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从自主性、安全性、稳定性三个方面分析军工企业自主可控性的影响因素。基于军工企业的自主可控特征和影响因素设置评价指标,综合运用熵值法和突变级数法构建我国军工企业科技项目自主可控影响因素评价模型,以我国18家上市军工企业2009年-2015年面板数据为样本进行实证分析,并得出实证评价结论,为进一步分析和提炼我国国防科技工业科技项目自主可控影响因素提供基础,进而完善我国国防科技工业自主可控理论与方法。  相似文献   

2.
产业自主技术创新能力突变评价模型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依据突变级数法基本原理构建产业自主技术创新能力突变评价模型,在模型的建立中用熵值法确定突变评价模型各评价层次中指标的排列顺序,克服了突变级数法在同一层次上区分指标的重要程度上的主观性,并以我国高技术产业的21个子产业的自主技术创新能力评价为例验证了其具体用法,体现了该模型的简捷、实用、科学、有效等优点。  相似文献   

3.
现阶段我国经济正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这对技术供给安全提出了更高要求。文章对技术供给安全的概念与内涵进行了界定,分析了技术供给安全的影响因素、“非安全”的形成机制。据此提出,为提高现阶段我国的技术供给安全程度,必须坚持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基本思想,切实完善接力研发的科研机构体系及其衔接机制,厘清攻克“卡脖子”技术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4.
广州市土地利用多功能的空间差异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王枫  董玉祥 《资源科学》2015,37(11):2179-2192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土地利用格局变化,区域土地利用功能的多元化和空间差异特征日益明显。以县域为评价单元,从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环境和社会三大维度构建土地利用多功能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改进突变级数法评价广州市土地利用多功能水平,并对其空间差异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2005-2011年广州市土地利用总功能在所有区县几乎均增强,空间差异缩小,并呈现沿中心城区向外逐渐增强的态势。在总功能构成中,县级市和远郊区的农业生产和环境功能比重较大,中心城区和近郊区的社会、经济发展与交通功能占比较大。②单项功能在所有区县几乎均增强,空间差异有所变小。经济和社会功能由中心城区向外逐渐减弱,环境功能由中心城区向外逐渐增强。③农业生产和资源供给功能在所有区县均减弱,空间差异有所扩大,其它子功能几乎均增强,空间差异有所缩小。农业生产、资源供给和环境净化功能县级市和远郊区高于近郊区和中心城区,生态维持功能北部区县高于南部区县,文化休闲功能空间分异规律不明显,其它子功能基本是中心城区和近郊区高于远郊区和县级市。④影响土地利用多功能的因素主要包括自然资源禀赋、社会经济因素和政策因素等方面。  相似文献   

5.
梁博  杨小雄 《大众科技》2021,23(2):144-147
文章从社会、经济、资源环境三个层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使用熵值法和加权法对2013年至2017年的北流市进行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采用障碍度模型寻找北流市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影响因素.通过研究发现2013年至2017年北流市土地可持续利用水平逐年上升,但土地可持续利用的资源环境协调性评价分值出现波动较大;北流市土地可持续利用发...  相似文献   

6.
绿色化是指经济实现绿色增长、社会拥有绿色福利、生态提供绿色财富和政府实现绿色治理的动态化过程。基于2008—2017年福建省、贵州省和江西省的统计数据,建立改进的熵值法模型对闽贵赣三省的绿色化水平进行评价,并选取影响因素构建面板模型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在空间上,绿色化水平按福建—江西—贵州的顺序递减,在时间上,闽贵赣的绿色化水平逐年提升;经济发展水平、工业化水平和环保治理投入对绿色化水平的影响是正向的,资源消耗水平的影响是负向的,城市化和教育投入的影响不显著;因此,提升区域绿色化水平需要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城市化建设质量和资源利用效率,协调环保与教育的资金投入比例、提高环境宣传教育力度,继续深化区域间合作、推进绿色化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7.
我国能源效率关键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吴琦  武春友 《科研管理》2010,31(5):164-171
摘要:基于超效率DEA方法对我国能源效率进行了分析,发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能源效率经历了“下降-上升-下降-上升”的波浪式变化过程,而且在今后一段时间内还会继续提高。根据能源效率影响因素逻辑关系分析将技术进步和结构调整确定为能源效率关键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对改革开放以来技术进步、结构调整与我国能源效率的关系进行了计量分析。实证考察了专利授权数、第三产业产值比重、天然气消费比重和水电消费比重对我国能源效率的影响,并提出了我国能源效率改进对策。  相似文献   

