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你的名字     
童年的记忆里,你是一轮金色的太阳,温暖了我们的心房,也照亮了前方的路。少年的花园里,你是一颗晶莹的露珠,滋润了我们的生命,也灿烂了青春的雨季。长大以后,你是我们心头永远的结,解不开的是拳拳情意,忘不了的是谆谆教诲。你的名字,平凡而伟大。你的名字,清纯而朴实。啊,老师。我们是你手中放飞的风筝,在你目光的牵挂中,飞向远方,成就辉煌。我们是你心中久远的梦想,时光流逝,岁月变迁,却永不褪色。我们是你记忆中的沉淀,世事变幻,人情冷暖,却永远纯洁。你的名字,崇高而美丽。你的名字,亲切而自然。也许没有人知道你…  相似文献   

2.
辉煌的考验     
辉煌是一种荣耀,是一种光环,是一种显赫,是一种成就,是一种得意,是一种美满。辉煌,也是一种考验。辉煌的考验力是潜在的,无形的,温柔的,所以往往又是致命的。辉煌是一种兴奋剂,又是一种腐蚀剂。  相似文献   

3.
应试教育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在其发展过程中,科教制是导因,人事制度是关键,社会差别是土壤,而教育界则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只有深化改革,才能清除其生存的基础,使应试教育退出历史舞台,使素质教育勃然而兴。  相似文献   

4.
思维的动力——探究意识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青 《云南教育》2001,(8):30-31
思维能力,是能力的核心,简言之是人们对客观事物间接、概括的认识,是对事物内部的、规律性联系的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它控制和制约着各种能力的发展。人类的一切创造性实践活动,都离不开思维,而教学活动的过程,是一个师生双方不断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 问题的过程,任何人在产生了要搞清楚某问题是“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办”的意念时,其思维才真正发动,这种意念越强烈,思维愈深入。可见,在思维能力中,探究意识是起点,同时它也是思维的动力,它不仅体现了个体思维的独特性,还可反映思维品质的活跃性,它是一个人,尤其是从事科技研究的重要素质。  相似文献   

5.
校长的定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位著名教育专家讲,校舍、教材和教师是办好学校的三个要素。如果说校舍是办学的骨骼,教材是办学的内脏,教师是办学的神经,那么校长则是大脑。如果说校长是教坛的指挥,是校园的旗手,那么校长可以指挥训练有素的教职工队伍奏出动人的乐章,可以带领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取得一个个教改的成功,使学校迈上新台阶。苏霍姆林斯基讲:“校长的领导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领导。”一位著名校长讲:教育思想是办学的灵魂,教育质量是办学的生命,学校管理是办学的关键。其实,校长就应这样,把主要精力用在抓灵魂、抓生命和抓关键上…  相似文献   

6.
长发的秘密     
我的这袭长发,不黑亮,也不飘逸,但是我喜欢。 “喜欢”是一个很不负责任的词。很多时候,我们执著于做某件事情,也许并非出于喜欢,可能是无奈,是忏悔,抑或是出于报复。  相似文献   

7.
和谐的献礼     
和谐是春风的温暖, 和谐是春雨的甜蜜, 和谐是春光的灿烂, 和谐是春天的希冀。 和谐是眼前的美丽, 和谐是心中的欢喜, 和谐是身边的繁荣, 和谐是家园的福气。 我们为中国妈妈 捧出和谐的献礼, 我们愿中国妈妈 永远吉样如意。和谐的献礼@梁和平!433000$湖北仙桃市文化局~  相似文献   

8.
语文教学的主阵地是课堂。语文课堂的主要内容是阅读教学。所以,语文课堂实际上就是阅读教学的课堂。那么,怎样的阅读教学课堂才是理想的课堂呢?笔者认为,理想的语文课堂应当是内容上厚重丰满的,程序上有条不紊的,方法上灵活多样的,气氛应当是轻松的,效果应是多元的。  相似文献   

9.
俗话说: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兵来将挡,仍有其现实意义;水来土掩,则早为“大禹治水”的“疏导法”所否定。因为,“掩”是逆潮流而动,是不符合规律的。《三国演义》一开头,便有“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话说”,然而,不唯华夏,就世界而言,任何一个国家,“分”,总是暂时的,“合”,则是长久的,是主流。以上两例,对本文的论题而言,虽无十分典型的意蕴,但“心有灵犀一点通”的内涵,仍是非常明晰的。一位伟人曾经说过:历史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存,逆之者亡。有鉴于此,笔者将“历史的潮流”界定在“顺之者存”…  相似文献   

10.
诗歌意象的特性:首先,是可感性,这是诗歌美感的基础;其次,是暗示性,指它有一定的含意,但不是直露地说出来,这是诗歌具有审美价值的关键;再次,是创新性,这是诗歌常写析的保证。这三项,是诗歌意象的根本特性。此外,还有派生性,可塑性,可控性,虚幻性和跳跃性等五项,这是诗歌意象的第二位特性。  相似文献   

