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笔者听过两位教师教学《登鹳雀楼》这首诗,两位教师的教法迥然不同,如“白日依山尽,黄河人海流”这两句诗:  相似文献   

2.
《种子的萌发》的探究过程,两个班级我采用两种不同的方法教学。第一种方法是:按人教版《自然》课本的安排思路,从“提出问题——猜想与预测——设计实验方案——做实验验证——得出结论”的顺序进行教学。步骤是:1.提出“种子的萌发需要什么条件”的问题;2.推测种子萌发必备的条件——水分、空气、适宜的温度;3.设计验证实验方案;4.课后进行实验验证;5.一周后汇报验证结果。  相似文献   

3.
《种子的萌发》的探究过程,两个班级我采用两种不同的方法教学。第一种方法是:按人教版《自然》课本的安排思路,从“提出问题———猜想与预测———设计实验方案———做实验验证———得出结论”的顺序进行教学。步骤是:1.提出“种子的萌发需要什么条件”的问题;2.推测种子萌  相似文献   

4.
司徒敏 《科学课》2008,(5):24-25
《点亮小灯泡》是学生真正动手开始探究电现象的一课。本课教学内容分两部分。第一部分:让小灯泡发光;第二部分:图中的哪个灯泡会亮!哪个灯泡不会亮!以下是我教学中针对第一部分内容出现的两种不同教法的教学片断。  相似文献   

5.
白居易的名篇《琵琶行》以描写音乐见称,历来为人称道,我在教学中运用鉴赏阅读法和比较阅读法来教学,以启迪学生的思维,调动他们阅读的积极性,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6.
《草船借箭》是根据我国著名古典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的部分章节改写的。记叙了孙、刘联合抗曹,诸葛亮与周瑜斗智,用妙计向曹操“借箭”,挫败周瑜暗算的故事,表现了诸葛亮有胆有识,才智过人。课文情节生动曲折,人物关系微妙。  相似文献   

7.
《草船借箭》是根据我国著名古典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的部分章节改写的。记叙了孙、刘联合抗曹,诸葛亮与周瑜斗智,用妙计向曹操“借箭”,挫败周瑜暗算的故事,表现了诸葛亮有胆有识,才智过人。课文情节生动曲折,人物关系微妙。教法一:紧扣“借”,以事件发展顺序为主线,分清前  相似文献   

8.
我们听了两位教师教的“圆锥的体积”公开课。由于两人的教法不同 ,其效果也大不一样。一位教师的教学过程是这样的 :先由圆柱的体积计算导入圆锥的体积。揭示课题后 ,将已画好的三个圆锥图形贴在黑板上 ,让学生认识这些图形都是圆锥体 ,而且是直圆锥。继而认识圆锥的底和高。然后 ,教师提出以下问题 :“怎样计算圆锥体的体积呢?”没等学生回答 ,教师接着就说 :“要解决这个问题 ,请同学们看下面的实验。”教师将自己准备好的空圆柱和圆锥体给学生观察 ,并说明这个圆柱体和圆锥体是等底等高的。然后 ,老师在空圆锥里装满沙子 ,把沙子倒入等…  相似文献   

9.
在公开课上,笔者先后听了两位教师教学《葡萄沟》一文中“蒸发”一词。由于两人的教法不同,其效果也大不一样。一位教师的教学方法是这样的:当出现“蒸发”这一词时,教师首先向学生解释:蒸发就是液体表面缓缓地化为气体。这时,该教师怕学生听不懂,紧接着又赶忙补充说,小朋友把洗湿的衣服晾出去,晒干了,这就叫蒸发。学生听后似懂非懂。另一位教师则以学生的感性知识作依据,想方设法启迪学生,让学生学会自己解决问题。他是这样教学的:师:你们吃过葡萄吗?它是什么滋味呢?生:吃过,葡萄酸而甜。师:你们吃过葡萄干吗?它又是什…  相似文献   

10.
教学中教师多讲授与学生多活动(主要是阅读教材、做实验及相互讨论)两种教法的效果孰优?这个问题已有较广泛的研究和较明确的结论。但在教学实践中,对学生基础不太好的一般中学,尤其是一般中学高年级的学生,多活动是否也能得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我们的实验采用轮组法进行。 在本校高三年级选取两个基础接近的班级,以这两个班的全体学生为被试。这两个班  相似文献   

11.
“九义”教材第一册《小猫种鱼》是一篇童话 ,记述了小猫看见农民种玉米、花生 ,到了秋天收了很多玉米、花生 ,十分羡慕 ,就把小鱼种到地里希望收到很多小鱼的故事。通过课文第三自然段的教学 ,让学生懂得小猫种鱼为什么收不到鱼 ,从而教育学生向别人学习的时候要动脑筋 ,不能生搬硬套。现笔者设计了两个第三自然段的教学片段供参考。教法一师 :小猫看见了什么 ?生 :看见了农民种玉米、花生 ,收到很多玉米、花生。师 :小猫怎样做的 ?生 :像农民一样 ,把小鱼种在地里。师 :小猫怎样想的 ?生 :一定收到很多小鱼。师 :小猫会收到很多小鱼吗 ?为…  相似文献   

