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空间能力作为一种较为独立的智力结构,包括准确知觉外界的能力、对知觉到的客体进行修改和修正的能力以及重建视觉经验的能力,这几种能力都是围绕视觉空间表象进行的,视觉表象能够以多种方式进行转换,其中最为典型的一种就是以表象为基础的心理旋转。自70年代Shepard等开展"心理旋转"研究以来,一些学者先后对心理旋转的机制、空间表征以及影响心理旋转的一些因素进行了探讨。本文则结合实证研究,综述国内外学者对于学龄儿童空间认知能力发展的年龄及在心理旋转过程中的性别差异等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2.
空间认知是指人们对物理空间或心理空间三维物体的大小、形状、方位和距离的信息加工过程。研究认知的基本特征和生理机制,并将研究成果应用到工业设计中去,已经取得了成效,促进了工作效率的提高。如今,认知工效学界对空间认知的研究主要分为对心理空间视觉和物理空间视觉的研究。心理空间视觉是指心理表象、心理扫描和心理旋转等信息加工过程。这方面的研究国外在上世纪70年代初就已开始,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不仅进行了基本特征和生理机制的分析,还注重了向实际应用接轨;物理空间视觉方面研究的是影响三维物体认知的客观因素和深度视觉的神经…  相似文献   

3.
《科技风》2016,(10)
本研究以双手旋转和多边形旋转任务测得反应时、正确率和每秒正确数作为评估心理旋转能力的指标,研究了刺激材料的特点对心理旋转的影响。研究发现:心理旋转的旋转角度主效应显著,旋转角度越大,反应时越长;在以手图形为刺激材料的心理旋转任务中,出现了内旋效应,从而表明不同的刺激材料以及任务使被试在心理旋转任务中可能选择不同的参照系。  相似文献   

4.
《内江科技》2021,(1):83-84
本文简要介绍了传统心理旋转能力的训练方法,定性分析了虚拟现实心理旋转训练的可行性及其优势。开发了虚拟现实心理旋转训练软件,并采用准实验单组前后测的方法测量并分析了小学生空间能力测试结果。通过实例探究可知,小学生在使用了该虚拟现实的软件后,空间能力有了显著的提升。  相似文献   

5.
用户信息服务的认知心理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邢维慧  袁建敏 《情报科学》2004,22(11):1404-1408
本文主要结合认知心理学对信息用户心理进行了分析,从知觉、注意、记忆等角度剖析了信息用户的不同心理,以对情报服务起到指导作用。我们可以根据用户的心理需求建立信息检索模式,基于本体论思想对已有数据库进行加工整合,以及建立以认知心理为基础的知识管理形式,进而更好地为用户服务。  相似文献   

6.
浅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厉建荣 《中国科技信息》2007,(23):241-241,243
形象思维是人在头脑中运用形象(表象)来进行的思维。表象是形象思维的“细胞”,知觉、联想和想象是形象思维的主要形式。非逻辑性、形象性、知觉跳跃性、顿悟性、奇特性、统摄性是它的主要特征。培养儿童的形象思维能力,无论是对于儿童或数学的学习和智利的发展,还是对人才的培养和社会的进步,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文学创作的完整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完整的心理活动的过程。而情感作为心理的活动一项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贯穿于文学创作的整个心理活动——即感觉、知觉、表象和抽象思维之中。而情感在文学创作中的作用主要是:a.对于文学创作的促动作用;b.在文学创作的想象中发挥着组织素材的作用;c.为文学创作中的想象定向;d.对文学创作中表象活动起着变形作用。  相似文献   

8.
《软科学》2014,(10)
基于社会交换理论的观点,探索了心理契约违反在员工政治知觉对离职倾向影响中的中介作用,以及群体凝聚力对心理契约违反中介效应的调节作用。通过对52个工作单位的691名员工的组织政治知觉、心理契约违反、离职倾向、群体凝聚力与人口统计变量的调查,采用层级线性模型(Hierarchical Linear Modeling;HLM)对理论模型进行验证。研究结果显示,员工的心理契约违反会部分中介组织政治知觉与员工离职倾向的关系,此外,心理契约违反的部分中介效应群体凝聚力的调节,即对于高凝聚力的工作群体,这种中介效应会被弱化。  相似文献   

9.
苏宝荣 《科教文汇》2008,(26):51-51
心理地图是各类地图或地理信息在头心理的保持与再现,是一种空间表象。它的形成与积累是学好地理的前提,是发展地理思维能力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心理地图是各类地图或地理信息在头心理的保持与再现,是一种空间表象。它的形成与积累是学好地理的前提,是发展地理思维能力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孙鹏 《科教文汇》2009,(2):285-285
我们在“形象思维”问题上的许多争论之所以僵持不下、无所发展,原因就在于缺乏理论的深度和科学知识,不管是艺术与视知觉,还是视觉思维,它的基础理论都是格式塔艺术心理学,所以研究好格式塔心理学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视觉艺术中涉及视觉思维下的格式塔心理学所产生的心理形态以及印象。  相似文献   

