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基于粮食安全问题和养殖海域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需要,在考虑非期望产出的基础上,运用超越对数生产函数形式的随机前沿模型,以中国沿海10个省(区、市)2008-2018年的数据为样本,测度养殖海域绿色技术效率,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发现,2008-2018年10省(区、市)养殖海域绿色技术效率逐年增加,呈现上升趋势,但平...  相似文献   

2.
中国粮食生产环境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田旭  王善高 《资源科学》2016,38(11):2106-2116
近年来,农业生产带来的环境问题引起日益广泛的关注,而测算环境效率能直观反映农业生产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使人们清楚地认识到农业生产所付出的环境代价,进而推动中国农业生产向更具可持续性的方向转变。有鉴于此,本文基于2004-2012年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数据,采用超越对数随机前沿分析方法测算了中国农户粮食生产的环境效率,并用Tobit模型考察农户粮食生产环境效率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①全国范围内农户粮食生产的技术效率与环境效率均值分别为0.802和0.489,并且两种效率之间具有较高的相关性;②考虑环境效率后,中国粮食生产的技术效率均值出现了略微的下降趋势,但东部、中部、西部依次递减的趋势没有改变;③环境效率地区间差异明显,呈现出中部、西部、东部依次递减的趋势。而且随着时间变化,各地区的环境效率均呈现出递减趋势;④不同规模农户的粮食生产环境效率也存在差异,具体而言,大规模农户粮食生产环境效率普遍高于中小规模农户;⑤农户特征、农业生产要素、农业技术培训以及土地细碎化等因素均会影响粮食生产环境效率。  相似文献   

3.
《软科学》2015,(12):32-35
采用2006~2012年的面板数据,利用随机前沿分析方法对我国35个大中城市专业市场的技术效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城市专业市场技术效率较低,且表现为城市间发展不平衡;专业市场技术效率受诸多要素影响,信息化水平、对外开放度等要素对技术效率的提升具有正向影响作用,产业结构、市场规模等要素则对其具有负向影响作用;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如果专业市场信息化水平等要素不能有效提高,经营及功能创新度不够,那么专业市场将可能走向衰退甚至是消亡。  相似文献   

4.
中国工业行业技术创新效率研究/FONT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项本武 《科研管理》2011,32(1):10-14
    摘要:本文使用中国1996-2007年31个两位数行业的面板数据,应用随机前沿分析方法,基于内生增长模型的知识生产函数理论构建超越对数生产函数,实现对中国工业行业知识生产函数的估计与技术创新效率的实证测度。研究发现:中国工业行业技术创新中存在无效率;各工业行业研发创新效率存在较大的不平衡;中国工业行业技术创新的效率并没有表现出随时间提升的趋势。基于实证研究结果,提出了促进中国自主创新战略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岳书敬 《科研管理》2008,29(5):173-179
本文以1998-2005年省级区域的面板数据为基础,使用随机前沿函数模型研究了我国区域研发效率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我国研发活动的平均研发效率在06左右。东部沿海地区的研发效率较高,而西部地区的研发效率较低,但东、中、西部三大区域研发效率的差距在逐年缩小。外商直接投资、对外贸易和人力资本都和研发效率呈显著的正向关系。同时,人力资本的提升和市场竞争的加强,可以进一步促进外商直接投资和对外贸易对我国研发效率的溢出作用。  相似文献   

6.
我国低碳企业技术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2003-2009年低碳企业上市公司数据为基础,运用基于对数型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随机前沿模型研究了我国低碳企业技术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我国低碳企业平均技术效率为0.751,企业间技术效率变动存在较大差异且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我国低碳企业产出增长主要是基于资本驱动的,劳动力的贡献较低;资金运用能力对低碳企业技术效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技术能力、企业规模均与技术效率呈现较为显著的负相关,资本结构对技术效率的提高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我国低碳企业技术无效率程度有不断减弱趋势,但这种趋势还不够明显。  相似文献   

7.
刘和东 《科学学研究》2011,29(4):548-556
 通过收集1998-2008年我国30个省市创新投入产出及相关影响因素的面板数据,应用随机前沿函数测度了各区域的研发效率及影响因素。发现:(1)未考虑效率影响因素时,中国区域研发效率较低;考虑影响因素后,短期效率得到提升,中期经过一个短暂的下降调整,长期进一步提升。(2)研发效率的影响因素中,政府资助对研发效率的作用,短期中促进效果不明显,中长期甚至出现负面效应。金融支持对研发效率的影响各期均显著为负。企业主体对研发效率的影响短期为负;长期中,有显著促进作用。产学研合作对研发效率的影响:短期与长期显著为负;中期正面影响不显著。FDI对研发效率的影响:短期中有显著促进作用,中期中会抑制研发效率;长期中促进效应不显著。基础设施、人力资本对研发效率有显著的促进。经济增长对研发效率随不同时期呈不显著、显著状态的正面影响。地理区位对研发效率有负面影响,短期显著,中长期不显著。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有效提升区域创新效率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对中国31个省级行政区2006—2011年工程勘察设计行业投入产出面板数据,采用随机前沿分析方法测定各地区的行业生产效率及其变化,并对影响行业非技术效率的因素进行定量计算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产出函数的技术非效率项对产出具有显著的影响,市场化程度、执业注册人数占比和规模经济同技术非效率项之间存在负向关联,而科研投入和中高级职称人数占比则对技术非效率项具有正向影响;该行业劳动力投入产出弹性(0.672 1)远大于资本投入的产出弹性(0.440 3)。  相似文献   

