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负简单判断的等值判断较易了解,它可以根据对当关系推出,容易掌握。而负复合判断的等值判断,则较为复杂,运用中也较易发生错误。根据现有的普通逻辑教材中的理论和方法:只给出一些常见的负复合判断的等值式,而没有给定它的推演规则,仅靠举例说明,故不能有效地准出它们的等值判断,教师不易讲清,学生也很难学懂。况且,前提一变,原  相似文献   

2.
直言判断变形推理是普通逻辑的重要内容,它依据的是直言判断的逻辑性质和主谓项的论域关系。直言判断的逻辑性质又是依据主谓项的外延关系确定的。然而,现行教材概念论中概念外延关系、负概念及其论域内容与直言判断及其变形推理内容并不一致,变形推理操作规则与实际推理也有龃龉。从普通逻辑的实际功用看,这种不一致应该以新规则消除之,以使普通逻辑与日常思维理性相一致,使概念论、判断论、推理论的内容贯通一致。  相似文献   

3.
是相容关系还是不相容关系吴家国任主编、马玉珂任副主编的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教材《普通逻辑原理》第109、第110页中,关于负不相容选言判断和负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的等值判断是这样叙述的:“并非(要么P,要么q)”等值于“非P并且非q”.否定一个不相容...  相似文献   

4.
在目前国内通用的形式逻辑或普通逻辑教科书中,“並非(要么P,要么q)”这一负不相容选言判断的等值判断是“(P並且q)或者(P并且q)”。用符号表示即为:而负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並非(当,且仅当P,才q)”的等值判断则是“(P並且q)或者(P並且q”。用符号表示即为: 根据不相容选言判断(本文只讨论两个选言肢的不相容选言判断)的逻辑特性,当只有  相似文献   

5.
判断作为一种思维形式,其存在与表达都要依赖语句。语句是表达判断的主要形式。要准确表达思想,必须重视句式的选择。一般地说,句子的“意义”包括了两个层次:一层是指日常交际意义,这层意义可以从语言形式这一表层反映出来;一层则是指语句表达的判断所具有的真值意义。这层意义要透过语言形式这一表层,深入到它所表达判断的逻辑形式这一深层揭示出来。因而表达等值判断的语句都具有相同的真值意义。基于这一点,判断的等值与句式选择之间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即表达等值判断的语句同时又属不同的句式,供人们表达思想时选择使用。 下面,笔者就现行逻辑教材中提到的一些等值判断转换式,作初步的探讨。 一、假言判断的等值转换与句式的选择 根据充分条件假言判断与必要条件假言判断的性质,有如下一组判断等值式: (p→q)(q←p)((?)←(?))((?)→(?)) ① ② ③ ④ 同该组判断式对应的语句如:  相似文献   

6.
以英国数学家、逻辑学家德·摩根名字命名的德·摩根定律是命题逻辑中重要等值式,这两个等值公式,不仅在数理逻辑的定理推演以及计算机的逻辑设计中,起着重要作用,而且公式形式被引进普通逻辑学教材中关于负判断等值内容加以使用,这无疑对普通逻辑学的改革是个推动和促进。但是在分析德·摩根定律中关于析取判断的否定等值式中,普通逻辑流行教材中绝大多数只回答“否定选言判断,就要否定它的所有选言肢而成为一个联言判断”(比如,中国人民大学1984年出版的《形式逻辑》  相似文献   

7.
关于单称判断逻辑形式公式其解说,在现行的逻辑教材中存有分歧。多数教材给出的逻辑形式公式为:“这个S是P”与“这个S不是P”,并认定单称判断的主项是一个单独概念。少数教材给出的公式为:“(某个)S是P”与“(某个)S不是P”,认为单称判断的主项有两种情况,即有的是单独概念,有的是普遍概念。本文对它们分别作了评析,指出其存在的问题。文章认为,要正确理解单称判断的逻辑形式和准确刻划,关键在于确定单称判断的主项是一个普遍概念。  相似文献   

8.
本文认为关于复合判断等值证明的方法,除一般常用的真值表法外,还有转换法与负判断法。所谓转换法是指将一种复合判断转换成另一种复合判断,以观其是否等值的方法。所谓负判断法是指将负判断引入证明过程,推出负判断,以观其是否等值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按照课本的说法,“或”、“且”、“非”这些词叫做逻辑联结词.不含逻辑联结词的命题是简单命题,由简单命题与逻辑联结词构成的命题是复合命题.由于以上说法过于简略,多数学生理解不到位,普遍认为:判断一个命题是简单命题还是复合命题,只要看这个命题中是否含有字眼“或”、“且”、“非”,有就是复合题题。  相似文献   

10.
有些刑法条文很复杂,需从逻辑的角度加以理解。详细分析刑法条文中的“但书”、复合规范判断、非标准假言判断及多重复合判断等内容,并对部分判断的等值椎理形式进行讨论,目的在于准确把握一些较复杂的刑法条文以便公正地执法。  相似文献   

