的人格,提高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和道德行为的自觉性。因此,思想品德课教学目标的设计应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或分析明理,或辨析导行,或实践体验,让学生  相似文献   

11.
立足生活开展教育,是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思想的核心。而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它从生活中来,又于生活中应用,所以,教师应当联系生活内容来展开教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知识理论性强,不易理解和记忆,而如果将其与生活本质相联系,就能够提升知识的可理解性,促进学生有效吸收和应用。因此,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有效运用生活化教学方式,用生活推动知识的渗透与内化,帮助学生提升相应的道德水平和法治能力。  相似文献   

12.
陶行知说:“生活即教育。”怎样做才能让思想品德课教学贴近学生的生活呢? 一、设计生活化的教学目标 思想品德课的教学目标,不能只让学生了解一些基本的概念和常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和健全的人格,提高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和道德行为的自觉性。因此,思想品德课教学目标的设计应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或分析明理,或辨析导行,或...  相似文献   

13.
《小学思想品德教学大纲》中特别强调:思想品德教学必须“加强针对性,讲求实效”。这里的针对性,主要是指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年级特点;针对学生的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环境、教育环境实际;针对社会各种思潮对学生的影响。所谓讲求实效,是指思想品德课教学必须注重引导学生用所学到的道德知识去指导自己的行为。逐步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一、用身边的实事教育学生,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道德认识在品德形成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只有具备深刻的道德认识,才能知道为何行动、怎样行动,并把道德行为坚持下去。思想品德课教材中有…  相似文献   

14.
《考试周刊》2019,(98):116-117
《道德与法治》是社会运行的基础与规范,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开设是为了更好地培养塑造学生的道德观念与法治意识,引导学生们正确地约束自己的思想与行为。传统《道德与法治》教学将教育内容集中于理论环节,生活相关内容相对较少。道德与法治蕴藏于生活的各个方面,教育与生活是学生品德发展的重要源泉,只有在学生认知范围内及生活世界领域实施教育活动才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和体会,推动学生观念的形成并且展开深入思考与有效探究。由此可见,生活化教学策略的实施是初中《道德与法治》发展的重要方向,笔者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对《道德与法治》课程生活化教学策略的选择与实施展开研究。  相似文献   

15.
网络环境下思政理论课教改的创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网络的普及与发展日益改变着当代大学生的学习、思维和生活模式,影响其政治态度、道德风貌和价值取向。针对网络环境提出的新挑战和新机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必须与时俱进,大胆改革,创新教育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增强其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牢固地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阵地。  相似文献   

16.
正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除了向学生传授一些政治观念和思想之外,最重要的就是要对学生进行道德思想的教育,为学生的健康发展做好思想指导工作,帮助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道德情操。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材中的思想政治内容设计适宜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活动,使得知识的学习和理解过程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健康的发展,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从而顺利地帮助学生走出生活的  相似文献   

17.
道德与法治课程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性课程,旨在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道德修养、法治素养和人格修养。文章提出通过营造和谐氛围、明确学习目标、设计互动方案、对接生活认知、开展实践活动等教学举措,在道德与法治学科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内容、融合心理健康教育机制、启动心理健康教育程序、强化心理健康教育体验、延伸心理健康教育训练等,以达到落实心理健康教育、提升学生身心健康水平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8.
低年级思想品德课主要是向学生进行生活常识、学习常规和日常行为准则的教育,也要进行一些浅显的社会常识教育,初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生活和劳动习惯,培养自己管理自己的生活能力。 要完成这个教学任务,必须根据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认真分析教材,充分运用课文中的图例,采取有效的方法进行教学。 一、利用图例的直观形象性,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表象 低年级儿童由于逻辑思维能力差,教学中企图单纯用长篇说理去讲解一些抽象的道德概念,帮助学生形成道德认识是不可取的。但是学生的形象记忆能力  相似文献   

19.
吴汉宗 《天津教育》2023,(20):44-46
<正>立足于生活实施教育教学是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思想的核心与关键。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积极地实施生活化教学,帮助学生借助生活经验,深层次地理解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理论知识,方便学生记忆,彰显学生的学科核心思维,提升其对知识的理解能力,促进知识的吸收及应用,达成学生的有效发展。  相似文献   

20.
道德规范与法律法规是一个人在生活中必须遵守的,所以道德与法治教育和生活密不可分。初中是学生系统学习思想政治的开始,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注重联系生活实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