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赵金山 《农村教育》2005,(11):45-47
课堂教学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共同活动,是学生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下积极主动地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智力、创新能力。陶冶品德美感,形成全面发展的个性的活动。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不是作家笔下被动的小说,不是画家笔下被动的图画.也不是面前无可奈何的观众,更不是配合教师上课的配角,而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他们作为一种活生生的力量,带着自己的兴趣、知识、经验、思维参与学习活动,并成为教学活动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课堂上,应该让学生充分地“动”起来,使课堂教学活起来。  相似文献   

2.
新课程的教学设计应体现学生学习的需求,"以学定教",即"用学生的头脑去思考,应学生的思维去备课",以"学"为切入点,让学生"动"起来。因为教学过程的本质是活动,为学生创设积极的活动情境,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处于主体激活状态,主动、积极地动眼、动口、动手、动耳、动脑,才能使学习成为学生的自主行动,从而培养其自主学习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富有个性的过程。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教师应该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多样化的活动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在丰富的活动中亲身体验数学,探索数学知识的形成、发展过程,实现数学的"再创造",从而促进学生更为有效地学习数学。一、创建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  相似文献   

4.
课堂是否真正“动”起来,与课堂主体——学生有很大关系,只有学生“动”起来,才是真正“动”的课堂。这样的课堂是指课堂教学期间学生长时间、不间断地“动”,大数量地“动”,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动”,要高质量地“动”。长时间是指在课堂教学总时间中所占的比例应较大。不间断指的是在教学过程和学生学习过程中,不能出现学生无所事事的“无效”时间,要让学生始终有事可干。要更多地发动学生,要发动更多地学生。课堂教学中,只要有合适的机会,合适的内容就让学生去做,能让学生分析的让学生分析,能让学生判断的就让学生判断,能让学生观察的就让学生观察,能让学生总结的就让学生总结。应尽量多地让全体学生都“动”起来,这才是真正地“动”,若只有个别同学在课堂上“动”,不论其思维有多大的深度和广度.也不能称为“动”的课堂。  相似文献   

5.
蒋琦 《现代教学》2008,(11):25-25
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6.
黄飞玲 《师道》2005,(10):38-39
在课堂上,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引导学生创造性地思考,对于学生的出色表现及时表扬,对其创造性的自主学习成果予以肯定,最大限度地激励学牛,使之以最高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去。  相似文献   

7.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这些论述为语文教学提供了正确导向,预示着语文课堂教学将彻底改变过去以“满堂灌”为主要形式、以应试为主要目的的枯燥、古板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8.
9.
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体育课堂逐步变得“活”起来,学习内容开放、灵活,学生具有更多自主选择的机会,课堂气氛活跃等等。然而,在新旧教育思想交替的过程中,也出现了“活”而不“实”的倾向,具体表现在:补充教学教材随意性大,教学内容不扎实;片面理解自主学习,教师指导不落实;  相似文献   

10.
让课堂活起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春霞 《江西教育》2002,(23):26-26
增强学生参与意识。苏霍姆林斯基说:“人的内心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总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求特别强烈。”满足儿童的这种需求,要让每一位学生参与掌握知识、形成能力的全过程,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一是要每节课都全力以赴。引导学生认真倾听,引导学生吸纳别人意见,修正自己的错误。引导学生讨论、质疑等。二是要营造发言机会。认真组织好小组讨论,让每个学生在小组都有发言机会,小组里注意各种层次学生的搭配。开始可以让小组长先说后进生跟着说,以后再…  相似文献   

11.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要努力更新自己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积极探索新的课堂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注重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意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的精神。这就要求教师要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从学生自主、合作、兴趣等多方面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2.
“数学就是计算,数学难以理解,数学枯燥无味”,这是学生们对数学的一种普遍的认识。加之有些老师在数学教学中采用的是老一套的“教条式”、“填鸭式”的教学手法,要求学生死记题型、背方法,使课堂教学成为一潭死水。学生学得枯燥无味,老师教得索然乏味。要想让学生喜欢数学,学好数学,就得通过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这样的课堂才能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而这样的课堂才能真正活起来。  相似文献   

13.
叶澜教授提出:“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数学课程标准》呼唤充满活力的数学课堂,认为“活起来”的数学课堂,才能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因此,教师必须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多动口、动手、参与、观察、讨论、操作,大胆放手给学生提供表现创造成功的机会,真正做到让学生自主学习,让课堂“活”起来。  相似文献   

14.
课堂教学是学生的"学习之旅行",要让学生在"旅行"中有收获,就要改变课堂上"沉闷"的气氛,让课堂"活"起来,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愿学、乐学、思学,在自主、合作、探究性教学氛围中,学会学习,主动学习,培养他们  相似文献   

15.
素质教育已推广多年,但应试教育的影响和做法仍是盘根错节,藕断丝连。语文教学课堂内“满堂灌”、“讲风”依然存在,要想提高学生素质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最好的办法就是为孩子们创设一种轻松愉快、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让“静”的课堂“动”起来,使“死”的课堂“活”起来,让他们在动中学,在乐中学。  相似文献   

16.
李红梅 《考试周刊》2011,(11):73-73
反思我们的课堂教学,学生参与学习活动多是被动的,剖析其原因,主要有这样三种情况:(1)学生不敢自主参与学习,怕出错,或是存在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心理。(2)学生不愿自主参与学习,单调的活动形式和乏味的内容都影响到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相似文献   

17.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数学教学活动,特别是课堂教学应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地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让我们的数学课堂"活"起来.新课程条件下的生态课堂提出要"建构式生态课堂",要求课堂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自主探究为重  相似文献   

18.
郭松 《中学文科》2007,(10):109-109
如何在现有的条件下调动学生学习政治的积极性,让学生由厌学变爱学,这是每一位政治教师急需解决的问题。近年来,笔者从研究中学生的学习情况入手,并在教学实践中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激励学生,培养生动活泼的主动学习精神,不断提高政治教学的课堂效率。[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新课改后,数学教学较以前更加充满激情,数学课堂也变得更加精彩和富有魅力了.但是,课改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不足,由于对新课程理解不全面和急功近利等多方面的原因,有些课堂出现了活而不实的倾向,主要表现在:补充教学材料随意性大,教学内容  相似文献   

20.
新课程理念走进了我们,课程不再只是知识的载体,而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求新知识的过程,教师与学生都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共创共生,形成“学习共同体”。所以课堂的主流应该是学生的自主学习,课堂的主人应该是学生,而教师则应该成为课堂教学的研究者、设计者.引领者和学生主动学习的合作者,指导者和组织者。在课程标准是新的,教材是新的情况下,如何把课堂还给学生,让他们成为课堂的主人,我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