12.
六年制第六册“混合运算”中例2:6054÷6-11×80,我先后听过两位老师不同教法。第一位老师在出示例题后,教师发问:这道题里有哪几种运算?运算顺序是怎样的?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  相似文献   

13.
教法一三读三议一、速读粗议———懂“为什么要争气”。在生字词教学之后 ,请学生快速地把课文读一读 ,然后同桌议一议 :课文写了童第周的哪几次争气?他是因为什么而争气的?通过读议 ,学生会懂得课文共写了童第周的两次争气 :第一次是童第周进中学时 ,由于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平均成绩才45分 ,校长要他退学或降级 ,所以他要争气 ,争取在第二学期把成绩搞上去 ;第二次是童第周到比利时留学时 ,由于外国学生瞧不起中国人 ,而他又想完成一项连他的导师都没能完成的高难度试验 ,所以他要争气。课文所写的两次争气是有质的不同的 :第一次可以说…  相似文献   

14.
A、“三读三议”法《一定要争气》是一篇极富教育意义的课文。它写的是我国著名生物学家童第周在中学和留学时候发愤读书、勇攀科学高峰的事。课文以“争气”为线索 ,结合典型事例 ,展现了童第周这位科学界伟人的风采。我们认为用“三读三议”的方法教学此文 ,可以收到理想的效果。一、速读粗议———懂“为什么要争气”。在生字词教学之后 ,请学生快速地把课文读一读 ,然后同桌议一议 :课文写了童第周的哪几次争气 ?他是因为什么而争气的 ?通过读议 ,学生会懂得课文共写了童第周的两次争气 :第一次是童第周进中学时 ,由于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相似文献   

15.
一、从"山鹰折翅"到"南极遇险" 初一学生可能对探险活动缺乏了解,不能认识到探险活动的意义.因此对<伟大的悲剧>(人教版课标本<语文>七年级下册)一文的主旨的理解可能会有一定的障碍.为了消除这重障碍,要帮助学生比较充分地了解探险活动"既是人类对未知的探寻,也是人类对自身的挑战",比较深入地认识到"探险过程中的任何艰难险阻,都遏制不住人类探索未知世界的激情,阻挡不了人类迈向全新领域的脚步".  相似文献   

16.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 ,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 ,已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但在具体一节课的教学中 ,如何去挖掘创新因素 ,选择怎样的教学方法更有利于培养创新 ,却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 ,“重结论、轻过程”的倾向得到逐渐改变 ,数学教学由追求活动的结果 ,变为追求活动的过程。不同的教学方法 ,学生经历不同的获取知识的过程 ,虽然都达到了理解知识、应用知识的目的 ,但对于培养学生创新的效果往往是不同的。最近 ,有幸听了两位教师讲授的小学数学第八册《加法结合律》一课 ,由于两人采用的是不同的教学方法 ,虽然最后…  相似文献   

17.
在情感的涟漪里,荡起两朵美丽的浪花,这便是冰心的<纸船>和泰戈尔的<母亲>,它们歌咏的是文学里一个永恒的主题--母爱.怀念母亲的情感比较抽象,写得不好容易空洞浮泛,而这两首小诗则以其巧妙的构思和新奇的想象,创造出丰富的意象,将对母亲的眷恋抒发得淋漓尽致.特别是抓住细节,精雕细琢,让本来不可捉摸的思念变得有形可感,有声可闻,体现了诗歌的美学特征.  相似文献   

18.
一、教材分析1.教材所处的地位“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是初中《生物》第一册(上)第七章的重点课。它是在前几节所学基础知识的延伸和拓展,是绿色开花植物的重要生理活动过程,是农业生产的关键。2.教材内容双受精是绿色开花植物所特有的现象,也是花的生理活动的本质;双受精完成后子房继续发育,最终形成了果实和种子。3.教学目的(依据大纲、教材确定)(1)理解受精和双受精的概念和过程;(2)理解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过程(子房的发育过程);(3)通过对双受精和受精后子房发育这一动态过程的观察,抽象内容的分析和概括,培养…  相似文献   

19.
“跟着小旗走”是小班的一节体育游戏课。游戏的目的是练习一个跟着一个走成圆队形。如何上好这节课?下面对两位教师的不同教法作一比较。有位教师是这样上这堂体育游戏课的:游戏开始,她把游戏的要求都跟幼儿讲清楚。然后举着一面红旗,一边走一边念儿歌:“走走走,跟着小旗走,走走走,  相似文献   

20.
在一次赛课活动中,根据组织者的要求,同一年级的参赛教师必须执教同一篇课文,而且必须上第一课时。四年级有三位教师执教《猫》这一课。他们在课时任务划分上是一致的,都是初读课文,理出顺序后学习课文的前三个自然段,也就是写大猫的部分。但是,在这核心部分的教学上,三位教师的教法却大相径庭。A教师:先理出课文写了哪两个时期的猫,然后明示这节课学习写大猫的段落。在学习前三段时,教师指着课件上的学习提纲问学生:“这只大猫性格有什么特点呢?你是从哪些地方体会到的?画出课文中的句子多读几遍。”学生自学后开始交流。“我从‘它屏息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