11.
世纪的琴弦     
是谁,企盼地望着你的琴弦?那毫不掩饰的眼神,诉说了多少渴望与幻想。  是谁,撒下片片花瓣在你的琴弦?那毫不迟疑的动作,是否让你明白了什么是真诚?  是谁,柔柔地描绘着你的琴弦?那毫不保留的憧憬,将你渲染得像朝霞一样的绚烂。  又是谁,轻轻地拨动着你的琴弦,那毫无预警而流泻出来的音符,是世界最醉人的音乐。  是他——饱经风霜的老者,眼中流露出来的企盼,是对你美好的祝愿。他有幸,能够看着你的琴弦,回忆年轻时的苦难,展望新世纪的到来!知足呵,知足!  是他——依旧沉稳的父辈,撒下了艳丽的花瓣,是因为你…  相似文献   

12.
情感是人性的一个基本方面,也是人类建构文化的基点,情感价值是人类文化的首选价值。传统文化是以情感为主体的文化,艺术是传统文化中最具情感性的文化,是文化的原生形态。然而,情感文化并不能为人类征服世界的本能意志提供支持,理性文化成为文化的主体是必然的,因此艺术的衰落也是必然的。但并不能因此就认为艺术会必然死亡,只要情感存在着,艺术就必然存在着。  相似文献   

13.
自信是惊雷,是飞雪,是骤风,横扫一切拖杳、迟滞、犹豫与徽惰。自信是战鼓,是号角,是族旗,催人勇往直前,大胆挺进,日日奋进。自信是阳光,是雨露,是琼浆,助人思维敏捷,精神抖擞,挥洒一切。自信使潜能释放,使困难后退,使目标逼近;自信的人生不一般,不一般的人生有  相似文献   

14.
《自然》教材和新课程中的《科学》教材中都有《水》这一课。同样的内容,但是反映出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不同,因此,教学效果也就不同。在自然课中《水》的教学重点是认识水的基本物理性质。教学观念是: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是知识的接收器。教学方法是老师讲,学生听,老师通过书上的图或学生带来的图片材料,按图示“看一看”、“比一比”。然后老师费尽心思地讲解什么是液体,什么是固体。对学生的要求是背会相关概念。老师在指导学生实验时,也是照书上的图“看一看”、“闻一闻”、“尝一尝”,最后得出结论:“水是没有颜色、…  相似文献   

15.
诗歌是抒情的极致,读诗是精神的享受,悠悠诗韵,美不胜收。你看,嶙嶙魏晋风骨,巍巍盛唐气象,绵绵宋词格调,幽幽元曲情韵。不仅是对时代的沉思,对历史的凝视,更是生命顽强不屈的象征。诗歌,是生命的常青树,是心灵同步跳动的音符,是永驻青春的节奏。  相似文献   

16.
社会现代化是全面的现代化,社会发展必然要求人的现代化。实现人的现代化,全面提高人的素质,要求高等教育必须进行改革。其中,转变观念是先导,体制改革是关键,教学改革是核心,提高教学质量是目的。  相似文献   

17.
诗文结构,讲究起承转合,教学亦如此。   1998年 3月,我在武汉听了北京市特级教师刘德武上的“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课,感悟颇多。这节课的导入部分十分精彩。在看似随意的闲聊中,话题向既定方向渐进,起承转合,水到渠成。   1.起   因为是借班上课,刘老师开始就介绍自己。   师:我是人。   生:我也是人。   师:我是大人。   生:我是小人。   师:我是好人。   生:我是坏人 (马上发现上当,立刻改口 )。   生:我也是好人。   师:咱们都是好人。“人”字这一撇代表你们,这一捺代表我。我是关心你的老师,…  相似文献   

18.
一看到那个爆米花的老头把摊子扎在了自己的窗口边,老常就把眉头拧成了三根刺。在老常眼里,他这个窗口可不是普通的窗口,是马六甲海峡,是英吉利海峡,是白令海峡,是直布罗陀海峡。是自家连接外界的一个黄金通道。现在,这个脏兮兮的老头把爆米花的摊子扎在自己的黄金通道边儿,虽说还隔着几米远,  相似文献   

19.
试论中学生的历史感的培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莫宏雨 《历史教学问题》2007,(5):104-106,11
历史感,是人们普遍使用的一个概念词汇,例如我们常说某人有历史感,某物有历史感或某作品有历史感,等等。但什么是历史感?这或许是一个“不问人人都知道,一问却一时不知道如何回答”的问题。历史感不同于历史观,历史观就像世界观是对世界的总的看法一样,指的是对历史发展的总的和基本的看法,它说明历史怎么发展和为什么这样发展。可以说,历史观是世界观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20.
若梅 《今日中学生》2006,(12):31-32
王兵兵最近很是苦恼,他有太多事情想不明白。王兵兵不喜欢喧闹的环境,也很少大声说话。他自诩——自己是有志向的男子汉,最大的爱好是读书。可让他偏偏不能如意的是,寝室是单人床、六人房,除了自己,其余的五个兄弟很难让他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