9.
我国区域R&D资源配置效率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肖敏  谢富纪 《软科学》2009,23(10):1-5
运用面板数据随机前沿分析法,对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R&D资源配置效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我国东部沿海、东北、中、西部四大地区R&D资源配置效率呈现明显的"阶梯递减"现象;R&D资本存量要素产出弹性,远大于R&D人力资源要素产出弹性;国际贸易强度、地方政府对科技活动的支持力度等外生性因素,都对R&D资源配置效率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田刚  李南 《科研管理》2011,32(7):34-44
以1991~2007年中国大陆29个省级地区面板数据为基础,采用外生性影响因素与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联合估计的方法(SFA一步法),测算了中国各地区物流业技术效率,考察了人力资本、制度、政府干预、开放程度及产业结构等环境因素对物流业技术效率的影响。主要发现有:考察期间中国物流业技术效率仍处于较低水平,地区间存在差异,且在扩大;政府干预、国有率阻碍技术效率提升,但负面影响在减小;人力资本、开放程度促进技术效率提升,但由于二者存在交互影响使得它们对物流效率的作用在中、西部地区明显弱于东部地区;"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使得产业结构调整对该地区物流效率的促进作用变为显著;就物流发展环境而言,中部地区存在"塌陷"现象;改善物流环境对促进地区协调发展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旅游环境效率表征绿色发展水平,直接关系到旅游业与生态环境两大系统的协调发展.基于中国西部地区2009-2018年的面板数据,综合运用非期望产出的Super-SBM模型、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趋势面分析等方法阐释西部地区旅游环境效率的时空分异特征,并结合地理探测器方法揭示旅游环境效率时空分异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①西部地区...  相似文献   

12.
    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要驱动。本研究运用DEA-Malmquist指数法测度中国大陆29个省市2011—2016年的技术创新效率,然后引入贝叶斯模型平均(BMA)方法,对22个可能影响技术创新效率的潜在因素进行识别和检验。结果表明:几年间中国高技术产业的技术创新效率平稳中略有上升,技术创新在增效和研发之间摇摆,不能兼顾,技术进步水平微降是阻碍各省市技术创新效率提高的主因;创新氛围、对外开放度、产业结构、经济发展水平、研发税收、所有制结构、政府支持是技术创新效率的关键影响因素;此外,自主创新倾向、企业与高校及科研院所合作水平对技术效率有关键影响,也应予以重点关注。  相似文献   

13.
马跃  冉爱晶  朱方伟 《科研管理》2017,38(7):153-160
本文研究了工业化对信息化促进效率的影响因素,提出了GRNN-DEMATEL方法,并将其应用到工业化对信息化促进效率影响因素的识别中。本文利用超效率DEA模型计算了工业化对信息化的促进效率,然后利用GRNN神经网络计算目标指标和影响因素指标之间的权值来得到直接关联矩阵,然后利用传统DEMATEL方法分析工业化对信息化促进效率的影响因素。本文利用GRNN-DEMATEL分析了2003年至2011年我国工业化对信息化促进效率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工业企业的研发效率是对促进效率影响最大的因素。  相似文献   