8.
从技术发展基础、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和环境支持五个方面构建产业技术引进再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引入熵值法改进的灰局势决策模型,对福建省机械装备产业、轻工纺织产业、信息产业和光电子产业近七年引进技术再创新能力进行系统评价,分析比较各产业能力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9.
数字经济背景下,科学衡量我国区域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程度并深入探讨数字化转型的关键因素和主要驱动路径对于区域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本文从数字化技术转型、数字化创新能力转型和数字化效益转型三方面构建了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评价指标体系,并将改进熵权法和灰色关联模型相结合,对各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程度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法,从技术、市场、政府三个维度的“组态效应”研究数字化转型的路径选择。研究发现:中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区域发展不平衡,但总体仍遵循东、中、西梯度空间分布格局。各地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程度高的驱动路径有5条,可将其归纳为资源导向型和市场导向型两种模式。研究结果揭示了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背后的多重因素间复杂本质,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实践启示。  相似文献   

10.
能源供给小于能源需求是中国经济发展面临一个长期难题。安全的能源供给体系,是中国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煤炭为主的能源供给结构。需要优化和调整。用财政税收政策鼓励企业降低能源消耗,建立能源储备体系,组建国家能源部,可以很好的防止中国能源供给失灵,确保国家能源供给安全。  相似文献   

11.
中国秸秆优质化能源开发利用特征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明新  叶倩  王迪 《资源科学》2019,41(10):1791-1800
为考察中国秸秆优质化能源开发利用特征,本文在分析中国2009—2016年秸秆优质化能源产量年际变化、区域分布及结构特征的基础上,采用增强回归树方法定量分析了秸秆优质化能源开发利用水平的省际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中国秸秆优质化能源产量从2009年的119.63万t标准煤上升到2016年的508.51万t标准煤,以生物气化和固化成型为主,其中生物气化比重逐渐下降,固化成型比重迅速上升。全国秸秆优质化能源开发利用水平均值从2009年的7.54 kg标准煤/hm 2上升到2016年的30.51 kg标准煤/hm 2。供给、需求和环境因素对其省际差异的贡献率分别为37.10%、35.60%和22.30%。秸秆优质化能源开发利用水平总体上随着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比例、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农村人均用电量和农村能源财政投入的上升而上升,随着人均耕地面积和机耕面积比例的上升而下降,随着饲草需求强度的上升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当前中国秸秆优质化能源开发利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行政力量的推动。西北、东北和华中等地区应加强对秸秆优质化能源开发利用的财政和科技支持力度。  相似文献   

12.
孙岩  冯立芳  庞阿荣 《科研管理》2013,34(8):139-146
在对现有国内外相关研究系统整理的基础上,归纳出个人心理、社会条件和家庭特征三类城市居民能源使用行为的影响变量,基于行为形成的过程视角探讨了上述变量对我国城市居民能源使用行为从意图到实施两个阶段上的影响差异。对583位城市居民进行了问卷调查,统计结果表明:个人心理和社会条件变量与能源使用行为显著相关,而家庭特征变量中仅有月可支配收入与行为显著相关;在行为意图阶段,个人心理变量的影响最大,而在行为实施阶段,社会条件变量的影响最大。最后,提出了改善我国城市居民能源使用行为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3.
从我国海洋科技投入、科技产出、社会经济发展三个方面构建海洋科技竞争力的评价指标,采用熵值法赋权进行实证分析。最后,引入空间权重矩阵,借助空间计量模型对海洋科技竞争力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研究期内,我国沿海省份地区海洋科技竞争力具有明显地带性和空间分布差异性,形成北部以山东、东部以上海、南部以广东为核心的海洋科技辐射区;海洋科技对社会经济支撑作用最明显的3个省、市分别是:天津、上海和福建省;海洋科技人才结构对海洋科技竞争力影响最大且最为显著,海洋第二产业占比过高对海洋科技发展有负向作用,从业人员科技素养提高能有效提升海洋科技竞争力水平。  相似文献   

