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元代文人山水画点景中"山居"题材的大量涌现有其社会历史原因。一方面"山居"点景题材反映了一种社会性的文人隐逸情怀,并且元代文人的隐逸情怀超过了以往的任何一个时代。在我国封建社会历史上,隐逸行为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其实是与对专制社会的反抗精神相关联的,它代表着道德上的一种积极思想行动。另一方面,元代山水画点景中的"山居"题材与宋代山水画点景中"行旅"题材之间的叙事转换,也说明了社会政治文化对山水画艺术发展形态的深层影响。  相似文献   

2.
晚清时期,苏州评弹与妓女群体结合而成"妓女弹词"。她们在上海租界的社会环境中勃兴与衰落,先后与传统文人、新兴商人阶层发生密切互动关系。她们的公众形象的确立与塑造过程,均有传统文人的积极参与,集中反映在品评色艺层次和开办"书仙花榜"之中。日常生活中,她们与传统文人的交往是昔日士大夫娱乐文化在上海租界的延续;她们与新兴商人阶层的结盟,又开启了以商业化为特色的娱乐文化。这在传统文人看来是一种文化的"背叛",也体现了传统文人在上海租界变动环境中身份认同的矛盾和无奈。  相似文献   

3.
宋元明之间,汉语复数词尾经历了一个"们>每>们"的反复变化。这其中除了语言自身变化的内因外,还有社会历史环境对语言影响的外因。以文化语言学为视角,从民族政策、文人境遇及其心态和人口迁移三个方面来探讨"们>每>们"反复变化的外在因素,揭示社会历史环境对汉语复数词尾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作家是文人,是文人中最擅长书写的群体,其中兼通书法的作家文人则将自己的文学生活与书法文化紧密结合起来,从而创造了弥足珍贵的具有复合价值的"第三文本"。本文对茅盾生活化的书写行为进行初步考察,尤其对茅盾"文学生活"与书法文化的关联进行了重点考察,以此确证茅盾的一种活法——活在勤奋的书写中,活在浩繁的墨迹中,活在自己的爱好中。他的"文学为人生"由此有了新的意味,即不仅是为了"社会人生",而且是在书写"自我人生";他的文化生活也由此有了更为丰富的含义,即他不仅是一位成功的文学家,而且也是一位将文学与书法或书法与文学紧密结合,创造出许多"第三文本"的杰出书写者,即使纯粹从书法角度看也是一位不可小觑的书法家。从书写行为的综合研究视角,我们可以从一个侧面更加贴近现代文化、文学大家及书法名家的茅盾先生。  相似文献   

5.
酒与文化     
张俊列 《今日教育》2012,(Z1):85-86
文人与侠客的关系很有点意思,有些侠客是文人,有些文人是侠客,而要把一个文人刻画成侠客,往往就是能喝酒的文人。记得曾在某节课上,有学生让我讲讲"酒"。我不算是个好酒分子,但一说到酒,还是兴致颇浓。"酒"这个词儿在中国文化中是个独特的名词儿。如果少了酒,中国文化就会少点浪漫、少些激情、乏点哀怨。酒与政治在酒中,始终演绎着中国政治历史的刀光剑影,无数英雄豪杰、乱世枭雄的政治智慧、机谋与胸襟。"曹操煮酒论英雄,深机良谋天地志","天下英雄,使君与操耳,余子谁堪共酒杯"。孟德之胸怀大志  相似文献   

6.
<桃花源记>是陶渊明一篇重要的散文,历来对此的研究不少.实则,<桃花源记>与当时"游仙"文化有密切联系,"桃源"理想社会形态的形成是宗教理想世界民间化后文人创作的体现,其"桃源"的理想社会思想是多重文化推进与结合的产物.  相似文献   

7.
<正>《张衡传》作为古代经典,一直入选高中语文教材,那么,经典永流传的理由何在呢?文中的传主张衡的价值又是什么呢?一言以蔽之,"人为为人"。"人为为人",是复旦大学教授苏东水对中国文化精髓的提炼与总结,意思是中国文化和作为文化承载者的中国文人,既有能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又有为他  相似文献   

8.
"咏怀诗"是中国古代文人诗的主流,文人们咏叹更多的是"怀才不遇"的悲郁.究其原因,这一生存心态、文化情结的生成,既渊源于中国封建社会的社会历史结构,也肇端于士文化特定的价值指向及士阶层的生活方式,同时也植根于士文化与官文化两种不同的存在方式及价值归依.  相似文献   

9.
南园诗社活动于元末明初,诗社成员除王佐等十二人外,还有高彬、李夷白等地方文人;南园诗社诸人通过教书授徒等活动极大地推动了岭南文学的发展;南园诗社对岭南文学而言,不仅是一个文人社团。更是一种文化精神与行为方式,对南粤士子文人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0.
《商洛学院学报》2017,(5):73-76
辜鸿铭是一个"内中外洋"的文化混血儿。在文化危机深重的社会环境下,他采用西方话语承担起作为一个文人的责任与使命。纵观其一生的思想文化活动,他始终在这样的一条文化道路上进行抗辩:追寻个体身份认同,重塑民族文化自信,探索人类文明走向。尽管他将建立社会文化秩序的期望一厢情愿地寄托到儒家道德文明之上带有乌托邦色彩,但置于整体历史语境下可以从他独特的话语形式中看到其思想的超越性。  相似文献   