12.
梅洛-庞蒂在《知觉现象学》中对传统心理学的身体模型进行了方法论的批判。传统心理学家发现本己身体经验具有一些无法被纳入对象身体概念的新特征。为了既能保留对象身体概念,又能解释这些新特征,他们从自然态度出发将"身体经验"对象化,变成了"身体表象"。梅洛-庞蒂认为,这种身体模型的修改只是推延了问题而并未解决问题。之所以新的"对象+表象"身体模型注定会失败,是因为它的方法论基础仍然是一种对象化的自然态度或对象思维。只有通过先验态度或现象学还原,我们才能回到本己身体经验以及显现在其中的现象身体。  相似文献   

13.
刘魁 《科技创业月刊》2006,19(8):171-172
知觉理论是心理学中的重要理论,作为人的心理活动的一种,知觉具有整体性、选择性、理解性和恒常性等特点,把握好知觉及其特性对于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意义。从知觉理论的概念和基本特征入手,简要分析了知觉理论在企业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并提出了一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心理学设想。  相似文献   

14.
错觉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现象。早在2000多年前,古人便注意到错觉现象,如《列子》一书中就记载有错觉的事例:“日初出大如车盖而日中则如盘盂。”这实际上就是一种视错觉。错觉是人对外界事物的不正确的知觉,而这种错误的知觉又是在一定条件下必然产生的。错觉的种类很多,常见的如视错觉、听错觉、空间定位错觉等。视错觉是视觉中的错误的感觉、知觉、判断,是错觉中最常见的形态。最典型的是几何图形错觉。如  相似文献   

15.
付佳  王悦  赵峰 《未来与发展》2010,33(12):21-25
本文基于对老龄化社会居家养老问题的研究,运用环境负荷、知觉定势、行为习性、个人控制等心理学理论,分析了居住区外部环境对老年人生理和心理的影响;同时提出了一些关于如何设计更安全、便利、积极和健康的老年人社区外部环境的建议,以更好地体现对特定群体的人性化关怀。  相似文献   

16.
正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31522027,31571115)等资助下,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罗欢研究员课题组在人类视知觉整合的神经机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Perceptual Integration Rapidly Activates Dorsal Visual Pathway to Guide Local Processing in Early Visual Areas"(知觉整合快速激活背侧视觉通路来指导初级视皮层对局部信息的加工)为题,于2017年11月30日在线发表在认知神经  相似文献   

17.
城市景观由基本空间元素组成,它们构成了不同的开放与围合的空间,形态研究从不同规模层次分析景观的基础几何元素,其目的是试图描述和定量化这些基本元素和它们之间的关系。万事万物的存在都以一定的形态出现,形态的知觉过程即是形成形态概念的过程。形态语言是设计者最能表现形态设计意念和设计情感的一种最直接方式,是设计者和消费者的基本共鸣视觉语言符号。对景观进行图形解构和重组是城市景观艺术设计的基本手段。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拉萨市幼儿知觉推理能力发展状况,本研究采用测量法对拉萨市176名3~6岁幼儿知觉推理能力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幼儿总体知觉推理能力处于中等水平;掌握较长时距概念程度要优于较短时距概念;幼儿能对"单一属性"图形进行简单推理,难以对"两种属性"图形进行正确推理,基于此提出助力幼儿知觉推理能力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文学创作的完整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完整的心理活动的过程。而情感作为心理的活动一项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贯穿于文学创作的整个心理活动——即感觉、知觉、表象和抽象思维之中。而情感在文学创作中的作用主要是:a.对于文学创作的促动作用.b、在文学创作的想象中发挥着组织素材的作用;c.为文学创作中的想象定向;d,对文学创作中表象活动起着变形作用。  相似文献   

20.
驾驶人的视觉特性引起的人因隐患是引发交通事故的核心原因,其表现为驾驶人观察不当、注意力不集中、动态视敏度较差,由视觉特性引起的驾驶疲劳和觉醒水平研究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纵观近30年,驾驶疲劳检测的方法大致分为车辆状态检测、驾驶员生理信号检测、驾驶行为检测以及驾驶员眼动特征检测4种。前3种检测方法条件要求苛刻、过程复杂,而且和驾驶人因中重要的视觉特性没有直接关联,所以成效不高且不易推广使用。近十年来随着视线跟踪技术的发展,基于视觉特性的驾驶安全眼动研究以其准确性、可靠性和非接触性成为检测驾驶疲劳的首选。文章就眼动技术在驾驶安全研究中的应用进行了广泛的调查与分析,总结了有关驾驶疲劳的检测方法及其优缺点,并将其与基于视觉的眼动技术进行了对比分析;提炼了眼动态特征、静态特征和眼动视线特征等3大类5种指标对于驾驶安全的检测方法;同时指出了目前基于视觉特性的驾驶安全眼动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对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对进行交通工程,人因研究和视觉特性研究的科研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