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 在举国上下隆重纪念中国工农红军伟大长征胜利五十周年的日子里,我们本着尊重历史事实的原则,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共同来探讨中央红军(即红一方面军)长征的出发点问题,确实是很有意义很有价值的。目前党史学界对这个问题是各抒己见,说法不一的,有“一地论”(于都或瑞金),“二地论”(瑞金、于都),“三地论”(江西瑞金、于都,福建长汀),和““四地论”(福建长汀、宁化,江西瑞金、于都)  相似文献   

2.
中央红军长征并非是“仓促转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早在1934年5、6月临时中央就作出了转移的决定,一直到10月份中央红军在第五次反“围剿”斗争失败后才被迫进行了长征。长征的决定并非是仓促作出的,也并非是“没有作必要的准备工作”和“无计划”的盲目行动,而是在长征前就制定了较为详细的行动计划并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因此,中央红军的长征是“仓促转移”的说法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  相似文献   

3.
早在1934年5、6月临时中央就作出了转移的决定,一直到10月份中央红军在第五次反"围剿"斗争失败后才被迫进行了长征.长征的决定并非是仓促作出的,也并非是"没有作必要的准备工作"和"无计划"的盲目行动,而是在长征前就制定了较为详细的行动计划并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因此,中央红军的长征是"仓促转移"的说法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  相似文献   

4.
中央红军长征开端新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撤离中央根据地作为长征开始的标志似乎已成定论,然而大量事实表明,黎平会议前的红军突围转移是“西征”而不是长征,“西征”和长征无论是在战略方向、实际领导还是在其评价和结果上都根本不同。黎平会议是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根本转折,是长征胜利的起点。因此,黎平会议才是红军长征的开端。  相似文献   

5.
情报工作大体上分为两种,即:人工情报和科技情报。人工情报是以人为主体进行刺探敌对方的军事情报(包括敌对方的军事策略、行动、组织、时间、地点等),这种方式在古今中外被广泛运用;科技情报是利用无线电进行侦听、破译敌对方军事机密,这种方式在二战前后成为窃取敌方情报的重要手段。红军长征时期,由于飘忽不定的行军路线,加上沿途的情报站和情报人员被敌人破坏,无法得到准确、迅速的人工情报,只能通过收发报机来监听敌军情报并及时破译出来,军事指挥员们根据这些情报,制定出避其锋芒、出其不意的行动方案,粉碎了国民党蒋介石企图消灭红军的梦想,取得了最终到达陕北的伟大胜利。  相似文献   

6.
在革命回忆录和党史论著中,关于中央红军长征的一些具体史实说法不一。根据有关史料的查证和考订,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的具体地点应是于都;长征出发时的首脑机关应在军委第一纵队;巧渡金沙江的渡船数目应为6只.  相似文献   

7.
<正> 一九三四年十月,中央红军未能粉碎国民党的第五次反革命“围剿”,被迫退出根据地,实行大规模的战略转移。由于“左”倾冒险主义错误的继续影响,中央红军在长征初期头三个月的突围战役中,遭到了严重的损失。本文就中央红军长征初期军事失利的原因作一浅析。  相似文献   

8.
中央红军长征顺利通过云南的原因主要是:巧妙利用龙云与蒋介石的矛盾;运用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正确执行党的民族政策;云南各族人民的拥护、支持。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中央红军长征通过云南的原因作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0.
1934年12月,中央红军经过龙胜县境的时间为10天;过境不是从一条路走的,主要分三路过境;沿途没有发生战役,但发生过一些战斗;中央红军经过龙胜县境时纪律严明、秋毫无犯,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中央红军长征究竟何时自何地出发?出发时人数多少?至今还是众说纷纭。关于时间:目前见到的有三种说法,一种比较笼统但又比较普遍的说法是“1934年10月”,未指明具体日期(如中共中央党校党史教研室编《中国共产党史稿》第二分册第165页及其他教科书等);一种说是“10月10日”如《中共党史资料》1982年第一辑载《伍修权回忆录(之一)》及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编《中国人民解放军大事记》第92页等);一种则说是“10月21日”(如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编《中共党史大事年表》第46页,王健英编《中国共产党组织史资料  相似文献   