14.
郭庆宾  钟金融  程叶青 《资源科学》2022,44(11):2165-2177
提升金融资源配置效率是防范重大金融风险以及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基于StoNED模型测算了2007—2019年中国31个省份的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剖析中国金融资源配置效率时空异质性,并采用时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分析了时空异质性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2007—2019年,整体上中国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不高,具有“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而后缓慢下降”的“M”型时序变化特征。②中国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呈现总体分片、块状聚集的“连片状”空间格局,且东部地区金融资源配置效率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③金融结构、财政支出能有效支持各省份金融资源有效配置;经济水平、金融水平、信贷结构、储蓄规模、金融开放、产业结构高级化和所有制结构对各省份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作用存在异质性。本文研究发现为新时期如何推进金融资源配置提效、优化金融资源布局与协调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5.
基于2005-2009年广东省部产学研合作的面板数据,应用超越对数随机前沿模型测评了260家合作企业的创新效率,并基于系统视角考察了影响合作创新效率的关键因素。实证结果表明,样本期内产学研合作创新效率处于偏低但稳步提升的状态;系统内关键因素的作用路径与效果存在差异性,其中,企业家精神、外部技术依存和政府资助对合作效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政府资助的影响效果具有长效性,出口导向与合作模式对合作效率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且出口导向的非效率影响程度更高,而行业差异对合作效率的影响未通过显著性检验。最终,结合相关理论与实践对结果进行讨论,并指出研究局限和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6.
创新政策是激发企业创新活力的重要驱动力,已有文献中鲜有企业层面政策影响创新效率的研究。本文运用随机前沿模型分析了北京市创新政策对中关村企业创新效率的影响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区域创新政策对企业创新效率的平均影响程度在0.31左右,其中政府项目和资金补助,以及创新人才资助和研发软硬件扶持都对企业创新的专利产出效率起到了积极作用,税收优惠和资金补助,以及高端人才税收补贴都对企业创新产品收益取得了良好效果;特别是,政策资金补助的影响程度随着时间推移逐渐减弱;此外,电子信息和生物医药企业创新效率的政策影响程度较高,而装备制造业较低且呈现库兹涅茨曲线特征;微小企业对区域创新政策的依赖程度高于大型企业,政策作用于中小企业创新效率的效果好于大型企业。  相似文献   

17.
陈儒  孔英 《资源科学》2022,44(7):1405-1421
推动农户参与“双碳”目标建设,发挥其在农业应对气候变化中的主体作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 “大国小农”的现实背景出发,采用自下而上的评价视角来考察农业低碳生产的绩效水平,通过多角度控制农业碳计量技术的不确定性,选取多产出Translog距离函数形式的随机前沿模型估计农户低碳生产的技术效率,并进一步分析其影响因素,探索低碳生产技术效率在农户经营主体中的改善途径。研究表明:①调研区域农户在低碳生产粮食作物上具有15%的潜在增产空间,产出情景和方法模型的变异对低碳生产技术效率估计结果的影响并不显著。②在不同类型粮食作物之间,模型估计的生产前沿和技术非效率影响因素既有共性也有差异,其中,土地规模、土地细碎化、老龄化和非农就业均对低碳生产的技术效率产生了非线性影响。提升农户低碳生产的技术效率水平,需要进一步引导农户通过土地流转实现适度规模经营,加强农村家庭剩余劳动力转移,降低农业社会化服务购买成本,提高绿色低碳技术的采用率。  相似文献   

18.
中国省际节能与环保一致性及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海英  尚晶  王殿武 《资源科学》2018,40(12):2438-2450
节能和环保是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两个基本立足点,二者是否能够协调一致,事关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将能源消费的清洁化结构纳入基于环境技术的非径向方向性距离函数(NDDF),测算全要素的节能效率、环保效率、节能环保效率,据此判定2001—2016年中国省际节能与环保一致性的实现情况,发现不考虑能源消费的清洁化结构会导致以上DEA全要素效率值的低估,节能与环保失衡的现象比高耗能高污染更普遍。Probit模型分析表明,财政节能环保支出比重对节能与环保一致性影响的方向和强度依赖于经济发展水平。相反,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和环境规制增强却对节能与环保实现一致有负向影响,前者提示以牺牲资源环境换取经济增长现象的存在,后者说明适度环境规制刺激技术创新的“波特效应”还未显现。对外开放水平对节能与环保一致性实现概率的负向影响虽小,却警示“污染天堂”风险的存在。  相似文献   

19.
柳清瑞  唐璐 《资源科学》2022,44(5):1022-1035
在城镇化进程中,能源消费以及碳排放问题越来越突出。协调好城镇化与能源消费的关系,在加快城镇化进程的同时控制能源消费合理增长,对于中国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利用2005—2019年省级面板数据,采用系统广义矩估计法(SYS-GMM)和门槛效应模型,分别从需求侧和供给侧检验城镇化对能源消费的推拉效应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不同阶段城镇化影响能源消费的变化规律及传导机制。结果发现:①城镇化对能源消费具有推拉效应,且随着城镇化由低级阶段发展到更高阶段,整体推拉效应逐渐减弱;②城镇化影响能源消费的主要传导机制为:在需求侧,劳动力参与率提高能够拉动能源消费,而人力资本集聚度和总抚养比的上升抑制能源消费;在供给侧,产业结构调整推动能源消费,技术创新水平和环境规制强度的提高抑制能源消费;③城镇化对能源消费存在门槛效应,且在不同的门槛区间内,城镇化对能源消费的传导机制存在异质性;④根据中国与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国家的实证比较发现,城镇化对能源消费的推拉效应在城镇化中低阶段存在差异,而在城镇化高级阶段趋同。中国能源消费压力主要来自于产业结构不合理、对外贸易水平提高和环境规制政策不完善。未来政策的重点是: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大力推进外贸优质发展;加强能源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完善政府环境规制政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