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从事新闻工作7年了,2008年"5· 12"汶川大地震时走遍8个极重灾区,并在地震一周年时"穿越地震带"重走灾区,见证了灾后重建.2013年"4·20"芦山7.0级地震,我同样在第一时间赶赴雅安,挺进震中. 开赴抗震救灾一线 4月20日,周六,终于可以睡个懒觉了.然而,猛烈的摇晃,晃碎了我的美梦. 梦中金黄的油菜花一下子变成了眼前蓝色的窗帘布,玻璃也发出嘎吱声."糟了,地震了".翻身起床,顺手拿起床头柜上的手机. 经历过"5·12"汶川大地震,我知道,这么猛烈的地震我是不能从6楼往下跑的,只能等待,等待第一波强震的过去.  相似文献   

2.
《中国地市报人》2013,(7):47-47
各会员单位:四川芦山"4·20"7.0级强烈地震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全国人民众志成城,社会各界踊跃捐款捐物,向灾区群众伸出援助之手。中国地市报研究会的众多会员报社也迅速行动,在地震发生后的第一时间,通过多种方式,高度关切,竭力支持雅安地震灾区抗震救灾。雅安有灾,中国有爱。为帮助雅安地震灾区人民渡过难关,尽快恢复正常生产生活,在此,中国地市报研究会向各会员单位发出以下倡议:  相似文献   

3.
潘頔 《新闻前哨》2013,(7):100-100,106
汶川大地震的剧痛刚刚平复,强震再度袭向四川雅安,以不到1分钟的时问,改变了雅安的面貌和当地居民的生活。然而,与2008年汶川地震不同的是,当时,社交媒体在中国尚未兴起,而现在,拥有即时、迅速等优势的微博,以其透明、多渠道和全方位的信息发布,在此次地震报道中传播优势凸显,为雅安地震救援做出了不可低估的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4.
2013年4月20日8点02分,四川省雅安巿芦山县发生里氏7级地震(以下简称"雅安地震")。8点02分53秒,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发出了四川雅安芦山发生地震的第一条微博。在随后的数小时内,以最新灾情、安全提示、求助呼吁等为主要内容的地震微博在网络空间急剧增长,让更多的人短时间内迅速获知了雅安地震的实时灾情。  相似文献   

5.
韦聚彬 《声屏世界》2014,(11):18-20
<正>从汶川大地震、玉树地震、"7·23"动车事故到雅安地震,再到今年的马航MH370失联飞机报道,宣传式煽情作为国内媒体报道重大灾难事件的标准新闻框架,逐渐定型。在这个框架下,公众的情感趋向左右着新闻事实的挖掘和报道,媒体用一种悲情、自伤、自怜的氛围将整个报道环境包裹起来,"××挺住,××不哭,我们都是××人"之类的口号一时响遍大江南北。这类口号固然空洞无物,但让媒  相似文献   

6.
5·12汶川大地震波及毗邻的陕西汉中市,该市辖区的11个县区受灾,受灾人口246.68万人,财产损失达108.36亿元。尤以宁强、略阳两县最重。地震发生时,我正在汉中市委一楼的陕西日报记者站办公室里写稿,突然感觉脚下震动起来,便敏感地意识到"发生了地震",  相似文献   

7.
近些年来,我国接连遭受了雨雪冰冻、汶川大地震、玉树大地震及雅安地震等自然灾害。一序列自然灾害的发展绷紧了全国人民的神经,也受到了全球的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8.
李玺 《东南传播》2015,(8):98-100
本文用内容分析法对《人民日报》新浪微博在4·20雅安地震和8·3鲁甸地震中的新闻报道内容进行了统计,借此总结和分析其报道重大自然灾害的特点。研究发现:以"硬信息"打造权威性和公信力、用"以人为本"置换"以宣传为本"、不露痕迹地进行舆论引导,是《人民日报》官方微博在两次地震中的主要报道特点。  相似文献   

9.
快慢之间     
看大样时,传来雅安地震消息.汶川地震的景象还未从记忆中消去,四川又一次地动山摇.上世纪七十年代的唐山大地震的消息,是唐山两位干部冒险驾车冲到中南海,才让党中央及时得知具体情况;半个世纪后,深山老林中的雅安地震信息却几乎在地震同时通过网络传到北京、传到全国、传到全世界;就是与五年前的汶川地震相比,现场图片的传输速度也要快得多.信息技术进步之快令人感叹.  相似文献   