11.
四十岁以上的人都知道京剧样板戏,特别是《沙家浜》,但很少有人知道它的编剧汪曾祺,他被称为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其主要成就是小说和散文。《四方食事》收的就是汪曾祺谈吃的小品文。从古至今,文人中好美食者不少,汪曾祺就是一个。好美食的文人不是饕餮之徒,他们"吃的不仅是牛排,还有煎牛排时的嗞嗞声";不仅有舌尖上的感觉,还有目之所及、心之所想;享受的不仅是食物,还有上下几千年、纵横几万里、一些与吃沾点儿边的小资情调。随便选一句汪曾祺的句子:"苗族女孩子吆唤:‘玉麦粑粑……’声音娇娇的,很好听。如果下点小雨,尤有韵致。"这样的"吃",也只能在文人雅士中才找得到。  相似文献   

12.
陆羽作为一个文人、茶人有着广泛的交游圈子。文献资料显示陆羽一生交游的文化名流圈人物大部分集中在湖州生活时期,人数达上百人之多。他交游相善的人物,大致可分为"文人士大夫"和"隐逸方外人士"两类。陆羽在湖州与唐代文化名流圈人士的广泛交游,彰显了他的价值观和行为取向,既满足了他作为世俗生活中社会人的情感需要,又使他获得了精神上的归属感。  相似文献   

13.
2004年夏天,我第一次有了自己的书房(十余年来我是在卧室里读书写东西)。当然,我并不喜欢书房这个从古代流传下来的词,我不喜欢它过于典雅的气息,就像我不能忍受与之对应的另一个词——文人。当有人说我是文人时,我身上就会很痒很难受,文人是有文化的人还是文弱的人?这两个涵义都是我所拒绝的。我尤其不愿成为一个文弱的男人。  相似文献   

14.
晚明文化传播网的形成与文人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晚明社会形成了一个波及全国的传播网络 ,图书出版、书院讲学、城乡演剧、文人社团、国家邸报等都前所未有地繁荣。朝廷与地方、文人与市民、文人与文人 ,各阶层之间初步建立起可以互相沟通的信息网络。可以说 ,处在晚明社会的人们都不同程度地置身于各种文化信息的包围之中 ,他们都在接受来自不同方向、不同领域晚明文化的熏陶。  相似文献   

15.
饮食与文化历来是中国文人表现的对象,汪曾祺被誉为"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他的美食散文简洁明快,却又雅致有趣,是他对文学及生活的感悟,同时也蕴藏着传统文化的精神和不同的地域特色,具有一定的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16.
一、元杂剧兴盛的社会原因是什么?元杂剧代表了元代文学的最高成就,其兴盛的社会原因主要是受经济、政治及文化方面的影响。①蒙古灭金过程中,北方文人经历了巨大的社会变动。许多文人沦落于社会下层,和人民群众的关系较为密切。部分文人把自己的才能贡献给杂剧创作,写出大量优秀剧本,  相似文献   

17.
人一般只有一个名字,但文人学者常常除了其原名外,还有笔名。笔名,是著作人在发表作品文章时不用本名而另外起用的名字,因此也叫做“著作名”。如同探究古人的别号可见其性格、爱好、文化品味一样,文人学者的笔名一般也都有其独特内涵,值得一谈。  相似文献   

18.
陶渊明诗中出现的"南山",成为一种象征,而非实指某座山."南山"作为文化原型,在《诗经》中广泛出现,在汉代文化里也有充分的表现,陶渊明的回归"南山"是一种文化认同,因此,他回归之后同样很满足,甚至还有幸福感,达到真归的境界,以至于成为后世文人的一种人格楷模.  相似文献   

19.
道光<徽州府志>是研究徽州社会与历史的基本原始文献.通过对其所载各类"文化人物"以及文人著述的统计,采取定量分析与定性描述相结合的方法,揭示出徽州自唐至清中叶文化发展的一般趋势唐五代时尚不发达,宋元时期渐长渐高,明清时期则如日中天.此种趋势的发生,除了社会文化自身发展的原因和徽商的作用外,理学的影响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古代文人与酒之关系略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文人与酒之关系,是中国文学史、中国文化史上一个饶有意味又内蕴丰富的课题。酒之于古代文人,一个普遍的、重要的作用就是浇愁、销愁,化解胸中块垒;与此同时,酒也激发了他们的豪情、豪性;由于特殊的时代社会原因,历史上饮酒最甚的是魏晋文人与元代文人;而最得酒中真趣的是陶渊明和苏轼。另外,酒之醉境与艺术创造和虚静状态有某种相通或相似之处,值得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