11.
负判断是“否定某个判断的判断”,或者说,是“由否定一个判断而构成的判断”。在现行的各种版本的逻辑学教材中,这已经成为共识。然而,在这些教材中,负判断的作用问题,很少甚至根本没有论及;负判断的归类是否恰当,以及由此而产生的负判断知识在教材的“判断”章中安排的位置是否合适的问题,也都还有进行研讨的必要,本文(?)就上述三个问题谈谈粗浅的看法,以就教于专家和同仁。  相似文献   

12.
我认为,要改革形式逻辑,主要任务之一就是改革现有形式逻辑的教材体系,使之更科学化、系统化,特别是排除存在于其中的逻辑矛盾。而到目前为止,形式逻辑教材仍可谓陈旧、粗糙,特别是不无自相矛盾之处。本文想择存在于现有形式逻辑教材中关于判断理论的几个问题,谈点浅见。一、判断作为形式逻辑研究对象的矛盾迄今为止,各种逻辑教科书等都把判断作为形式逻辑理论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同时都将判断定义为“对对象有所断定(肯定或否定)的思维形式”。可是,在现行判断理论中,我认为至少存在以下几个无法解决的矛盾。  相似文献   

13.
逻辑学教材是讲逻辑的,它自身无疑应该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可遗憾的是,现行各家形式逻辑教材有不少地方是很不逻辑的,本文要讨论的关于“性质判断”的说法,就是一个较为典型的例子。一、混淆根据的分类和自相矛盾的表述判断的分类是一个较为复杂的问题,但复杂并不等于不好解决,更不等于可以无视逻辑地想当然。分类必须依据一定的标准,这是起码的逻辑常识。传统逻辑依据判断的语言表达形式,把判断分为直言判断、联言判断、选言判断、假言判断等,可谓根据分明,分类恰当。然而,现行许多形式逻辑教材都把“性质判断”说成亦叫直言判断,就是说“性…  相似文献   

14.
一部分现行普通逻辑学教科书中,对复合判断推理这一部分内容的叙述不够全面和深入,应当在“复合判断推理有无或然性”;如何准确地界定“肯定”和“否定”的含义;是否应把“复合判断推理的异化形态”列入教科书等问题上进行商榷和思考。  相似文献   

15.
负判断在整个逻辑体系里面占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在分别了解直言判断、联言判断、选言判断及假言判断的逻辑特征以后,要进而阐述这几种判断的联系,就必须运用负判断的表示形式这一手段。一般教科书中是通过负判断利用等值关系把它们之间的联系表示出来的。因此,在讨论各判断之间的联系之前,就必须  相似文献   

16.
模态判断是简单判断还是复合判断?这一问题在逻辑界尚未取得共识,如国内颇有影响、颇有代表性的两本教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形式逻辑》和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逻辑》(修订本)对这一问题就持不同的态度。人大本将判断分为模态判断和非模态判断,非模态判断又分为简单判断和复合判断(详见人大本P68)。  相似文献   

17.
真值表是关于命题真假值的图表,真值表可以用来定义复合命题中的逻辑联结词。运用真值表法,可以对一个复合命题的真值予以确定,对两个复合命题之间是何种关系进行判别,并可以判明复合命题推理形式是否有效。文章还进一步论述在负命题的教学中,学生较难理解的是复合命题负命题的等值命题。将真值表法应用到负命题教学中,可以通过真值表这个直观的工具,解决学生仅靠自然语言难于理解的问题。使他们进一步掌握复合命题及其等值命题之间的关系,并能够熟练地交替运用。这样就可以使思维灵活全面,使语言表达更加丰富多彩。  相似文献   

18.
负选言判断语义上容易产生歧义,在自然语言中理解负选言命题的句义同样也容易产生歧义.负选言判断是复合判断,理解负选言判断要从选言肢的语义关系上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9.
第六章复合判断及其演绎推理(二)学习本章,应注意掌握的重点是:1.什么是充分条件假言直言推理?其推理规则和有效形式是什么?违反推理规则会犯什么逻辑错误?2.什么是必要条件假言直言推理?其推理规则和有效形式是什么?违反推理规则会犯什么逻辑错误。3.什么是充分必要条件假言直言推理?其推理规则和有效形式是什么?违反推理规则会犯什么逻辑错误?4.什么是假言选言推理?它有几种形式?5.什么是负判断?什么是负判断的等值判断和等值推理?重点掌握四种负性质判断及其等值推理、六种复合判断及其等值推理,要记清其等值式。6.掌握用真值表判定两个复合判断是否等值的方法。对上述内容应能做到:第一,掌握充分条件假言直言推理、必要条件假言直言推理、充分必要条件假言直言推理的规则,能正确识别、分析其任一推理是否正确,如不正确,要能指出其违反什么规则。犯了什么逻辑错误,还要能写出其推理的逻辑形式。第二,掌握各种负性质判断和负复合判断的逻辑形式,  相似文献   

20.
形式逻辑讲到负判断,以符号“-P”表示,读作“非P”,逻辑结构为否定联结词加判断。但联系汉语实际,结合思维形态和语言形态:的辨证关系,就会发现,负判断还存在多种灵活的表达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