10.
从舟曲灾后三小时到雅安的53秒 2013年4月20日8点02分,四川省雅安芦山县发生里氏7级地震(以下简称“雅安地震”)。8点02分53秒,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发出了四川雅安芦山发生地震的第一条微博。在随后的数小时内,以最新灾情、安全提示、求助呼吁等为主要内容的地震微博在网络空间急剧增长,让更多的人短时间内迅速获知了雅安地震的实时灾情。  相似文献   

11.
梁泽方 《新闻世界》2013,(12):145-146
四川卫视的雅安芦山地震特别报道形式多样,内容全面。本文通过对四川卫视"4·20雅安芦山地震"的报道进行内容分析与评价,探讨其在自然灾害报道上的优点与不足。  相似文献   

12.
在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媒体发明了“汶川加油”、“四川雄起”等具有很大鼓动性的词语,的确这些词汇能凝聚人心,在特定阶段也能给身处灾难中的人民以信心。但是,当2013年雅安大地震发生时,我们又看到了此情此景时,就不得不进行理性反思。正如网友“时报翔哥”所言:“看完国内60多家纸媒的封面,标题文本仍然与5年前汶川大地震,3年前玉树大地震如出一撤,只不过汶川玉树改成了雅安:雅安不哭,  相似文献   

13.
《上海档案工作》2009,(5):14-15
一、立足档案工作职能,在抗震救灾的同时,全力投入灾受档案的采集、收集工作"5·12"特大地震发生后,市档案局领导班子果断决策,充分认识到开展现场采集工作的重要性和历史意义,决定在在积极投入抗震救灾的同时,把积极开展做好"5·12"大地震和抗震救  相似文献   

14.
2011年以来,由于日本发生了牵动全世界神经的"3.11大地震",客观上也使日本出版业围绕这一"大事件"在运转。"3.11大地震"发生以后,出版界成立出版对策本部并开展了一系列活动2011年3月11日发生的日本大地震,死亡人数超过两万人,即便是地震多发的日本,这也是空前的大灾大难。与此同时,因为大地震引起的大海啸,造成福岛  相似文献   

15.
杨力 《四川档案》2013,(6):22-23
<正>"4·20"芦山强烈地震前,雅安市共有国家综合档案馆9个,其中市档案馆于2011年新建成投入使用;芦山、宝兴、汉源、石棉4个县的档案馆是"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后重建项目,于2010年相继建成投入使用;荥经县档案馆为雅安首个国家西部县级国家综合档案馆建设项目,于  相似文献   

16.
2013年4月20日上午8点02分,四川省雅安芦山县发生7级地震。突如其来的地震震碎了这座风景秀丽的城市。8点02分53秒,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发出了四川雅安芦山发生地震的第一条微博,发出求救信号;雅安电视台女主持来不及换下婚纱,赶到第一线播报灾情;《第一财经》的男主持人在播报雅安地震时哽咽落泪;各大报纸把灾区的惊慌、恐惧、悲伤、  相似文献   

17.
2013年4月20日清晨8时03分,中国地震台网速报凭借自动测定功能,发出芦山地震的消息——"04月20日08时02分在四川省雅安市雨城区附近(北纬30.1度,东经103.0度)发生5.9级左右地震".5分钟后,位于雅安芦山的一位微博用户传出了震中的第一个声音:"我以为我要死了!震中肯定在芦山县!我家房子已垮!"  相似文献   

18.
<正>在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媒体发明了"汶川加油"、"四川雄起"等具有很大鼓动性的词语,的确这些词汇能凝聚人心,在特定阶段也能给身处灾难中的人民以信心。但是,当2013年雅安大地震发生时,我们又看到了此情此景时,就不得不进行理性反思。正如网友"时报翔哥"所言:"看完国内60多家纸媒的封面,标题文本仍然与5年前汶川大地震,3年  相似文献   

19.
<正>5月9日,为纪念"5·12"汶川特大地震10周年,"5·12"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灾后重建档案资料移交进馆仪式在四川省档案馆举行。省政府办公厅二级巡视员王建中,省档案局党组书记、局长高山出席移交进馆仪式并讲话。此次移交进馆的"5·12"汶川特大地震档案资料主要是省"5·12"抗震救灾指挥部在抗震救灾、灾后  相似文献   

20.
2013年4月20日发生的雅安7.0级地震,其危害及影响远不如2008年的汶川地震,但却在发生之后占用了大量媒体资源,也引发了社会各界对于"过度报道"的探讨。"过度报道"是否有违新闻真实,本文将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