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数加、减法及相对应的混合运算内容的教学是在学生学习了小数的意义、性质、整数加、减法以及混合运算,整数加法交换律、结合律、连减的性质等基础上来学习的,它是学习小数计算的开始,是整数计算的延伸,是学习整数、小数、分数混合运算和相应的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是数与代数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小数加、减法能够加深学生对小数意义的理解,加强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的相互联系。  相似文献   

2.
一、学习要点1.小数的意义:用来表示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的数,叫做小数。2.小数的读法:读小数的时候,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读法来读(整数部分是0的读作零),小数点读作点,小数  相似文献   

3.
师:同学们,从一年级到现在,我们已经认识了整数,分数和小数,还学习了加、减、乘、除四则运算,  相似文献   

4.
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在计算方法上有许多相同之处。所以,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可以迁移到小数加、减法中来。“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是在“整数的加法和减法”、“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等教学后进行的,因此,这部分内容可以采用“探究式”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学生的主动探索获取知识。可以这样设计教学过程。一是复习旧知,为学习新知做铺垫。我们知道,新知识是由旧知识发展或延伸来的,所以,要注意复习与新知识密切相关的旧知识,以便激活学生原有的认知,为学习小数加、减法铺路搭桥。二…  相似文献   

5.
一、结合生活实际引入新课1.提供信息。师:最近我们学习了小数的有关知识,你能结合生活实际举出小数的例子吗?生1:一包小浣熊方便面的价钱是0.5元。(教师板书方便面0.5元)生2:一支自动笔也是0.5元。(教师板书笔0.5元)生3:我们数学课本的价钱是5.68元。(教师板书书5.68元)师:刚才同学们举出的例子都是与价钱有关的,哪位同学能举出其他内容的小数?生4:我的身高是1.5米。师:能告诉老师你叫什么名字吗?生4:我叫卫健。师:老师简单地写“卫1.5米”可以吗?生4:可以。(教师板书卫1.5米…  相似文献   

6.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是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七册第四单元的一个教学内容。教材在安排上是分两步进行的。一部分是《小数加法》,另一部分是《小数减法》。他们各有两个例题。传统的教学总是按照教材的编排依次进行教学,而我在教学该内容时,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围绕实践、体验、尝试、总结,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过程,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7.
小学数学教育是孩子们一生学习数学的开始。如何在孩子们面前展现出一个五彩缤纷、充满活力的数学世界,把抽象枯燥的数学概念、法则、定理变得生动有趣,引人入胜;如何让孩子们从开始学习数学就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熟悉的生活中,就在自己的身边,从而体验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和需要,为此我们进行了探索实践。在这里提供两个课堂案例。  相似文献   

8.
教材版本 苏教版国标本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探索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体会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在算理上的联系,初步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运用计算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9.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教学实录与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学内容:人教版课标教材四年级下册第95页~第97页.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理解和掌握小数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方法.2.过程目标:通过经历回忆、比较、反思等过程,体验小数加减和整数加减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感悟小数加减法的算理.  相似文献   

10.
洪劲松 《江苏教育》2005,(1B):38-38
【教学片断】师:上个学期我们认识了数学家族的一位新朋友,你们知道它是谁吗?生:(齐说)是小数。师:大家没有忘记这位好朋友,从今天起我们就要来探索小数之间的加、减、乘、除运算。先看一道小数的加法题,你会做吗?  相似文献   

11.
12.
《中学数学月刊》2011,(7):11-12,62
本节内容 本节学习内容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①有理数的加法与减法的运算法则;②进行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和步骤;③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教学内容] 人教版新课标《数学》四年级下册P95-97。小数的加法和减法例1、例2。  相似文献   

14.
王建生 《江苏教育》2005,(9B):28-30
教学内容:苏教版第九册第8~10页例1、例2、例3。  相似文献   

15.
1 设计思想 1.1 设计理念 本课的教学设计基于"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即平等性的考虑,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努力创设适合学生发展的数学教育.教学中强调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重要性,但不是将数学基本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与之对立或降低前者的要求作为代价.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主动地进行探索,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数学观,但又与教师的设计问题与活动的引导密切结合,强调"活动"的内化,即在头脑中实现必要的重构或认知结构的重组,从而引起真正的数学思维,提高思维活动的效益.通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其真正感到数学是有意义的,一方面培养学生的社会意识,明确肯定"日常数学"(非正规数学)的合理性等;另一方面,在调动学生生活经验的同时,又应努力帮助他们清楚地去认识超出生活经验并上升到"学校数学"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6.
减轻学生的过重负担,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十分重要而又繁重的工作。要全面、准确把握“减负”精神,落实在教书育人工作中,很值得探究。笔者认为:“减负”并非无负,“减负”工作既要切实做好减法,更要扎实做好加法,确保教学质量提高,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7.
新课程至今并没有真正在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作业”中展现其风采,并没有一如人们所期望的产生学生作业负担的根本性变革。只有真正控制小学生作业量,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减负。该减的作业主要有:机械重复作业、形式单一的作业、课堂不足课外补的作业;该加的作业主要有教师“牵引”的课堂练笔,重指导、反馈的预习作业,多元、灵动的课后作业,自选、自编作业。  相似文献   

18.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探索加法运算律的过程,理解并掌握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并初步感知加法运算律的价值,发展应用意识。  相似文献   

19.
从通俗意义上讲,放意味着教师相信学生现有的知识基础及独立探索的能力,从而给予学生相对充分与自主的探索时空;引则意味着教师根据学习内容及学生的学习水平,对学生的数学学习给予  相似文献   

20.
随着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推进,数学课堂也在发生着变革。我们都在追逐有效课堂,有了更为宽阔的课程目标,有了以生为本的课堂教学理念。《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课程基本理念中指出:"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