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阅读与鉴赏》2007,(3):22-22
中国修辞学会常务理事、中国阅读鉴赏研究会副会长、本刊总编辑郝荣斋与刘奕合著的《走进巴金(家)的语言世界》一书,由花山文艺出版社近日推出。  相似文献   

2.
《阅读与鉴赏》2006,(12):54-54
中国修辞学会常务理事、中国阅滨鉴赏研究会副会长、本刊总编辑郝荣斋与刘奕合著的《走进巴金(家)的语言世界》一书,由花山文艺出版社近日推出。  相似文献   

3.
《阅读与鉴赏》2006,(11):66-66
中国修辞学会常务理事、中国阅读鉴赏研究会副会长、本刊总编辑郝莱斋与刘奕合著的《走进巴金(家)的语言世界》一书,由花山文艺出版社近日推出。  相似文献   

4.
中国修辞学会常务理事、中国阅读鉴赏研究会副会长、《阅读与鉴赏》杂志总编辑郝荣斋等著的《走进巴金〈家〉的语言世界》一书,已由花山文艺出版社推出。[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阅读与鉴赏》2008,(1):27-27
中国修辞学会常务理事、中国阅读鉴赏研究会副会长、本刊总编辑郝荣斋编审等著的《走进巴金(家)的语言世界》一书,已由花山文艺出版社正式出版。  相似文献   

6.
《阅读与鉴赏》2008,(3):53-14
中国修辞学会常务理事、中国阅读鉴赏研究会副会长、本刊总编辑郝荣斋编审等著的《走进巴金〈家〉的语言世界》一书.已由花山文艺出版社正式出版。这是一部研究作家作品语言艺术的专著.它以内容的分析为起点。用文学的宏观分析带动语言的微观分析,用文学的手段阐释带动修辞的技巧阐释.用文学的本体研究带动语言的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7.
《阅读与鉴赏》2006,(10):10-10
中国修辞学会常务理事、中国阅读鉴赏研究会副会长、本刊总编辑郝荣斋与刘奕合著的《走进巴金〈家〉的语言世界》一书,由花山文艺出版社近日推出。  相似文献   

8.
中国修辞学会常务理事、中国阅读鉴赏研究会副会长、本刊总编辑郝荣斋编审等著的《走进巴金〈家〉的语言世界》一书,已由花山文艺出版社正式出版。  相似文献   

9.
【本刊讯】中国修辞学会常务理事、中国阅读鉴赏研究会副会长、本刊总编辑郝荣斋编审等著的《走进巴金〈家)的语言世界》一书,已由花山文艺出版社正式出版。  相似文献   

10.
巴金先生激流三部曲中的《家》作为起始之作,无疑是一部非常成功的艺术作品,其通过描述封建家庭中的包办婚姻、固步自封并阻碍新思想的融入、所谓的制度和传承都已经老朽不堪等现象,来有效地表达出自己对社会、对人生的认知和思想。而最终觉慧的成功离去,也表明了他对"家"中的这些所谓的文化的否定态度,并热切盼望思想的革新和救赎,对封建文化的老旧和落后进行了坚决的抨击。  相似文献   

11.
《阅读与鉴赏》2006,(12):72-72
中国修辞学会常务理事、中国阅读鉴赏研究会副会长、本刊总编辑郝荣。斋与刘奕合著的《走进巴金〈家〉的语言世界》一书,由花山文艺出版社近日推出。  相似文献   

12.
《家》和《寒夜》是巴金现实主义创作的两个里程碑。本篇论文就是以这两部小说为代表作品,从家庭、人物、社会等方面来分析探讨巴金小说艺术风格的演变。  相似文献   

13.
巴金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位重要作家,他的一生创作了大量的小说和散文,而《家》是他创作中影响最大的一都长篇小说。 《家》具有鲜明的反封建主题。它是一都正在崩溃中的封建大家庭的全部悲欢离合史,宣告着一个不合理的制度的死刑。作者怀着为“一代青年呼吁,为那无数的无名牺牲者喊冤”的愤怒心情,对整个制度,整个礼教,整个迷信,叫出“我控诉”!  相似文献   

14.
巴金是一个有着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的作家,他的小说《家》揭露了封建体制的罪恶。但这只是小说意蕴的一部分,因为这部小说不仅仅揭示了制度之恶,还展示了人性之恶,很多发生在这个封建大家庭中的悲剧,其根源往往不只是罪恶的封建制度,还有源于人性深处的恶。小说对人性恶的呈现构成了《家》的另外一层意蕴。  相似文献   

15.
据上海作协网消息,未完成的《春梦》是已故作家巴金早期最重要的作品之一,该作品直接影响了巴金后来著名的“激流三部曲”。日前,《春梦》手稿首次由巴金研究会整理完成,并刊登在最新一期的《现代中文学刊》上。  相似文献   

16.
巴金的小说《家》,最令人感动的是巴金对于那些旧制度牺牲者们的带着忧伤基调的悲悯情怀。小说中对于婢女呜凤的描写最能够体现这种悲悯情怀。这样的悲悯情怀的形成是与巴金的童年经历、身边的人与事有密切的联系的。而在当时,他也深受“五四”运动中扑面而来的新思想新事物的洗礼,民主、自由的思想更让他对封建势力深恶痛绝、对那些饱受封建势力摧残的弱势群体更加同情与怜悯,那种由于正义感而产生的勇气,促使他为这些饱受摧残的人们控诉封建礼教的罪恶。巴金通过对呜凤这个角色的描写,把自己对她的悲悯情感表现出来,并因此感染读者,使《家》这部小说的创作目的得以体现。  相似文献   

17.
中国作家巴金的小说《家》与日本作家岛崎藤村的小说《家》,虽然创作于不同的国度和不同的时代,但却表现了一个共同的主题:封建宗法制大家族的崩溃。两部同名小说在取材上和在描写手法上也有某些相似之处  相似文献   

18.
《家》是巴金激流三部曲之一。本文通过对《家》这一作品创作的素材来源以及作品中主人公高老太爷、高觉慧、高觉新的形象分析,再现了巴金创作时代的曲折与艰辛,同时让新生代的读者温故而知新,重新认识了《家》这一巨作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19.
巴金创作《家》,以内心一股青春奔涌的激流来审视觉新这类人物的人性中堕落软弱和上升坚强交织挣扎的困境,疾呼跟随"激流"冲破死水般的陋习旧制。同时,更多的人物如琴、觉民、觉慧、鸣凤,勇于跳出"家"的梦魇,探索追求未可知的前路。但特定时代家族所折射的无可名状的人际情感上的厚障壁,使青春的激流在行进中遭遇了无情的逆转与迂回。巴金坚持用"幼稚"的青春激流,来涤清人性丑陋的沉疴,冲破畏缩守旧的枷锁,歌赞穿越"乱山碎石"的少年英气。  相似文献   

20.
巴金在1979年至1986年间完成的42万字的《随想录》,包括《随想录》第一集、《探索集》、《真话集》、《病中集》以及《无肠集》,共150篇,是中国当代文学成就最高的一部散文作品,其对中国乃至世界的文学影响是难以估量的,它的文学价值已超越了作品本身及文学范畴。从语言角度来看,《随想录》可作为一部社会语言学教材,质朴、自然、深情、流畅及清新刚健,是《随想录》最大的语言特色,也是巴金散文语言的底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