14.
创新协同不仅会提升企业创新网络的创新绩效,还会提高企业创新网络组织的稳定性,因此研究创新协同的影响因素对于企业创新网络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在文献梳理的基础上,根据企业创新网络的特点和创新过程,从个体层、节点间关系层、企业创新网络内环境、企业创新网络外环境4个维度归纳提炼创新协同的11个主要影响因素,并运用解释结构模型将影响因素划分为4个层级,指出创新协同影响因素的影响路径为:企业创新网络外部环境——个体层因素——企业创新网络内部环境——节点间关系层因素.政府主导在所有影响因素中起关键作用,通过对市场调节与政策制度影响资源配置和协同创新政策支持进而影响创新协同.  相似文献   

15.
张丹  王敏  甘萌雨  杨林生 《资源科学》2021,43(8):1687-1699
随着北极战略价值的提升,北极旅游热不断升温,北极旅游发展影响因素研究理应得到重视。本文检索了科学引文索引(Web of Science)和中国知网(CNKI)中北极旅游研究的相关文献,借助CiteSpace文献计量分析软件的关键词共现分析和时区视图分析等功能,分析了北极旅游的研究热点及其演化过程,系统综述了北极旅游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研究表明:①北极旅游研究还未成规模。相对来说,国外起步较早,研究涵盖面较广,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经验;而国内起步较晚,仅从气候变化与地缘政治等方面进行探讨,广度和深度不足。已有研究中涉及影响因素的多从目的地角度开展分析,经济水平、游客构成等客源市场方面还有待加强。②前10位北极旅游研究热点中,气候变化、治理、人为干扰、海冰、脆弱性、恢复力、旅游管理等都与北极旅游影响因素密切相关。③已有研究中北极旅游影响因素可以归纳为政治政策、气候变化、旅游资源、旅游气候舒适度和管理与基础设施5类。其中,政治稳定和气候变化是北极旅游发展的前提许可和宏观影响因素。前者是北极旅游能否开展的最基本也是最关键因素,后者则是北极旅游能否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既能直接影响旅游资源,又能通过对天气的影响,进而影响游客行为。而旅游资源、旅游气候舒适度和管理与基础设施则是北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直接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6.
江苏省作为中国的经济大省,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江苏省能源消耗量不断增加,研究江苏省化石能源消耗的主要影响因素,对于江苏省节能减排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2002年、2007年和2012年的投入产出数据,结构分解方法(SDA)分析江苏省化石能源消耗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整体上经济增长诸要素(消费、投资、调出和出口)是促进能源消耗的最主要因素,而能源强度变动效应是削减能源消耗增量的最主要因素,技术变动效应虽然对能源消耗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但作用很小;不同产业中,农业和建筑业中的能源强度变动效应促进了能源消耗,建筑业和服务业的技术水平在节能方面出现“倒退”的趋势;工业是江苏省能源消耗的主要来源,在工业中,制造业是能源消耗的主要部门。最后,提出四项对策建议,为实现江苏省经济与节能的协调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究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因素及其之间的关系,在对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创新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假设,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创新影响因素的结构方程模型,结合问卷调查结果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和因子分析法验证假设,结果表明政府干预、企业协同创新、高校及科研机构的参与、产业内组织单元的互搏意愿、关键资源、运营管理对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创新有显著影响,其中政府干预、企业协同创新、高校及科研机构的参与、产业内组织单元的互搏意愿为主要影响因素,中介机构介入对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创新没有显著影响。研究结论可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创新关键要素管理与控制提供指导和借鉴。  相似文献   

18.
基于东三省2005—2014年的面板数据,构建生态效率指标体系,利用超效率DEA模型对该地区的生态效率进行评价,采用Malmquist指数计算其效率变动值,进行横向和纵向对比分析,研究发现该地区生态效率整体呈良好发展趋势,且发展主要受技术进步和规模效率的推动,利用Tobit模型分析区域生态效率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除研发强度和利用外资外,其他因素对生态效率均呈负面影响,最后针对提高区域的生态效率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