12.
一、提出问题在中考复习课上我们都需要通过一次次的教学,使学生的数学知识得到梳理、系统化.不仅如此,还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问题所在,困难所在,针对学生的问题、易错方面来构思教学,切实帮助学生,通过中考复习阶段的教学,提高学生综合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中考复习中教师设计问题要对症下药,符合学生的实际,构思好的问题情景,通过解决这些问题后学生的综合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很好的锻炼,同时也使学生对这些最为基础的知识有更深刻的认识.笔者构思  相似文献   

13.
<正>不少人对作文题型做了详细的分类总结,并给出不同题型写作的注意事项。其实,我们大可简而化之,无论什么题型,只要给出材料,就是思考的出发点。考场作文在这一点上要意识到位,也要写到位。如何理解“材料就是思考的出发点”?2022年浙江省高考结束后,我们约请了几名高二学生参加高考作文竞写,下面我们以这几篇作文为例进行说明,希望能够为同学们的考场作文写作提供一些启示。“从材料出发思考”指的是行文的逻辑起点是从材料里来的,并在行文中能够看出分析过程。我们先来看《敢为人先,开拓创新》这篇作文中的一段:近年来,浙江省着力强化创新驱动,  相似文献   

14.
1934年12月至1935年4月,中央红军长征途径贵州,在贵州开展了多项活动。中央红军在贵州开展的这些主要活动产生了深刻的历史影响。分析和探究这个问题,既有利于我们进一步丰富这段历史的理论资料,更有助于我们对于正确的历史观的形成。  相似文献   

15.
赵公明 《师道》2003,(7):20-21
显然,教育应该是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开心辞典。我们知道,学习是获取人类知识、经验、文化的手段,一个人从出生到生命终结须臾也离不开学习。然而,如果在学生走出课堂、离开学校时,没有开心的储存,变得讨厌教育、厌恶学习的话,那就说明我们的教育失败了。中央电视台著名节目主持人王小丫主持的节目———《开心辞典》特别受观众的欢迎。有人说,其间最重要的原因是这台节目是少有的益智型的节目;有人说,其间最重要的原因是这台节目具有百科全书式拓展视野的功能;有人说,其间最重要的原因是主考官———著名节目主持人王小丫的个人魅…  相似文献   

16.
对教育的思考应该是全面的,其中包括对教育、校长、教师、学生等方方面面的系统关注。北京21世纪实验学校开设"做人课",学生爱上,教师爱讲,使得讲课的人也好,听课的人也好,大家都有一种享受的感觉。听罢颇有感触。  相似文献   

17.
阅读应该是一种享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作家毛姆说过:“阅读应该是一种享受。”然而,在应试教育背景下,读书成为学生的负担。要让学生喜欢读书,首先要增强他们的阅读愉悦感,应该说这是语文教学改革所要追求的一种理想境界。  相似文献   

18.
英国哲学家罗素在《如河的人生》一中写道:“每一个人的生活,都像河水一样。开始是细小的,被限制在狭窄的两岸之间,然后热烈地冲过巨石,滑下瀑布。渐渐地,河道变宽了,河岸扩展了,河水流得更平稳了。最后,河水流入了大海,不再有明显的间断和停顿。而后便毫无痛苦地摆脱了自身的存在”。这就是如河的人生,是如流星般一闪而过的短暂生命的精彩写照。  相似文献   

19.
实习期间,我批阅二年级两步计算的数学作业时,有个学生一道题目也没做对。按照评分标准,给他零分,是最简单的事。后来一想,觉得不妥,批改作业的目的不在于给学生打个分数。教师通过学生作业,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学生的学习质量进行分析,找出教学中的问题及其原因,从而改进教学。学生通过作业批阅找出自己学习上的不足之处,明确努力方向,跟上班级集体的步伐,奋力赶超他人。如果对作业简单地打个零分,显然是达不到这样的目的。于是我对全班学生的作业作了分析,总的说是  相似文献   

20.
朱学坤 《上海教育》2007,(7B):54-55
对教育的思考应该是全面的,其中包括对教育、校长、教师、学生等方方面面的系统关注。[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